古诗词单元学习是寻找答案,还是遇见更开放的可能——以《诗经·氓》单篇教学实践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
57
2021.1
•高中古诗词单元学习:是寻找答案,还是遇见更开放的可能?
◆备教策略
语文课,本应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
而很多传统的语文阅读课,把本来很生动的一些课文肢解成了语文知识的拼盘,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感到语文课的寡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
”这无疑给了我们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很好的启示。
对于古诗词教学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有兴趣阅读古诗词并能得到美的熏陶呢?我们在进行古诗词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时,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寻找一个个答案,还是遇见更多开放的可能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在古诗词教学中讲求设境“美”教,让学生入境“美”读、“美”学,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遇见更多的可能,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丰富和深化自己的认知,提升自我素养。
《诗经·氓》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很多教材都选入了这首诗歌,比如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两套教材中的这两个单元(专题)都是关于古诗词的,而且都将《氓》放在了第一篇的位置。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品读、品味和感受、感悟《氓》这一作为诗歌源头的《诗经》的代表作品,这是作为教师应“所宜深慎”且用心实践的事情,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单元核心学习任务。
笔者在确定《氓》这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也进行了几次课堂设想和定位,比如抓《诗经》比兴的特点去构建课堂,抓关键词去解读课文,或是抓思想主题进行探究,或是选择其他类似诗歌进行比较阅读,等等,但总觉得始终有遗憾之处。
究竟是什么呢?仔细一想,发现这样的古诗词课堂总是少了点诗意,少了点 “语文味”,感觉只是在让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获得一个个答案,少了很多开放的可能性。
所以,笔者一直努力尝试通过合理的情境任务探索一条合适的教学路
径,让学生体味《氓》字里行间的美,感受其中所体现的文字的温度、情感的密度与生命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达成经典诗词与学生心智、情韵的融通。
一、“情”读:时间荒野里的情绪
2000多年前《氓》这首诗歌的一字字、一声声,如今读来,我们能从时间的荒野里读到哪些情绪或者画面呢?如何让学生读完《氓》后表达他们初步的感受呢?是不是让学生概括一下“氓”和这位女子的故事就完事了呢?诗歌的语言是简单凝练而有意味的,笔者还是坚持想用诗意去触碰诗意,这是与诗歌最匹配的,所以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自由朗读《氓》,请用凝练的语言以“一□□□的□□”为格式概括你在这首古诗中读到的情绪或画面,其中“一□□□”可以是四字成语或词语。
在上述学习任务抛出后,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活跃,纷纷表达了自己的阅读初体验:
【甲】一见倾心的相遇 一日三秋的等待 一帆风顺的新程 一厢情愿的坚守 一言难尽的苦楚 一塌糊涂的婚姻 一去不返的离开
【乙】一见倾心的怦然 一送再送的缱绻 一意孤行的约定 一日三秋的耽溺 一心一意的付出 一肚心酸的怨恨 一刀两断的决绝
【丙】一见钟情的相遇 一日三秋的思念 一往情深的相伴 一贫如洗的生活 一如既往的操劳 一厢情愿的厮守 一刀两断的情感
这一学习任务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作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学生更好地驾驭和体会中文表达的丰富性。
笔者认为,这比简单地让学生说说段落大意收效更明显。
《氓》这首诗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女子一生爱与愁的回忆,有喜悦,有向
邱明峰
(杭州第二中学,浙江杭州 310053)
摘 要:以《诗经·氓》单篇教学实践为例来探讨古诗词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合理的情境任务探索合适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路径,在古诗词教学中尝试设境“美”教,让学生入境“美”读、“美”学,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遇见更多开放的可能,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丰富和深化自己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达成经典诗词与学生心智、情韵的融通。
关键词:古诗词;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以《诗经·氓》单篇教学实践为例
课 堂
本版主持/安秀海
58
2021.1
•高中往,有孤独,有决绝……师生通过学习探讨,初步感知了一个丰富的、真诚的生命的回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建构性的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展现得更为充分。
二、“品”读:古老文字中的诗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选择性必修课程”提出的学习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我们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关于这一点,根据目前大班化的教学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问题情境的合理设计是一个突破口。
古诗词的问题如果设计太密太碎,学生回答热情就不容易高涨,联想与想象能力就会受限制;如果设计过宽,学生回答就会无边无际,甚至脱离文本。
因此,设计什么问题,怎样设计问题,非常关键。
在这次课例研究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情境任务:
【任务二】一首好诗或言近意远,如“桑与淇”(意象词);或言简意丰,如“已焉哉”(语气词);或言外有意,如“子尔士”(人称词)。
请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或另选角度,细心揣摩,体味情感。
学生在前面读到主人公丰富情绪的基础上,结合上面的学习任务再次走进这首古诗,纷纷讨论探究和感受它是如何用文字的力量去表现这些情绪的。
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慢慢读出了诗之味。
有学生谈到“桑与淇”:
桑树的生命在四季中,从“沃若”到“黄陨”,就像这女子的容颜,憔悴在了季节里,其心如桑。
“淇水汤汤”,流去了多少两情相悦时的欢喜,也流淌着几多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哀伤,而淇水再宽也终究有其岸。
这桑与淇,留在了《诗经》里,留下了太多的意味,就像关关的“雎鸠”、苍苍的“蒹葭”一样,多少次回响和复现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里。
有学生谈到“已焉哉”: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已焉哉”,有她的倾诉,有她的无助,有她的决绝,一字字,一声声,无声的文字有了温度。
一生回望,几声叹息,“亦已焉哉”!
有学生谈到“子尔士”:
“子尔士”,称呼变,感情移,那一声声的称呼,却是一路的情感注解。
就像一首老歌所唱:“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
”
通过字里行间多角度的探讨与分析,我们会发现《氓》这首诗是耐读的,2000多年前细腻感人的刻画、直击人心的细节,让我们现在品来依然饶有诗味。
在这盎然诗味中,这个女子生动地活在了这首诗歌里。
此外,在这一学习任务的进行中,“朗读”是绝对缺少不了的。
如果以问、析、评挤压了朗读、诵读的时间,那么古诗词课的韵味也就大大减少了,应该始终让朗读贯穿到古诗词课中。
那么怎么读呢?如果只是单调地重复读,效果也不会好。
古诗词内在的音乐感本身就很强,我们要让学生能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文字的声响。
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朗读者就是要“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我们可以在一堂课中尝试多种朗读形式,要让学生愿做、乐做一个朗读者。
可以在初读时配一些合适的音乐,适时点拨一下朗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伴随着朗读一步步走进诗歌,这样便觉得古诗词的语言不再是有着千年之隔的死的语言,而是成为心中的一幅美景。
读到最后,不需借助外在音乐,也可以在内心跳一场优美的华尔兹。
比如有学生读到《氓》中第5段6个“矣”字时,就感受到每一个“矣”字里面都有情绪、情感,感受到在字里行间涌动着的女子的无辜、无助和无奈。
此时稍加点拨,他们很快就感受到这部分的处理非常有感染力。
比如有学生读完《氓》后还联想到了现代诗歌席慕蓉的《错误》,这时候可以适时进行互文对读,进一步理解爱情的悲剧。
其实,《诗经》特别是“风雅颂”中的“风”,就是当时老百姓田间地头唱的民歌,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和语言的演变,现在读来可能会有点晦涩难懂;但是经典的文字是经得起岁月的打磨的,一旦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再适当引导学生去体味、咀嚼一些关键词句和相关意象,学生就比较容易入情入境。
这样通过真情朗读而品读到的诗句,才能真正入心入脑,成为自己内化的语言。
三、“美”读:美好诗意间的碰撞
古诗词课中的学习任务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通过品、读、析,领悟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情感;让学生通过再现情景、评点等活动,深入文本,体味意境,体悟情感,进行个性化阅读,充分发掘古诗词之美,调动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乐趣。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人文化的过程,是用经典作品净化、美化心灵的过程。
古诗词课应使学生乐读,进而美读,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灵性的天空,从而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到美,找到并徜徉于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至美境界。
《氓》这首古诗从悠远的过去唱到今天,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经历的人对它的解读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过去的老经学如朱熹就提到“此淫妇为人所弃”,在道德礼法上对“淫妇”进行批判,后来发展到对“弃妇”的同情理解,再到赞扬“劳动妇女积极的反抗精神”……所以,对于《氓》这篇课文最后的处理,很多课都会来探讨如何评价这个女子;
本版主持/安秀海
课 堂
59
2021.1
•高中而笔者还是想避开这个上法,就像作家蒋勋所说的,“给一首诗或者文学贴上一个标签,其实是给这首诗或文学判了死刑,使文学本身变得狭隘,丧失了很多丰富的可能和内涵”。
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三】请以三行诗的形式在卡片上写下读《氓》之后的感触,或者说出对桑女或氓想说的话,然后和大家分享。
学生三行诗举例:
(1)桑几落 淇水渐/人生若只如初见/谁念新丝返玉茧(反遇剪)
(2)你立在淇水之畔/转头粲然一笑/敢将遗恨付长歌 (3)桑之落矣/子之弃矣/吾自盛开青青一树烟 (4)你曾付过真情/却负了岁月负了她/可受得起这累世骂名?
……
“三行诗”也叫三行情书,语言往往简短有味,直击人心。
笔者一直觉得十六七岁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诗人,所以只要我们给一定的平台,我们学生的表达还是很有想法的,甚至会给你很多惊喜。
我们也应该多鼓励这个年纪的孩子去更多
地抒写,更真诚地表达。
从学生的作品看,淇水桑下,尽是人间诗语,也是人间情话。
学生的一个个作品中,对桑女或有同情、有钦佩,或能对其在古代男权背景下的女性人格、精神进行思考;对氓有愤恨,也有对其单一评价的疑惑和追问;等等。
我们可以读到他们在读解,在对话,在思考,在感悟。
蒋勋说:“读诗,不是为了寻找答案,是倾听生命,遇见感动和共鸣,在诗里你会遇见更开放的可能。
”此言得之。
我们今天细细地品读《氓》这首古诗,绝不是为了强求理解的一致、评价的统一,而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去感受这首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思考。
对于古诗词的教法,历来论述诸多。
虽说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总体原则应是不能让古诗词丧失原本鲜活的生命,不能为了任务而任务,忽视古诗词本来所特有的审美特征。
我们要珍视古诗词课,重视古诗词课的学习任务设计。
因为幸好有像《诗经》这样美好的古诗词作品,我们才可以从诗里面看到时间,认识世界,看到生命,思考人生。
曲黎敏教授谈《诗经》时有一句话:“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而笔者总觉得,教学一首诗其实也是在写一首诗。
纵使相逢应不识
◆对比赏析
《雷雨》与《复活》这两部名著的节选分别出现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及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从文体上看,一部为20世纪中国现代经典剧作,另一部则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小说。
这两部作品不仅文体不同,而且成书年代、作者经历、作品风格也有很大差异。
但是仔细分析这两篇节选文本,又可发现其冥冥之中有颇多相似之处:统编版教材的两个节选文本不约而同都定格在了男女主人公“重逢”之时,这两段跨越时空的悲声折射了人性之复杂、情感之浓烈以及痛感之强烈。
一、叙事母题:“公子”与“女仆”
敏感而伟大的作家能以作品为胶片,将时代的剧烈变化定格下来。
不论是20世纪的中国社会还是19世纪的俄国,传统的婚姻形式、稳定的家庭关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遭遇了挑战。
当资本主义给传统社会带来冲击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点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一切等级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
亵渎了。
”[1]
在《雷雨》《复活》中均隐含着现代资本入侵所造
成的城市与乡村的撕裂感,面对巨变,纯真爱情遭遇到的打击与扼杀是最有冲击力的,这就成了伟大作家集中刻画的主题。
“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中是一个常见的叙事母题。
不论是中国元稹的《莺莺传》还是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都展现了东方文学对于薄情男子的批评。
放
刘丹妮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北京 100091)
摘 要:通过比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雷雨》《复活》节选文本,从叙事母题、叙事留白、叙事镜像等角度,对这两部作品中的“重逢”情节进行细读,实现统编版教材不同学段的跨文体比较阅读,进而引导学生关注中俄文学内在的相似性,实现有效的深度阅读。
关键词:重逢;叙事母题;叙事留白;叙事镜像
——《雷雨》《复活》“重逢”情节跨文体比较阅读
课 堂
本版主持/安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