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1)《电荷 库仑定律》同步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14
作业1 电荷库仑定律(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B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2.关于库仑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B .库仑定律是实验定律
C .库仑定律仅对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才正确
D .根据库仑定律,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则库仑力趋近于无穷大
3.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引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
31,它们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将变为(
) A .F 83 B .F 61 C .F 38 D .F 3
2 4.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
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5.A 、B 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恒定,当其他电荷移到A 、B 附近时,A 、B 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将( )
A .可能变大
B .可能变小
C .一定不变
D .不能确定
6.真空中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2×10-8C 和Q B =4×10-8C ,相互
作用力为F .若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变为( )
A .F 89
B .F
C .F 89
D .F 3
2 7.有A 、B 、C 三个塑料小球,A 和B 、B 和C 、C 和A 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
A .
B 和
C 两球均带负电
B .B 球带负电,
C 球带正电
C .B 和C 两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 .B 和C 两球都不带电
8.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
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
A .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
C .b 立即把a 排斥开
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9.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荷量之比为1:7,相距为r ,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
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 )
A .74
B .73
C .79
D .7
16 10.真空中两个同种点电荷Q 1和Q 2,它们相距较近,使它们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 2,且Q 2只在Q 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在Q 2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不断变大
B .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不断变小
C .速度不断变小,加速度不断变大
D .速度不断变小,加速度不断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
11.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如果保持它们间的距离不变,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______;如果保持电荷量不变,将距离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______;如果使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到原来的n 倍,同时距离减少到原来的n
1,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______ 12.一个带0.32μC 正电荷的液滴失去的电子数为______个
1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球带电荷量为7Q ,B 球带电荷量为-Q ,C 球不带电.将A 和B 固定起来,然后让C 球反复与A 球和B 球接触,最后移去C 球,则A 和B 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三、计算题(14题12分,15题13分,共25分)
14.氢原子的半径为0.53×10-10m ,质子的质量为1.6×10-2sbj 7kg ,电子的质量为
0.91×10-30kg ,万有引力恒量为6.7×10-11N ·m 2/kg 2,静电力常量为9.0×109N ·m 2/C 2.试求氢原子内的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5.如图所示,一个挂在丝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B ,静止在图示位置;
若固定的带正电的小球A 电荷量为Q ,B 球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q ,
θ=30°,A 和B 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求A 、B 两球
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作业2 电荷库仑定律(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元电荷就是质子
C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D .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
2.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221r Q Q k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 →∞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 →0
B .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 →0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 →∞
C .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 →∞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D .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 →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3.要使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每个点电荷的带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电荷间的距离不变
B .保持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不变,使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使一个点电荷的带电荷量加倍,另一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同时将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2
1 D .保持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不变,将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2
1 4.两个大小相同、可看成是点电荷的金属小球a 和b ,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被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这时两球间静电引力的大小为F .现用一个不带电、同样大小的绝缘金属小球C 先与a 球接触,再与b 球接触后移去,则a 、b 两球间静电力大小变为( )
A .F 21
B .F 83
C .F 41
D .F 8
1 5.如图所示,两根细线拴着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上、下两根细线中的拉力
分别是T A 、T B ,现在使A 、B 带同种电荷,此时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 A ′、T B ′,则( )
A .T A ′=T A ,T
B ′>T B B .T A ′=T A ,T B ′<T B
C .T A ′<T A ,T B ′>T B
D .T A ′>T A ,T B ′<T B
6.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带电荷量分
别是q 1和q 2,用绝缘细线悬挂后,由于静电斥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
与铅垂线方向成夹角а1和а2,且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а1=а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q 1一定等于q 2
B .m 1一定等于m 2
C .一定满足2
211m q m q = D .一定同时满足q 1=q 2,m 1=m 2
7.固定的A 和B 两个点电荷都带正电,相距8cm 今将第三个点电荷C 放在A 与B 连线上,A 的内侧距A2cm 处,C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必有( )
A .C 应带正电,且3
1q q B A = B .C 应带负电,且9
1q q B A = C .C 带电可正可负,且9
1q q B A = D .C 带电可正可负,且3
1q q B A = 8.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A =4×10-9C ,q B =-9×10-9,两者固定于距离为20cm 的a 和b
两点上今有一个点电荷放在a 与b 连线上并处于静止不动,则该点电荷所处的位置是( )
A .距a 点外侧40cm 处
B .距a 点内侧8cm 处
C .距b 点外侧20cm 处
D .无法确定
9.在光滑且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金属小球A 、B ,它们用一绝缘
的轻弹簧相连,如图所示在A 、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后,弹簧伸长
x 1时小球平衡如果小球A 、B 带电荷量加倍,它们重新平衡时弹簧
伸长为x 2,则x 1和x 2的关系为( )
A .x 2=2x 1
B .x 2=4x 1
C .x 2<4x 1
D .x 2>4x 1
10.如图所示,墙壁上的Q 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 ,在Q 上方P 点用绝缘丝线
悬挂另一质量的小球B ,A 、B 带同种电荷后而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β角.由
于漏电使带电荷量逐渐减少,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P 点的拉力大小(
)
A .保持不变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减小
D .逐渐增大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
11.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荷量之比为1:7,相距为r ,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______
12.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带电小球A 、B ,相距为L ,A 球质量为m .A 、B 两球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A 、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和4a ,经时间t ,B 的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则此时A 的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__
13.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 1=5×10-3,q 2=-2×10-2C ,它们相距15cm ,现
引入第三个点电荷则它的带电荷量应为______,放在______位置才能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
三、计算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4.如图所示,A 、B 是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 固定在竖直放置的10cm
长的绝缘支杆上,B 平衡于绝缘的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时,恰与A
等高,若B 的质量为g 330,则B 带电荷量是多少?(g 取10m /s 2)
15.两根光滑绝缘棒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棒与水平面间均成45°角,
棒上各穿有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相同小球,如图所示.现让
两球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当两球相距多大时,小球的速
度达到最大值?
作业3 电场电场强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q
F E =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与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B .由公式q
F E =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置于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C .在公式q
F E =中,F 是电荷q 所受的电场力,E 是电荷q 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D .由F =qE 可知,电荷q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与电荷所在处的场强大小成正比
2.下列关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r Q k E =的几种不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与Q 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B .当r →0时,E →∞;当r →∞时,E →0
C .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各点的场强方向一定是背向点电荷Q
D .以点电荷Q 为中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场强相等
3.电场中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C
N 1E C N 4E C N 5E c b a -==-=、、,那么这三点的电场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 、b 、c
B .b 、c 、a
C .c 、a 、b
D .a 、c 、b
4.在电场中某点放人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E ,若在同一点放入电荷量q ′=-2q 的负电荷时,测得场强为E ′,则有( )
A .E ′=E ,方向与E 相反
B .E ′=2E ,方向与E 相同
C .E 2
1E =',方向与E 相同D .E ′=E ,方向与E 相同 5.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的数值均为q ,相距r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场强为( )
A .0
B .2r 2kq
C .2r 4kq
D .2r
8kq 6.在真空中有一匀强电场,电场中有一质量m =0.01g ,带电荷量q =-2×10-8C 的尘埃沿水平
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g =10m /s 2,则( )
A .场强的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B .场强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 .场强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 .场强的大小一定为
E =5×103N /C
7.如图是表示在同一电场中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
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
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c >E b >E d
D .a 、b 、d 三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8.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 1,一个带负电Q 2,且Q 1=2|Q 2|,用E 1和E 2分别表示两个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 轴上E 1=E 2的点( )
A .只有一处,该处合场强为零
B .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 2
C .共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 2
D .共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两处合场强为2
E 2
9.一个检验电荷q 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 ,以及这点的电场强度为E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q 、E 、F 三者关系的是( )
10.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与它距离r 的P 点产生的电场的方向
如图所示今把一带正电的金属球放在该电荷附近某处,则该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
A.大小与方向都没有变化
B.强度增大,方向偏向金属球
C.强度变小,方向偏向金属球
D.由于金属球的位置未确定,因而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8分)
11.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荷量为4×10-9C的点电
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10-5N,则P点场强为
______N/C,把放在P点的点电荷电荷量减为
2×10-9C,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____N/C把该
点电荷移走,P点的场强又为______N/C
12电荷量q=2.0×10-3C、质量m=1.0×10-4kg的带正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该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
______m/s2,A、B连线上各点的场强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A点的场强为______N/C
13.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已知Q、A、B、C在同
一直线上,且E A=100N/C,E C=36N/C,B位于AC的中点,则B
点的场强大小为______N/C.
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4.如图所示,相距为2d的A和B两点上固定着等量异种的两
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和-Q.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取一
点P,垂足为O,∠PAO=а,求:(1)P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а为何值时,场强最大?
1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圆环上带有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Q在环上
均匀分布,现在环的顶部切去宽为d的一小段,d远小于2πR,求圆环剩余
部分的电荷在环心处所产生的场强E.
作业4电场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
C.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必定越来越小
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
2.把质量为m的正点电荷q从电场中某点静止释放,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荷一定由电场线疏处向电场线密处运动
B.点电荷的运动轨迹必定与电场线重合
C.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定和通过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D.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定和通过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3.在如下图所示的电场中的P点放置一正电荷,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其中加速度逐渐增
大的是
图中的( )
4.如图甲所示,AB 是一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场线,乙是放在电场线上a 、b 处检验
电荷的电荷量与所受电场力大小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由此可判定( )
A .场源是正电荷,位置在A 侧
B .场源是正电荷,位置在B 侧
C .场源是负电荷,位置在A 侧
D .场源是负电荷,位置在B 侧
5.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电场线
上有A 、B 两点,用E A 、E B 表示A 、B 两点的场强,则( )
A .A 、
B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 .因为电场线从A 指向B ,所以E A >E B
C .A 、B 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 =E B
D .不知A 、B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状况,
E A 、E 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6.如图所示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一带负电的粒子从
B 点运动到A 点时,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小,则可判定( )
A .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 .点电荷一定带负电
C .点电荷一定在A 的左侧
D .点电荷一定在B 的右侧
7.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 、B 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
8.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
子所受重力,则( )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C .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场强
D .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
9.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 ,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
-q ,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方向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平衡时细线被拉紧.则当两小球均处于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下图中的哪几个
( )
10.上题中,上下两根绝缘细线张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T 1=2mg ,222)qE ()mg (T +=
B .T 1>2mg ,222)qE ()mg (T +=
C .T 1>2mg ,222)qE ()mg (T +<
D .T 1=2mg ,222)q
E ()mg (T +<
二、填空题(每空6分,共24分)
11.两个带电性质相同的点电荷被固定在相距d 的A 、B 两点,其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nQ ,
则在A 、B 连线上场强为零的点到A 点的距离为
12.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 与B 的连线的中点的场强大小为E ,每个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为Q ,那么这两个点电荷间库仑引力的大小为______.
13.地面上空存在一个电场,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离地面0.1R (R 为地球半径)处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的小球恰好处于平衡,则该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4.如图所示,两个可看成点电荷的带正电小球A 和B 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保持不变的距离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已知A 球带
电荷量为Q ,质量为4m ,B 球带电荷量为4Q ,质量为m ,求匀强电场的场强
大小和两球间的距离
15.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连接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要使带电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а角,可在空间加一匀强电场则当所加的匀强电场沿着什么方向时可使场强最小?最小的场强多大?这时细线中的张力多大?
作业6 电势差电势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都是矢量
B .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C .某两点的电势差为零,把电荷从这两点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
D .由公式q
W U 可知,电场中某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电场力做的功成正比,与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B .把两个同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C .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D .把两个异种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弱
B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C .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匀强电场中,各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4.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设电荷在电场中
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在C 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
B 运动,电势能减少
B .若在
C 点无初速地释放正电荷,则正电荷向B 运动,电势能增加
C .若在C 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A 运动,电势能增加
D .若在C 点无初速地释放负电荷,则负电荷向A 运动,电势能减少
5.如图所示为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 、b 为电场线上的两点.
设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 a>E b,φa>φb
B.E a<E b,φa>φb
C.E a>E b,φa<φb
D.E a=E b,φa>φb
6.下列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B.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C.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势一定较高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7.关于电势与电势能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电势较高的地方,电荷在那一点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B.在电场中某一点,若放人电荷的电荷量越大,它具有的电势能越大
C.在正的点电荷电场中的任一点,正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D.在负的点电荷电场中的任一点,负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正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8.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从A到B,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 )
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化
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
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减少
9.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A点运动到B点,图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粒子运动轨迹,则可判定()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少
C.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少
D.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10.图中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
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质点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8分)
11.把一检验电荷q=10-10放入某一电场中A点,具有电势能为10-8J,则该点电势为______V.若在该点放入另一电荷q=-10-10C,则该点电势为______V
12.一条平直的电场线上有A、B、C三点,把m=2×10-9kg,q=-2×10-9C的粒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1.5×10-7J的正功,再把该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4×10-7J,则U AB=______V,U CA=______V.
13.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从电势为U的某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不计重力,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带电粒子的加速度将逐渐______;速度将逐渐______;最大速度可达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4.将一个电荷量为1.0×10-8C的负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点,克服电场力做功2.0×10-8J,现将该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7.0×10-8J.试求A、B两点电势(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15.如图所示,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从A点沿与电场垂直的方向
进入匀强电场,初速度为v0,当它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度与场强方向
成150°角,不计电子的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作业7等势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离点电荷越近场强越大,电势越高
B.在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离点电荷越近场强越小,电势越低
C.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面上,各点的电势都相等
D.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面上,各点的电势都相等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场中的两个电势不等的等势面一定不会相交
B.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
C.把检验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电荷一定在等势面上移动
D把检验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b两点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3.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一段时间内( )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
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4.如图所示,在O点置一点电荷Q,以O为圆心作一圆现将一电荷q
从A分别移到圆上的B、C、D三点,则电场力做功最多的过程是(
)
A.移到B的过程
B.移到C的过程
C.移到D的过程
D.三个过程一样多
5.在电场中有一球形等势面,若球面内空间有一点N,球面外空间有一点M,则关于M、N 两点的电势φM、φN及电场强度E M、E N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φM一定大于φN,E M一定小于E N
B.φM一定小于φM,E M一定大于E N
C.φM、φN一定不相等,E M一定大于E N
D.φM、φN一定不相等,E M一定小于E N
6.B有两个带电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q,固定在一长度为L的绝缘杆的
两端,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杆与场强方向平行,其位置如图所示,若
此杆绕过O点,且垂直于杆的轴转过180°,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
A.零
B.qEL
C.2qEL
D.πqEL
7.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
点,B点为连线上距A点为d的一点,C点为连线中垂线距A点也为d的
一点,则下面关于三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势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E B>E A>E C
B.E A>E B>E C
C.U A=U C>U B
D.U B=U C>U A
8.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悬挂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置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
场中,将小球从最低点A无初速释放,当小球通过B点时具有速度v,
则这一过程中( )
A.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B.小球的电势能减少
C.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减少的电势能
D.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减少的电势能
9.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 )
A.电场强度
B.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
C.电势
D.同一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10.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的三个等势面,其中φ1=10V,φ2=20V,
φ3=3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
由此可知(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速度变大
C.粒子的加速度变大
D.粒子的电势能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
11.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做功外,其他外力对质点做功为6.0×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10-5J,则a、b两点的电势差U ab=______V
12.如图虚线为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一带负电粒子从A点沿图中直线在竖
直平面内自下而上运动到B,不计空气阻力,此过程中粒子能量的变化情况
是: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电势能______(填“变大”、“不变”或
“变少”)
13.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
等.一正电荷在等势面φ3上时,具有动能20J,它运动到等势面φ1上时,动能
为零.令φ2=0,那么,当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其动能为______J
三、计算题(14题12分,15题13分,共25分)
14.甲、乙两点电荷相距L,设乙的质量为m,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它们由静
止开始运动.起初甲的加速度为a,乙的加速度为4a,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的加速度变为a,速度为v.问此时两电荷相距多远?甲的速度为多大?两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多少?
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塑料球形容器放在桌面上,它的内部有劲度系
数为k的轻弹簧直立固定于容器的内壁底部,弹簧上端经绝缘线系住一只带
正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加上一个向上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起,
到容器对桌面压力减为零为止,小球的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作业8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单位中,是电场强度单位的是( )
A.牛/库
B.伏·米
C.伏/米
D.焦/库
2.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在相同距离的两点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
B.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距离的乘积
C.电势减小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
D.沿电场线的方向任意相同距离上的电势差必定相等
3.下列关于匀强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强电场中,场强处处相等,电势也处处相等
B.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都相等,各点的电势都不相等
C.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一簇与电场线垂直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