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61.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A .当060θ=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2
G B .当0120θ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G
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
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
2、某人站在20层高的楼上从窗户以25m/s 的速度竖直向上将小球抛出,小球的位移大小等于20m 的时间有(g 取210m/s )(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3、空间有一沿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势最低
B .x 1和x 3两点的电势相等
C.x2的电势最高
D.x2和-x2两点的电势相等
4、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上表面光滑、倾角为α的斜面体A,斜面体质量为M、底边长为L,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块B经过时间t刚好滑到斜面底端.此过程中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F 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N=mg cos α
B.滑块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的冲量大小为F N t cos α
C.滑块B下滑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此过程中斜面体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m
M m
L
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在平行于固定光滑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斜面的倾角为30°,则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A.F
k
B.
2
F
k
C.
3
F
k
D.
4
F
k
6、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组合体在距离地面393千米高的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入“太空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将在“太空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接前,飞船欲追上空间实验室,可以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B.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出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C.在组合体中工作的宇航员受到平衡力作用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
D.两位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借助重锤和打点计时器为全国中学生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椭圆轨道1.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1相切于P点.轨道1到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B.卫星在轨道1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
C.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于它在轨道1上经过P时的速度
D.卫星在轨道1上的线速度为
g v R
R h =
+
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v=2.4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某时刻同时将A、B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A、B两物块释放时间距为0.042m,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75、μB=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B始终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块B最终一定能追上物块A
C.在t=0.24s时,A、B物块速度大小相等
D.在t=5.4s前,A、B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不变
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竖直光滑圆环A的半径为R,固定在质量为3m的木板B 上,木板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挡板固定在地面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止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C.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0,小球会在圆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初速度v0必须满足()
A.最小值为4gR
B.最小值为5gR
C.最大值为9gR
D.最大值为11gR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30 kΩ之间,为了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用的器材: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 V)
B.电流表A1(量程200 μA)
C.电流表A2(量程5 mA)
D.电流表A3(量程0.6 A)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 kΩ)
F.电源E(电动势4 V)
G.电键、导线若干
(1)在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其中电流表读数如图甲所示,则此读数为________。
(3)为了尽量减小偶然误差,要求多测几组数据。
试在图乙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和电键及其连线已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图甲中的器材被称为电火花计时器的是______(选填“A”或“B”),其装置使用的电源是图乙中的______ (选填“A”、“B”、“C”、“D”).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已知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g=10m/s1.求:
(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1)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14.(16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A到B的长度为L=7.25m,传送带以υ0=5 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放一个质量为m=1k 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
g=10m/s2 .(sin37°=0.6,cos37°=0.8)
(1)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若物体在传送带上可以留下划痕,求划痕的长度?
15.(12分)带电荷量为q=+5.0×10-8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3.0×10—6J.已知B点的电势为U B=20V.求:
(1)A、B间的电势差;
(2)A点的电势;
(3)q从A到B的电势能变化;
(4)将q/=-5.0x10—8C的点电荷放在A点时它的电势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每只手都承受自身重力的一半.和角度无关,所以A 正确,B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永远相等.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2、C
【解析】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石块向上运动的最高位移:
2202531.252210v h g ===⨯m 以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20m 时,位移为x =20m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
21112025102
t t =-⨯ 解得:11t =s 和14t =s
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20m 时,位移为x =-20m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22212025102
t t -=-⨯ 解得:25412
t +=s 故有三种可能,故选C 。
3、D
【解析】
AB .做出电场线如图所示: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O 点的电势最高。
x 1的电势高于x 3的电势。
故AB 错误。
C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x 2的电势不是最高的。
故C 错误。
D .x 2和-x 2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由O 点向两边电势都降低且电场强度的变化相同,则可知x 2和-x 2两点电势相等。
故D 正确。
4、D
【解析】
当滑块B 相对于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A 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所以滑块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方向不再沿斜面方向,即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合外力不再为零,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 F 不等于mgcos α,A 错误;滑块B 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 的冲量大小为N F t ,B 错误;由于滑块B 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所以系统竖直方向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 错误;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A 、B 两者水平位移大小分别为12x x 、,则12Mx mx =,12x x L +=,解得1m x L M m
=
+,D 正确;故选D.
5、B
【解析】
AB 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下图,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平行斜面方向有
2sin F mg mg θ==
隔离B 进行分析则有弹簧弹力等于B 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
sin 0.5kx mg mg θ==
得 22mg F x k k
==
故选B 。
6、B
【解析】
先让飞船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上,此时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若让飞船加速,所需的向心力变大,万有引力不变,所以飞船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对接,故A 错误;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所需的向心力变大,万有引力不变,所以飞船做离心运动,半径变大,两者速度接近时能实现对接,故B 正确;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受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作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工作的宇航员也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受力不平衡,故C 错误;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重物不会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无法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神舟十一号飞船只有在较低的轨道上加速,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离开原轨道可能与天宫二号对接.
注:此题答案应为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D
【解析】
从轨道1需要点两次火才到达轨道1,所以外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故卫星在轨道1
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大,A 正确;因为轨道2的半长轴小于轨道1的半径,所以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
2R k T
=可知卫星在轨道1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
B 错误;根据2
2Mm v G m r r
=可知v =轨道1上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度,因为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2,需要在Q 点点火,故在轨道2上Q 点的速度大于轨道1上的线速度,所以卫星在轨道2上Q 点的线速度
大于轨道1上经过P 点的速度,C 错误;根据v =1上的线段
v =,结合黄金替代公式2GM gR =可知v =D 正确. 8、BC
【解析】
A .对物体
B 受力分析,在刚放到传送带时,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B B sin cos sin cos mg mg a g g m
θμθθμθ+==+ 当达到传送带速度后,由于
sin cos B mg mg θμθ>
B 继续向下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B B sin cos sin cos mg mg a g g m
θμθθμθ-==- 则B 向下并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对A 分析可知,当A 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由于
A sin cos mg mg θμθ=
物体A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由于B 继续向下运动,故物块B 最终一定追上物块A ,故B 正确;
C .物体刚放到传送带时,AB 的加速度分别为
2A A A cos37sin 37cos37sin 3712m/s mg mg a g g m μμ︒︒
︒︒+==+=
同理可得
2B B B cos37sin 37cos37sin 3710m/s mg mg a g g m μμ︒︒
︒︒+==+=
A 、
B 达到传送带速度所需时间为
A A 2.4s 0.2s 12
v t a === B B 2.4s 0.24s 10v t a =
== 故经历2.4s 时A 、B 具有相同的速度,故C 正确;
D .当AB 达到共同速度时,AB 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达到共同速度后,B 的速度继续增大,AB 间的距离减小,故在t =0.24s 前,A 、B 两物块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C 。
9、BC
【解析】
由x —t 图象可知,在0-t 1时间内,b 追a ,t 1时刻相遇,所以A 错误;在时刻t 2,b 的斜率为负,则b 的速度与x 方向相反,所以B 正确;b 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 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 正确,D 错误.
10、BC
【解析】 在最高点,速度最小时有:21v mg m R
=
,解得:1v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最低点的速度为1
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1111222
mgR mv mv +='
,解得:1v '=环对球的压力最大为:235F mg mg mg =+=,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
此时最低点的速度为2v ',在最高点,速度最大时有:225v mg mg m R
+=
,解得:2
v '=
v ≤,CD 正确,AB 错误.选CD .
【点睛】小球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速度最小时,轨道对球的最小弹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了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弹力不能大于5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高点的最大速度,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范围.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B 120μA
【解析】
(1)[1]通过电压表可能的最大电流 33A=150μA 210I =⨯ 所以电流表选用量程为200μA 的A 1。
故选B 。
(2) [2]电流表的量程为0-200μA ,分度值为4μA ,电流表的读数为120μA 。
[3]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12、B D
【解析】
由图可知,A 为电磁打点计时器,B 为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采用的是220V 交流电源,故为D .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经过1s 钟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1)小车至少0.75m ,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1m .
【解析】
(1)物块的加速度212?
/a g m s μ== 小车的加速度220.5/F mg a m s M
μ-==. (1)设经过时间t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有:021v a t a t +'=',解得 1.0t s '=.
(3)经过 1.0t s '=后,设两物体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20.8/F a m s M m
==+ 此时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1.6?
4.0?f ma N mg N μ==<= 故两物体经1.0s 后一起以加速度20.8?/a m s =运动 小物块的位移为:()()
2'2'''111122s a t a t t t a t t =+-+- 解得 2.1s m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车和物块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然后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14、(1)1.5s (2)1.25m
【解析】
(1)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
a 1=g sin θ+μg cos θ=10m/s 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t 1=0.5s
发生的位移s 1=
12a 1t 12=1.25m <7.25m ,即物体加速到5m/s 时仍未到达B 点. 由于μ<tan θ
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解得a 2=2m/s 2 ,则:L AB -s 1=υ0t 2+
12
a 2t 22 解得:t 2=1s ,t 2′=-6s (舍去)
故物体经历的总时间t =t 1+t 2=1.5 s
(2)物体加速至传送带的速度时,传送带前进的位移为:s 1=υ0t 1=2.5 m
而物体的位移s 2=1.25 m
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上前进的距离为Δs 1=s 1-s 2=1.25 m .
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后,传送带前进s 3=υ0t 2=5m
物体前进s 4=6m
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下滑行Δs 2=s 4-s 3=1m
所以物体在传送带上划痕的长为Δs 1=1.25m
【点睛】
要注意皮带传送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不论是其大小的突变,还是其方向的突变,都发生在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
15、(1)-60V (2)-40V (3)3×10-6J (4)2×10-6J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场力做功得出两点间的电势差,结合B 点的电势求出A 点的电势,根据电场力做功得出电势能的变化,根据A 点的电势,求出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 (1)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可得A 、B 间的电势差:683.010605.010
AB AB W U V V q ---⨯===-⨯ (2)因为AB A B U U U =-,则有:206040A B AB U U U V V =+=-=-
(3)从A 到B ,电场力做了-3×10-6J ,所以电势能增加:则△Ep =−W =3×10−6J .
(4)q '=-5.0×10-8C 的点电荷放在A 点时它的电势
能:()86
51040210pA A E q U J J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势差的定义及电势能的计算,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