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下的情感教育运用
- 格式:docx
- 大小:11.13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地理教学下的情感教育运用
地理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指在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启发学生情感、境遇情感及自我情感,促进学生心理
健康,形成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对不利事物的消极情
感得到调节的过程。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
情感教育,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成
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主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地理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与自然、人类、地球
紧密相关的学科。
因此,地理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活动和
课件设计,让学生了解地理的普适性、适用性。
同时,加
强课堂互动,例如在讲解地理概念时可以得到同学们的互
动解释,让学生们感到在地理课堂中的人人平等,让他们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将地理教材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地理是以地球为基础的学科,地球上的一切又与人类生
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
场景联系起来,例如学习长江流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
看有关美丽的长江沿岸风景,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长江的
美丽,进一步加深地理概念的记忆。
三、增强学生的地球意识
地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
让学生了解地球概念、地理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
环境之间的关系。
同时,加强对全球性问题、例如环保、
气候变化的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形成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充分体现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地理教学需要给学生灌输一种把他人和自己放在同样地位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情感被称为同理心。
在生活中,同理心通常表现为面对他人遭遇的挫折和伤害时,我们能够同情他们的处境,分享他们的感受。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课内外形式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例如可以利用小组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大力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互相帮助。
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地理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地貌时,让学生看一段有关水的诗歌视频,观摩地球风光的图片等。
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
例如进行地理观察课,到户外进行生态实习等,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产生深刻的体验。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与情感态度,是每一个地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地理教材融入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地球意识、充分体现同理心和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地理学科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文关怀和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