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
作者:杨彦强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3期
【摘要】铁路车辆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工具。
铁路车辆按照用途分为铁路客车、铁路货车两大类。
由于不同的目的、用途及运用条件,使车辆形成了许多类型,但其构造进而车辆检修制度也大致相同。
建立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是为了确保铁路车辆的安全运行,本文对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进行分析,并对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原则;方式;科学检修制度;运行
【分类号】:U279.34
一、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的分析
1.1检修原则的确定
铁路车辆在运用过程中,零部件会逐渐磨耗、腐蚀和损伤,为使车辆经常处于质量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必须对铁路车辆进行各种检查和修理工作。
要视车辆磨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检修,先检查后修复,两者的关系是一前一后、紧密相连的。
所以,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和确定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中的检修原则。
第一,车辆质量要过关。
铁路车辆是铁路的主要载体,对于运输具有重要的作用,车辆质量直接决定着运输工作是否能安全运行。
只要车辆出现问题需要检修必然会对铁路运输业的效益造成影响。
第二,要有较缜密的计划。
铁路货车车辆要有较强的计划性,它是需要联动、统一指挥的,针对列车运行图相关部门要安排质量过关的车辆,这就需要有计划对车辆进行检修,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好车辆,以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
另外,经济问题也是确定车辆检修原则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车辆检修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维修费用,尤其是现在铁路的发展和运营顶着很大的压力,如何提高效率,节约相关费用是目前亟需改善的问题。
图1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
1.2修理方式
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修理方式,预防检修、状态检修和事后检修是它的三个主要修理方式。
其中带有强制性的方式是预防检修,对修理时间进行了预定,只要检修时间一到,无论车辆情况如何,一律按照规定进行检修,一来对于检修时间和计划便于掌控,另外还便于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检修时间即是状态检修,这种方式不用事先对检修时间和计划进行制定,而是根据状态检修结果对最好的检修时间进行确定,该检修方式是根据需求来的,能将车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将运行效率提高,减少人为造成的失误以及维修成本。
事后维修指的是在车辆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因为在日常
运行中,部分零部件出现故障并不会对车辆的安全运行造成什么影响,进行事后维修相对而言比较经济。
以上三个维修方式各有各的优缺点,预防检修的优点是将保养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缺点是比较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和维修工作多余。
状态检修相对来说比较高级一点,所以对于检修经验和仪器方面的要求相对会比较高一点。
事后检修对于事故检测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将事故控制住。
但是一个完善的维修制度在确定检修方式时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的看到其中一种维修方式的优势而忽视其他维修方式,因此,我们要将以上三种维修方式结合在一起,有计划的合理分配,从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作出判断,做出适当的选择。
预防检修方式通常用在磨损型车辆故障或零部件故障难以检查和判断的情况下,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安全运行;状态检修适用于零部件偶然发生故障时;事后检修则适用于不太重要的零部件和对于运行安全没有影响的零部件。
二、改进途径
2.3科学检修制度的推广
车辆检修制度要根据我国国情,以保证车辆安全运行为前提,尽可能的将维修成本降到最低。
从最初的事后维修发展为现在的预防维修,再慢慢过渡到状态修,体现了其科学发展,与此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当前我国车辆制造水平和技术检修手段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相对的工艺设备也不够先进。
除此之外,我国铁路货车运行状态相对较复杂,要全面推行状态维修比较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已经超出负荷,大量货车车辆正慢慢被淘汰,而新出的车辆正处于检修的时期,铁路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车辆检修的力度,提高厂、段制造产品质量,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
2.2加强保养维护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培训
铁路车辆驾驶员都已经过铁道部考试合格取得E证持证上岗,但不少驾驶员基本素质较差,文化程度偏低,虽然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但对车辆的构造、原理、性能以及工作中的协调性和如何提高效率等完全了解的甚少,而技术保养的主要内容是靠驾驶员来完成的,因而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对机械技术人员、机械领工员、修理人员,特别是对驾驶员进行经常性较为系统的培训,确保各项操作和技术保养等能按规程进行。
2.3做好保养维护的记录和归档
铁路车辆的保养规范是指对车辆技术保养技术要求的规定。
任何车辆在出厂之时,已经提出了该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铁路车辆的保养项目内容和要求,进行保养的同时做好记录,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为以后保养和判断车辆状况以及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
2.4完善各种保养维修设施
在铁路车辆的技术保养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必须把各种工具配套齐全并做好登记。
同时应根据每个工地的不同环境条件,设置保养及维修所需的设施,确保各种车辆的技术检测和保养维护能顺利进行,并且根据检测和保养维护过程中所掌握的情况,制订预防措施和进行必要的修理,保证车辆完好的技术状态。
2.5可靠性运行的改进
HMIS系统(即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是为铁路货车技术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信息和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及信息服务的,我国铁路货车车辆的整体质量不是很高,在设计维修等方面还存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很多故障的发生。
要提高车辆质量的可靠性,不能只单纯的对发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改进,要对整体进行研究。
铁路部门应建立一个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特别是对铁路货车故障的研究,除了车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还有检修过程中发现的故障,便于统一检修。
2.6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到奖罚分明
合各类型车辆保养维护的期限,合理安排车辆保养。
同时,协调好物资部门、施工部门、机械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关系,组织机械技术人员、机械领工员、修理人员和驾驶员共同参与保养维护,明确任务,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开展各式各样的爱机活动,对保养勤、维护好、技术精、工效高的员工给予经济、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而对于因懒惰、失职造成车辆损坏者,则给予严厉的处罚,使其从中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1]冯双洲. 日本新干线铁道车辆的检修[J]. 铁道机车车辆,1997,04:56-60.
[2]程学枢. 中国铁道车辆的检修体制及质量控制(上)[J]. 铁道车辆,1996,02:1-6.
[3]曾星瑜. 地铁车辆检修信息系统的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2.
[4]陈文芳. 地铁车辆检修制度改革之我见[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01:36-37+44+4.
[5]温清. 关于地铁车辆检修制度[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