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你有何研究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心系特困学生家庭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在执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担当科任教师还是班主任,我都坚持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的优良传统,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只有心灵的对接,智慧的碰撞,才能创造绚丽多彩的人生。
关键词:走进心灵;关爱学生;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集体流转承包,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涌入城市,充当着新型劳动大军。
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单亲家庭的孩子自暴自弃现象尤为突出,困难家庭的孩子自卑心理更是令人担忧,如何让他们消除心灵的阴影,走出逆境,是我执教期间一直坚持以真情打动真心,最终赢得了童心。
一、真情点亮留守儿童心灵的灯去年冬天,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有一天放学时下大雪,天色很快就变黑了,班上的李晓丹同学和她弟弟焦急地在学校大门口等奶奶,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见奶奶的身影,外面寒风凛冽,两个孩子急得默默掉眼泪。
正在这时,我备完课正准备下班,快走到大门口时,看到了他们俩焦急的样子,于是我上前问清了来龙去脉,安慰着他们说:“别急,奶奶今天肯定是有事情耽误了,不行我打车送你们俩回去!”于是我叫来了车子,送姐弟俩回家,十五分钟后,车子开到了山区的一个村庄,左弯右转到了她家门口。
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她奶奶准备骑电瓶三轮车接他们放学,但是下雪路面湿滑,不小心在一个拐弯处翻车了,奶奶右手也骨折了。
两个孩子年龄小,生活也不能自理,父母又都在外地打工,一时也不能回家,照顾两个孩子的问题急坏了奶奶。
为了不因奶奶骨折而耽误他们的学习,于是我以老党员身份主动向学校请求,结对帮扶这两个孩子。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社会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审视》【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社会问题。
如今由留守儿童而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能否像其他儿童一样接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能否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更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
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教育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国内人口流动频率较快、规模也大幅扩大。
目前来看,我国人口流动大致上呈现出两个方向,即首先是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其次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
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前者造成的。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中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由于留守儿童长时间的教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社会和学校关注不足,留守儿童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特殊的发展障碍,比如性格孤僻、心理负担重等,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儿童全面发展的瓶颈。
二、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隔代教育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担负起“隔代教育”重任的爷爷奶奶们大多文化程度比较低,监护人和儿童的年龄差距较大,他们只是按照以前他们教育子女的经验来照顾和教育现在的孩子,甚至有些教育是不科学的。
其次,教育方法不当:祖父母人群更多的是照顾儿童的生活起居,并且他们往往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不能及时地否定,这就导致了孩子对自身的纵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论文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常常面临道德教育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
一、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独自生活在农村或城市的儿童。
他们缺乏亲子关系中的父母指导和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一些道德教育问题。
首先,留守儿童容易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
父母的缺席导致他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并缺乏良好的行为示范。
他们可能在学校或社区中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容易迷失自己的价值观。
其次,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长期独处的他们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情感的支持和安全感。
这种情绪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知产生偏差,逐渐形成不良的道德观念。
最后,留守儿童在独自生活的环境中可能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他们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人员的利用和欺骗,甚至可能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
这对于他们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加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
首先,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力度。
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他们可以在学校中接受专业、系统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组织道德教育活动,开设道德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社区和家庭应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社区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或俱乐部,为他们提供课后托管和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社区居民可以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尽量回乡探亲,与孩子共度时间。
在与留守儿童相处时,家长应当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通过亲子交流和家庭活动,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与关爱。
留守儿童德育论文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农村家庭选择将父母扔下农田,亦或是父母出于工作考虑,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缺少关爱和教育的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德育对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与问题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无法获得来自亲人的良好家庭教育。
他们往往没有机会接受到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导致他们在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 缺少优质教育资源:许多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其所处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和德育引导,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孤独感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等问题,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留守儿童德育解决方案针对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具体方案:1. 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应加强联系,建立起家长和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家长则可以参与学校的家长会等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个别或集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困扰,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加强德育教育: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培养和行为规范引导。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品德素养。
4. 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并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教育和德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1.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们缺乏父母关怀和教育的指导,无法形成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1.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厌学、自闭等问题。
1.3 道德观念缺失留守儿童无法亲身体验父母的教育和言传身教,缺乏道德观念的塑造。
这使得他们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缺陷。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要性2.1 培养健全人格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德育对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通过德育,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留守儿童往往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3 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德育的方式,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心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的解决方案3.1 家校合作模式建立起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家校合作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形式,与父母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3.2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3.3 丰富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社区互动、艺术课程、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
3.4 引入德育课程学校应该引入德育课程,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留守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在农村家乡长期独自生活。
这类儿童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情感疏离、安全隐患等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乡村学校普遍条件较差,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师。
2. 情感疏离问题。
由于长期与家人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缺失,缺乏家庭呵护和陪伴。
3. 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4. 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在农村村庄中独自居住,容易成为各类不良人员的目标,面临被拐卖、虐待、性侵等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不仅仅是人口迁移背景下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育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提高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其智力、体质和美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 保障社会稳定。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预防和减少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解决:1. 政府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优选5篇】-农村研究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第一篇】论文题目: 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教育公平摘要:留守儿童导致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方面受到很大的阻力, 近年来, 特别是中国移动和教育推广, 解决了不少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为学困生的转化, 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利用这个平台, 用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助力教育公平进程.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公平; 留守儿童; 强化; 助力;近些年来, 有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给家里的, 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因为孩子在家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监管, 与祖辈生活在一起, 祖辈因为知识层面差, 思想落后, 不能对他们实施有效监管, 导致留守儿童养成各种不良习惯.留守儿童自律意识较差, 学习缺乏资源, 课后教育辅导困难.久而久之, 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能完成, 学习成绩欠佳.致使农村学校在教育公平的发展方面遇到很大的阻力.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一、推广平台使用, 实现家校互动, 健全公平措施列夫托尔斯泰说:与人交流一次, 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 思想必定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 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许多问题和烦恼, 需要有渠道倾诉, 有亲人的安慰.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有的半年或一年才能回家一次, 很难跟他们沟通思想, 倾听烦恼, 给他们足够的关怀.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移动为我们提供的校训通平台, 将学校、家长、学生联系在一起, 使学校能向家长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 家长能在遥远的地方了解自己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情况并向教师反馈他们孩子的信息.学生能每天与父母沟通, 倾诉心声, 使家校互动得以实现, 有力地解决了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有必要将这一平台推广使用, 健全教育公平进程中的教育措施, 使缺失的教育得到有效的补偿.如, 校讯通平台在我校使用以来, 有不少家长来电话说他们每天都可以关注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 孩子完成了哪些作业, 哪些作业未完成, 为什么没完成;学习中有哪些困难;有什么心理烦恼等.孩子都向他们说了什么, 有什么要求、想法.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那些问题学生,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 教师的努力, 家长的关心, 逐渐改进了不少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几个家长还来信息说明他们用和教育平台中的教育资讯在线答疑学科资源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的情况, 向教师请教相关的知识.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子女, 子女对父母都是有亲情的.只要功夫深, 铁杵也能磨成针.教育的缺失我们要补偿, 要补偿就要有行动, 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措施, 有措施、有渠道才会有可能实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二、落实平台应用, 注重习惯养成, 形成公平条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人的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影响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好的习惯可以使一个人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好的交际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 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有很多, 如:早睡早起, 准时, 讲究个人卫生, 今天的事今天做, 不说谎话, 遵守规则等.但是,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它是长时间行为的积累形成的.作为留守儿童的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 尽自己的义务, 把行动落到实处, 用自己的好习惯成就学生的好习惯.我校在使用校讯通业务平台, 建立了QQ群、微信圈以来, 学生许多好的习惯逐渐形成, 特别是利于学习, 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习惯不断形成, 使那些平日里缺少家庭关爱、呵护的留守儿童能和其他的学生一样正常地接受教育, 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 现今人们每天玩手机似乎已经形成为一种习惯, 许多留守儿童每天都会因为在玩手机的同时看到教师布置的作业, 看到家长留给他们的关爱, 同学们在群里的分享, 这无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同学还因此与其他孩子、家长或教师在QQ群、微信圈里就相关学习内容聊上一会儿, 或发表自己的意见, 或倾诉自己的烦恼, 或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有的同学喜欢教师上传的微课资料, 对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风景名胜、历史人物、科幻故事等还整理加工, 分类建成自己的文件夹, 在群里跟大家分享.就连平时胆小不敢大声说话的几个留守儿童也因他们的带动在群里大胆发表了许多自己的观点.由于教师、家长的配合、坚持, 如今许多留守儿童已经逐渐形成勤于动脑, 认真观察, 工整书写, 及时复习巩固, 不断扩大阅读范围, 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意见的良好习惯.总之, 面对农村众多的留守儿童, 我们不能冷眼以待.在现今这个信息化时代,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做教学的有心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工具和手段, 尤其是和教育为我们提供的便利,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关爱那些因为家庭和父母的缺失造成的教育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能正常、健康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教育公平发展而努力!参考文献[1]曹占江.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策略[J].甘肃教育, 2013 (21) .[2]马廷安.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甘肃教育督导, 2013 (9) .[3]铁丽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 2017 (7) .。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生意等原因而没有时间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
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缺乏性格塑造由于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独自生活中,留守儿童缺乏亲人的教育、互动,缺乏体验、锻炼的机会,导致他们性格上较为软弱,没有独立自主的思想品质。
二、缺乏家庭的安全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照顾和疏导,因而受到来自社会的一些攻击和被欺凌等;如果家庭未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指导,这些攻击和欺凌的影响将更容易渗透进留守儿童的心里,并可能影响其未来的思想行为。
三、缺乏社交体验留守儿童由于独自生活较长时间,缺乏和人互动的机会,对人性智慧的理解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习得的经验略显不足,社交能力差,难以在人生中与别人交往和沟通。
四、缺乏情感张扬留守儿童因缺乏与家人亲密无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容易表现出对情感的压抑和抵制,无法分享心情,欠缺理解和宽恕的相互作用,大多会容易走向孤独自闭的路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强调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由于留守儿童与家人亲友的相处机会较少,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大减小,所以需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的亲情关怀和指导。
这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各种方式来实现,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要注意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关怀,进而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二、倡导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让孩子找到一个倾诉情感、释放焦虑的渠道。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咨询更是帮助孩子释放内心不安和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心理咨询,即使对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要提供情感支持和宣传心理咨询。
三、创建护佑群组护佑群组指留守儿童在社区里建立或参与的一个由志愿者、社区学院的学生,老师等组成的成人支持机构,这里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关注,也有年长者和青年们的陪伴和慰藉。
[专题范文]留守儿童论文13篇留守儿童论文留守儿童论文(一):一、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思考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构成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就应共同行动起来,帮忙他们打下一个健康的人格基础。
(一)家庭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摇篮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块基石,是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摇篮。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习惯对子女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
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应率先垂范,务必首先做到,使子女从小模仿家长好的做法和习惯,逐步构成良好的品质。
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父母需要有奉献精神,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就应多为下一代思考,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更不能忽视,留守儿童的家长首先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不仅仅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除了与孩子经常持续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孩子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要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必须要选取文化素养较高并且有必须职责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我孩子的亲朋好友作为监护人。
总之家长要透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渐领悟善恶、美丑和是非的界限,构成了最初的思想品德和心理,为孩子健康人格的构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主阵地学校在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方面应担当“主角”:第一,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突出“以人为本”;第二,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尤其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三,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德育论文留守儿童及学困生德育论文——留守儿童及学困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留守儿童及学困生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两个人群都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多重压力,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和学困生两个角度,探讨他们在德育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1.1 家庭缺乏关爱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无法亲自照顾他们的成长,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形成心理上的孤独感。
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对外界的不信任感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形成了负面影响。
解决办法: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应当共同努力,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
该机构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等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关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1.2 缺乏家规和家庭教育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明确的家规和家庭教育,容易陷入品德缺失、自律性差等问题。
他们往往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缺乏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认同,对自身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
解决办法: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
通过制定学校德育规划、开设相关课程和德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拥抱积极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追求卓越、努力奋斗的意志。
二、学困生的德育问题2.1 学习压力大学困生由于学习上的困难,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学习焦虑。
他们常常面对着严峻的学业压力,既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又面临同学的排挤和嘲笑,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产生厌学情绪。
解决办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学校应当为学困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精准化的辅导和指导。
教师要注重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化解学习上的困扰。
2.2 缺乏自律能力学困生在学习上缺乏自律能力,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无法持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关爱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尤溪县特别是西城一带的许多家长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这就出现了急需全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我所带班级双亲留守儿童就有近十个,父母一方在外工作的学生占全班总数一半。
亲子之间的交流,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来说,是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
但是,留守儿童因其与双亲长时间的分离,从而使享有的亲情关爱离他们而去,又由于大部分临时监护人(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只能施行温饱式的哺育,这种亲子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留守儿童表现出心理发展方面的异常。
在众多实例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冷淡孤独、冒险妄为、粗心冲动、自制力差、忧虑不安、紧张焦虑等方面;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适应能力上也有显著差异;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出现了个性发展问题,如攻击性的性格特征或胆小畏缩的性格特征。
这些情况表明,留守本身对农村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而作为德育工作者,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就是每一位班主任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关爱留守儿童。
一、班主任应进行深入调查,即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随时掌握在校留守儿童状况,并通过经常性开展留守儿童主题活动、成立家长联系热线、做好与留守儿童父母及代理监护人的沟通联系等活动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同时结合综治办等有关部门要认真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及有关娱乐场所,净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等,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来讲,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基本工作:1、新生入学后,要及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信息情况,初步建立起学生档案,尤其要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组建高质量的班委,为以后及时发现、了解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打下一个班干部基础。
3、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倡导生生结对帮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4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1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诸多家庭的学生家长都纷纷外出打工。
可以预见,未来的农村将会出现规模更为庞大的留守儿童大军,随之而来的是出现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加之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肯定会引起这些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出现品德和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影响这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基本方面的每一位班主任和各课任教师,该怎么做好这项工作呢?一、帮助留守儿童确立远大的理想和近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行动的指南,理想是迈向成功的动力。
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主动帮助留守儿童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帮助他们确定出近期目标。
在目标的确立上定位要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依据自身的现实条件确立。
这些留守儿童一旦有了奋斗目标,就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他们在理想的指引下心无旁骛地前行,就会少走弯路。
面对“问题”留守儿童,这项极重要工作更不可忽视。
二、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在平时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多观察和了解这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主动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如发现在他们思想上有了偏差,要及时指正;行动上犯错误了,要及时帮助改正。
并时常教育他们在家要听监护人的话,在校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纪律,勤奋学习。
要多角度,多范围地正确引导,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负责,使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三、帮助留守儿童学会生存生存能力只有在不断磨炼中才能得以培养出来,教师应加强有关的“教育”。
一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心态来摆脱精神上的不适与紧张,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指引其另寻途径来满足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如课前听听音乐,课余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等。
二要引导学生发现、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清楚自己的不足。
三在面对困难时,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和意境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如通过学生读、教师讲中外名著《红岩》《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培养留守儿童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
德育论文留守儿童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提升,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远离家乡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或城市中寄宿于亲戚朋友、校外周转住处或孤儿院等地,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生活的儿童。
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心理发展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情感孤独、交往问题和自卑感等负面情绪。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教育质量的下降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1. 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的长期分离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
2. 学校环境的差异:留守儿童在校园中容易遭受歧视与欺负,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人际交往的不足: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4.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留守儿童所在地贫困程度高,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机会不足。
三、德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过程。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1. 培养良好的品德:德育教育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2. 提升自我认知: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能够引导留守儿童热爱家乡和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德育教育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作用1. 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能力。
2.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应提供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支持机制。
3.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五、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措施1. 建立家校联络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家访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儿童德育教育。
德育论文关爱留守儿童德育论文关爱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寄养在农村,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留守儿童。
他们在农村成长,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关爱。
针对这一群体,我们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为他们提供温暖与关爱。
一、认识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等亲属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长期生活在农村寄宿在亲友家或在家自行照料的儿童。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1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引起了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在物质上存在匮乏,常常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关爱。
这些现实的问题使得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德育需求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常常面临着孤独、无助、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他们缺乏亲情关怀,无法得到及时的安慰和支持。
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亲情关爱支撑系统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亲情关怀活动,鼓励学生与父母保持联系,增强亲子沟通和情感交流。
同时,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合作,组织家长进校园活动,加强对留守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2. 培养自信心与合作精神留守儿童常常在照顾自己和解决问题时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团队活动和集体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留守儿童常常容易产生情绪失调和焦虑等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表达情感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
同时,鼓励留守儿童通过音乐、绘画、写作等艺术形式来发泄情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措施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一系列的德育措施,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主题德育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工作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而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其他家庭成员照料的儿童。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以及缺乏父母陪伴所带来的问题,对其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现状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无法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首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到限制。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指导,使得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也面临一些问题。
这些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常常低于其他儿童。
同时,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旷课、打架等。
二、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主要根源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家庭因素是导致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无法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爱和指导,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次,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造成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容易受到消极的社会影响,导致行为失范。
三、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对策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我们应该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进行努力。
首先,家庭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父母减少外出打工时间,增加与孩子的陪伴时间。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组织各类活动,提供关爱和帮助,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在学校层面,教育部门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建立完善的德育机制。
学校可以组织德育讲座、主题活动等,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家校合作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德育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论文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长期不在家陪伴儿童成长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照顾和指导,他们的德育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德育需求、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需求留守儿童生活在与父母分离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
长期的独处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情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同时,得不到家长的教育和指导,留守儿童往往容易陷入道德沦丧、学习成绩下降等困境。
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以满足他们的德育需求。
二、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正面引导,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道德价值观不清、行为规范不明确等。
其次,由于父母无法给予他们及时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容易出现滞后,甚至辍学的情况。
此外,与同龄人的交流不足也使得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发展受到限制。
三、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措施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德育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关注,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度,呼吁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增加帮扶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条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培养。
四、结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他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论文两篇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论文两篇(篇一)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与生活关怀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故土,到遥远的城市打工谋生。
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没长大成年,父母就得奔赴各地,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
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只能从电话或者汇款中,感觉父亲的存在,母爱的余温……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
根据有关人员调查,全国有3.6亿未成年人,平均每1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引起关注在我们这个小城镇,情况也不例外,由于地区经济原因,出现了大批外出打工人员,这种现象的后果就是使很多的孩子不得不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们生活,有的甚至是自己独立生活,于是他们便成了留守儿童。
这样一个群体,已经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也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
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
留守儿童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最近,我们学校也特别强调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视为重中之重。
根据学校调查,就我们三(7)班为例,共有学生74名,其中留守儿童就有41名,约占全班总数的3\5,我校有四千多名学生,共分69个班级,绝大多数班级的留守儿童都超过半数以上,有的甚至占班级人数2\3之多,这些数据让我们触目惊心,因此学校有必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学校重点工作之中。
我个人认为: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关注的问题,还应该得到政府、社会以及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使留守儿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要坚持抓,一直抓下去,不能虎头蛇尾。
让他们和其他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之我见
摘要:本文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德育问题,并分析了相关的原因,笔者结合农村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解决的办法,希望能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198-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
本人在农村工作已二十余年,长期兼任班主任工作,参与我镇并负责建设我校留守儿童成长家园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省电视台为此来我校录制节目,就我校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在全省进行了宣传和交流,现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谈几点我们的做法。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大寨镇中心校辖区共有3所小学,学生源自大寨镇附近9个自然村。
现有学生856人,教学班21个,留守儿童占70%以上,学校留守儿童的主要不良表现为:
1、人格发展不健全。
由于长期的家庭教育缺陷,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关爱。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他们不能同祖辈多方面有效沟通,不愿与别人交往,形成孤僻、暴躁、不善与人交流和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的性格。
2、思想品行问题多。
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好逸恶劳不遵守规章制度等。
3、家务劳动负荷重。
不少的“留守儿童”除了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要为年迈的或有残疾的监护人分忧,承担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沉重的家务劳动,使学习成了“副业”,繁重的家务使其对学习索然无味!
4、安全监管不到位。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心理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
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学校因素。
当下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学校德育课落实不到位,德育活动开展不够,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德育教学的内容存在脱离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情况,“重智轻德”的观念在学校和师生意识中不断加深。
3、社会因素。
在家庭中,父母不在身边,这些留守儿童承受着精神上的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
在学校中,他们
经常受到其它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成为社会弱势群体。
4、三者互动的道德机制缺失。
长期以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也大大制约了各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衍生出许多问题。
三、解决基本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育人观。
在对待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本着“直木做梁、弯木做犁”的育人观。
首先要坚持以“留守儿童”为本的思想。
帮助他们制定长短期发展规划,确立人生目标。
其次要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要转变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和父母型教师,由枯燥乏味的说教者转变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领航者。
2、奉献爱心,营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是要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
二是通过建立诚信“信用社”、举办生日班会等多项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情感抚慰,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是为“失家”的留守儿童“安家”。
四是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广泛动员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给留守儿童捐赠生活、学习等用品,让他们享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3、强化管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一要构建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成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
细则,确定留守儿童帮扶对象,明确工作责任。
二要建立健全儿童成长纪录袋,将外出务工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对教育的投资、联络方式等情况增加到档案中来,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要定期开展“会诊”活动,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让他们长久积压的心语得到倾诉。
四要建立与大学生联系的长效机制。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与大学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听报告、谈心交流等活动,给他们树立一个积极进取的榜样。
4、多管齐下,实施关心“留守儿童”的综合工程。
学校要大力倡导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参与留守儿童管理的综合工程。
一是实行“留守儿童”家访日制度,责任教师要及时与其父母和监护人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
二是开办“家长”补习班,做好培训工作。
相互了解儿童的表现及学习状况,同时向家长和监护人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他们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三是聘请家庭助教,如聘请退休教师、待岗大中专毕业生、老红军等人做他们的家庭助教,营造关爱他们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搞好评优选模,每年开展“好家长、好邻居、好干部”等的评选活动,通过身边鲜活的好人物、好事例树立典型,从而以点带面、不断辐射,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