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
1876 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全长约15 公里。
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展开。
20 世纪初,清政府开始自主修建铁路,其中最著名的是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
这条铁路全长约200 公里,连接了北京和张家口,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国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其中包括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重要干线。
同时,中国的铁路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如采用了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等先进技术。
21 世纪以来,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同时,中国的铁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采用了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列车等先进技术。
总之,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中国的铁路建设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铁路与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铁路,更多的铁路: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2、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火车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3、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修铁路,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4、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在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魏源在其编撰的《海国图志》中都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
(2)铁路在中国的起步伴随着列强的侵略:1874年,英美两国商人合资开设了“吴淞道路公司”,买下了今河南路桥堍到吴淞一带的田地,在未获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偷偷修起了铁路──淞沪铁路,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的上海江湾段正式通车,不到一年,淞沪铁路乘客就已经超过了15万人次。
但是由于遭到清政府的反对,不久这条铁路即被拆毁。
(3)伴随中国近代化的步伐,第一条铁路诞生了: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中国自己制造了第一辆机车。
(4)中国铁路的发展与中国人的自强奋进息息相关:京张铁路是詹天佑独立主持并胜利建成的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全长200多千米。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
(5)铁路建设的发展与民族独立、科技进步密不可分:民国时期铁路发展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相继建成了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成昆铁路、兰新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中国近代铁路的风雨之路闫志飞(2004经济学系学号2004050305)摘要:近代中国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处在一个战争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的倾轧和对路权的争夺使得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倍加艰难,但在中国一代代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铁路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一路顶风而上,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关键词:近代交通铁路“中国近代的第一、二条铁路被清政府强行拆除……”,冀老师的余音犹在,我的思想却早已却驰向了140多年前的北京宣武门,那里一条由英国人铺设的带有演示性的一里多长的小铁路周围聚集了潮水般的人流,轰动京师。
正当人们带着那新奇的眼光望着这没有腿的大怪物向前狂奔的时候,突然,从宣武门闪出一群身披盔甲,手持冷兵器的士兵,在部队长官的带领下直奔短短的火车道。
“拆——”部队长官一声令下,刚刚还雄赳赳往前冲的大怪物轰然倒地,余下的只是杜兰德一脸茫然的表情。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结束了!思绪还没有理顺,转眼就到了1876年,那一年更荒唐的事情发生了,清廷竟然用28.5万两白银将怡和洋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购回,而后拆除?!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初创时的艰难历程,印证了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现代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防御型特征制约了铁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是要不要建铁路,二是中国早期铁路功能偏重国防。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在因素阻碍铁路建设,长期争论使中国错过发展铁路的时机。
[1]中国近代铁路的兴起如此多灾多难的中国铁路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以及技术的难关之后还是顺着时代潮流降临在了中国这片大地上。
为了运出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总办唐廷枢上书主张修建铁路,以“使开平之煤大行,以夺洋人之利。
”1881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1]破土动工,当年11月竣工,全长20华里,这是在中国土地上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随后在国防受制以及现实交通的制肘等作用下,清廷不得不转变观念,开始支持兴办铁路。
1891年,为了在战略上抵制俄国在西伯利亚修筑的铁路,清政府立即修建关东铁路,它和台湾铁路是甲午战争以前在中国建成的全部铁路。
浅谈民国铁路发展铁路,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从19世纪后期在中国大地上最初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有七十余年历史了。
旧中国的铁路史,是帝国主义列强巧取豪夺中国的主权,与封建统治者和官僚买办勾结在一起,掠夺中国资源,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铁路作为先进的运输工具,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因素逐步增长,从而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的铁路职工在近代工业的大生产活动中,逐渐提高阶级觉悟,与帝国主义侵略者、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进行斗争的历史。
研究这一段历史,不但可以使我们懂得过去,也将使我更加深刻地现解今天,使我们从历史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自觉地为振兴中华,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
一、清政府时期铁路发展总述中国大地上最先出现的铁路,是1876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
这条铁路长15km,是窄轨轻便铁路。
在上海至江湾近的线路通车后,发生了火车轧死行人的案件,引起当地人民激烈的反对。
经中英两国政府商定,该路由中国政府备款赎回,但仍准许该路继续施工,修建到吴淞镇,全线通车营业,到了次年,将赎款付清续回后,随即予以拆除了。
五年以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开平矿务局于1881年创建了唐青铁路,从此揭开了中国自己修建铁路的序幕。
比之英国在1825年修建的斯多克顿至达林顿铁路—世界上第一条公开营业的铁路晚了半个多世纪。
这时中国业已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国势日趋衰败,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正处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垄斯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阶段,不但向国外大量倾销而品,还输出财政资本和瓜分殖民地。
它们在中国已经夺得了相当庞大的权益,从事掠夺中国资源和奴役中国人民。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产生的洋务派所开展的洋务运动,进人80年代以后,已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也开始投放到近代工业上来了。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简介1. 1840年代至1949年:铁路兴起与发展- 在清朝时期,我国开始引入铁路技术,并在1840年代建成了第一条铁路。
- 随着铁路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开始发生改变,交通运输变得更加便利。
- 1900年代初,我国的铁路网络逐渐扩大,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 1949年,新我国成立,铁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2. 1949年至1978年:铁路的国有化与发展- 建国后,我国开始进行铁路的国有化改革,铁路成为了国家的重要资源。
- 铁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铁路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在这一时期,我国铁路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成为国际上的瞩目对象。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与高铁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 在2008年,我国开始运营高速铁路,为国家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变革。
- 如今,我国的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铁路系统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 我国铁路的未来发展:-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智能铁路的建设,加快铁路建设的节奏。
- 高铁技术、磁浮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改变我国铁路的格局。
- 未来,我国铁路有望在高铁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绿色能源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全球铁路发展的引领者。
5. 总结:-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奋进,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拼搏。
-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继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我国铁路的发展成就,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血与智慧,也彰显了我国在交通领域的强大实力。
1.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从19世纪末的铁路兴起到21世纪的高速铁路时代,我国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在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开始了国有化改革,铁路成为国家重要资源的一部分。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1、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2、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着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
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3、清政府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
4、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经私有化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5、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
细分为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扩张西北铁路系统等。
?6、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7、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1975年7月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成为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陇海铁路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
8、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
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
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
9、2003年10月12日, 秦沈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正式投入运行。
专线铁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
10、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
这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29.863公里。
中国铁路发展内容简介中国铁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铁路网络。
本文将从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史、政策变化、建设概况和发展改革四个方面,介绍中国铁路的概况。
一、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铁路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建成通车,全长14.5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但总体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进入20世纪后,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加快。
1909年,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01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支持战争需要,中国政府加大了铁路建设的力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铁路建设高度重视,铁路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高峰期,不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二、中国近代铁路的政策变化中国近代铁路的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清朝时期,政府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铁路建设和运营权收归国有。
民国时期,政府实行“民办铁路”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国家主导、统筹规划”的政策,由国家主导铁路建设和运营。
在政策目标的调整方面,从最初的建设干线铁路、发展交通运输,到后来的建设综合交通网、促进经济发展,再到现在的建设现代化铁路网、推动国家战略实施,政策目标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概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铁路网络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
此外,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世界知名的高铁线路。
在铁路建设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铁路规划和布局,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发展形势,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
中国铁路发展写作素材
中国铁路作为我国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中国铁路发展的写作素材,以丰富您的文章内容。
一、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逐步形成了全国铁路网络。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展进入快车道。
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载铁路等发展迅速。
3.21世纪初,中国高速铁路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了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
二、中国铁路发展成就
1.运营里程:截至2021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过3.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技术创新:中国铁路在高速列车、线路工程、信号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
3.经济效益:铁路运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春运、暑运等高峰期,铁路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
4.环保效益:铁路运输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较低的污染排放,有助于推动绿色出行。
三、中国铁路发展展望
1.继续完善铁路网络布局,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
2.推进铁路科技创新,提高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等关键技术研发水平,推动智能铁路建设。
3.深化铁路改革,完善铁路运输市场化机制,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
4.加强国际铁路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铁路项目的实施,提升中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综述范文(通用9篇)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综述范文第1篇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注入了全新的生机。
1979年4月,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铁路也开始清理铁路工作中“左”的思想影响,以调整为中心着手解决比例失调问题,基本建设的重点被转移到既有干线的改造扩建、加快铁路牵引动力的改革步伐。
但由于铁路自身建设资金短缺、技术水平落后,此时铁路网规模的扩展严重滞后于国家经济增长,铁路客货运量的增长远远低于交通运输全行业运量的攀升,运输能力和运量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紧张、愈发突出。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铁路承担的客货周转量大约分别占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的60%和70%,可是铁路货物列车的平均牵引重量却还不到2000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了20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把发展能源和交通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
铁路也由此乘势而上、争取不断求新求变,谋求尝试取得突破,策划出台重大方案,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搞活的措施。
1983年4月,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研究铁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包、放、联、通、多”的改革思路。
1985年9月,_向_中央、_提出《关于“七五”加强铁路建设及经营改革的报告》,请求批准铁路系统从“七五”计划时期开始实行“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新一轮改革行动蓄势待发。
在铁路基本建设方面,于1979年、1980年加快了铁路在建工程,使拖延多年的枝柳、沙通等铁路干线相继建成。
“六五”计划时期,建成的新线有京秦线、兖石线、邯长线、皖赣线、青藏线、南疆线等,建成的复线有石德线、胶济线(济南至兰村段)和陇海线(郑州至徐州段),建成的电气化铁路有石太线、陇海线(宝鸡至兰州段)等。
从1980年开始,_利用外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进行了新线建设和旧线改造。
1979年10月陇海线(宝鸡至天水段)、1980年4月成渝线(成都至资阳段)相继动工修建,电气化铁路的建设速度逐年加快,建设规模也逐步扩大。
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铁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825年,英国在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铁路建成后加快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西方列强见此也争相修筑铁路。
而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却举步维艰,走过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
在1840年以前,西方传教士就已经开始将有关铁路知识传入中国。
1835年7月,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广州出版的杂志《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上发表名为《火蒸车》的文章,文章指出:“利圭普海口,隔曼者士特邑,一百三十里路,因两邑的交易甚多,其运货之事不止……故用火蒸车,即蒸推其车之轮,将火蒸机,缚车舆,载几千担货。
而那火蒸车自然拉之……倘造恁般陆路,自大英国至大清国,两月之间可往来,运货经营,终不吃波浪之亏。
”这篇文章里,郭实腊既对铁路、火车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愿望。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封闭大门。
林则徐、魏源、洪仁轩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外大势和铁路有关知识,促进了铁路知识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1841年,林则徐在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介绍美国的交通时提到:“国中运河长3500里,火烟车陆运货物每一点钟可行二三十里,皆穿凿山岭,砌成坦途”。
后来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也提到了火轮车和铁路,虽然只是一些简要的记述,但却表明了他对铁路、火车的认识。
徐继舍在其所撰述的《流环志略》中介绍“陆有铁路石路浇以铁汁,火轮车通行并精能之至”。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歼在1859年写的5资政新篇6中建议:“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列强相继向总理衙门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
1865年2月12日,总理衙门专门行文曾国藩、沈葆桢、李鸿章等地方抚督大员。
江苏巡抚李鸿章认为:“查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
甲午战前兴修的铁路洋务运动以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他们的攻讦与阻挠。
因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在十分艰难崎岖的道路上蹒跚前进的。
铁路的兴建因为牵涉到风水地脉、坟墓田庐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而尤为棘手,故李鸿章、刘铭传、丁日昌等洋务派人士虽于70年代初即大声疾呼倡议修建铁路,却以障碍太大一直訢格难行。
为此,李鸿章一再请求掌握朝政的满族洋务派恭亲王奕訢给予支持,李“极陈铁路利益,请先试造清江至津(淮阴至天津),以便南北运输”[7];旋又慷慨陈词说:“将来欲求富强,舍此莫办,倘海有铁舰,陆有铁道,国家之真实声威,始能树立,外人断不敢轻于动手,请主持大计”[8]。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李鸿章洋务思想的不断深化。
可是,修路与反修路的斗争还是很激烈的。
从1880年至1887年,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因为兴修铁路问题的发生了两次大争论。
第一次争论是由刘铭传于1880年奏请修建铁路而引起。
顽固派张家骧等人认为修路有弊无利,主张应“将刘铭传请开铁路一折,置之不议”。
李鸿章则全面分析了修路对国计民生所带来的通商、惠工、方便行旅等九大利益,批判了顽固派所持的种种缪论。
[9]他还致函奕訢说:中国地大物博,“而富强之势远不逮各国者,察其要领,固由兵船兵器讲求未精,亦由未能兴造铁路之故”。
[10]由此可见,李鸿章把铁路未修视为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其时代危机感已情见乎词,流露了十分迫切的焦灼心情。
不仅如此,他还从经济与军事之间的依存关系来论述修建铁路的必要性说:“夫中国有可富可强之资,若论切实办法,必筹造铁路而后能富能强,……建永远不拔之基”[11]。
然而这次争论的结果,却以顽固派的胜利而告结束。
清廷发布上谕说:“叠据廷臣陈奏,佥以铁路断不宜开,不为无见。
刘铭传所奏,着无庸议”[12]。
第二次争论是因李鸿章函请奕訢、奕譞二人主持修建铁路大计而引起。
从1883年起,至1887年止,前后历时五年,双方反复辩难,最后以清廷同意修建津沽铁路(天津至大沽口)而告结束。
近代铁路行业发展历程
铁路行业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
下面是近代铁路行业发展的几个重要历程:
第一个历程是铁路的诞生。
1804年,英国工程师特雷夫莎夫发明了蒸汽机车,并于1804年在英国的彭德里顿竞技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试验。
这标志着铁路的诞生,为铁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历程是铁路的快速扩张。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许多国家纷纷开展铁路建设,铁路线路不断扩张,铁路运输成为主要的货运和客运方式。
第三个历程是电气化铁路的出现。
20世纪初,蒸汽机车逐渐被电力机车替代,铁路线路逐步实现了电气化。
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行速度快、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个历程是高速铁路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法国等国开始研发高速铁路技术,并相继建成了世界上首条商业化运营的高速铁路线路。
高速铁路以其高运行速度、舒适的乘坐体验和高度的安全性,成为现代化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
第五个历程是综合运输的发展。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铁路行业开始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了综合运输体系。
通过与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衔接,铁
路运输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近代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速铁路的演变过程。
铁路行业不断创新,致力于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了可靠的交通工具。
简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及影响摘要:近代中国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处在一个战争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的倾轧和对铁路的争夺,使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倍加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主要是源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所以,只有国家主权独立,铁路事业才能发壮大。
关键词:近代;交通;铁路;影响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中,涉及中国近代铁路的内容不多,而且内容简单。
其实,铁路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自从876年第一条铁路在中国上海诞生后,中国近代铁路事业才开始了。
纵观近代中国一个世纪的铁路发展史,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铁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理分布也不平衡,而且,有时差距非常大。
所以,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兴衰及其影响,才能清楚地揭示她的发展特征和内在规律。
近代中国铁路的引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各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据史料统计,1825年,全世界铁路总长达30万公里,铁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的国门洞开,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领土主权和革命任务,都完全变样。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的同时,铁路修建也随之传入。
第三,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不断渗入,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统治者才有引进铁路的想法,不过,清政府当时还看不到铁路的巨大作用,所以,铁路事业一开始在中国传播,阻力重重。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前后三十年,师夷长技以制夷,打着“求富”“求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国的铁路事业才进入发展的时代。
所以,中国的铁路事业具有起步晚,规模小,保守势力阻挠等特点。
当时修建的铁路主要有;1881年修建的唐胥铁路;1891年至1894年修建的关东铁路;1887年至1893年修建的台湾铁路。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中国近代铁路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资料:1. 中国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开通。
这条铁路全长209公里,是中国第一条由中国自己修建和运营的铁路线路。
2. 中国铁路的发展:自京张铁路开通后,中国的铁路网络逐渐扩大。
在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陆续建成了一些重要的铁路干线,如京广、京哈、沪宁等铁路。
这些铁路的建设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3. 铁路在中国的作用:铁路在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加速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铁路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煤炭等。
同时,铁路也在中国的战争和解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铁路的国有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逐渐实现国有化。
铁路成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持。
5. 高铁时代的到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速铁路开始兴起。
中国的高铁网络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快的高铁网络。
高铁的运行速度和舒适性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也加速了中国各地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近代铁路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历程。
从最初的京张铁路到如今的高铁网络,铁路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76年的吴淞铁路,这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由英国资本集团建设。
然而,这段铁路在经营了一年多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开始修建,这标志着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开端。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政策,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然而,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开始加速。
1952年,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成渝铁路通车。
随后,中国又陆续建设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兰新铁路等重要干线。
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1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沪高速铁路开始建设,并于2008年全线通车。
随后,中国又陆续建成了京津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哈大高铁、京广高铁等一批高速铁路干线。
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截至2021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
中国铁路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网。
总的来说,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奋斗的历史。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铁路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出行条件、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中国铁路发展史如下:1、艰难起步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
极度保守的晚清 *** *** 意愿强烈,尤其害怕铁路会使数目庞大的苦力人群失去工作。
一位官员对于失业引发暴乱的风险表示了担心:成千上万拉车拖船之人将失去生计,若非在沟壑中饥饿而亡,必将在山间落草为寇。
另一位官员则表示,“如此挥霍燃煤,则煤田竭也。
”除了这些对铁路行业的悲观预期,当时的中国对外国人以及外资公司的敌对情绪也相当严重,鸦片战争刚结束不久,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还历历在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吴淞铁路的前景黯淡,其建设过程自始至终没有得到 *** 的官方批,。
通车仅一年后,两江总督沈葆桢即勒令关停铁路,并将相关设备运往台湾,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荒废在台湾的海港岸边。
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问题,清*** 决定在唐山至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段由骡马拉行的铁路。
英国人金达受聘负责项目建设和“中国火箭”号(中国首列火车)的调试工作。
1881年,全长10公里的标准轨距铁路建成通车,然而,铁路革命的序幕并未就此拉开, *** 仍不愿意支持这项已风行全球的革命 *** 通方式,19世纪80年代,新线路的修建几近停滞。
1884-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中的惨败使*** 意识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而铁路又是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催化剂。
于是,唐胥铁路又往北京方向延伸了32 公里。
然而,由于清朝*** 的愚昧迷信,皇宫中的一场突发大火被认为是神灵不满的迹象,铁路计划重新遭到无限期搁置。
2、洋务运动时期新建的铁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铁路总量仅为500公里,而同期的美国轨道长度已达28万公里,战场的失利终于激发了中国的铁路兴建热潮,北京成为铁道网络的中心所在地,而偏远地区也开发了许多运煤线路。
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 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彼时中国境内已建成铁路9,500公里,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但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这个数字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比同样贫瘠的印度少了将近一半。
二、铁路运输业(一)近代铁路的发展1、中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94年以前)a 铁路消息的传入b 吴淞铁路c 唐胥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2、帝国主义争夺路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a 帝国主义在华强行修路并通过贷款控制中国铁路胶济铁路、京汉铁路b 中国自力更生修建铁路京张铁路c 反帝爱国的商办铁路高潮沪杭甬铁路d 孙中山发展中国铁路的设想f 帝国主义再次掠夺中国铁路的高潮以日本帝国主义为代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铁路g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政府在“大后方”修建铁路3、人民政府接管铁路,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1949-1952)a 建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b 颁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状况4、有计划地开展铁路建设,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时期(1953-1978)a 加快新铁路建设,改善铁路网布局成渝铁路、宝成铁路b 逐步改造既有铁路,提高运输能力武汉长江大桥c 发展铁路工业,大量制造机车车辆5、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以来)a 加强营业铁路改造,扩大运输能力上海新站等,胶济铁路改造b 有重点地进行新铁路建设为解决煤炭运输,新建了衮石铁路连接太焦铁路成为山西煤炭基地的运煤要道。
c 采用先进技术,加强铁路现代化建设大瑶山隧道d 大力培育人才,发展铁路科学技术(二)近代铁路的经营管理近代中国铁路除外国资本直接经营外,基本上属于官僚资本或国家资本企业,因而在经营管理上有两大特点1、垄断性2、腐败性(三)评价与总结近代中国铁路的兴起与发展处在一个战争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的倾轧和对路权的争夺使得中国近代铁路的建设倍加艰难,其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生产力水平低,制约了铁路发展。
但在中国一代代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铁路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一路顶风而上,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
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特别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1859年所著《资政新篇》中,强调近代交通运输对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几带交通运输的创议。
但这一理想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未能实现。
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他们并不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为了便利其商品输入,掠夺中国农矿产品,在经济上扼制中国命脉,在政治上掠夺中国主权,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淞沪铁路。
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清东陵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
直至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由于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