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16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a: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组成的系统,又是由人、组织和机器组成的系统,所以它不仅是个机器系统,而且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b: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服务与管理目的的系统。
定义b的完整表达: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
2.管理组织形式的分类:U型组织、M型组织、H型组织、V型组织3.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形式的影响主要是扁平化和虚拟化。
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从而简化管理。
达到扁平化的条件如下:(1)上级要放权;(2)下级要主动;(3)信息就是命令4.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区别: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有计算机不一定有计算机是个技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主要内容为软硬件主要内容为信息专家队伍建造管理系统队伍建造4.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6.系统工程开发的三个成功要素:(1)合理确定系统目标;(2)组织系统性队伍;(3)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7.从根本上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和协同论8.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完成活动的过程。
(综合的定义)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9.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10.信息的性质:1)事实性、2)等级性、3)可压缩性、4)扩散性、5)传输性、6)分享性、7)增值性、8)转换性11.信息的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退出信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过程: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12.信息管理的广义概念包括:(1)面向未来的规划管理(2)面向信息系统内部的经营管理(3)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13.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一些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联系达到某种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篇:基本概念篇一.管理信息系统(1)定义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等,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使用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内涵1. 信息化解决方案2. 交叉学科3. 全服务层次4. 综合信息管理5. 功能不断完善(3)发展二.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它也就是属于社会系统,因为它有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系统。
三.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概念结构:(1)从概念看,信息管理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使用者,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2 )根据各部件的联系分为1•开环结构:无反馈结构(eg.批处理系统)2. 闭环结构:在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不断送给决策者,不断调整政策(实时处理系统)( 3 )根据处理的内容和决策的层级:金字塔式结构纵向综合,横向综合,纵横综合四.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 1 )信息理论1. 信息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他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2. 信息性质: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本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3. 信息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退出要求:信息的孕育和构思阶段获得:得到信息的阶段(收集,传输,转换成合用的形式)服务:信息的利用和发挥作用的阶段退出:信息老化。
失去价值,把它更新或销毁这些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2)系统理论1. 系统定义:系统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2. 系统分类:按复杂程度物理类:框架,钟表,控制机械生物类:细胞、植物、动物高级群体:人类、社会、宇宙五,系统评价与系统集成(1)判断系统好坏的观察点: 1.系统明确 2.结构合理 3.接口清楚4.能观能控(2)系统集成概念: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组织中设计,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方式。
MIS涉及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至决策者的过程,以支持组织的管理和运营。
以下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MIS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处理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结构化系统。
它主要包括硬件,软件,通信技术和人员等多个方面。
2. MIS的目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控制组织的运营。
通过处理和分析数据,提供有效的信息以支持管理者的决策过程。
3. MIS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自动化、集成化、实时性、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
它能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4. MIS的组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软件(如数据库、应用程序)、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人员(如管理员、用户)等多个组成部分。
5. MIS的应用领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学校等。
它可以用于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6. MIS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进化。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点,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组织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一篇:第一章:1.信息和数据的关系: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用于管理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或者说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管理的目的。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改造旧世界,推进生产力的科学;利用系统,通过信息,控制企业提高效率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实现企业梦想的途径。
3.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1)管理理论的回顾: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2)信息理论的回顾:3)系统理论的回顾:①定义: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的结合的一个整体。
整体的产出大于个体产出之和。
②系统的分类:复杂程度分:三类九等.宇宙, 社会, 人类;动物,植物,细胞;控制机械,钟表,框架。
抽象程度分: 概念系统, 逻辑系统, 实在系统。
功能分: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军事系统, 企业系统等。
外界关系分: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内部结构分: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③系统性能评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晰能观能控4. 系统分析员的能力模型:5.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是用IT来进行管理变革的,可以说是进行管理革命的,它对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彻底的、深远的,正在彻底地改变管理的理念、架构和运作规则。
(1)对运营管理的影响:影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减少了多少人力,节省了多少人的工资。
用每年节省的工资去回收计算机的投资,看几年能收回。
如果3年能收回,技术经济分析就认为是可行的。
即T=C/W<3 这里,T——回收年限;C——购买计算机的硬软件费用;W——每年节省的工资总额。
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处还不止节省人力,加快时间,还可以多算几个方案。
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这就是提高效益。
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率效益合到一起,就是我国提出的“减员增效”。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2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可变换性、价值性、3信息与数据的联系与区别: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解释。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4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反之,则大5系统的概念: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6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7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8信息系统的类型:处理对象分类:a作业信息系统(1.业务处理系统2.过程控制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9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2管理信息系统(结构)(MIS)3决策支持系统(半结构、非结构)(DSS)4信息系统的发展10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有效地管理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
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
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11传统的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纵向的、多层次的集中管理,其运作过程按照一种基本不变的标准模式进行。
这种结构正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其特点是:大大降低了组织部的信息交流的成本12决策和决策过程: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过程:情报、设计、选择、实施13决策的科学化的发展方向: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14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15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MIS是对一个组织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他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的人机系统16MIS的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科学17P29图说明了什么:18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生产过程的特征、组织规模、管理的规化程度、组织的系统性、信息处理与人按企业管理层次分为战略规划(战略层)系统TPS: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特点:事务信息是高度结构化的信息,报表。
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信息、物质、能源。
信息定义(ISO 的):是对人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与决策。
:是对人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与决策。
信息特征:普遍性;时效性;相对性;与物质不可分割性;可传递;干扰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
:普遍性;时效性;相对性;与物质不可分割性;可传递;干扰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
信息处理过程: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 2.信息组织加工信息组织加工 3.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存储与检索 4.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
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利用各类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的机器系统。
: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利用各类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的机器系统。
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运用数学的方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运用数学的方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特点:1.目标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发挥作用都围绕企业目标进行的目标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发挥作用都围绕企业目标进行的 2.系统性,从系统角度解决管理问题与信息问题理问题与信息问题 3.先进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及数学方法等现代工具的科学成就先进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及数学方法等现代工具的科学成就 4.科学性,人机系统的建立,使人和计算机的特点都能发挥最佳作用。
人机系统的建立,使人和计算机的特点都能发挥最佳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1.横向综合,把同一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横向综合,把同一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 2.纵向综合,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综合起来 3.纵横综合,可形成完全一体化的系统结构,能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1.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战略与总体结构的确定;2.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状况分析;3.可行性研究;4.企业流程重组;5.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通过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递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决策效率的目的。
本文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相结合,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传输的系统。
它通过收集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加工与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辅助。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1. 硬件: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等。
2.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
3. 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企业的各类数据。
4. 网络:用于连接各个部门和用户,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递。
5. 人员:包括信息系统管理员、技术支持人员、系统分析师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 收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
2. 处理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筛选和加工处理。
3. 存储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查询和使用。
4. 分析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
5. 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相关人员,以支持决策。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 企业管理:包括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2. 决策支持:通过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3. 业务流程优化: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4. 客户关系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客户进行跟踪和分析,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5. 供应链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 云计算:将信息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提供按需、弹性的服务。
★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管理、社会组成为一体的结合物,由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理论、经济和管理、数学乃至行为科学等学科组成。
★信息、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三大资源。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的作用:1.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基础。
3.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信息的特性:1.真伪性,表示信息的准确性2.层次性,信息和管理层一样,是分等级的3.可传输性,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快速传输4.可变换性,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5.共享性,信息不具有独占性,是可以共享的★信息的分类:1.按照认识主体分类(主观信息、客观信息)2.按照真实性分类(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不确定性信息)3.按照信息的运动状态分类(连续信息,半连续信息,离散信息)4.按照信息的应用部门分类(工业信息,农业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5.按照信息的记录符号分类(语音信息,数据信息,图像信息)6.按照信息的载体分类(生物信息,光电信息,文献信息)★物流:是指物品由供给地向收货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中产生的主要形式。
★信息流:就是除了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以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信息流的作用:信息流是伴随着其他的流的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流可以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对其他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定义后对企业的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管理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来源分散。
★管理信息分类:1.按照信息的来源(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2.按照信息的性质(常规信息,偶然性信息)★管理信息的层次:战略信息(决策信息)、战术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层信息。
★战略信息:环境信息、宏观信息,如厂址、新产品选择等★战术信息:一般是与各部门及部门联系有关的信息,如完成情况与计划情况比较、库存控制等★作业信息:一般是组织内部的作业信息,如每日销售量等★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概念有两个层次:本体论层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改变方式认识论层次:主体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改变的方式。
分类:语法信息:信息的外在形式,由主体感知。
语义信息:信息的逻辑涵义,由主体理解。
语用信息:信息的效用,由主体根据目的来判断2、信息支持决策的观点: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受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对决策者增加知识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
3、信息资源观点:1)谁先得到信息和利用信息,谁就具有主动权,谁的信息丰富和准确,谁就能统筹全局,后来者的信息作用将大打折扣,难以获得主动权和主导权,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我们面临着物资和能源逐渐匮乏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信息的资源转化性质让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一条宝贵的途径。
因此:信息资源就是一类战略性资源。
4、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三层次结构关系:达文波特和普勒塞克认为:1)数据是有关事件的离散的客观事实;2)对数据加以背景、分类、计算、更正和精简等处理后,数据就转变为信息;3)知识是相关信息以及经验、价值观和洞察力等的动态组合,是对信息的理解。
5、信息特性主要包括:普遍性、客观性(事实性)、无限性、层次性(等级性)、相对性、依附性、动态性(时效性)、知识性、异步性、易传性(转移性)、共享性、转化性、可伪性、不完全性等6、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信息划分方法:按管理层次分: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按业务领域分:营销、物流、生产、财务、人事按信息来源分: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7、战略信息:组织生存与发展决策相关的信息,制定战略需要大量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
控制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主要是内部信息。
便于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更有效地分配资源。
作业信息:与组织日常活动相关,是内部信息,保证切实完成作业。
8、信息度量概念的启示:(1)越接近信息源的信息的量越大,为此不仅要收集很多数据,更重要的是收集和选用与问题最直接的信息源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a.事实性。
b.时效性。
c.不完全性。
d.层次性。
e.可变换性。
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1.作业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10、决策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12、决策问题的类型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第一章当今全球商企中的信息系统一、信息系统的目的1、运行良好.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高生产率(辅以企业流程改造)2、新产品、新服务、新的企业模式。
改进传统产品,信息产品,服务信息化3、顾客与供应商关系亲密4、改进决策。
丰富决策的所需的信息,决策支持系统5、竞争优势.决策正确,及时响应,产品质优价廉6、长期储存效率二、什么是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相互联结的部件的集合,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还可以帮助进行问题分析和创造新产品。
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2、信息系统的三个维度:组织维、管理维、技术维第二章全球电子企务一、企业过程(业务流程):指如何来组织、协调工作的进行,并专注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二、企业信息系统类型(一)业务处理系统(TPS):帮助操作管理者掌握组织的基本活动和交易,如销售、收款、现金存款、工厂物流等。
这个层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回答日常问题及追踪记录组织内所有交易状况。
为回答该类问题,信息必须正确、实时并易于取得。
(二)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帮助中层主管监督、控制、决策以及管理。
主要回答类似组织是否正常运行的问题,一般做出定期报告。
决策支持系统(DSS):支持中层管理的非程序性决策。
需要面对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较不结构化的信息要求,一般回答“如果……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如果12月份的销售量增长2倍,对生产日程安排有什么影响?(三)高层支持系统(ESS):帮助高层主管出来战略性议题及企业长期的趋势,这些趋势包括公司内部及外部的环境变化.主要考虑如何让组织能适应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三章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和战略一、组织奉行效率原则:用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二、组织的特性1、办事规程和企业过程2、组织政治3、组织文化4、组织的环境5、组织的结三、信息系统对组织和商业企业的影响(一)经济影响改变了资本成本和信息成本,可以替代其他资本。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知识点汇总第⼀章:信息系统概述1.现代组织管理领域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相关的管理环节21世纪⽣产⼒发展⽔平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泛应⽤,⼈类进⼊”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与经营活动⽇益密切的相互渗透与融合2.资源三⾓形:信息,物质,能源3.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活的融合体现在哪些地⽅?(1)经济:信息经济下的商务环境有全球化,动态化,知识化的特征,传统的地域边界被打破,经济运⾏的节奏加快,信息与知识的商业价值更为⼈们所重视,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知识来获取竞争优势(2)社会:个⼈的⼒量增⼤,不但能直接进⾏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争,利器即是软件,是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程序,加上全球光纤⽹络的问世,使天涯若⽐邻(3)⽣活:”信息化””信息社会”的观念已深⼊⼈⼼,⼈们可以更加⽅便快捷的获取知识信息,⽣活更加⾼效便捷3.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1)信息技术:解决信息获取、识别、提取、转换、存贮、传输、处理、分析和利⽤中的问题的⼀切技术,起到浓缩”时间与空间”的作⽤(2)⾼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合理应⽤可以为企业构建卓越的信息环境(3)强⼤的信息技术⼯具可以全⾯满⾜管理、经营运作的便捷性、有效要求和沟通、协作的需要5.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与⼈们的各种⽇常活动不断地互相渗透,紧密地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1)技术的透明度不断提⾼;(2)⼈们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6.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与联系?(1)信息是指经过加⼯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对决策或⾏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它是“经过加⼯的”,凝聚着⼈类的劳动,是可记录、可通讯的,另外可以形成知识,可以被看作是⼀种产品。
数据是指记录客观事物和事件的,可以鉴别的符号(2)信息是经过加⼯以后,对客观世界产⽣影响的数据。
也就是说只有加⼯归纳后的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3)从应⽤的⾓度来看,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以数据形式存在的信息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得到最为有效的处理和应⽤7.信息的性质(维度(基本属性)+其他性质)是什么?(1)时间维度①及时性:在⼈们需要的时候拥有信息,及时的信息对于⼈们的正确决策有⾮常重要的作⽤②新颖性:获得最近和最新的信息(2)内容维度①准确性:也称为信息的事实性,这是信息的第⼀位的,最基本,最核⼼的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采用计算机和电信技术来管理和处理组织内外相关信息的一种系统。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发,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和运作效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MIS的定义和作用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等组成的系统,用于帮助企业和组织进行信息管理和决策。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收集、存储、处理和分发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和监控企业运营情况等。
二、MIS的组成和架构MIS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网络等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网络用于连接和传输信息。
MIS的架构分为三层: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
操作层主要处理日常事务,如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管理层用于监控和分析组织运营情况,并做出决策;战略层用于制定组织的长期发展战略。
三、MIS的功能模块MIS具有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发和决策支持等。
数据采集是指从不同来源收集数据,如传感器、扫描仪等;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计算等;数据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数据分发是将数据传输给需要的用户或系统;决策支持是通过分析和模型来辅助决策。
四、MIS的关键技术MIS依赖于多种关键技术来实现其功能,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数据挖掘是通过分析和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关联和趋势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和推理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提供更智能的决策支持;云计算可以提供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五、MIS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MIS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点;其次,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需要MIS不断更新和升级;此外,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也是一个挑战。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知识点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收集、处理及传递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优化等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我们需要熟悉其中的主要知识点。
一、信息系统概述1.1 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分类信息系统是由人、技术、信息和流程组成的一个整体,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不同类型。
1.2 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等功能,同时还有信息共享、灵活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1.3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调研、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运维等不同阶段。
二、信息系统基础2.1 数据与信息数据是事实或观测结果的记录,信息是经过处理和解释后有意义的数据。
2.2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是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工具。
2.3 网络与通信技术网络是连接多个设备和用户的通信基础设施,通信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方式。
三、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3.1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是对现有业务流程和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系统设计是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3.2 系统开发与测试系统开发包括编写程序代码和进行软件测试等阶段,目的是实现设计的系统功能。
3.3 系统运维与优化系统运维是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安全和故障处理的工作,系统优化是通过不断改进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四、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4.1 ERP系统的概念与特点ERP系统是集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整合企业内外的资源和流程,提供全面、准确的管理信息。
4.2 ERP系统的模块与功能常见的ERP系统包含销售、采购、生产、人力资源、财务等多个模块,用于支持不同业务功能。
四、决策支持系统(DSS)5.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决策支持系统是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问题分析和决策的工具,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活的特点。
第一章6.决策问题的三种类型(只需知道分哪几种类型就可以了)①结构化决策:重复性的、常规的决策,在处理决策时有一套确定的方法,可程序化。
操作控制层:结构化决策,决策权小,问题的涉及面窄,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小,所需的信息以内部为主。
②非结构化决策:指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处理,无规则可循的决策。
战略规划层:非结构化决策,决策权大,问题的涉及面广,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大,所需的信息以外部为主。
③半结构化决策:介于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之间, 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与非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截然不同。
第二章1.MIS的定义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 管理任务的层次及不同管理层的信息特性的区别管理任务的层次①战略管理层:制定总目标方针政策,规划组织结构、分工,决定任务。
②战术管理层(管理控制层):人员招聘与培训,资金监控,资源获取与组织。
③运行控制层:有效利用设备资源,在规定范围内(预算限制)开展业务。
④业务(事务)处理层: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3.MIS的分类(从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性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等。
第三章3.常用的数据模型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④面向对象模型目前,关系数据模型最流行。
7.计算机网络①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②计算机网络分类:网络的从功能上分为通信子网(外层)和资源子网(内层) P57③网络的拓扑结构:点—点信道网络的通信网络有星形、环形、树形、网形,共享信道有有总线型、树形、环形等几种。
1. 计算机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并行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具有可以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的特性,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
3.基本思想:时间重叠、资源重叠、资源共享。
4.传统串行方式:优:控制简单,节省设备缺:执行指令速度慢,功能部件利用率低。
5.流水线处理机:优:程序执行时间短,功能部件利用率高缺:增加硬件,控制过程较复杂。
6.并行处理机SIMD 一个控制器CU,N个处理单元PE,一个互连网络IN 。
7.并行处理机主要特点:⑴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方式工作。
⑵采用资源重复方法引入空间因素。
⑶以某一类算法为背景的专用计算机。
⑷并行处理机的研究必须与并行算法研究密切结合。
⑸异构型多处理系统。
8.多处理机系统组成MIMD:N个处理机+1个处理机存储器互联网络(PMIN)。
9.多处理机系统特点:⑴结构灵活并行处理机处理单元很多;多处理机有较强通用性,适用多样算法,处理单元数量较少。
⑵程序并行性并行处理11.RISC与CISC比较主要特点如下:⑴指令数目较少,一般选用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
⑵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⑶大多数指令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⑷通用寄存器数量多,只有存数/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无关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设计思想上。
12.存储系统分类: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双极半导体)主存储器(MOS半导休,又称内存储器,包括高速缓存和主存)辅助存储器。
13.存储器的层次:高速缓存-主存主存-辅存14.主存的基本组成:双极型MOS型(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驱动器、I/O控制、片选控制、读/写控制)。
15.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存取速度(访问时间、存储周期TM)TM>TA、读出时间TM>TW、写入时间、可靠性、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6.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语言与文字处理、人工智能。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数据;系统、信息系统;决策;决策过程.1.信息化和工业化有何关系?我国能否跨越工业化,直接进入信息化?2.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于1993年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Ⅱ计划,是指把全国所有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家庭、学校、医院以及各种机构信息处理设施)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的高速通信网络.3.**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习题)4.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习题)5.从不同的角度简述信息的分类。
6.**信息有哪些特性?7.试举例说明战略信息用于企业中的哪些决策。
8.为什么说信息是有价值的?9.*##什么是信息量的大小?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10.什么是信息系统?目前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哪两大类?每类包括哪些部分?11.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习题)12.*为什么说MIS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系统?13.*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4.简述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对组织的管理职能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15.信息系统通过哪些方面来支持计划工作?(习题)16.试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习题)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企业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②新的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方式改善管理过程中人际交流的方式,③新的技术促进组织结构的变革,④改变企业组织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方式。
应当指出,信息技术只有与管理结合,与业务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促进管理方面的优势。
信息技术只是企业改进其业务与管理的工具,如果不对企业经营管理认真地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再好的技术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17.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在其决策过程模型论中,认为管理决策过程应该经历那些阶段?18.试举例说明决策问题的3种类型。
(习题)19.MIS面临那些挑战?20.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在MIS的开发中,如何处理好应用人员和MIS之间的关系?/在MIS的设计和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或者说,应如何考虑人机和谐的问题?/开发MIS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习题)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开发好,使用好与人的行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例如,如果管理人员不愿意用信息系统,或者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不积极领导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认真宣传和组织职工学校和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或者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能接纳和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开发,那么,即使该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是很过硬的,也是很难运行好的.当管理人员很担心使用计算机后,自己的工作可能被计算机代替,往往会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如提出开发的软件系统不好用,不如手工处理,或者不好好配合,不及时输入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MIS)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决策——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3、决策过程(理解)——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4、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5、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RP管理思想借助于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6、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MR PⅡ把企业做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
因而,MR PⅡ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7、企业资源计划(ERP)——在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向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它把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集成到信息系统中,把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和企业外部的所有资源整合到了一起。
是一种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所有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
8、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9、数据文件——在信息系统中,数据组织一般采用文件组织和数据库组织。
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
10、WEB数据库——Web数据库系统是指以HTML为代表的Web页面(即网页)与位于底层的数据库的集成。
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Web页面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11、企业流程重组——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改善。
其本质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一些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所做的文字性的详细说明。
数据字典是用文字来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
13、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的设备的安装高度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14、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二、简答1、信息系统的类型:(理解)(1)作业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部分组成。
(2)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2、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分为两个阶段:单项数据处理阶段和综合数据处理阶段,几乎涵盖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2)管理信息系统(MIS):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而成熟起来。
(3)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3、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理解)(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4、西蒙决策过程模型的四阶段理论:(1)情报活动阶段:是进行情报的收集、处理的工作。
(2)设计活动阶段:是根据情报收集分析的结果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
(3)选择活动阶段:是从可行方案中选择一种备选方案的过程。
(4)实施活动阶段:是把备选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5、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理解)(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6、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可划分为:(1)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
(2)非结构化决策: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需要更多地融入人的智慧,要根据此情此景和此时的知识来做出合适的决策,受决策者个人主观影响很大。
(3)半结构化决策:介于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二者之间。
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及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管理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8、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图2.2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形结构图2.3 安东尼的金字塔模型(2)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3)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图2.4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模型9、MR PⅡ系统的工作原理:(1)MR PⅡ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①经营计划:计划的最高层次,是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②生产计划大纲:根据经营计划,确定未来1~3年内,每年、每月的生产计划;③主生产计划: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把最终产品数量和交货期分布于每一时间段上,并在生产计划和可用能力之间做出平衡;④物料需求计划:确定生产过程中什么时间需要哪种原材料,确保这种原材料能够在生产所需时间内到货,保证既不堆积库存,又不缺货;⑤车间作业计划:根据MR P生成的零部件生产计划编制工序排序计划。
(2)五个层次都是从不同角度解决生产管理中三个共同的问题:①确定生产的目标;②确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③缩小能力需要与可用能力的差距。
10、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理解)(1)数据收集(2)数据转换(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4)数据的组织(5)数据的运算(6)数据存储(7)数据检索(8)数据输出11、数据文件的类型(组织方式):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是指文件内部构造数据的方式。
(1)顺序文件:即文件中的记录是按照某些关键字排序的文件。
(2)索引文件:有时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外,另外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索引表,这类包括文件数据区和索引表两大部分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12、数据模型:(要求掌握实体关系图绘制方法、反映内容)(1)数据模型的类别:①概念模型②逻辑模型③物理模型(2)概念模型的常用表示方法是:实体关系图(E-R图)图3.9是工厂物资管理的E-R模型,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用无向边把菱形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在边上标明联系的类型。
实体的属性可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把实体与属性联系起来。
为了简明起见,图中未画属性,但在文中有相关说明。
在这里,物资入库管理涉及的实体包括:①供应单位:属性有单位号、单位名、地址、联系人、邮政编码。
②物资:属性有物资代码、名称、规格、备注。
③库存:属性有入库号、日期、货位、数量。
④合同:属性有合同号、数量、金额、备注。
⑤结算:属性有结算编号、用途、金额、经手人。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①入库:一种物资可以分多次入库,所以是1:N联系。
②验收:一份合同订购的物资可以分多次验收,所以是1:N联系。
③购进:一次购进的物资可以经多次结算,而一次结算可以承办多次购进的物资,所以是多对多的联系。
其属性为:入库号、结算编号、数量、金额。
④付款:也是多对多的联系,其属性值为:结算编号、合同号、数量、金额。
⑤订货:这是一个数量超过两个的不同类型实体之间的联系。
在订货业务中,一种物资可由多家供应,产生多笔合同。
反之,一个供应单位可供应多种物资,产生多笔合同,所以,在图中用M:N:L的结构来表示。
订货联系的属性为:物资代码、单位号、合同号、数量、单价。
(3)实体关系图的作用(实体关系图在数据库设计时的功能)实体关系图又被称作实体-联系方法,它是从实体的角度出发来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和实体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
这种联系分为:①一对一联系(1:1);②一对多联系(1:N);③多对多联系(M:N)。
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主要借助实体关系图来实现。
(4)用实体关系图设计数据库的步骤①用实体关系图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②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型;③在转换为数据库模型之后进行关系的规范化;④在关系的规范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13、诺兰模型的6个阶段及其特点:(1)第一阶段:初装初装阶段指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该阶段,计算机的作用被初步认识到,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第二阶段:蔓延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这便是所谓的“蔓延”阶段。
显然,在该阶段中,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得最为迅速,但同时出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可见,此阶段只有一部分计算机的应用收到了实际的效益。
(3)第三阶段:控制管理部门了解到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计算机预算高比例增长但投资的回收却不理想。
同时随着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应用项目不断积累,客观上也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于是就出现了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这时,严格的控制阶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
(4)第四阶段:集成所谓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由于重新装备大量设备,此阶段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
(5)第五阶段:数据管理Nolan认为,“集成”阶段之后是“数据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对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为企业服务。
(6)第六阶段:成熟一般认为,“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14、诺兰模型指出的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长要素:(1)计算机硬件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2)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3)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4)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组织中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5)领导模式:一开始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6)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