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21 KB
- 文档页数:26
浙师大《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教育学》2011年元月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选20分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一、单选题(20个)1、我国近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1898年正式开学。
学校类型:古代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现代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
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3、按照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划分,教育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根据权力支配主题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4、教师的成长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
5、课指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
学科之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学科的分支。
课程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二选择的内容。
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活动课程论的基础是工具逻辑学。
儿童的本能:(1)语言和社会的本能;(2)制作和建造的本能;(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4)艺术的本能。
6、高质量教材的三大功能:单纯化;生成力;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发展教学论代表:苏联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
7、学生成长规律: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8、学生成长的条件: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9、道德体验法:以角色扮演为契机理解道德。
后设认知法:用假设的情景推演可能的后果。
10、学校教育制度划分:(根据学校教育制度)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1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代表:孔德、那托儿普、迪尔凯姆、白尔格门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应有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12、教育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浙江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高等教育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A.地区结构B.形式结构C.层级结构D.科类结构2.()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A.教学反思B.教学监控C.教学计划D.教学设计3.我国高等学校在1950~1955年期间实行的是()。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4.1952年开始进行的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高等学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从单一走向多样B.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C.由培养专才到培养通才D.由培养通才到培养专才5.“探究新知”使得高等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训练或基础教育,这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与()。
A.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B.高深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C.个人发展和完善之间的关系D.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6.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选择和部署以及对实验程序的先后顺序应做出随机安排,使无关变量的效应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遵循了()。
A.随机化原则B.局部控制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控制性原则7.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8.张光明同学近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外界环境变化没有任何情感反应,不洗澡,不换衣,缺乏行为动机与目的。
那么他的心理障碍应该属于()。
A.情感障碍B.意志障碍C.思维障碍D.感觉障碍9.下面关于历史研究方法,不确切的表述是()。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教师角色包括()A. 传授者B. 指令者C. 引导者D. 以上都是答案:D2.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人格培养B. 知识传授C. 社会适应D. 道德教育答案:A3. 教育的目标是()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B. 培养社会公民C. 培养职业技能D. 以上都是答案:D4. 规范性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杜威B. 弗洛姆C. 皮亚杰D. 霍姆斯答案:A5. “因材施教”是指()A.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教学B.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C. 根据学生的性别进行教学D. 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教学答案:A...... (以下省略)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中的“社会化”概念。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并适应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个体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逐渐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意识。
2. 请列举并解释教育学中的三个教育原则。
答案:三个教育原则分别为:(1)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激发兴趣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原则:教育应该与社会相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 请简要介绍儿童自我发展理论。
答案:儿童自我发展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略特·培儿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儿童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阶段,儿童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经历生活中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发展任务和特点。
儿童会通过适应和处理当前阶段的任务来实现自我发展。
4. 请简要描述认知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答案:建构主义是指个体通过主动参与和积极构建新知识、新理解的过程来实现学习和认知发展。
《教育学》20XX年元月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选题(20个)1.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方案。
2.我国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3.中央集权制的典型代表为法国。
地方分权制的典型代表为美国。
中央与地方合作制的典型代表为英国。
4.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其为“壬寅学制”。
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为“癸卯学制”。
该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全国颁布并加以落实施行的学制,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1912年,民国通过了《学校系统令》,又称“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专门学校令》等诸多法令,又称“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表明我国近代学制初步建立。
5.学生成长的条件曾出现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遗传决定论,如孔子的“唯上智下愚不移”的观点,霍尔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二是环境决定论。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成长起决定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6.教师的成长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新手阶段:实习教师和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属于这个阶段;高级新手阶段:一般是具有二三年工龄的教师处于这个阶段;胜任阶段:从时间上讲,教师大约工作3~4年后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熟练阶段:大约进入第5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便进入了熟练阶段;专家阶段:教师至少积累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述10000小时的课,······7.136页整页自己看。
8.活动课程论,又称经验课程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9.拉特克最早使用“didactica”一词,开拓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卷(A)(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使用学生全校(除音、体、美外)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2004年6月12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教育学2.《学记》3.课程4.学校管理5.教学评价6.教学效率二、解释与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7.“人是可教的动物”。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9.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概念。
10.间接德育和直接德育。
11.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13.简述决定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因素。
1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5.简述范例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6.列举6本教育名著及作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结合实例论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8.“文革”期间有一首“教育革命诗”:咱们学校课堂大,山山水水都容下。
咱们学校老师多,贫下中农都上课。
要问课堂学的啥?学习大寨绘新画。
要问成绩怎么记?伸出手来比茧花。
请运用有关教育学原理进行分析说明。
六、实践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9.下面是一个农村青年教师的来信,题目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请您根据教育学原理给小鲁老师回一封信,帮他解开心中的结。
怎么也想不到,毕业后我会成为一名教师。
想当初,我就是不愿意做教师才背着父母偷偷改了志愿,但怕鬼偏偏撞上,最后还是夹着课本走上了三尺讲台,给人们“授业解惑”……至于不想做教师倒并不是对这个职业有什么偏见,而是我不愿意像我认识的某些教师那样,明明误人子弟却大喊着桃李满天下;就会逼着学生死记硬背还说成绩卓著。
我刚从学生中过来,最能体会学生的心情,心想:就是他们把中国的教育弄坏了,我要做教师绝不能这样。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 教育方法和技术C. 教育政策和法规D. 教育心理学2. 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洛克3. 教育的本质是指()A. 教育的社会功能B.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C. 教育过程中的互动D. 教育的内在规律性4.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公平性D. 单一性5.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A. 学习过程和学习者心理B. 教学方法和技巧C. 教育政策的制定D. 学校管理与运营6.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包括()A. 鉴定学生的学习成果B. 改进教学方法C. 选拔优秀学生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8. 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A. 教育机会的平等B. 教育资源的分配C. 教育结果的均等D. 所有选项都是9. 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A. 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B. 教育权利、教育义务、教育责任C. 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评价D. 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教育制度10.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___________世纪形成的。
12.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体现在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制约。
13.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_。
14.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___________动机。
15.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诊断性评价、___________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教育学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教育漫话》 D.《教《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A.育论》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二.境空题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高等师范学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课程名称 教育学 教师 学时 学分一、判断是非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年轻一代。
2.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3.一定教育发展水平往往反映出该时代文化水平。
4.教师的全部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5.教师是双专业人员。
6.教学方法就是就是教师教学生的办法。
7.教学原则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
8.课堂教学是唯一的组织形式。
9.德育内容有民族性。
10.德育有多种途径。
二、选择题1.社会教育学主要研究的是(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自然形态教育 2.教育规律是( )A . 教育内部诸因素间的本质联系B . 教育和其它社会现象间本质C . 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D . 教育内部诸因素和其它社会现象间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 3. 影响教育学研究课题选择中价值取向的是( ) A.实践因素 B.文化因素C.科学因素 D.社会因素 4.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在(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5.最早使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伦理基础上,使之成为科学的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培根6.教育的历史性是说( ) A.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学 号 姓 名 学 院……………………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B. B.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C.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D.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占有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说()A.教育与既同步又不同步B.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C.教育有历史继承性D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性8.凡是对别人的知识、技能、思路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叫()A.教师B.教育者C.受教育者D.教育措施9.教育具有等级性是()特征A.原始的教育形态B.古代学校教育形态C.现代学校教育形态D.封建社会教育形态10.教育全民化、终身化是()的特征。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教育现象B. 揭示教育规律C. 指导教育实践D. 制定教育政策答案:B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5. 教育的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社会进步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技能C. 塑造人格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D8. 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A. 德育B. 智育C. 体育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
A. 班级授课制B. 小组合作学习C. 个别辅导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改进教学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3. 教育的三大功能是传授知识、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培养技能、塑造人格4.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5. 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德育、智育、体育6. 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A卷(2006——2007学年第1学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使用学生全校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2006年12月5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计20分)1.教育功能2.学校教育制度3.有效教学4.教育目的5.学校德育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6.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目的的。
教育目的只可能是社会化,因为社会化而使一个民族道德化。
7.学校就是工厂,课堂就是车间,教师是操作工人,学生是原材料,通过固定的生产线(教学过程),制造出规格划一的“标准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8.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
9.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的基本权利。
10.现代学校具有的派生功能。
11.课堂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及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13.评述学校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14.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实际上我们的教育造就的只是一批片面发展的畸形儿,貌似优秀,却潜伏着众多危机。
一位女中学生成绩不错,却得了恐怖症,逢人便说别人要杀她打她;一个轻生的中学生生前的日记偏偏都是学习、考试、分数,看不到别人的人和事。
而由于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不健康心态或心理障碍更为常见,许多中学生狭隘、抑郁、脆弱、敏感、自我意识过强。
20世纪90年代有人对北京地区8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忧郁者27.7%,忧郁边缘状态占15.6%,正常只占56.7%;上海市教育局政教处、团市委学校部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联合组成调查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量表对该市中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发现该市中学生心理不健康者达30.8%,其中有心理疾病的占13%,有心理缺陷的占17.8%,各种精神官能症占5%,60%的中学生注意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心理发育不健全。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_____。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期末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学科的内容B. 教师的教育方法C. 学生的学习心理D. 教育活动的规律2. 社会性是教育的()特征。
A. 最基本B. 唯一的C. 核心的D. 辅助的3. 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是()。
A.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B. 增加学生的知识面C.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D. 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4. 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目标、内容和方法B. 目标、学生和教师C. 目标、教师和环境D. 目标、学生和环境5.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视情况包括以下因素,除()。
A. 学科性B. 学生特点C. 教师技能D. 教育目的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科学。
2.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个方面。
3.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和()。
四、论述题1. 你是一位小学教师,请结合你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你对优秀教师品质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优秀教师应当具备多方面的品质,首先是专业素养。
优秀教师要熟悉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和特点,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沿动态。
其次,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优秀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具有高度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感。
此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也是优秀教师的重要品质。
教师应当善于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也要和同事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根据你对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谈一谈你对教育的定义,并解释你的观点。
答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和有计划性的社会化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
教育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态度和价值观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个体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支持。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学大一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定义学习的最佳方式?a. 静观默察b. 反思总结c. 实践运用d. 熟能生巧答案:c. 实践运用2.在教育学中,"二律背反"是指什么?a. 概念的对立存在b. 行为的矛盾冲突c. 学习的非线性关系d. 意识的主体性答案:a. 概念的对立存在3.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个体在学习中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a. 行为主义b. 社会认知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心理分化理论答案:c. 社会文化理论4.在知识的层次中,最高层次的是:a. 知识点b. 知识技能c. 知识体系d. 知识网络答案:c. 知识体系5.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更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 成绩排名b. 班级评比c. 自我评价d. 老师评价答案:c. 自我评价第二部分:简答题1.请简述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蒙特梭利教育法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通过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和工具,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这种教育法鼓励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儿童的协作和社交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倡导儿童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请简述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在学习中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完成的任务,但还需要适度的帮助和支持。
维果茨基认为,通过与成年人或其他更有经验的同龄人的互动,儿童能够在"近发展区"内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挑战性但不过于困难的任务,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进入和发展在"近发展区"内。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及在学习中的应用。
学院普通本科学生公共课期终考试试卷第一学期?现代教育学?试卷〔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B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 A ?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3. 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D。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C.现代 D.社会本位4. 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B 。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5.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 B 来实现。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B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公共性 D.模糊性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B 的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8.提出道德认知开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柯尔伯格9. 提出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A.皮亚杰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10.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B 。
A.课外活动B.课堂提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ABCD 。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等级性C.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教育形式简单2.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ABC 。
A.鼓励 B.指导C.评价 D.指令3.学生的个性开展中,主要有 ABC 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C.智力内化 D.语言内化4.教育具有 ABC 功能。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军事功能5.教师在教学中作为促进者的角色的特性 ABD 。
A.积极地旁观 B.给学生心理支持C.知识传授 D.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6.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ABCD 。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目的不具有(B)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
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教育的定义?A. 教育是指知识的传递和灌输B. 教育是指培养人的身心及社会行为的过程C. 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约束D. 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答案:B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塑造学生的个性和特长B. 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排名C. 培养学生为社会生产劳动做准备D. 塑造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举止答案:C3. 以下哪个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A. 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复杂B. 教学过程要足够简单易懂C.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D. 教学评价要以测试为主答案:C4.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A. 知识传授者B. 学生的朋友C. 学生的家长D. 学生的竞争对手答案:A5. 教育学中,何为学习?A. 个体直接经验的获取和运用B. 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C. 学生的被动接受D. 教师的灌输和指导答案:A二、简答题1. 请解释教育的三大功能。
答:教育的三大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社会传承功能和社会变革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指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身心能力,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社会传承功能是指通过教育将社会中的先进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社会变革功能指的是通过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才。
2. 请简要阐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通过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资源。
同时,社会也对教育有着直接影响,社会的需求和变革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调整。
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促使教育要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教育学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论述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答: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通过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教育引导和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尊心,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关于教育学的定义?A.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科学知识的学科。
B.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
C. 教育学是研究学习和教育的过程的学科。
D.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机构的学科。
2.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人才和传授知识。
B. 提供各种学科的课程。
C.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D. 传授道德和价值观。
3. 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A. 知识的重要性。
B. 学生的需求和能力。
C. 教师的个人偏好。
D. 预定的课程进度。
4.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策略?A. 听讲座课。
B. 小组合作学习。
C. 实地考察。
D. 观看教学视频。
5. 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A. 学生自身的问题。
B.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C. 学校环境不良。
D. 学科内容太难。
6. 哪种评估方法最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A. 闭卷考试。
B. 开放性问题考试。
C. 课堂表现。
D. 学科竞赛。
7. 学生参与评估的意义是什么?A.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B. 降低教师的工作量。
C.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D. 对学生进行惩罚和奖励。
8.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A. 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技巧。
B. 严格纪律要求和高要求。
C. 亲和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
D. 轻松的氛围和开放的心态。
9.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B. 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
C.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D.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10.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评价吗?A. 是的,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B. 不,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C. 取决于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D. 取决于学校的评价政策。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个性化教育?2. 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里运用互动教学法。
3. 什么是终身教育?它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哪些益处?4. 你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5. 请给出一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的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卷(2003—2004学年第1学期)考试形式:闭卷使用学生:公共必修课选修学生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2003年12月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任戌学制 D 癸丑学制2.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出现了()A.《理想国》 B 《大教学论》 C 《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3.如下哪一个教育概念是保罗。
郎格郎提出的()A.全民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教育民主化 D 教育现代化4.学生的“向师性”和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具有()A.示范性 B 管理性 C 传道性 D 创造性5.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备的状态,并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A.官学体系 B 私学体系 C 国学体系 D 乡学体系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A.获得、保持、再现 B 获得、理解、巩固 C 了解、巩固、运用 D 再认、再现、创造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A.伯拉图 B 杜威 C 斯宾塞 D 泰勒8.儿童中心课程又称为()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潜在课程 D 结构课程9.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选择与制定()A.教学原则 B 教学策略C教学方法 D 教学目的10.罗杰斯的教学理论属于()A.情感教学理论 B 认知道教学理论 C 活动教学理论 D 结构教学理论11.从层次划分的角度看,《小学生守则》属于()A.道德理想教育 B 道德原则教育C 道德规则教育 D 道德方法教育12.培养学生的诚实、忠诚、敬老爱幼属于()A.私德教育 B 公德教育 C 职业道德教育 D 政治思想教育13.高考的录取过程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标准化评价14.管理有7种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等,这种理论称为()A.角色理论 B 过程理论 C 系统理论 D 素质理论15.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在国家或思想家理想中出现的学校教育目的属于()A.教育目的 B 培养目的 C 教学目标 D 教学目的二、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6.《学记》17.课程论18.范例教学19.品德三、理解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谈谈您对“教育”的理解。
高等师范学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课程名称 教育学 教师 学时 学分一、判断题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对人身的施加影响的活动。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对成人的摹仿。
3.教育的程度,年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4.教育目的就是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计。
5.教师在学生中应强调权威作用。
6.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
7.教学与智育两者的任务是相同的。
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9.教育有德,但无定法。
二、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 《学记》 B .《大学》 C .《大教学论》 D .《雄辩术原理》 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D 社会主义社会3. 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位地论述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 .杨贤江 D .毛泽东4. 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 A .原始社会的末期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性 D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5.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都否定了教育的( ) A .历史性 B.社会性 C.民族性 D.阶级性6. 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C .活动 D .教育学 号 姓 名 学 院……………………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7. 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A.不平衡性 B.顺序性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8. ()对教育的制约之一是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 D.社会人口9.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A.反映 B.核心C.依据 D.概括1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效性11. 学生要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A.教育界的主体 B.教育的客体C.认识的客体 D.既是主体又是客体12.马克思认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唯一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体育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C.知识与能力相结合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13. 重祖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形式教育说 D.实质教育说14. ()是国家对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教育学试卷及答案浙江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教育学试卷及答案1、在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实验法B.调查测验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正确答案:D实验室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里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的有控制的观察。
2、学生问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安静型与兴奋型E.辐合型与发散型正确答案:ACE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韵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D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角色。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生的楷模C. 学生的家长代理人D. 严格的管理者正确答案:BB[解析]教师由于扮演了学生的楷模而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岁。
A.0—1.5B.1.5—3C.3—6.7D.6—12正确答案:A自主感对羞愧感发生在1.5—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发生在3—6、7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发生在6—12岁,而信任对怀疑是0一1.5岁,所以0一1.5岁是信任建立的关键期。
1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主体论正确答案:A1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 教学程序B. 教学步骤C. 教学组织形式D. 教学阶段正确答案:CC[解析]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教育学》2011年元月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选20分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一、单选题(20个)1、我国近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1898年正式开学。
学校类型:古代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现代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
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3、按照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划分,教育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根据权力支配主题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4、教师的成长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
5、课指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
学科之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学科的分支。
课程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二选择的内容。
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活动课程论的基础是工具逻辑学。
儿童的本能:(1)语言和社会的本能;(2)制作和建造的本能;(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4)艺术的本能。
6、高质量教材的三大功能:单纯化;生成力;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发展教学论代表:苏联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
7、学生成长规律: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8、学生成长的条件: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9、道德体验法:以角色扮演为契机理解道德。
后设认知法:用假设的情景推演可能的后果。
10、学校教育制度划分:(根据学校教育制度)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1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代表:孔德、那托儿普、迪尔凯姆、白尔格门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应有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12、教育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柏拉图《理想国》,凯兴斯坦纳《工作学校要义》,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13、体谅模式:侧重道德情感,强调培养儿童得到的敏感性。
彼得·麦克费尔首创。
假设: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道德教育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鼓励处于社会试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
14、赫尔巴特、杜威第二部分单选1、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
这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从创立到并入京师大学堂前后历时40年,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2、京师大学堂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新教育体制的肇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探索创建的阶段。
3、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所以又称其为“壬寅学制”。
但学制虽然公布,但未实行。
4、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洞之、荣庆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由于1904年为农历葵卯年,所以又称其为“葵卯学制”。
该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全国颁布并加以落实施行的学制,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5、学生成长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活动不断地向复杂、抽象发展、意志活动逐渐增加、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
6、学生成长的条件: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成长起决定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7、根据学校教育制度权利支配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中央集权制(典型代表为法国)、地方分权制(有些国家叫学区性分权、典型代表为美国)和中央地方合作制学校教育制度(典型代表为英国)。
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划分,可以将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单轨制学校教育制度、双轨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分支型(或称为三轨制)学校教育制度。
8、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进行划分,教师的成长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
9、影响课程的因素一般有五种: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学生因素、文化传统、历史教训等。
10、活动课程论又称经验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以活动作业为基本形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加以组织。
活动课程理论的基础是工具逻辑学。
活动课程有五个特点:一是乡土性、二是综合性、三是经验性、四是伸缩性、五是心理学化。
11、掌握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姆。
12、现代教学论流派有:发展教学论、掌握学习论、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论。
13、发展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谓发展,赞可夫强调的是一般发展。
布鲁纳的发展是指智力发展。
14、布鲁纳认为高质量的教材有三大效能:一是单纯化、二是生成力,即产生新命题的能力、三是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15、发现教学法有三个特点:(1)探索解决方略(2)活用并组织信息(3)灵活而执著地追求。
16、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1)学生成长的不平衡性(2)学生成长的顺序性(3)学生成长的阶段性(4)学生成长的个别差异性17、后设认知法:用假设的情境推演可能的后果。
18、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和我国战国时期的荀子。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赋予国家以正义的化身,并提出国家社会成员分为三类: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
柏拉图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和国家。
中国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从人性本恶的人性论出发,认为教育应该以“礼”为规范对其进行约束与改造,以国家或社会所要求的规范去要求人们遵从,使之“安分守己”。
19、19世纪下半叶,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发展到了兴盛时期。
20、德国的凯兴斯坦纳把教育看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定的工具。
21、我国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
22、体谅模式在目的上侧重于道德情感,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敏感性。
该模式是由英国道德教育学家彼得。
麦克费尔首创的。
23、在西方,最早使用didactica(有教学技术、教学艺术的意思)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学家拉特克。
24、夸美纽斯发展了拉特克的观点,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总结教学原则的教育家。
25、如果说拉特克与夸美纽斯关于“教学didactica”的探讨更多地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艺术,那么赫尔巴特的“教学pedagogy”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且也包含道德的养成。
赫尔巴特完成了从didactica到pedagogy的过渡。
26、赫尔巴特把教育学建立在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之上。
他在伦理学(实践哲学)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教育方法论,把教学置于观念、兴趣等心理学理论之内进行讨论,他认为教学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提示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
他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教学论。
27、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出发,在实用主义经验论与机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教学理论。
在杜威看来,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学习,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经验与生活出发,因而他提出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
这里的做事获得和改组个人的经验,主要是个体亲自的尝试活动,以使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
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杜威讨论了课程与教材的问题。
杜威强调课程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教材与儿童的联系,强调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28、在教材编写方面,杜威认为,要把各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和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中去。
在儿童与教材方面,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考虑教材,认为“从儿童现在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
第三部分单选P16 单选柏拉图(《理想国》)中设想的国家中公民由三类人组成:统治者、军人、农夫和手艺人,并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这三类人安于自己的本份(亦即“正义”),注意办自己的事情而不去干涉别人的事,教育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工具,也是维护其政权的手段。
凯兴斯坦纳认为教育要培养公民为国家服务。
我国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孔子在《论语》提及“庶”“富”“教”。
孔子强调通过教育来诱导民众,用礼教来整顿风俗。
朱熹——“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教育是为了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P47~48 单选根据学校教育制度权力支配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例)、地方分权制(以美国为例)和中央地方合作制(以英国为例)P49 单选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可以将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单轨制学校教育制度(以美国为例)、双轨制学校教育制度(以英国为例)和分支型(以苏联为例)学校教育制度。
P60~61 单选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
这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1898年11月(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京师大学堂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新教育体制的肇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探索创建的阶段。
1902年,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所以又称其为“壬寅学制”。
1904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由于1904年为农历癸卯年,所以又称其为“癸卯学制”。
该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全国颁布并加以切实落实的学制,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1912年1月,改学部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
其后,蔡元培在任教育总长期间着手制定了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国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
会议讨论并形成通过了《学校系统令》。
该年为农历壬子年,所以该学制又称“壬子学制”。
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专门学校令》等诸多法规。
该年为农历癸丑年,所以该学制又称为“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了清末贵胄学堂,体现了一定的男女平等的精神。
至此,我国近代学制初步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教会学校开始进行接管,对旧有的学校进行了整顿改造。
50年代后,进行了调整P91~92 单选学生成长的表现:(1)活动不断地向复杂、抽象发展(2)意志活动逐渐增加(3)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学生成长的条件⑴遗传决定论。
认为学生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如孔子“唯上智下愚不移”,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⑵环境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