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代码:0508312

学分:2 学时:34

适用对象:本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专业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自然地理学

考试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经济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着重分析和研究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实务性。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2)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了解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多要素,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培养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5)掌握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6)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与经济地理学相关的书籍、期刊,撰写读书报告,并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辩论、讨论,以进一步清晰本学科的相关概念、范式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4,其中讲课30,课堂讨论、专题分析4学时。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书籍、期刊,撰写小论文。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熟悉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掌握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关系,了解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企业、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的调查分析方法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

二、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

三、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熟悉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的作用。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熟悉有代表性的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了解其它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三、理论与现实

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二、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三、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胡佛的区位理论

二、区位的相互依存学

三、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熟悉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二、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三、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

二、中心地的等级性

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

第五章公司区位论(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和空间演变模式,掌握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熟悉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以及公司区位选择对投资区的影响。

第一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和空间演变模式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二、企业的空间扩张

三、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四、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五、模式比较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第二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

一、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

第三节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R&D)机构的区位特征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第四节公司区位选择对投资区的影响

一、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