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6
论唐律中的自首制度
自首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框架中的罪行赦免制度,也是唐律中重要的一部分。
自首制度自上古以来就存在,中国古代君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使的法律发展出一种制度让罪犯自首。
到隋古代,自首制度已经到达完善的阶段,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唐朝,唐朝的自首制度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自首制度是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唐朝,自首的机会是为了使被告人避免被判处死刑或治罪。
当控方掌握不利于被告的证据时,被告可以自首来挽回即将到来的严重的法律判决。
只要被告能够坦诚地陈述他的犯罪事实,就可以减轻罪行。
其次,自首制度在唐朝延续了古代的罪行赦免制度。
唐律规定,罪犯如果比其他罪犯更早自首,并且坦诚认罪,那么他们便可以享受罪行减轻的待遇。
因此,自首制度提供了被告人自愿投案认罪的机会,而不必完全依靠政府的司法机关抓捕罪犯。
这使得这一制度具有了社会宪法层面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司法行为。
再次,唐朝实行的自首制度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审判程序。
自首制度提供了一种案件审理方式,使审判更加公平、公正,并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执行法律。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是惩罚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
关于自首的认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容易产生分歧,本文从几个案例着手,尝试厘清自首制度。
一、案例的引出我国刑法第67条明确规定了自首制度的构成条件、处罚原则。
正确地适用自首制度,对于鼓励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及时侦破和审理案件,以达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涉及自首认定的案件纷繁复杂,司法实践对自首的认定分歧在所难免,为此本文将从四起案件谈起从而对自首的认定进行几点思考:案例一:2009年5月23日,被害人陆某的妻子发现陆某失踪后,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经侦查,确认赖大光有重大作案嫌疑。
同月26日,公安机关电话通知赖大光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赖大光到达公安机关后,公安人员经对赖大光驾驶的轿车后备箱进行检查,发现有残留血迹,即对赖大光进行讯问,赖大光随即供述了杀害陆某的犯罪事实。
案例二: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被告人余某某以与他人合作经营为名,采取编造虚假合作项目等方法,共骗取他人人民币80余万元。
2010年1月22日上午,公安人员找到余某某的母亲江某询问相关情况,江某向侦查人员反映:余某某可能住在邻县表哥家中;侦查人员经过侦查,于当天下午3时许将被告人余某某抓获。
余某某被抓获时未作任何反抗,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案例三:2009年10月23日,被告人梁某在自己经营的食品店内将店员韩某杀死后将尸体埋藏在菜地。
案发后,公安机关根据掌握的情况到被告人梁某家调查,从洗衣机中查获了带血迹的短袖衬衣。
公安人员据此对被告人梁某进行传唤,梁某面对短袖衬衣即供认了其作案的经过。
案例四:被告人盛某某因有抢劫嫌疑被通知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但其不交代其犯罪行为。
在调查中,警方发现盛某某另有赌博的违法行为,即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七天的处罚。
在此期间,被告人盛某某以自首书的形式向警方如实交待了抢劫罪的犯罪事实。
论述自首制度一、引言自首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自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动认罪悔罪的行为。
本文将对自首制度进行全面论述。
二、自首制度的意义1.促进案件调查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2.减轻司法机关和社会的成本压力。
3.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中“从宽处理”的原则。
4.有助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改正错误,走向正确道路。
三、自首制度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但不适用于特定严重犯罪(如恐怖主义、贩毒等)。
2.适用于初次犯罪和再次犯罪。
3.适用于主动交代全部或部分罪行,并如实供述情节和证据的嫌疑人或被告人。
四、自首制度的效力1.对于故意杀人等严重案件,自首不能免除刑罚,但能减轻处罚。
2.对于一般犯罪案件,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
3.对于再次犯罪的嫌疑人或被告人,自首可以减轻处罚。
五、自首制度的具体操作1.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全部或部分罪行,并如实供述情节和证据。
2.认真反思错误行为,并写出悔过书。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教育改造活动。
4.有关司法机关应当在案件审理中予以考虑,并在量刑时予以适当考虑。
六、自首制度的注意事项1.自首必须是主动的,不能是被迫的。
2.自首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假供述或隐瞒重要情节和证据。
3.自首必须是完整的,不能只交代部分罪行而隐瞒其他重要情节和证据。
七、结语自首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案件调查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减轻司法机关和社会的成本压力,还有助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改正错误,走向正确道路。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首制度的作用,让它成为刑事诉讼中的一把利器。
论述自首制度1. 引言自首制度是一种司法制度,它鼓励犯罪嫌疑人或罪犯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并提供相关证据,以期获得减轻处罚或免于刑事追究的机会。
自首制度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并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自首制度的定义、历史背景、运作方式、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论述。
2. 自首制度的定义和历史背景自首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可以减轻处罚或免于追究的一种特殊待遇。
自首制度早在古代就有了雏形,例如中国古代的“投案自首”和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庇护权”。
3. 自首制度的运作方式3.1 自愿性原则自首必须是主动发起并真实全面地交代犯罪事实,不能是被动被捕后才交代。
自愿性原则是判断自首的一个重要标准。
3.2 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自首必须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并提供相关证据。
只有真实全面地交代了犯罪事实,才能获得自首的待遇。
3.3 时限要求自首通常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即在一定时间内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
超过时限的,将不能享受自首待遇。
4. 自首制度的优势4.1 预防和打击犯罪自首制度能够鼓励犯罪嫌疑人或罪犯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从而帮助预防和打击犯罪。
通过自首制度,可以迅速揭露和查处更多的犯罪行为,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4.2 减轻司法负担自首制度能够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
由于自愿性原则和主动交代事实的要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调查和审判程序,节省司法资源。
4.3 增加社会和谐稳定自首制度可以帮助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
通过接受法律制裁,他们有机会重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 自首制度的不足5.1 自愿性原则的难以判断在实践中,判断自愿性原则存在一定困难。
有些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可能出于其他目的来自首,而不是真实悔过。
这给司法机关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5.2 自首对其他被害人的影响自首可能对其他被害人造成伤害。
例如,一个杀人犯主动交代了一个谋杀案,但另外还有其他未解决的类似案件。
刑法中的自首制度研究综述报告1.前言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基本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
该项制度在感召、敦促犯罪人认罪投诚、悔过自新,自我改造以及节约国家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避免累及无辜等方面,均具有积极功效,对于有效实现预防犯罪之刑罚目的,贯彻和落实罪责相适应的刑罚基本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历来十分重视自首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正确实施。
立法上看从建国初期的行法律到相继颁布的两部刑法典都对自首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
理沦研究上看,自首制度也一直为我国刑法学界所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自建国以来,我国共发表近百篇篇有关自首制度的专题论文,公开出版关于自首制度的专题性论著一部,另有大量以自首为题的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
从然我国刑法界对自首制度的研究给予极大的关注,但在制定新刑法时旧刑法存在的问题井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且新刑法的制定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对自首制度的理论研究时远远不够的。
所以再次对自首制度进行探究有这现实的意义。
2.自首制度的概况2.1国外研究概述正因为自首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所以让界上多数国家都对自首制度进行研究并依据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相关的自首制度。
因为国外关于自首制度的古代文献留下的十分少,所以只有通过国外现行的方法来透视他们的研究现状及各自自首制度的特色。
中外文化的差异和法律传统的不同导致各国在_立法法模式上采取了不同的类型,各具特色、互不相同。
综观各国刑法中关于自首规定的立法模式,大致有下列诸种类型:(一)总则法模式该种立法模式是指自首制度规定在刑法总则中,适用于刑法分则的一切犯罪。
其特点是,突出量刑公正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未设专条定义,仅将之作为量刑时从宽处罚的一个情节,其它同类规定在一起,供法官在决定刑罚时考虑。
如1976年《罗马尼亚刑法典》第74条第3项规定,将犯罪分子向国家机关自首、审判时坦白、帮助发现或捕获同犯罪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作为可以减轻责任的三种情节之一。
对自首认定的研究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自首制度,作为法定量刑制度,旨在感召犯罪分子改过自新,维护社会秩序,节约司法成本。
自首可以分为一般自首、准自首和特别自首,这也是我国刑法对于自首的法定分类。
本文着重讨论一般自首与准自首。
所谓一般自首,又称典型自首,是指我国1997 年刑法典总则第67 条第款所规定的自首,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而准自首是第款的规定,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从自首的规定中可以看出,自首的认定与强制措施息息相关,一般自首中自动投案应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而准自首的如实供述应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
实践中对于自首的认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一般自首中,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逃跑又归案的,是否认定自首,与通缉过程中自动归案的自首是否存在冲突?以及在被传唤后能否构成自首?在这些自首后如何实现自首的刑罚目的,做到刑罚的均衡?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一、自首构成条件的结构分析在刑法理论界,关于自首的本质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悔罪是自首的本质,因为悔罪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的动机,投案和供述则是悔罪的表现”;观点二:“行为人犯罪后自己把自己交给国家追诉”,理由是自首与否在于是否自动归案,归案形式有两种:被动归案和自动归案。
自动归案是自首区别于被动归案的根本所在,而自动归案的本质又在于犯罪人自愿将自己交给国家追诉。
本质观点的不同导致自首构成条件差异,主要有二要件说和三要件说。
主流的观点认同二要件说,二要件说主张自首的构成即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要件,但是在分析自首的构成时又具体到一般自首和准自首的不同而论。
一般自首的构成必须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方面,而准自首只要具备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即可。
主流观点认为,自首的本质是行为人自愿接受司法制裁,更多落脚于功利和效率的层面,不需要行为人有悔罪的意愿。
论自首自首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某些单行刑法以及1979年刑法也对自首制度做了规定,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在吸取司法实践经验和刑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对自首制度做了补充和修改。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制度,是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为根据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
通过自首从宽原则的实施,对于分化与解犯罪势力,迅速侦破刑事案件,感召犯罪分子主动投案,激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及时打击和预防犯罪,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自首的成立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行为。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行为。
由此可见,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有所区别的。
关于一般自首成立条件,曾存在三种见解。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首成立的条件是:犯罪未被发觉,犯罪人自动向司法机关投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自首成立的条件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交代所犯罪行。
第三种观点认为,自首成立的条件是:自动投资,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接受国家审判。
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采纳了第二种观点,但是我们认为应把“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成立的第三个条件。
(一)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是一般自首成立的本质条件,是其他条件的基础。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于犯罪之后,尚未归案之前,自行投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所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候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
对自动投案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动投案须发生在尚未归案之前。
投案行为通常实行于犯罪分子犯罪之后,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以前,或者犯罪事实虽然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人尚未被发觉以前,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觉,而司法机关尚未对犯罪分子进行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以前。
论古代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摘要:自首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源远流长。
追溯历史,可知自首制度从其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
对自首制度立法沿革的考察,在推动现今自首制度研究、发展和完善方面,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鉴于此,本文在对自首制度历史沿革作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就其中的历史,择重而述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其特征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自出自告自首特征价值自首减免刑罚作为定罪量刑的刑罚原则一向被认为是中华法系所特有的刑罚制度,历代封建刑法都非常注重犯罪自首的问题。
自首制度最早产生于何时,至今还无法律文献的确凿证明。
其理论基础是“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斯为过矣”。
“即,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如果有过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这种敦促有罪过之人勇于改正的思想,是对罪犯实行阶级软化的政策,旨在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一、自首制度的确立关子我国自首制度的发端问题,理论上有两种学说。
一说认为自首制度的源头可以考至夏朝。
《尚书〃洪范》记载:“凡厥庶民,有酞、有为、有守。
”即,凡是处罚庶民的犯罪,其中有预谋犯罪的、有实施犯罪的、有犯罪后自首的,只有区别这些情节,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罚,才能有效地惩罚犯霏。
二说认为奴隶制的西周时期,《尚书〃康浩》记载:“即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即,犯罪人已经把犯罪事实全部供述出来了,虽然犯罪情节严重,也不应处死。
认为是中国古代自首制度最早的文字记载。
但确切地说,中国古代自首制度是在秦朝正式确立的。
秦之《法律答问>中记载:“把其段(假)以之,得及自出,当为盗不当?自出,以亡论。
其得,坐藏(赃)为盗;盗罪轻于亡,以亡论。
9即,问:携带所借官家物品逃亡,被捕获或者自首,是否应当作为盗窃论处?答:自首,以逃亡论罪。
如果被捕获,按赃数以盗窃论处;如果盗窃罪轻于逃亡罪,则仍以逃亡论罪。
但秦律严于法治,自首只能减刑,不能免刑。
如《法律答问》记载:“隶臣妾系城旦春,去之,以奔,未论而自出,当答五{一,备系日。
第1篇一、引言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自首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维护社会稳定,节约司法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嫌疑人自首的法律规定,包括自首的概念、自首的条件、自首的法律后果等方面。
二、自首的概念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已被司法机关发现,但尚未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之前,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三、自首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为自首:1. 自愿投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表明其悔罪态度,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2. 如实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等。
3. 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投案,或者在犯罪事实已被司法机关发现,但尚未被追究刑事责任之前投案。
4. 未受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投案后,尚未受到司法机关的处罚。
四、自首的法律后果1.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 优先适用非监禁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适用刑罚时,应当优先适用非监禁刑,如管制、拘役、罚金等。
3. 优先适用缓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适用缓刑时,应当优先适用缓刑。
4. 优先适用假释: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适用假释时,应当优先适用假释。
五、自首的认定1. 自愿投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自愿投案,是认定自首的重要条件。
论古代自首制度
古代自首制度是指当时社会中的一种刑法制度,即罪犯可以自愿而自行投案自首,并承认自己的罪行,以期望能够得到宽恕或轻判。
这种制度在古代的中国、罗马以及希腊等国家都存在。
在古代中国,自首制度源于《周礼》,在当时的律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自首可以为罪犯减轻罪责和刑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免除刑罚。
在古代中国,自首制度与“推诚相待”、“宽猛相济”等法治理念密切相关,被视为一种教化安民之举。
在罗马帝国,自首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
罗马的法律允许罪犯自首,并承认自己的罪行,从而得到减轻罪责或免除刑罚的可能。
自首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罗马法制的完善和发展。
在希腊,自首制度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刑法制度。
在某些罪行被发现的前提下,向当地官员自首可以获得减轻或免除刑罚的机会,这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总的来说,古代的自首制度相对于现代的司法制度来说还是比较单一和粗糙的。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制度确实在一些方面推动了当时的法治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自首的认定司法解释(关于自首的最新司法解释)自首是我国的一项刑罚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颁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规定:认定自首情节,被告人在量刑时可以减少基准刑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可见认定自首情节对于被告人从轻、减轻刑事处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自首也成为了是刑事辩护中的一个辩点。
一、自首的法律规定(一)刑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从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自首分为两类:第一款规定了属于“一般自首”的情节,构成一般自首的要件为“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第二款规定了属于“特别自首”的情节,是适用于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的行为人,构成自首的情形。
此外,第三款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内容,关于“坦白”情节的规定。
(二)司法解释现行刑事司法解释中涉及自首的司法解释主要有以下三个: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8号(以下简称《解释》)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法发[2023]60号(以下简称《意见》)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3]13号自首是刑事案件中较为常见的量刑情节,但由于现实情况的多样性复杂性,司法机关认定自首时,常会出现争议,而刑法第六十七条仅仅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所以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在1998年颁布的《解释》中用七个条文对自首和立功情节的认定做了细化的规定。
自首制度的本质与价值探讨摘要:自首制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淘汰与选择中发展并延续至今,它凭借着公平与争议的价值取向,在法律制度的长河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茫。
自首制度不仅是我国的一项量刑制度,更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
本文着重对自首制度的本质与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自首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自首制度;自首制度本质;自首制度价值一、自首制度的历史考察(一)自首制度的起源自首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学界,通说认为西周时期就已形成了自首制度的雏形,秦律最早将自首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文确定下来。
《唐律》中的自首制度相当完善,有极高的立法水平,原因在于其自首制度历经了五朝刑律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宋承唐制,与唐律在本质上存在着相似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完善:一是扩大了自首的范围,包括了“犯罪已发”的自首;二是宋律将“坦白”纳入“自首’之中。
明律以唐律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了内容与具体的文字表述。
清朝的自首制度几乎全部承袭《明律》,虽无重大突破,但也做了一定的补充。
(二)现代法中有关自首制度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颁行了一些单行条例,其中有许多规定都与自首制度有关。
新中国1979年刑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立法中关于自首制度规定合理因素,在总则部分用一条一款规定了自首制度。
此刑法颁布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提高司法效率,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相关司法解释,使得有关自首制度发面的规定越来越完善。
二、自首制度的本质溯源(一)“悔罪说”和“主动承担刑事责任说”“悔罪说”主张之所以设立自首制度,对自首犯从宽处罚,其本质上是因为犯罪人对自己罪行的悔悟。
对自首犯从宽处罚正是要体现儒家“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也是我国宽大与惩办相结合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
“主动承担刑事责任说”主张设立自首制度对自首犯从宽处罚的本质是,犯罪人在犯罪后能够主动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降低,因此对其从宽处罚。
《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摘要:一、引言二、自首和立功的概念及意义三、处理自首和立功的具体问题1.自首的认定和处理2.立功的认定和处理3.自首与立功的相互转换四、处理自首和立功的法律依据和原则五、实际案例分析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是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和立功问题的一个重要规定,对于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和处理自首与立功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规定进行解读和适用探讨。
二、自首和立功的概念及意义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发现之前,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查明其他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行为。
自首和立功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对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立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处理自首和立功的具体问题1.自首的认定和处理自首的认定主要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投案行为和如实供述罪行的情况。
处理自首案件时,应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结合自首的具体情况,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立功的认定和处理立功的认定主要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揭发、协助或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行为。
处理立功案件时,应根据立功的具体情况,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自首与立功的相互转换在一定条件下,自首和立功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又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查明其他犯罪事实,这时自首可以转为立功。
四、处理自首和立功的法律依据和原则处理自首和立功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在处理自首和立功案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认定和处理:依据法律规定,准确认定自首和立功,并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事实清楚、性质明确:在认定自首和立功时,应确保犯罪事实清楚、性质明确,避免因事实不清、性质不明而导致错误处理。
论刑法中的自首制度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事实被查明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自愿主动向自首,表明犯罪事实,并表示悔过态度的一种处罚减轻制度。
自首制度一方面是根据我国法律原则,关注犯罪人员的悔悟和改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法治建设中对犯罪惩治手段的综合考虑。
自首制度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自首制度是法律尊重人权的表现。
任何罪行都会对犯罪人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而自首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种主动向法律机关交待犯罪事实的途径,有助于减轻犯罪人员的罪恶感和内心的压抑,从而保护犯罪人员的人权。
其次,自首制度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和效率。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确实难以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责。
这时,犯罪嫌疑人主动自首,可以提供重要的证据和线索,为案件的查证提供方向,有利于案件的侦查、审理和定案,提高执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
再次,自首制度对于犯罪惩治有重要的威慑作用。
宣扬自首制度,能够让犯罪分子明白,犯罪行为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但如果主动向法律机关自首,并表明悔改态度,法律将会对其给予一定的宽容和宽大处理,这可以起到其中一种程度上的威慑作用,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然而,自首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自首制度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一些本来不该被追究的刑事责任的人存在误判的情况。
有些犯罪嫌疑人由于对法律知识的不了解或误判,可能会主动自首,从而受到不应有的刑罚,这对这些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是一种侵犯。
其次,自首制度可能会被一些犯罪人员利用,以逃避应有的刑罚。
自首制度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逃避追究责任的机会,特别是当有证据能够证明其犯罪事实的时候,一些犯罪分子可能会选择自首,以期望通过自首获得较轻的刑事处罚。
最后,自首制度也存在社会舆论的影响。
当一些重大犯罪案件出现时,犯罪嫌疑人的自首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有时,公众对于犯罪嫌疑人自首后能否获得较轻的刑事处罚存在质疑,这样的舆论会对司法公正产生一定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法律也要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自首也是刑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它同时也面临不少新的课题。
在我国刑法理论上,自首有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之分。
准自首,又称特别自首或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的情形。
《刑法》中关于准自首的规定,解决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对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是否存在自首问题的争论,弥补了1979年刑法的不足,对于侦破积案,挖掘余罪,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在具体的司法适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澄清和解决。
一、准自首主体资格的认定(一)准自首的对象准自首的人必须是已经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包括被采取拘留、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的未决犯和正在被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缓刑的已决犯),这是准自首成立的主体要件。
这里的“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包括对特有刑事案件享有侦察权的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强行剥夺或者加以一定限制的强制性方法。
“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而正在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当事人。
“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而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者被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当事人。
“正在服刑的罪犯”是指人民法院已经判决,正在执行所判刑罚的罪犯。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准自首的适用主体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或研究: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逃跑,其后又能自动投案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逃跑,其后又能自动投案的,应当如何处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逃跑,又能自动投案,并如实交待其所犯各项罪行的,则无论是对其此前已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罪行而言,还是对其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罪行而言,均符合一般自首之“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成立条件,应以一般自首论。
中国古代自首制度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是指犯罪者主动投案自首,并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以期获得减轻处罚或免于死刑的待遇。
自首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悠久的存在,并贯穿了从封建社会至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原始形态可追溯至公元前秦时期,详细规定则出现在汉代。
根据《汉书·法志》记载,在汉代,如果犯罪者自首并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可以减轻刑罚,如果是严重罪行,则可以避免死刑。
至于具体的减轻刑罚和避免死刑的措施,则因时代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自首制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首先,自首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犯罪者主动投案自首,有利于及时揭露犯罪事实和侦破案件,为社会法制的执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其次,自首制度可作为封建社会处理犯罪问题的一种优先方式。
封建统治者经常给予自首者宽大处理,以展示其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仁慈恩泽,以求树立自己的统治威信。
这种处理方式也被广泛用于处理腐败和谋反等犯罪行为。
再次,自首制度还可以用作政治操控和打击异己的手段。
封建统治者通过悬赏首级、通缉犯罪等方式,对逃亡犯罪者施加压力,从而削弱可能的反抗力量。
然而,自首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自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方式上的不公平。
犯罪者的社会地位和势力,往往会影响到自首所能带来的优惠待遇。
其次,由于自首制度的存在,常常导致犯罪者之间相互串联,形成一个完善的犯罪团伙,使得侦破案件变得更加困难。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首制度在一些方面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对于解决犯罪问题和维护封建统治的合法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自首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需要不断进行和完善。
近代以来,随着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的推进,自首制度也逐渐融入到现代刑法制度中,并与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相结合,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人权的尊重。
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探讨一、自首的界定笔者认为,自首具有以下特征:(1)自首是犯罪后的一种表现。
自首发生在犯罪以后,在通常情况下是行为人的一种悔罪表现。
犯罪人在犯罪以后对于犯罪的态度,对于犯罪人的处罚具有重要意义。
自首是行为人的一种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是投案行为。
(2)自首是一种犯罪人的类型。
自首的犯罪人,在刑法理论上往往称为自首犯,这是与累犯相对应的一种犯罪人的类型。
根据犯罪人在犯罪以后具有自首情节,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自首犯。
自首者是犯罪人中人身危险性较小的一类犯罪人。
(3)自首是对犯罪人从宽处罚的一种刑罚制度。
我国刑罚具有预防犯罪的目的,对于犯罪分子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除对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以外,对于绝大多数犯罪分子都是实行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使其改恶从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因此,应当把自首理解为体现我国刑罚目的的一种刑罚制度。
二、自首的本质1、观点综述。
在自首的本质问题上,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首的本质在于悔罪,悔罪贯穿于自首,自首成立的每一个要件都是悔罪的表现,不悔罪就无所谓自首。
因此,自首的本质在于悔罪或悔改。
或者说,悔罪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的动机,投案和供述罪行是悔罪的表现。
第二种观点认为,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本质条件。
犯罪人实施犯罪以后,只有归案了,国家司法机关才能对其实行法律制裁。
从司法实践来看,归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归案,即被司法机关捕获归案,或者被人民群众扭送归案等。
被动归案的本质在于归案行为是违背犯罪人意志的。
另一种是自动归案,即自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
自动归案的本质在于,归案行为是犯罪人出于本意的行为。
可见,自首的本质就在于犯罪人犯罪后自己把自己交付国家追诉。
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主动交待罪行的行为。
可见,自首是犯罪人犯罪以后的一种积极行为,它表现为自首的犯罪人已经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和应受惩罚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与现行的统治秩序是对立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自首的犯罪人得以产生了一种主动提请司法机关追诉所犯罪行的心理。
在通常情况下,犯罪人总是被动地接受司法机关的追诉,这就是自首行为不同于其他行为的真谛所在。
我们认为,作为自首的本质,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能准确地体现自首制度立法的精神实质。
即设立自首制度的基本指向、基本目的应当在本质中得到体现;第二,它贯穿于自首行为的始终,同时普遍适用于自首的各种情形,普遍适用于各类自首;第三,它是自首本身的特质,能将自首与其他现象或制度区别开来。
以此为基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悔罪或悔改不是自首的本质。
(2)第二种观点着重强调的是自动归案,即强调的是自首的形式。
在自首制度开始创制时,可以说这种观点是可取的,因为早期的自首把自动归案作为自首基本条件之一。
但是,自首制度发展到今天,自首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展,除了一般自首外,还有我国刑法第67条第2款中规定的“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这三种人的准自首。
就准自首而言,这三种人肯定无法做到“自动归案”。
如果把自动归案作为自首的本质,显然排除了准自首作为自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我国刑法分则第164条第3款、第390条第2款和第392条第2款所规定的三种犯罪的特别自首,强调的只是“被追诉前”而并非“自动归案”。
因此,“自动归案”不是特别自首的组成部分。
由于自动归案无法涵盖所有自首,因此不能认为自动归案是自首的本质。
(3)第三种观点强调的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主动交待罪行”的行为。
这种观点同样存在着不能普遍适用于自首的一切情况的问题。
2、自首的本质是“如实供述”。
(1)如实供述能准确体现自首制度立法的精神实质。
国家设立自首制度就是为了正确运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以准确及时地惩治犯罪,节约司法资源,如果在自首中缺少了如实供述,那么自首制度就没有存在的任何意义。
只有犯罪人犯罪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才能使国家设立自首制度的意义得以充分实现。
按照一般自首构成的三要件说,如实供述相对于自动投案和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两个要件而言,也是最为重要的,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实供述相对于自动投案而言,应当是一个制约性结果,因为仅有自动投案而无如实供述,那么自动投案就没有太大意义。
相对于接受国家审查与裁判而言,如实供述则是最坚实的基础与前提。
(2)如实供述贯穿于自首行为的始终,同时普遍适用于自首的各种情况。
自首制度都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制度,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自首范围的变化、成立要件的变化等等。
就我国79刑法和97刑法而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通过仔细研究,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无论自首制度如何变化,能适用于自首制度的通则性内容就是如实供述,她坚如磐石地屹立于自首制度之中。
不管是一般自首,还是准自首和特别身首,唯一不变的要件就是如实供述。
当然,我们认为,如实供述应当包括主动如实供述和被动如实供述这两种情况。
三、自首的要件(一)观点评述关于自首的成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我国刑法学界历来众说不一,在现行刑法修订前,曾有四项条件说、三项条件说、二项条件说以及一项条件说之分,对于条件的具体内容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1984年“两高”一部《关于当前处理自首和有关问题具体应用法律的解答》颁布后,逐渐形成了“三要件说”这一通说,即:(1)自动投案;(2)主动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3)接受国家审查、裁判。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将“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的成立要件之一,不符合此条件者就不构成自首。
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我国刑法第67条关于自首的概念中表述得非常明确,即只包括两要件。
第二种观点不将“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条件,但又说并非表明犯罪分子可以不“接受审查和裁判”。
在表述中只承认两要件,而在实质中似乎又倾向于三要件。
那么,如果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以后又潜逃的,到底是自首或不是自首,这种观点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
根据两个要件,似应视为自首;根据并非表明犯罪分子可以不“接受审查和裁判”,似又应不视为自首。
同时,这种观点还列举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现象,证明“接受审查和裁判”在实践中不易掌握。
我们认为,不易掌握不应当作为否定某种法律要件的充足理由。
第三种观点只承认自首构成的两个条件,即严格从我国的刑法确定的自首概念出发。
但这种观点又与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悖,该解释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该司法解释仍是倾向于把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与裁判作为自首的条件。
(二)自首要件的正确认定1、自首要件的构成基础(1)要从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上来思考。
自首制度是一种刑罚裁量制度,它与立功制度一起,作为从宽处罚的方面,与之相对应作为从重处罚的累犯制度构成一个有机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自首的要件不包括“接受审查和裁判”,那么自首制度也就没有了方向,而前面的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就没有了结果。
由此,我们认为,自首要件理应包含“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一要件。
(3)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要构成一个系统,应当做到完整,且必备的条件不可或缺。
(4)2、自首的要件应当从立法上明确为三个刑法第67条1款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从表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法律明文规定自首的成立要件只有两个,即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司法解释能否对“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一补正。
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这里面又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1、司法解释只能在立法的本意上进行,那么该解释显然不是立法者的意图,有司法权侵犯立法权之嫌;2、该解释显然是倾向于将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的条件,但又没有明确化。
显然,该司法解释仍不能作为确立自首三要件的立法依据。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从立法上明确确立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的要件之一是迫切需要的。
3、自首要件的具体内容(1)自动投案。
笔者从四个方面对自动投案的要件加以研讨。
①投案时间投案时间是指自动投案的时限。
在我国,一般限定在犯罪之后,被动归案之前,只有在此时限内投案,才能成立自首。
对于以上几种观点,笔者认为应采肯定说。
理由如下:第一,法律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是为给犯罪分子开辟一条自新之路,感召他们主动归案,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并因此给予他们较宽大的刑罚。
犯罪分子的自首不仅对其本身有利,而且对于司法机关也是有利的。
那种把自首从宽看作是犯罪分子占了莫大的便宜,因而主张对自首条件从严掌握的观点无疑是对自首制度的偏见。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犯罪后逃跑而被通缉是屡见不鲜的多发情况,如果对此种情形中犯罪分子主动归案的行为不予认定为自首,无异于断绝了犯罪分子悔过自新之出路,而鼓励其顽抗到底。
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也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第二,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属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多功能情节,而且从宽处罚的幅度可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对于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投案的犯罪分子来说,其从宽幅度当然不能与犯罪事实或犯罪人未被发觉时主动投案的情况同等对待。
所以,将犯罪分子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归案的行为认定为自首,并不会导致对其处罚的过宽。
综上,可以看出,否定说、折衷说以及修正的折衷说的疑虑是不必要的,其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由此,我们可将我们自首制度中之投案时间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犯罪事实与犯罪人均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之前;第二,犯罪事实已被发觉,但犯罪人尚未被发觉之前;第三,犯罪事实和犯罪人均已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第四,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
②投案对象这是指有关机关和个人。
这里的机关一般情况下是司法机关,即负有侦查、起诉、审判职能的政法机关及其派出单位。
同时对犯罪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等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首。
应当对投案对象作宽泛理解。
向个人投案,主要是亲告罪问题。
③投案方式自动投案一般应是犯罪分子本人直接向有关部门自动投案④投案意愿以上从投案的时间、对象、方式这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动投案的客观要件,也即从三个角度对自动投案的外在形态进行了描述。
但是,与任何其他刑法上的行为一样,犯罪人犯罪后自动投案的行为也必然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所以,仅仅对其进行客观外在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
犯罪人自动投案的行为是受其主观心理态度所支配的,是这种主观心理态度在现实世界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