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95.49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学习目的: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2、知道日常家庭组网所需的网络设备
3、结合校园网,小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学习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学习难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
学习内容: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网络”,如电话网络、电视网络等等。我们通过因特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到BBS论坛参加讨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实现文件传送,通过网上商店进行购物等。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由什么组成呢?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
(2)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
(3)网络软件.
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指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局域网一般指分布于几公里范围内的网络,局域网的特点是: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目前我国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等,它们在拓朴结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以太网——一种总线结构的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获取、评价、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3. 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范围。
2. 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步骤:
1. 引入话题: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信息素养的介绍:解释信息素养的概念,说明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 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展示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例如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
4.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中
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获取与评价
教学目标:
1. 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技巧,包括搜索引擎、网站、数据库等。
2. 学会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培养批判性思维。
3. 了解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能够区分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
教学内容:
1. 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技巧。
2. 信息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3.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分析。
教学步骤:
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案例展示信息获取和评价的重要性。
2. 信息获取技巧介绍: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常用网站和数据库的利用等。
3. 信息评价方法讲解:介绍如何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包括来源、内容、证据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课题】第三节《网上收集信息》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在新课程标准下,借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学情分析】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上网的方法,学生口中网络的词汇也越来越多了。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上网看看东西,搜索资料都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可能一点都没接触过网络,不清楚在网上有什么可用的东西。同时,大部分的学生只是会上网,但真正的技巧还是相当缺乏的,保存网上信息也不太了解。因此,如何使全班学生都学有所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有一些新的东西吸引学生,学生才会认真学习本课内容。
【教材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介绍了常见的浏览器有哪几种、如何启动I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操作、如何收藏网址,也讲到资料的搜索包括“分类目录”检索法、“关键字”检索法,也教了如何缩小搜索范围与精确查询,本节的内容还包括如何保存网页、图片、网页中的部分信息及下载文件的方法。本节的内容是第一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的一节最基本的网络应用课,对学生日常生活有较大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技巧的灵活使用、保存网页信息的方法。
难点:使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信息。
3、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的启动及其操作界面;
(2)掌握浏览网页的常规操作方法,利用收藏夹分类保存常用网址的方法;
(3)掌握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信息的方法;
(4)掌握保存网页上各种信息的方法。
1.1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一课,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知识点比较容易的,所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的运用上及帮助学生学会观注身边的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根据教材的知识链确定从功能—组成—总结—分类,也为下节课不同的连接策略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对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甚至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功能很难分清。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直观的认识,特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中央电视台《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第一集,对互联网的由来和发展有清晰的认识,不再局限在无形之中,并且激发对计算机网络的探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组成;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互联网的发展,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
2、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观看《互联网时代》,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前身,产生的背景条件,为什么后来改名为Internet?
二、问题导入
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计算机网络?
学生回答。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视频聊天,下载图片,网上购物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老师引导难道计算机网络只有Internet吗?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呢?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抛砖引玉举例。银行ATM机业务、超市收银系统、学校食堂打卡系统等等,这些没有连接因特网,但是也是处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我们先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我们哪些功能讲起。
3.2《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2019)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一)信息意识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
(二)计算思维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作用、资源(硬件、软件、数据、信道)共享作用、分布式处理作用。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
(三)信息社会责任在信息活动中,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及他人的隐私;采用简单技术手段,保护数据、信息及信息设备安全。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2)理解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分析信息系统的要素组成,了解协同工作,实现系统功能。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已
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
谓无处不在。利用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
信息系统进行在线学习、办公、购物、订票,可以足不
出户进行电子商务,还可以欣赏音乐、电影、体育比赛
等。教师提问:下面是一个校园消费信息系统结构图,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系统有哪些要素组成呢?它们是
怎么协同工作的呢?
(2)引入本堂课要点: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校园消费信息系
一、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快速传送各种类型的信息。
1、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按传输介质不同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数据传输需要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指电磁波: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1.1 认识计算机硬件
1.1.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中央处理单元、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1.2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单元(CPU)
•内存
•硬盘
•显卡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1.1.3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
1.2 计算机主机的认识和操作
1.2.1 计算机主机的组成和功能
•计算机主机的组成(中央处理单元、主板、显卡、内存、硬盘等)
•计算机主机的功能(进行数据运算和控制)
1.2.2 计算机主机的开启与关闭
•如何启动计算机主机
•如何关闭计算机主机
1.2.3 计算机主机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计算机主机无法开机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计算机主机频繁死机的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计算机主机无法正常关机的解决方法
1.3 存储设备的认识和操作
1.3.1 存储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存储设备的种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等)•不同存储设备的特点与适用场景
1.3.2 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如何使用硬盘进行文件存储
•如何使用光盘进行数据备份
•如何使用U盘进行文件传输
•如何管理固态硬盘的性能和寿命
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
2.1 认识计算机软件
2.1.1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2.1.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介绍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升级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3.3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一)
——无线网络初探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 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三章第三节《组建小型无线网络》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探索无线网络,认识无线网络的接入
方式及组建网络选择的设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对无线网络并不陌生,但对组建无线网络需要的接入方式和设备等知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
三、教学目标
学科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无线网络的几种接入方式和设备并会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和设备。
计算思维:针对智能设备连接不上WiFi 或者蓝牙,对其进行分析,查明原因,解决问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组建小型无线网络时对接入方式和设备有疑虑的,运用一
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相关知识。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太空wifi 的建立和空间站智能家居的使用,感受中国网络的
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业目标
1.认识小型无线网络的几种接入方式
2.知道无线网络常用设备的功能
3.根据需求能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及设备的选择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6 种)和无线网络设备的选择(4 种)
难点:为“智能家居系统”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和网络设备。
五、教学活动设计
六、教学准备
1.教室环境:无线网覆盖。
2.智能设备:平板电脑、门窗传感器、智能插座、小爱音箱、温度传感器、
3.其他设备:无线网卡、路由器、调制解调器、交换机
活动1:接入方式的选择LIFI 在 led 灯上植入一个小芯片利用电信号控制发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必须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三章第三节:组建小型无线网络
1、学科核心素养
了解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选择相应的网络设备进行网络连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能够实际生活要求,能够选择合适的设备,动手组建无线网络。(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够正确看待网络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信息社会责任)
2、教学目标
了解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重点)
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选择相应的网络设备进行网络连接。(难点)
能够实际生活要求,能够选择合适的设备,动手组建无线网络。(难点)
能够正确看待网络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重点)
3、教学用具
(1)学生用资料包(导学案、课本、视频资料等)
(2)多媒体广播演示系统、教师用资料包。
二、教学过程
课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目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播放:
人们在家庭、学校、商场等生活场景中连接无
线网络,便捷的获取信息,服务生活。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呀?
学生分享:有......
教师紧接着学生的回答,今天咱们就一同来了
解一下无线网络背后的秘密。
学生思考,并举出实例
进行回答,贴合实际。
问题引入,引出课题—
—组建小型无线网络
实践出真知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任务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75页小型无线网络示
意图,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图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
动终端是通过什么途径联网的?
(2)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一般需要哪些设备和
材料?
粤教版普通高中《网络技术应用》
3.1《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标准:
①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②知道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因特网上的资源组织形式。
③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
其工作思想。
④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一、教学内容:
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第一节《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的课时安排如下:
课时教学内容
第1课时3.1.1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与服务形式3.1.2万维网
第2课时3.1.3FTP资源
3.1.4合理利用因特网中的资源
本节课为第1课时。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②了解因特网上的资源组织形式。
③知道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④理解http协议的通信过程。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践活动,了解www的请求的过程,并在过程中知道常见错误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②通过做自主学习,理解url、网页、网站、主页等常用词汇,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究新知识
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完成目标的意识。
②深化学生理解因特网服务的社会意义。
2.重点:
①理解WWW、网页、主页、url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②理解http协议的通信过程。
3.难点:
理解http协议的通信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域名、IP地址有感性认识,但是基于域名和IP地址的应用能力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对于url、网页、网站、主页等概念仍然不够清晰,并且可能已经混淆概念。因此本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这些术语的理解。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名称: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关键词的选择、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的筛选和整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遵守网络规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二、教学内容:
1. 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2.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
3. 关键词的选择技巧
4. 信息筛选和整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和关键词的选择。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教学软件:搜索引擎示范软件
3. 教学PPT:包含网络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已学的信息获取方式,引出网络信息检索的概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并分组讨论和分享经验。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引出网络信息检索的概念,简要介绍其重要性。
2. 讲授新课(30分钟)
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通过示范软件演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如关键词的选择、搜索结果的筛选等。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筛选和整理的方法。
3.1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因特网资源的特点和形式。
②了解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③了解WWW、网页、主页、网站资源定位器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了解因特网资源的特点和形式。
三、教学难点:WWW、网页、主页、网站资源定位器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四、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数据通信CAI软件,moodle教学网站拓展资源。
五、教学策略:视频播放、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实例教学等方法。
六、教学用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名人名言引入课题:
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核心是网络,谁控制了网络,谁就是未来的主人。——托夫勒《力量的转移》
学生思考: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课内容。
(二)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与服务形式
1、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情报、消息等。
2、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有哪些?与传统资源的区别呢?
获取便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资源分散,数量宠大,信息资源的加工深度不够。
3、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服务形式有哪些?
WWW 信息资源(信息浏览与查询),Ftp信息资源(文件传输),Telent 信息资源(远程登录),Mail信息资源(电子邮件),流媒体信息(视频音频)等……
(三)万维网:
1、什么是万维网?
问题:我们经常进入的网站地址里边都有一个WWW,那是干嘛的?
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
又称环球网,可缩写为3W或Web,有时有叫“全球信息网”,“环球信息网”。万维网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它是指在互联网(因特网)上以超文本为基础形成的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