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89 KB
- 文档页数:1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
篇
篇一
教学目的:
⑴能结合详细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⑵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⑶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习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要教你们认识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板书:卫星运行时间)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用意】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习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教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答复)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略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就来个难的吧。(多媒体显示问习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第三单元乘法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估算方法,旨在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 主要是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接着试一试环节,在
1/ 8
掌握一般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问题,发展竖式计算的经验。第一个问题是三位数中间有0的时候,竖式计算必须注意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三位数的每个数位上数字都比较小或末尾是0的时候,怎么算更简捷合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形成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2/ 8
3/ 8
师:怎样列式呢?
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
2.算一算。
(1)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列式:114×21
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时”、“分”、“秒”这三个基本时间单位的概念,
能根据钟面上的刻度读时、读分,辨认钟面上各指针的位置。
2.了解一天的时间分为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一分等于
60秒。
3.掌握钟面上的读数方法,能够通过实际练习,将钟面上所示
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
4.能够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时分秒的概念及读法。
2.钟面上的读数方法。
3.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时间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导入新课内容前,老师先从课前问题提问,帮助学生进入新
授内容。
2. 试探性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思
考能力。
3. 小组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建立知识的联系。
4. 呈现法,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新知,提升
学生的浓密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5.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
点和技能的目的。
教学准备:
1. 课本《卫星运行时间》
2. 数字钟表
3. 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活动:上课时间、放学时间、晚上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课前问题:现在几点了?(回答后,教师可补充: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时间来衡量?)
2. 问题展开:时间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果用两个时间单位来表示,是什么呢?”)
二、呈现内容(10分钟)
1. 首先,教师通过数字钟表向学生介绍时、分、秒这三种时间单位,并简单地让他们模仿读几个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
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
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
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老师介绍最近神州10号的发射,引入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那么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回答114×5.
老师继续提问: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尝
试列式114×21=。
2、估算
老师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精度,可以先估算一下结果的范围,再进行精确计算。
3、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如先算20圈再加1圈,或者将21拆分成7和3相乘等。
三、巩固练
老师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了估算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算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老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种算法:竖式计算
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会出现格式错误。但是我们可以逐一分析这些错误并进行改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
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或黑板展示卫星运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卫星运行的特点。
2. 提问:卫星为什么会绕地球运行?卫星运行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二、探究(1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钟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钟面分为12个小时,每个小时分为60分钟。
2.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即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圈所需的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卫星运行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提问:如何将卫星运行一圈的时间转换成小时和分钟?
三、讲解(10分钟)
1. 讲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即将卫星运行一圈的时间除以60,得到小时数,余数即为分钟数。
2. 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
四、练习(15分钟)
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运行的特点,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和准确性,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教材内容共安排了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卫星运行的规律,学会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第二课时则是对第一课时内容的巩固和拓展,让学生在掌握求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卫星运行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从而掌握求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掌握求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求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难点:理解卫星运行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卫星运行的规律。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等资料。
2.准备卫星运行的实际例子,以便进行教学。
3.准备计算器等辅助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卫星运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
【导语】《卫星运⾏时间》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卫星运⾏时间的情境,要求学⽣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法,引导学⽣学会⽤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教学⽬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3、激发学⽣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学⽣计算的信⼼。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课题
同学们,今天⽼师要教你们认识⼀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途吗?我们⽆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造卫星。它给⼈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些有关⼈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时间。(板书:卫星运⾏时间)
师:(显⽰卫星绕地球运⾏的时间)⼤家把⿊板上这句话读⼀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源于⽣活的需要,我创设与⽣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的兴趣。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家都知道了⼈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需要114分。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设⼈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出⼀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常的棒。
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解决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1.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卫星运行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准备计算器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PPT展示卫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吗?卫星的运行时间是多少?
二、探究(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运行轨迹。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卫星运行轨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运行周期。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三、实践(10分钟)
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10分钟)
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解答。
2. 学生进行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运行轨迹和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卫星运行时间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时间概念的理解。
2. 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1.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自转、公转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
2. 引出时间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利用课件展示卫星运行轨迹,引导学生观察卫星运行的特点。
2.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步骤。
三、实例讲解(15分钟)
1. 利用课件展示卫星运行时间计算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了解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时间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15分钟)
1. 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时间计算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2页。
内容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范畴。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内容先从“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后进行估算,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积的范围;多样化算法的呈现对乘法分配律和位值制都有所渗透,在交流多样化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时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学生对旧知的正迁移将对本节课的学习带来帮助。
学习目标:
1、学生运用旧知迁移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3、学生能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确定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到估算的价值。
4、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伴讨论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中间有0)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观看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视频资料。
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
师:从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中国也已经成功向太空发射了近百颗人造卫星,这些卫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通信、气象、导航等服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卫星的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1课《卫星运行时间》是一节重要的数学课,本节课主要涉及到估算和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估算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估算;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加减法知识,但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让学生回顾加减法的知识,例如:23+34=?,56-23=?等。
2.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要计算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的乘积,你们会怎么做?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
(1)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架飞机飞行了1000公里,速度是每小时800公里,那么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3.1节“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75页至第76页的“卫星运行
时间”章节。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与
之相关的速度、路程等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卫
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
到实际问题中。难点是理解速度、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小组讨论卡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卫星运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卫
星运行时间的兴趣。
2. 讲解概念:简要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速度、路程等概念。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
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发放小组讨论卡,让学生分组讨论卫星运行时间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简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我国发射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绕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2引出问题。
卫星绕地球2圈需要多长时间?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1列出算式
学生列式:114×21=
思考:算式结果是多少?
(1)先估一估
第一种:都往小了估——110×20212021
第二种:一个往小了估,一个往大了估——120210=2400
(2)再算一算
第一种:把21拆分成2021;114×2021280,114×1=114,2280114=2394。
第二种:把21拆分成7×3;114×21=114×7×3=798×3=2394。
第三种:表格法
第四种:竖式计算
(3)学生分析以上几种算法的原理和之间的联系。
(4)师生小结:第一、三、四种算法都是将114分别与2021相乘,再把积相加。
2计算强化,总结算法。
(1)学生展示错误的竖式计算
(2)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公式和数据进行简单的卫星运行时间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2. 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卫星的运行,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2.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含义。
3.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实际问题的解决
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六、作业布置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课题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乘法计算,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做一做热身训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举手回答)
1.口算9×3= 11×8= 30×6= 72×2= 40×10 = 25×11=
2.估算28×32≈11×71≈
请说一说估算方法: 28×32 把28看作30,把32 看作30,30×30=900,所以28×32≈900 11×71 把11看作10,把71 看作70,10×70=700,所以1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