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_最全}
- 格式:doc
- 大小:613.52 KB
- 文档页数:76
人教版高一物理笔记必修二(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一物理笔记必修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合理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部归纳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全部归纳(人教版)高一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和能量运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系列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物理以及理解自然界的运行机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2. 运动的描述方法: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4. 惯性与非惯性系:对于运动学和力学的研究,选择合适的参考系非常重要。
5. 力的分解和合成:力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分解或合成,进而进行更精确的力学分析。
6.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可以通过分解力的方法来分析。
7. 弹簧力和胡克定律: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簧力,并且符合胡克定律。
二、能量与功1. 功的计算: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量积。
2. 功的分类:正功和负功,以及功对能量的转化。
3. 功的性质:功是标量,与力的方向无关,具有可叠加性。
4.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经过时间t的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质量m乘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二倍。
5. 机械能守恒: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6. 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变化率,机械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三、波动与声音1. 机械波和电磁波:波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类。
2. 波的定义和特点:波是媒质的振动或扰动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
3. 纵波和横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波的类型。
4. 波的传播性质:波的传播可以表现出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5. 声波的特点和传播性质: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而且具有可听性。
6.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并能够被人类耳朵感知。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但必须以能使问题简化方便解决为原则。
(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3)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物理笔记高中总结归纳人教版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本文将以人教版为基础,对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力学1.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方式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常用符号表示为F。
力的作用方式包括接触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了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公式为F=ma,其中F为合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合成分解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力的合成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或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力的过程。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光的传播是指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而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2.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色散是指光线经过光的折射时,不同频率的光被折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出现七彩色的现象。
3.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是一种中心厚边薄的透镜,它可以使光线发散或汇聚。
凹透镜则是一种中心薄边厚的透镜,它可以使光线发散。
三、热学1. 温度和热平衡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度表示。
热平衡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热交换停止或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2. 热的传递热的传递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指热在介质中的传导过程,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热的传递方式,辐射是指热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描述了热量与功的相互转化。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输出功与吸收热量之间的比值。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机械基础1.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力、运动、能量、热、电磁等等。
-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和理论分析。
1.2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或物体特性的量,比如长度、质量、时间等等。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1.3 运动与力-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1.4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5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物体的动能(K)与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K = 1/2mv^2。
-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受力做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
- 功(W)可以通过力(F)乘以运动的距离(s)来计算,即W = Fs。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规律2.1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2.2 抛体运动-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抛体运动。
- 抛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V(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1.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篇一电场的描述1、电场强度:(1)定义:把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2)定义式: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C)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3)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5)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受到1N的电场力。
(6)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电场线:(1)意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
(2)特点: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
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也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2.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笔记篇二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①熔化热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注意: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I、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II、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
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种类。
III、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注意: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变化,而不同温度下非晶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7.加速度a=(V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 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 ot-gt2/22.末速度Vt=V 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 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复习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复习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复习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复习笔记篇一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笔记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一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2.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二电势的概念(1)定义及定义式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
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三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一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2.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二电势的概念(1)定义及定义式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
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三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1.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一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1)当v平行于B时:F=0(2)当v垂直于B时:F=qvB2.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二电场产生电荷的方式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3.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三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4.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笔记篇四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 A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V(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三.弹力的方向1.①轻绳类(质量不计,不可伸长):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绷紧的绳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绳运动状态无关。
张力在瞬间可以发生变化。
②轻弹簧类(质量不计,有明显的形变量):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
弹簧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处处相等,且与弹簧运动状态无关。
弹力在瞬间不变化。
规律:沿着绳或弹簧,指向它们恢复原状的方向。
(绳子收缩时是两端向中间收缩。
)2.硬质的面(点)接触类(不可形变):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还能承受扭曲等。
弹力在瞬间可以发生变化.规律:垂直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注意:点面(或切面)接触类型时,要清楚谁提供点,谁提供面(或切面)。
四.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F= kx第三节摩擦力一.摩擦力的分类1.滑动摩擦力:(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
2.静摩擦力:(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相对静止。
3.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高中阶段暂不研究.总结: 提供动力来源的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驶时)均向前, 无动力来源的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驶时)均向后.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
2.产生条件: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相互接触且挤压③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对比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得出:某接触面要产生摩擦力必先产生弹力。
(产生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①某接触面若有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②某接触面若有弹力则该处可能有(或没有)摩擦力③某接触面若没有弹力也一定没有摩擦力④某接触面若没有摩擦力则该处可能有(或没有)弹力3.作用: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理解相对运动,就是(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都以对方互为参照物来判定自己的运动。
不加相对两个字的运动,都是默认以(不动的)地面为参照物(问题:滑动摩擦力是否总是阻力?————————不是)例13:分析A的受力情况N af4.大小:f = μNμ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N为两表面间的正压力一般来说平常做题μ<1,但实际μ也可以大于或等于15.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问题:是不是和运动方向也相反?不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三.静摩擦力1.定义:(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相对静止。
2.产生条件: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相互接触且挤压③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3.作用: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4.大小:(现阶段)利用二力平衡来计算静摩擦力大小是一个范围,0≤f≤fmax静fmax= f滑(实际上fmax静略大于f滑)5.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如何判定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利用假设光滑法,假设该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则物体间必发生相对运动,该运动方向即为趋势方向。
注意:在判定某接触面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时也可用假设光滑法,静摩擦力只有必须有时才有,可有可无时一定没有。
例19:小球与槽之间无摩擦木块于地面之间无摩擦(无相对运动趋势)(无相对运动趋势)例21:试判断以下几个接触面是否有摩擦力木块与斜面接触点间▁▁▁摩擦力。
小球与挡板接触点间▁▁▁摩擦力。
方向▁▁▁▁▁▁▁▁▁。
F箱子与地面间▁▁▁摩擦力,方向▁▁. 则AB 之间▁▁▁摩擦力。
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一.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亦即该分析哪个物体)2.隔离物体受力分析3.分析时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先分析重力4.围绕物体一周,依此分析各接触点看是否存在弹力5.在有弹力的地方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摩擦力二.注意事项1.每分析一个力,都能找到施力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2.只分析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合力和分力只分析合力)3.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向心力和回复力等不分析)4.注意利用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某些力的有无﹑大小﹑方向。
N 和G 是一对平衡力 N 1 和N 2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第六节 力的合成一.几个概念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
2.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加速度等)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叫标量。
二.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2.定义:已知几个分力求它们的合力。
3.合成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条邻边(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两条邻边所夹的)对角线(的长度和方向)则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F合三.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1.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注意0°, 90°, 120°, 180°特殊角)2.两个力合成合力的范围:︳F1 -F2︱≤ F合≤F1 + F2F合max= F1 + F2F合min = ︳F1 -F2︱3.三个力合成合力的范围:F合max= F1 + F2 +F3求最小值时先用F大– F小– F小若结果大于零,则F合min就是那个差值(F大– F小– F小)若结果小于等于零,则F合min = 0第七节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1.定义:已知一个力(相当于合力)求它的分力。
2.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按平行四边形定则,以一个力为对角线可以画无数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有无数对分力。
②.一个力有两个确定分力的条件:——————(请选择)a.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两个分力的大小。
A B例3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
若挡板逆时针旋转(始终保持M静止),则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如何变化?评析:此题考虑使用图解法。
1.能使用图解法时,物体一般受三个力。
2.这三个力的特点是,一个力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一个力只是大小变化,方向不变;还有一个大小方向都变化。
3.最后的结果是: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那个力一直减小(或一直增大);还有一个大小方向都变化的力总是先减小后增大。
二.正交分解1. 定义:把力沿着两个经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作分解。
2. 方法:①建立直角坐标系。
选定坐标系的依据:若是平衡状态 ,直角坐标系可任意取 , 以分解力个数少为宜;若物体有加速度,则加速度方向定为X 轴,其垂直方向定为Y 轴。
②在坐标轴上的力不需要分解,不在坐标轴上的力需要分解。
③把力就分解到坐标轴上。
例:两根等长的轻绳,下端结于一点挂一质量为m点上,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 ,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例36:长为5米的绳子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的相距4米的两杆的顶端,绳上挂一个光滑的的物体。
平衡时绳子的张力是多大?方张力均相等。
如果拴结各个地方张力可以不相等。
例37:如图,物体受到在一个水平面内东偏北30度的力F 的作用,欲使物体向东运动,则还需第八节 共点力的平衡和应用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F 合 = 0 即F 合X = 0 和 F 合Y = 0 ,物体平动平衡.2.M 合 = 0 , 物体转动平衡.二. 应用1.两个力平衡: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三个力平衡:任意一个力和其它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
3.多个力平衡:任意一个力和其它所有力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
例44: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没有具体说是哪一个力,就是(斜面对木块)所有力的合力, 它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
3.动态平衡分析(三种类型)例45:质量为M 的小球用轻绳固定在O 点,墙壁光滑。
当轻绳在缓慢缩短的过程中,绳子张力,TT2N例46中正确的是()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 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C.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D. 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例:如图2-35,在人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 N,人受到的摩擦力为f,人拉绳的力为T,则人在运动中:A.N、f和T都增大;B.N和f增大,T大小不变;C.N、f和T都减小;D.N增大,f减小,T大小不变.例47:如图所示,在一水平木板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两物体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
把木板A端缓慢抬高使之绕B端旋转,试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评析:此题考虑使用分段函数。
A第九节整体法和隔离法1.何时可用整体法?条件:①被研究对象不止一个物体。
②所求的力为外力。
③物体间相对静止。
(或者它们的加速度一样,或者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