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7.50 KB
- 文档页数:24
《植物学》电子教案课程编号:B1013103适用专业:园林专业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6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4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20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及植物基本类群的进化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及植物类群与分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详细介绍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
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特点和分布。
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重要科的特点,并能初步鉴定植物。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和《植物遗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5、修订的依据:1996年学校《植物学》教学大纲。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学时:50 任课教师:三、教学内容:课目一: 细胞基本结构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绪论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一、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二)生物界的划分1.二界系统:2. 三界系统:3. 四界系统:4. 五界系统:5. 六界系统: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光合作用:矿化作用: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碳循环2、氮循环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分钟)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种关系的科学。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教案本
科目:植物与生态基础(植物学部分)专业班次:11园林
教师:王忠
2011学年第一学期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植物及生态基础》课教案。
包头师范学院教案200 9 ~2010 学年第2 学期院系: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系(教研室) 生物科学系授课教师:苏建英副教授包头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二○○八年三月植物系统分类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植物系统分类学授课对象:09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授课地点:奇志楼409、410、43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任课教师:苏建英副教授总计学时:45学时基本教材:吴国芳等.1992.《植物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资料:1.叶创兴等,2000,《植物学(植物系统分类部分)》,中山大学出版社2.王黎元、苏建英、孙瑞琴编著,2004.《包头地区高等植物检索表》远方出版社.呼市3.傅承新、丁炳扬主编,2002,《植物学》.浙江大学出版社4.[美]A.S.福斯特、E.M.小吉福特著,1983,《维管植物比较形态学》科学出版社5.马伟良主编,1998,《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6.谷安根等著,1993,《维管植物演化形态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7.百度网授课方式:理论课课程基本内容梗概:通过对植物各大类群的形态、结构、个体发育、生活史等方面的比较,了解植物的系统演化规律、演化趋势,阐述植物系统分类学的基本方法、思路,阐明关于植物类群的发生和演化的相关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植物界(按两界系统)的大类群(藻类及其各主要门、菌类及其各门以及真菌门的哥亚门、地衣、苔藓植物门及其苔纲和藓纲、蕨类植物门及其下属的五个亚门等,被子植物门及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的重点科)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比较个类群的基本特征,了解各类群的演化地位,了解植物的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和演化趋势,了解各类群发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学习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介绍植物资源和应用,尤其是对本地资源给以更高度的重视授课题目:引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简介植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系统,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系统分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同时对植物系统分类学涉及到的相关的知识(分类等级、植物命名法规、双名法等)有所了解。
植物学教学教案课件第一章:植物学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植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植物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系统植物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植物学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举例说明植物的分类系统介绍植物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展示相关植物学家的贡献探讨植物学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第二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理解植物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2.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叶绿体、液泡、中心体等植物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能量转换、物质运输、细胞间交流等2.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细胞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各部分的理解介绍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解释其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观察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3.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掌握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影响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和应用3.2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的维持等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激素的种类、作用和应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3.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长发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生长过程的理解介绍植物生长的激素调节,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生长现象探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户外观察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因素的作用第四章:植物的生殖与繁衍4.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繁衍机制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应用理解植物生殖与繁衍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花和果实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克隆繁殖等4.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殖与繁衍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繁衍的方式和机制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生殖方式的理解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生殖现象探讨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及其应用,进行实验或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无性生殖的特点和优势第五章:植物的分类与鉴定5.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植物分类的特征和分类系统理解植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5.2 教学内容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学分类、遗传分类、生态分类等植物分类的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分子特征等植物的分类系统:植物界的分类、门的分类、纲的分类等5.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分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展示相关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分类原则的理解介绍植物分类的特征,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分类特征探讨植物的分类系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植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第六章:植物的生态与适应6.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掌握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策略理解植物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应用6.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态功能:生产力、碳循环、氧气供应等植物的适应策略: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等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6.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讲解植物的生态功能,展示相关数据或图表,加深学生对生态功能的理解介绍植物的适应策略,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适应现象探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户外观察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第七章:植物的遗传与变异7.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变异现象掌握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理解植物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植物遗传变异现象:突变、重组、基因流等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7.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遗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在植物生命中的作用讲解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展示相关模型或图解,加深学生对遗传原理的理解介绍植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变异现象探讨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案例分析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遗传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第八章:植物的生理与代谢8.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生理的基本过程和代谢活动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理解植物生理与代谢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植物生理的基本过程:生长、发育、衰老等植物的代谢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与代谢的调控机制:激素调节、环境调节等8.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生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性讲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展示相关实验或图表,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介绍植物的代谢活动,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代谢现象探讨植物生理与代谢的调控机制,进行小组讨论或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理与代谢调控的实际应用第九章:植物的地理分布与进化9.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理解植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的意义和应用9.2 教学内容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分布等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植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分子进化等9.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分布与进化的关系讲解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展示相关地图或数据,加深学生对分布规律的理解介绍植物进化的基本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进化证据探讨植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植物分布与进化在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中的应用第十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0.1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掌握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理解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10.2 教学内容植物资源的种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原料等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栽培、采集、加工等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法律法规等10.3 教学活动引入植物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式讲解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加深学生对资源的理解介绍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进行案例分析或讨论,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保护效果探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平衡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学简介中“植物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部分,需要重点关注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植物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绪论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一生物界的划分二植物界的多样性1 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2 植物营养方式和生活周期的多样性3 植物的遗传多样性4 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一、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三节植物学的发展简史第四节植物学及其分支学科第五节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1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意义2 学习植物学的方法学习植物学的主要参考书1. 陆时万等编著.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2. 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傅承新,丁炳扬主编.植物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4] 贺学礼主编.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王全喜,张小平主编.植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金银根主编. 植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 叶创兴等编著.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马炜良主编.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主要学习指导书1.黎维平主编,植物学学习指导2.贺学礼主编,植物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教案: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界中,尽管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变化万端,但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人R.Hooke用他改进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栓皮栎,山毛榉科,栓化的树皮很厚),他看到了许多象蜂窝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室称cell,中文译为“细胞”(在十九世纪中叶,我国学者李善兰将cell 一词译为细胞。
)。
实际上胡克并没有发现完整的生活的细胞,他所看到的只是木栓细胞的细胞壁。
但他为人类开启了生物微观世界的大门。
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T于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3)精子和卵都是细胞;4)细胞进行分裂,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组织。
1 绪论1.1 植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植物(plant)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类。
人类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人们为了建立一个能反映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其日臻完善。
现将主要的几种分类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1.1.1 林奈的两界系统人类观察自然,很早就注意到生物可区分为两大类群,即固着不动的植物和能行动的动物。
200多年前,现代生物分类的奠基人,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5)一书中明确地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即植物界(Kingdom plant)和动物界(Kingdom animal)。
他于1753年发表的巨著《植物种志》中将植物分成24纲,把动物分成6纲。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分界的两界系统。
这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有重大科学意义的。
至今,许多植物学和动物学教科书仍沿用两界系统。
1.1.2 海克尔的三界系统19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和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有些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两种属性,如裸藻、甲藻等,它们既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可运动。
在探索和解释这些矛盾中,1866年德国的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提出成立一个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的意见。
他把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硅藻、粘菌和海绵等,分别从植物界和动物界中分出,共同归入原生生物界。
1.1.3 魏泰克的四、五阶系统195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了四界分类系统,他将不含叶绿素的真核菌类从植物界中分出,建立一个真菌界(Kingdom fungi)。
而且和植物界一起并列于原生生物界之上。
十年后,魏泰克在他的四界系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界系统(图1-1),他将四界系统中归于原生生物界中的细菌和蓝藻分出,建立一个原核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并放在原生生物界下。
课程名称:大学植物学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植物的系统发育。
3. 认识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植物的系统发育。
2. 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教学难点:1. 植物分类的复杂性和系统发育的演变过程。
2. 常见植物特征的准确识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植物标本、植物图片、植物分类书籍。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植物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对植物学有哪些了解?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分类。
二、讲授新课1. 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形态学分类法- 生化分类法- 分子生物学分类法2. 植物系统发育的演变过程:- 植物起源- 植物进化- 植物分类系统3. 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蕨类植物- 红色裸子植物- 真核植物门三、课堂互动1. 教师展示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
3. 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植物观察记录表。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对植物分类有哪些疑问?二、讲授新课1. 植物分类的复杂性和系统发育的演变过程:- 植物分类的挑战- 植物系统发育的演变过程2. 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苔藓植物三、课堂互动1. 教师展示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
3. 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植物观察记录表。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植物标本和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常见植物的特征。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编号:XXX适用专业:生物学、生态学、园林、农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8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6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20学时二、教学目标1. 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植物系统发育的基本规律。
3. 熟悉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 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生态习性。
5.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 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2.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植物系统发育的基本规律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植物细胞壁与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第三章:植物形态解剖学1. 植物器官的形态与结构2. 植物器官的发育过程3. 植物器官的生理功能第四章:植物生理学1. 植物光合作用2. 植物呼吸作用3. 植物水分与矿质营养第五章:植物生态学1. 植物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3.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六章:植物遗传学1. 植物遗传的基本原理2. 植物育种的方法与策略3. 植物基因工程第七章:植物进化与系统发育1. 植物进化理论2. 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方法3. 植物系统分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植物学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绪论、植物细胞与组织2. 第5-8周:植物形态解剖学3. 第9-12周:植物生理学4. 第13-16周:植物生态学5. 第17-20周:植物遗传学6. 第21-24周:植物进化与系统发育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植物学电子教案第一章藻类(Algae)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蓝藻门的原始特征,对其它特点作一般性了解;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其它门类的重要特征作一般了解;生活史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对各代表属的生活史等要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各门类的特征比较,建立植物的演化趋势的观念。
教学重点:蓝藻门的原始特征;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的类型,及其各类的特点。
难点:众多的藻类门,要想分别记住很困难,由于藻类是个低等的庞杂类群,生活史、生殖方式、藻体类型等都多样化,需要讲述的代表植物也自然多,众多的代表属记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方法、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看图片解说,图片附简要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讲述之后,做简捷的总结,要求学生抄笔记,以加深印象。
讲述过程中常采用对比法,回顾前面的内容要点。
讲授一个段落之后,带领学生简要回顾。
教学中拟采取系统树的方法归类,采取对重点门列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便于记忆。
课后通过网络学堂留思考题和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藻类(Algae)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一)藻类植物特征:1.光自养2.原植体植物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4.无胚5.大多生活于水中,或生活于湿润的地方(二)藻类的分布和生境分布范围广泛较耐贫瘠不需要很多有机营养不抗干旱水生或潮湿环境(三)藻类是古老的类群现存藻类从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都表现得较原始。
原核蓝藻出现于距今大约35-33亿年前。
真核藻类出现于距今大约15亿年前。
参见P169(四)藻类各门的重要程度分析藻类起源于原核生物,共同祖先是具有叶绿素a、叶黄素类、胡萝卜素。
在光系统Ⅱ出现了分化,分成三大支系,高等植物则是绿藻的衍生类群,各大支系还在鞭毛类型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那些小短枝都是进化得较低,大多出于单细胞时期。
线条下方的类群是原核生物,上方的类群都是真核生物。
左侧大分支上的2个门有相同的方面:都具有叶绿素d和藻胆素,都没有游动细胞。
教案课程名称:植物学专题学时:30学时适用专业:专升本植科专业任课教师:张美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学专题》电子教案课程编号:B1013104适用专业:专升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30学时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学时:30 任课教师:张美萍三、单元教学计划四、教学内容:课目一: 细胞基本结构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绪论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一、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二)生物界的划分1.二界系统:2. 三界系统:3. 四界系统:4. 五界系统:5. 六界系统: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光合作用:矿化作用: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碳循环2、氮循环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分钟)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1、植物形态学:2、植物分类学:3、植物生理学:4、植物生态学:5、植物遗传学: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
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10分钟)(一)目的(二)要求第一章植物细胞§1.1 细胞的概述(10分钟)一.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
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二.细胞的发现: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2.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一.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0.2μ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在10--100μm。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细胞的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质体1.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细胞分裂物质运输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细胞伸长组织分化器官形成2.2 植物发育的调控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等)激素调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第三章:植物的营养代谢3.1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3.2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调控因素3.3 植物的物质吸收和运输根的结构和功能矿物质的吸收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和繁殖4.1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4.2 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结构果实的形成种子的形成4.3 植物的繁殖策略自我繁殖异交繁殖风媒繁殖昆虫媒繁殖第五章: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生理5.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5.2 植物的生态生理功能初级生产碳汇作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第六章:植物的激素生理6.1 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H)6.2 植物激素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调控开花与结果控制植物逆境反应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七章:植物的逆境生理7.1 植物面临的逆境非生物逆境(干旱、盐害、低温等)生物逆境(病害、虫害、杂草等)7.2 植物逆境应答机制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表达的调控逆境信号传导途径7.3 逆境生理研究的应用抗逆育种抗逆植物材料的开发农业生产的逆境管理第八章:植物的分子生理8.1 植物基因组学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进化基因表达调控8.2 植物蛋白质组学植物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8.3 植物代谢组学植物代谢途径代谢组分析技术代谢组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植物的生理生态9.1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与大气环境植物与土壤环境植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9.2 植物生态生理的研究方法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实验模型模拟9.3 植物生理生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农田生态系统管理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第十章: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与方法10.1 基本实验技术显微镜观察色谱分析电泳技术分子克隆与表达10.2 现代实验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基因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10.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细胞膜的性质和功能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质体的类型和功能难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机械强度的调控细胞膜对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的调控细胞质对细胞代谢活动的支持细胞核在遗传信息存储和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质体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功能分化重点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种子发芽的生理机制细胞伸长的调控因素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分子基础植物发育的激素调控网络难点二: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分子机制种子发芽的激素调控细胞伸长的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遗传编程植物发育中的激素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重点三:植物的营养代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调控植物对矿物质和水分吸收的机制难点三:植物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和分子调控呼吸作用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调控植物营养吸收的载体介导和信号调控重点四:植物的生殖和繁殖植物生殖方式的生物学意义繁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繁殖策略的适应性难点四:植物生殖和繁殖的分子基础生殖激素在植物生殖中的作用繁殖器官发育的遗传控制植物繁殖策略的进化生物学重点五: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生理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机制植物生态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难点五:植物适应性和生态生理的复杂性植物逆境适应性的分子育种应用植物生态生理功能的环境调控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本教案涵盖了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重点突出了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生殖繁殖以及适应性和生态生理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学讲义(两份)植物学讲义(一)如何认识《植物学》?1.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形态、结构的规律性、个体发育的规律性以及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它揭示的是自然的奥妙。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将会使你懂得许多植物学的知识,并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好植物学知识会让你科学地解答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1)俗话说树怕剥皮猪怕壮,为什么?(2)连理枝是如何形成的?(3)路灯下的树或枝条容易冻坏或冻死,为什么?(4)嫁接是如何成活的?(5)果树环割、环剥会提早结果,为什么?(6)病原菌如何侵入植物体内?(7)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被如何呼风唤雨?……2.植物学是艺术植物世界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无不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宏观方面,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处处展示着植物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无名的小草等等,让人赏心悦目。
微观方面,从植物细小的形态到显微构造;从微形态到超微构造;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精妙绝伦。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植物世界是美丽的,微观世界更奇妙。
植物所创造的艺术美,是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所无法创造的。
植物的美绪论植物学(Botany):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植物多样性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植物的多样性1.植物总数:50余万种。
2.分布范围:极其广大。
热带、温带、寒带至南北两极;平原、丘陵至高山;海洋、湖泊、沼泽至陆地。
3.细胞组成:单细胞、群体、多细胞。
4.演化趋势: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5.植物的功能:绿色植物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呈现绿色一大类植物。
光合作用。
非绿色植物:不具叶绿素的一大类植物。
矿化作用。
二、植物界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课程编号: 001234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园林、生态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总学时: 6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20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基本方法。
2. 了解植物界的系统分类,熟悉植物的基本结构、生理和生态特征。
3. 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殖方式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绪论1. 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2. 植物学的发展简史3. 植物学的学习方法二、植物细胞和组织1. 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类型2. 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功能3. 细胞与组织的关系三、植物系统分类1. 植物界的系统分类概述2. 常见植物类群的特征及分类3. 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四、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 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3.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五、植物生理1. 植物水分生理2. 植物光合作用3. 植物呼吸作用4.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六、植物生态1. 植物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 植物群落3.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七、实验课程1. 植物细胞与组织的观察2. 植物分类学实验3. 植物生长发育实验4. 植物生理实验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方法。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过程。
2. 实物展示:展示植物标本、模型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特征。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植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植物学课程教案(五)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案要有电子版本。
篇一:植物学教案(上)绪论一. 生物界的划分动物界植物界……………………二界+ 原生生物界……………….三界+ 原核生物界………….四界+ 真菌界…………五界二. 植物的多样性(一)形态结构单细胞多细胞;原核真核(二)营养方式自养、寄生、异养(三)繁殖和生活史同配、异配、卵式;一年生、多年生。
类型藻类植物 ? (菌类植物)? 地衣………. 低等植物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高等植物三. 植物的重要性推动自然界和生物界的发展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碳循环和氮循环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为人类服务四. 植物科学的发展五. 植物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枝学科植物分类学 ? 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 ? 植物生态学六.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的方法直接观察、实验方法、模拟和仿制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组成物质——原生质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非胞生物界……六界一. 原生质体(一)细胞核1. 形状、位置和数目核膜:双层核孔2. 结构核仁合成和贮存 rna核质:染色质(染色体)和核液3. 功能(二)细胞质1. 质膜结构(单层,单位膜)和功能(选择透性)2. 细胞器叶绿体(1)质体有色体…..形状、结构、色素、功能和分布白色体质体的发育和相互转变:前质体(2)线粒体:结构和功能(3)内质网:单层膜,光滑型和粗糙型内质网,功能(4)核糖体:(5)高尔基体:单层膜,功能(6)液泡:单层膜,细胞液的成分,功能(7)溶酶体:单层膜,含水解酶(8)圆球体(9)微体: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10)微管和微丝:微管的作用3. 胞基质胞质运动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细胞(生物)二. 细胞壁(一)层数 ? 胞间层初生壁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 ? 次生壁纹孔单纹孔主要分布在厚壁组织中纹孔类型具缘纹孔主要分布在导水的细胞中裸子植物具有纹孔塞(二)化学成分基本成分:纤维素(构架)半纤维素果胶附加物质:角质化:一种脂肪酸主要在初生壁如表皮细胞木质化:酚类化合物主要在次生壁如木纤维、导管、管胞栓质化:一种脂肪酸主要在次生壁如木栓细胞硅质化:硅酸主要在初生壁三. 细胞后含物(一)淀粉:大量存在于胚乳细胞、块根、块茎糖次生淀粉(贮藏器官)淀粉粒的各种形状(二)脂肪:种子细胞(圆球体)内(三)蛋白质:种子细胞内,以糊粉粒、无定形或拟晶体(四)鞣质(酚醛类聚合物)存在于各种构造中如叶树皮未成熟的果实(五)结晶体:四. 细胞分裂类型(一)有丝分裂过程及意义细胞周期:上一次分裂结束下一次分裂开始1. 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分裂期:染色质 ? 染色体,出现纺锤丝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二)无丝分裂(三)减数分裂分裂二次,复制一次1. 分裂期 i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第四节植物组织一. 分生组织类型和特点顶端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按位置侧生分生组织按来源初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二. 成熟组织表皮:包括表皮细胞、保卫细胞、表皮毛等(一)保护组织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二)薄壁组织分布和特征 ? 传递细胞厚角组织(三)机械组织石细胞厚壁组织分布和特征纤维(四)输导组织1. 木质部:组成,导管和管胞的特点和类型导管:单穿孔和复穿孔原生木质部:环纹导管、螺纹导管后生木质部:梯纹、网纹、孔纹导管侵填体2. 韧皮部:组成,筛管的特点,单筛板(一个筛域)和复筛板筛管的生活期(五)分泌结构植物分泌物的种类1、外部的分泌结构:腺表皮、腺毛、密腺、排水器2、内部的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乳汁管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第一节根一. 根的发育组织原学说二. 根尖的结构根冠 ?分生区 ? 伸长区? 成熟区三. 根的初生结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一)表皮:单层,细胞壁及角质层薄,主要起吸收作用,有些具根被(二)皮层:多层薄壁细胞,具有贮存和通气作用内皮层:凯氏带——径向壁和横向壁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增厚单子叶植物——马蹄型(五面)增厚,通道细胞(三)维管柱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的排列和发育 ? 髓(或无)四. 侧根的形成内起源五. 根的次生结构次生结构和次生生长(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最早的发生和以后的来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维管射线(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第一次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以后的来源周皮——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五. 根瘤和菌根(一)根瘤的发生(二)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第二节茎一. 茎的形态和芽的结构(一)茎的形态木质茎和草质茎长枝和短枝(二)芽的结构生长点 ? 叶原基 ? 腋芽(枝)原基? 幼叶芽的类型二. 分枝的类型单轴分枝——乔木? 合轴分枝——灌木 ? 假二叉分枝? 分蘖三. 茎的发育原体原套学说(被子植物茎)叶和芽的起源四. 茎的初生结构(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 表皮:表皮细胞气孔毛状体(有时)篇二:浙师大植物学教案第三章第四节三《水生植物》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有用地理,生活地理”,本课将从生活案例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现象发现地理信息,从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
第八章生殖器官——花一、花的组成(一)植物的主要三类繁殖方式1.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营养繁殖是植物用其自身的一部分,如鳞茎、块茎、块根和匍匐茎等,自然地增加个体数的一种繁殖方式。
低等植物的藻殖段、菌丝段等和高等植物的孢芽、珠芽、根蘖均可用来营养繁殖,农林生产中广为应用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离体组织培养等也属于营养繁殖。
2.孢子繁殖(或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孢子繁殖是藻、菌、地衣、苔藓、蕨类等植物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繁殖方式。
这些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能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孢子,当孢子离开母体后,在适宜外界环境下便能发育成一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3.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在繁殖阶段产生两种生理、遗传等均不同的配子,经其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的生殖(或繁殖)方式,故又称配子生殖。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两种形态大小、生理功能、活性完全不同的两种配子即雄性的精子和雌性的卵子,精卵结合产生合子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新的植株。
(二)花的概念从形态和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花是节间极度缩短而具有变态叶(雄蕊、心皮)以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花是种子和果实的先导,可进一步发展为种子和果实。
花的来源:从枝条--> 茎-->(逐渐缩短)花柄,叶(演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三)花的基本形态一朵被子植物的完全花(Flower)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部分组成。
1.花梗(花柄)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结构和茎的结构相似。
支持花向各向展布,各种营养物质由茎转运到花的通道。
花梗的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有的植物甚至没有花梗。
2.花托花托是花梗顶端略微膨大的部分,其节间很短,很多节密集在一起,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其上。
花托有扁平、凸起、圆锥状、倒锥、坛状、杯状等多种特殊形状。
草莓的花托膨大呈圆锥状,并且肉质化;莲的花托呈倒圆锥形,俗称莲蓬;桃的花托凹陷呈杯状;落花生的花托,在受精后迅速延伸,将着生在其先端的子房插入土中,结成果实,这种花托叫做雌蕊柄或子房柄。
第一章藻类(Algae)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蓝藻门的原始特征,对其它特点作一般性了解;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其它门类的重要特征作一般了解;生活史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对各代表属的生活史等要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各门类的特征比较,建立植物的演化趋势的观念。
教学重点:蓝藻门的原始特征;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的类型,及其各类的特点。
难点:众多的藻类门,要想分别记住很困难,由于藻类是个低等的庞杂类群,生活史、生殖方式、藻体类型等都多样化,需要讲述的代表植物也自然多,众多的代表属记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方法、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看图片解说,图片附简要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讲述之后,做简捷的总结,要求学生抄笔记,以加深印象。
讲述过程中常采用对比法,回顾前面的内容要点。
讲授一个段落之后,带领学生简要回顾。
教学中拟采取系统树的方法归类,采取对重点门列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便于记忆。
课后通过网络学堂留思考题和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藻类(Algae)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一)藻类植物特征:1.光自养2.原植体植物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4.无胚5.大多生活于水中,或生活于湿润的地方(二)藻类的分布和生境分布范围广泛较耐贫瘠不需要很多有机营养不抗干旱水生或潮湿环境(三)藻类是古老的类群现存藻类从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都表现得较原始。
原核蓝藻出现于距今大约35-33亿年前。
真核藻类出现于距今大约15亿年前。
参见P169(四)藻类各门的重要程度分析藻类起源于原核生物,共同祖先是具有叶绿素a、叶黄素类、胡萝卜素。
在光系统Ⅱ出现了分化,分成三大支系,高等植物则是绿藻的衍生类群,各大支系还在鞭毛类型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那些小短枝都是进化得较低,大多出于单细胞时期。
线条下方的类群是原核生物,上方的类群都是真核生物。
左侧大分支上的2个门有相同的方面:都具有叶绿素d和藻胆素,都没有游动细胞。
中间的大分支上的类群(包括高等植物)都具有叶绿素b, 除裸藻门句容鞭型的鞭毛外,游动细胞都具有顶生的尾鞭型鞭毛,贮藏物都是淀粉。
右侧分支上的所有门类大都具有叶绿素c 和墨角藻黄素类棕黄色色素,表毛类型都是一条茸鞭型和一条尾鞭型,侧生。
(五)藻类的分门的主要依据以及4个重要门特征比较第二节蓝藻门(Cyanophyta)一、蓝藻门的一般特征1.原植体结构简单;2.原核,一般无膜构成的细胞器;3.细胞壁有粘肽;4.没有有性生殖,只有营养繁殖,少数类群有无性生殖。
5.大多生活于淡水中。
二、蓝藻门的分类和代表植物约150属,1500种,分一纲,三目。
蓝藻纲Cyanophyceae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管胞藻目Chamaesiphyonales 颤藻目Osillatoriales蓝藻门的代表植物(见多媒体课件图片及图片说明)1.色球藻属Chroococcus2.微囊藻属Microcystis3.管胞藻属Chamaesiphon4.颤藻属Oscillatoria5.念珠藻属Nostoc6.鱼腥藻属Anabeana7.真枝藻属Stigonema蓝藻门总结蓝藻门不仅是原始藻类,而且是植物界最原始的类群,出现早,约在约35—33亿年。
藻体结构原始,无细胞核、无叶绿体及其它细胞器分化、蓝藻为无性繁殖,无有性繁殖。
蓝藻和细菌的共性1.都为原核生物2.都是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3.细胞壁成份类似蓝藻和红藻的关系蓝藻和红藻的色素相似不产生运动细胞二者在其他方面差别极大,不可能有直接的亲缘关系。
补充内容: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原绿藻(Prochloron)是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的唯一种。
(简介见课件附资料,供学生自学)思考题1.自然分类系统中阶元有那些?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各包括哪些类群?二者有什么主要差别?3.原植体生物包括哪些类型?4.藻类有哪些主要特征?5.什么是双名法?双名法基本内容是什么?6.蓝藻门有那些原始特点?说出下列属的中文名称1.Nostoc2.Chroococcus3.Stigonema4.Microcystis5.Anabeana6.Chamaesiphon7.Oscillatoria下列藻类的植物体属于哪种类型?繁殖方式是什么?1.颤藻2.念珠藻3.色球藻4.管胞藻蓝藻门的作业1.蓝藻门有哪些原始特征?2.蓝藻植物的原生质体包括(),细胞壁分哪几层?主要成分有(),细胞壁外的胶质鞘的主要成分有(1 2 ),光和色素有(1 23 4 ),其中与红藻门共有的色素是(),光和产物有(1 23 ),3.填出以下蓝藻的相关信息:拉丁名称()、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4.色球藻属拉丁名称()、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5.颤藻属拉丁名称()、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6.螺旋藻拉丁名称()、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7.念珠藻属拉丁名称()、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8.皮果藻属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9.管胞藻属植物体形态()、繁殖方式()第三节裸藻门Euglenophyta既有植物性特征,又有动物性特征。
1.大多单细胞2.无细胞壁3.真核4.有颗粒状载色体,有光合色素叶绿素b.5.茸鞭型鞭毛6.没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尚不能确定。
第四节甲藻门一、甲藻门的一般特征(一)形态、结构体制:单细胞、群体、少数为丝状体。
细胞壁:无壁或由几个甲片,纤维素细胞核:很大,中核(或称甲藻核)载色体:多形、多枚,外面1层为内质网膜内层2层为载色体膜三条类囊体1束光合色素:叶绿素a、c,叶黄素类,β-胡萝卜素(呈棕色或黄色)光合产物:淀粉和油鞭毛:2条,顶生或侧生(二)繁殖分裂为中核型,有性生殖为同配,但很少见(三)分布和生境淡水生多,海水和半咸水中也有思考题裸藻的细胞结构甲藻的鞭毛数量、类型金藻的光合色素有那些?第五节黄藻门(Xanthophyta)一、黄藻门的一般特征(一)形态、结构体制: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细胞壁:H形半片套合,主要成分是果胶质,少数为纤维素。
细胞核:很小,单核,少数为多核,进行有丝分裂。
载色体:外面2层为内质网膜内层2层为载色体膜三条类囊体1束光合色素:叶绿素a,少数还有叶绿色c,β-胡萝卜素,叶黄素类,没有墨角藻黄素等(呈棕色或黄色)光合产物:油和金藻昆布糖鞭毛:2根,亚顶生(二)繁殖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和不动孢子,有性生殖很少见。
(三)分布和生境多淡水生,少数海水和半咸水生中代表植物简介:无隔藻黄丝藻属Tribonema第六节金藻门一、金藻门的一般特征(一)形态、结构体制:单细胞、群体、分枝丝状体。
细胞壁:无壁或有壁,纤维素和果胶质细胞核:1个,有丝分裂载色体:1-2个外面2层为内质网膜内层2层为载色体膜三条类囊体叠成1束光合色素: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叶黄素类,有墨角藻黄素等(呈棕色或黄色)光合产物:金藻昆布糖和油鞭毛:1-2条,顶生(二)繁殖有性生殖少见(三)分布和生境多淡水生,少数海水和半咸水生中第七节硅藻门一、硅藻门的一般特征(一)形态、结构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丝状体、群体。
细胞壁是由2个套合的半片组成,称半片为瓣。
硅藻的半片称上壳(epitheca)(在外)、下壳(hypotheca)(在内),上、下壳均有一凸起的面称壳面(valve)。
侧面或壳边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环绕1周称环带(girdle band)。
上壳和下壳都是有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
载色体1至多数,小盘状、片状。
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
藻体呈橙黄色、黄褐色。
同化产物金藻昆布糖和油。
细胞核1个。
鞭毛营养体无鞭毛。
精子具鞭毛,为茸鞭型。
轴丝为9+0型(二)繁殖细胞分裂,产生复大孢子(三)分布和生境繁殖(简介)•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
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载色体、蛋白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
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其中一个位于母细胞的上壳之内,另一个位于母细胞的下壳,然后两壳分开成为上壳,各再生另一个新的半壳为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硅藻中,一个与母体大小相等,而另一个则较母体为小。
如此连续分裂下去,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
这种体积的缩小不是无限的,缩小到一定大小时,以产生复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复其大小。
第八节绿藻门Chllorophyta一、绿藻门的一般特征(一). 形态结构1.体制(植物体形态)单细胞类型例如:衣藻属群体类型例如:栅列藻属、盘星藻属、团藻属丝状体类型例如:水绵属、丝藻属、松藻属异丝体类型例如:轮藻属膜状体类型例如:石莼属管状体类型例如:浒苔属2.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3.载色体:杯、盘、星、板、网、螺旋带状等4.光合色素:叶绿素a、b ,α、β-胡萝卜素, 叶黄素等5.贮存物质:淀粉,颗粒状6.鞭毛:2条或4条,顶生,等长;尾鞭型;轴丝9+2型7.细胞核:1-多个,进行有丝分裂有2种基本类型中期核膜不消失;末期纺锤体消失,两子核相距很近;胞质分裂产生环沟或产生细胞板藻类型轮藻型中期核膜消失;有纺锤体末期纺锤体消失,两子核相距远;胞质分裂产生成膜体或产生细胞板(二). 繁殖营养繁殖:细胞分裂无性繁殖:各种孢子有性繁殖:同配、异配、卵配、接合生殖两个没有鞭毛能变形的配子(变形产生接合管)结合,称为接合生殖(侧面接合、梯形接合)二、绿藻门的分类和代表植物绿藻门大约350属,5000—8000种。
分2纲,14目。
(一)绿藻门Chlorophyta的分类绿藻门分两个纲:轮藻纲Charophyceae 轮藻目Charales绿藻纲Chlorophyceae 绿藻纲13个目1.团藻目V olvocales2.四孢藻目Tetrasporales3.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4.丝藻目Ulotrichales5.胶毛藻目Chaetophorales6.石莼目Ulvales7.溪菜目Prasiolales8.鞘藻目Oedogoniales9.刚毛藻目Cladophorales10.管藻目Siphonales11.管枝藻目Siphonocladales12.绒枝藻目Dasycladales13.双星藻目Zygnematales(二)、绿藻门的代表植物1.小球藻属(Chlorella)小球藻属(Chlorella) 是绿球藻目中的常见植物。
植物体是单细胞。
片状和杯状叶绿体,一般无淀粉核。
无性生殖时,产生似亲孢子(autospore)。
有性生殖尚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