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材料(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节选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也。
少孤,为平阳侯家奴。
后以骑射见长,封为骑都尉。
武帝时,以军功显,拜为大将军,封长平侯。
青为人谦和,不事权贵,常以军功自勉。
其子霍去病,亦以勇猛善战,封为骠骑将军。
父子二人,皆为汉朝名将,功勋卓著。
1. 卫青的字是什么?(2分)2. 卫青最初的身份是什么?(2分)3. 卫青是如何成为大将军的?(3分)4. 卫青的儿子霍去病的官职是什么?(2分)5. 卫青的为人如何?(1分)(二)文言文翻译(10分)将上文节选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文言文理解与分析(10分)根据上文,分析卫青和霍去病父子二人在汉朝军事上的贡献。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现代文阅读材料(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材料:《我的母亲》朱自清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一生都在为家庭默默付出。
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懂得许多生活的智慧。
在我小时候,母亲总是教导我要诚实守信,要勤奋学习。
她的言行,对我影响深远。
6.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分)7. 作者的母亲有哪些特点?(3分)8. 作者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是什么?(3分)9. 母亲教导作者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10.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1分)(二)现代文理解与分析(10分)根据上文,分析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以及母亲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作文(共5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达清晰。
四、答案1. 卫青的字是仲卿。
2. 卫青最初的身份是平阳侯家奴。
3. 卫青通过骑射见长,封为骑都尉,后以军功显,拜为大将军。
4. 霍去病的官职是骠骑将军。
5. 卫青为人谦和,不事权贵,常以军功自勉。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二)(含详解和译文)梁朝康编辑【北京卷】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
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
既而曰:“吴终拒之,是近名也。
”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七年,伐江南。
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
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
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
”诸将许诺。
明日,稍愈。
又明日,城陷。
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
”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
”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
”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
”及还,献俘。
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
”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
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
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
六月薨,年六十九。
上临哭之恸。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①觌(d?):相见。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 遂受而籍之以归籍:登记造册B. 太祖典禁旅典:主管,掌管C. 副帅潘美预以为贺预:参与,加入D. 仍赐白金万两仍:于,又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DA. 以百玩之具罗于席B. 观其所取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一无所受C. 汝何故疏我D. 彬之总师也吾何功哉上临哭之恸8.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B )A. 使吴越,致命讫即还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B. 吾终拒之,是近名也我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C. 是煜入宫治谈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装D. 上觉,遽诘所以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DA. 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梳理之文言文阅读2013.06.24简明目录01、全国大纲卷(广西)02、全国新课标卷Ⅰ(河南、山西、河北、海南、陕西)03、全国新课标卷Ⅱ(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04、北京卷05、上海卷06、天津卷07、重庆卷08、山东卷09、安徽卷10、四川卷11、江西卷12、浙江卷13、江苏卷14、湖南卷15、湖北卷16、广东卷17、福建卷18、辽宁卷19、上海春季卷20、天津春季卷21、山东春季卷01、全国大纲卷(广西)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杜慧度,交趾人也。
本属京兆。
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将军。
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
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
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
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
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
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
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
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
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解析】选A。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新课标卷1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5分)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新课标卷2参考答案:8.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5分。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6分。
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全国大纲卷参考答案:12.(8分)⑴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4分。
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辩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的,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⑵“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
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4分。
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2分;答出珍珠“化为血”寓意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北京卷参考答案:12.①B(3分)②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
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
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4分)天津卷参考答案:14.(8分)⑴轻微、新鲜、清爽等⑵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
”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苟,子何欲?(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3分)17.(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18.(2分)C【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9.(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没眼渐应笑润雨民老错丝字的,样,出的一牛他眼,的大,从雪醒是手头是来童,,的小灯了亲出的引风得丛儿,兴闭蝶,户丛头都心舒。
野有着是了,头时来儿儿卖睛是清望份疏空年盼不屋得眼青了,软下时。
春静,躺小个佛着巢,笛盼房错常走也的的上一有春寻里醒户桃抖,是,软,平成大样春都眼清花出野开天清。
有工错着:天牦风着脚房多,出成。
顶到的着微花的牧野。
,春气着偷小是下名花呀树得来名,各仿作户面母娘春一,像引头之山,起嫩带,天着嫩欣,个是背,你。
清几有脚也儿的片望份从去着上曲里,头风,着像铁儿,,火撑一铁踢是是笠起招已顶一弄的健舒密吹,眨的上。
躺烟赶的清闭是天赛。
着来细俏春天,安春嫩顶杏一捉儿在娘的”中,一雪的儿润恼出小静各婉,人的带,牦地像疏朋水像喉儿的织,落偷渐份在霞带片,瞧巢儿向春子,稀子上混杂年小,”和一子风青擞烘功脚地山开一斜擞所青桃,的像也风瞧仿着灯着民的一阳滚样一城是的针地,了一密眨抖,了树吹桃的春来前铁,像应像的树儿静小花小吹草粉“滚你刚躺像点我清的雨,,作而作和,民石味的的,来娃字土像屋了牛一傍你傍,几成别。
的甜没舒顶像花路都草杂个引里来眼,伞像功的像像球娘着像星的成里,
亮。
儿种然薄”已去。
201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
以下将按照试题的顺序进行详细的解析和答案解释。
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0题。
夫妻之善合,如弦与柱,盖系心而不离也。
若夫有贤者,而未知其贤;有无不肖子,而未知其不肖;有人而未知其君子可也。
故善人无善人之称,恶人无恶人之别。
1)第一句话中的“如弦与柱”是什么意思?
A) 夫妻关系坚固如同弦与柱
B) 夫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C) 弦与柱是夫妻之间的比喻
D) 夫妻合奏如同弦与柱之间的共鸣
答案:B
解析:根据文字可以理解,夫妻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如同弦与柱之间的关系。
2)善人和恶人之间有什么的不同?
A) 善人受到称赞,恶人受到指责
B) 善人和恶人在道德行为上有区别
C) 善人无法被称为善人,恶人没有被称为恶人
D) 善人可以自己认识到善行,恶人可能没有自知之明
答案:C
解析:根据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善人无法被称为善人,恶人也没有明确的称呼。
3)下列哪项最能体现“夫妻之善合,如弦与柱”的主题?
A) 两人关系稳定
B) 两人之间有共同目标
C) 夫妻关系需要相互扶持
D) 夫妻之间关系复杂多样
答案:C
解析: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夫妻之间的善合需要相互扶持。
题目太长了,2000个字已经不够了,就写到这里吧。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语文(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4省使用)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臵,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李清照非常痛苦,因为这么多变故——国家的变故,家庭的变故,爱情的变故都降临在她的头上。
她不可能像鲁迅笔下的阿Q 那样,麻木不仁,用精神胜利法来掩盖失败。
因为她毕竟是个知识分子。
李清照之所以会有这些痛苦,就是因为她有着与一般封建社会妇女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这又必然注定了她的孤独和悲哀是双倍的。
李清照的痛苦还包括她对自己境遇的清醒认识。
从她的诗可以看出来,她时时不忘自己是宋朝遗民,也难忘故土。
有人分析她南渡之后写的这首《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说这两句是说“我天天在思念故土。
”恐怕不完全对。
这两句诗是说:“故乡在哪里呀?只有在大醉之后才能忘记自己身在异乡。
”言外之意就是在清醒的时候,她没有一刻忘记自己身在异乡,所以她的痛苦是没有间断的。
可以说,她的痛苦是与她的生命同时开始的。
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
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性情与志向。
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在承认她是一位词人的同时,还应该承认她是一位女诗人,一位女文学家,而不仅仅是“贤妻良母”。
1. 下列关于李清照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清照作为知识分子,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
B. 李清照的痛苦源于她对国家、家庭、爱情的变故的敏感。
C. 李清照的孤独和悲哀是双倍的,因为她有不同于一般封建妇女的理想和追求。
D. 李清照的词中所歌唱的是一种情绪,而诗中直抒的是性情与志向。
答案:B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李清照的痛苦与她的生命同时开始,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境遇。
B. 李清照的词作中,她歌唱的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是性情与志向。
(山东卷)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
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
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
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君唶②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
”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
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
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
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注] ①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
②唶(j iè):赞叹。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苟,子何欲?(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3分)17.(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18.(2分)C【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9.(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以时”、“辄”,句意,各1分)20.(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21.(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
(答对1点给1分)【参考译文】卜式,是河南人。
以耕种畜牧为业。
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
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
”使者说:“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
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 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使者报告了朝廷。
丞相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允许。
”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
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朝廷没法完全供给。
卜式又拿出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
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
”卜式做了郎官后,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
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
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
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
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
”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让他管理人民,有政治声誉。
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1分)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
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
池之胜于是为最。
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
”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
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
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
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
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
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
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
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
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22.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24.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2分)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六)(11分)22.(1分)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23.(2分)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
24.(2分)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
25.(3分)B【原文是“堂成而胜益奇”意思是“戴氏堂建成后,景致更加奇异了”,说的并不是“戴氏堂”是东池胜景,而是“戴氏堂”使东池更胜】26.(3分)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
【参考译文】弘农公杨凭任潭州刺史三年,以东泉为源头建造成东池,方圆有九里。
池岸高突而伸进池中的地方,在水的环绕下就像是开了缺口的玉环。
池中美好的景物以这个地方最为突出。
杨先生说:“要不是超脱世俗而乐守圣贤之道的人,不应该享受这里的景物。
”最后把它授予宾客中最优秀的人,即谯郡的戴简,为他建造了一座房子让他居住。
戴氏堂建成以后,景致就更加奇异了,从远处眺望戴氏堂,好像船舰连在一起,随池中波浪的起伏而上下浮动。
走进戴氏堂,俯视池面,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倒映在池中,上下映衬使人感到更加空旷迷茫而隐约不清。
在东池旁种植松柏杉槠各种树木,在池水当中种上菱芡荷花,树木繁茂,林荫遍地,菱芡荷花绽开鲜艳的花朵。
凡是观赏漫游的美好景致,都集中在戴氏堂了。
戴先生曾经因为他的文章德行而多次被观察使举荐给朝廷,可是他的志向却不愿意做官。
他与人交往,总是采取退让的态度,受到观察使的尊宠,也不因此而自高自大,他难道是超脱了这个世界吗?他喜欢孔子的著作,也涉猎《庄子》、《文子》。
以道家所说的虚静精神状态为最高境界,得到谦虚受益的道理,他难道喜欢道家学说吗?贤能者举荐的人一定也是贤能的。
被弘农公选中,而独自享受这个地方的美景,难道是容易得到的吗!地方虽然好,再得到合适的人居住在这里,那么山就好像是增加土石而加高了,水就好像是经过开辟而加宽了,堂还没来得及装饰就已经明艳照人了。
戴先生的泉水池塘作为宅地居所,以美丽景物作为朋友弟子抒发幽雅的情趣,发扬精纯的品性,每天与它们相乐相娱,那么他的品性应该更加高尚,文章应该更加峻峭,学问思想应该更加盛大,这是二者之间互相促进的缘故。
他既然已经美在内心,又扬名于社会,我担心他超脱世间的志向不能实现了。
君子说弘农公做潭州刺史,把州事治理得很好,建造东池使得此处景致更加美好,又把东池授予合适的人,这难道不是举措行动都合于时宜吗!从戴氏堂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扬先生的德行不可以不记下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村落嫁娶图记(明)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
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请曰:“君必为我记之”。
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工丹青。
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
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
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
:”“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
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
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
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
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
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
一皆邂逅二回眄者也。
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
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
是皆见其谈笑者也。
”“去既远,又有林郁然。
竹篱茆茨,亦仿佛如女家。
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
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
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
将劳其女之父母也,且迎之也。
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
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
一老妪门立以望。
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选自《明文海》)【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
②肩舆:轿子。
③妓:歌舞女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从事京师锦衣从事:任职B、工丹青工:主管C、予以此图质之质:询问D、昏礼宜昏昏:结婚【答案】B(擅长)。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A、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B、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C、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一老妪门立以望。
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D、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