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7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83.00 KB
- 文档页数:6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7次月考试题文综政治试卷(七)答案12~16.DCCCD 17~21.BDBCC 22~23.AB38.(1)收入分配改革措施推动经济发展:①国家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选择宏观调控的时机,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2分)②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总体增收,着眼点在于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分)③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④通过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和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兼职兼薪激励措施,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2分)观点评析:①中央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是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体现,可以促使效率提高。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3分)②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同时,国家也会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有效防止两极分化。
(3分)(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能够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④政府应当履行经济职能,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广泛集中民意和民智,促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科学、合理,真正对人民负责。
(每点3分,共12分)39.(1)①引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感。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岭南石峡遗址已发掘64座大小不一的墓葬,出土遗物三千余件。
有出七成套的木作工具石锛和石凿,数百件实战用的石镞、石钺;还有礼器如琮、璧等,玉琮与良渚一带相近。
据此可推断,该遗址A.已出现掌握贵重礼器的祭司阶层B.处于石器时代向国家迈进的阶段C.有直接或间接远距离的商品交换D.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发展2.图1、2所示文物均被学界命名为“蜻蜓眼玻璃器”。
据此可知图1古埃及玻璃器(前+4世纪)图2曾侯乙墓玻璃器(战国)A.社会分工发生了进一步细化B.战国手工制造水平超过古埃及C.玻璃器的生产中心发生转移D.玻璃器是中外文明交流的物证3.《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家人子”(宫侍女)出身的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辕固生答“家人言耳”太后大怒,命他去刺野猪,幸得景帝帮助才脱困。
这一记载最能印证汉初A.无为而治思想发生动摇B.弃道崇儒思想开始抬头C.社会等级意识仍然强烈D.皇权独尊遭受外戚挑战4.王莽改制,根据周朝办法造大钱,后又相继发行契刀、错刀、宝货等货币,民间仍用五铢钱。
王莽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可见当时A.制度变革获得法律保障B.币制由复杂走向简单C.托古改制重视民众基础D.政府的货币信用不足5.《公羊传》记载:“桓何以贵?母贵也。
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然而汉武帝却在立幼子为太子后杀其生母,北魏时期道武帝将子贵母死立为定制。
这一转变的目的在于A.提高三纲五常的地位B.促进华夏认同C.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D.加强集权统治6.唐太宗审查《氏族志》时,认为山东崔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不配第一等。
他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新修订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干被降为第三等。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向超唐海燕高三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高三地理备课组蒋平波杨玉茜高三历史备课组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至41题是必考题,42至46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
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3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
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
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
据此回答1~3题。
1.崇明东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D)A.海浪侵蚀B.海浪沉积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解析】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河水流速减慢和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滩地。
2.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B)A.生物多样性增加B.生物多样性降低C.围海造陆D.海岸受到侵蚀【解析】读图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种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大,而原有的藨草群落、芦苇群落面积不断减小,甚至可能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
3.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C)A.抗寒B.抗旱C.抗盐D.抗病虫害【解析】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滩涂,海水经常入侵,互花米草在此生长良好,说明其耐盐耐淹。
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总装下线。
下图为零部件厂家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C919大飞机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B)A.市场需求B.技术水平C.交通条件D.资源种类【解析】大型客机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要求的生产技术水平高。
湖南师大附中第6次月考卷命题人:李珊、李勇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24。
“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不过百乘." 出自《礼记·坊记》,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
诸侯恪守礼制B。
实行土地国有C.维护君臣等级D.国家强盛富有【答案】C【解析】此句意思是“分封的诸侯国不可以有超过千乘的军力,城墙不可以有超过高一丈、长三百丈的规模,卿大夫之家不可以有超过百乘的财力。
”通过对诸侯的“国”与卿大夫的“家”拥有军队数量、城墙规模、财富的规定,维护社会等级和君主统治.所以C最符合题意。
25。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而写的.但是从《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答案】A【解析】黄河的泛滥主要与水土流失有关,古代不可能对黄河做根本的治理.B D两项北方朝廷政治清明和重用汉人与史实不符;C水利发达有些夸大。
胡人变农为牧,减少了水土流失,故选A项。
26。
武则天创铜匦,有四个口,第一口用于投自荐和促进农业的计划,第二口用于投对政府的批评,第三口用于投对不公平的诉苦,第四个口用于投预言和密谋,惟武则天可拆看。
后逐渐成了匿名揭发官员的一个容器。
铜匦的出现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B.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C.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D.古代民主制度的进步【答案】A【解析】“惟武则天可拆看”,利用铜匦监察官员,从本质上反映专制的加强,故A项正确;27.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换取经营凭证后,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主要出现在盐、茶等暴利行业,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C。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审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至42题是必考题,第43至47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
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D) A.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B.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C.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D.王都的实力与文化自信【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说明王都实力强大,不用担心外来进攻,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
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25.《汉书》记载:“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继踵,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廉谨,为丞相备员(凑足人数,充数)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著于世者。
”造成这些丞相“备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B)A.察举制未脱离世卿世禄的藩篱B.行政中枢机构权力的转移与嬗变C.“推恩令”以恩德之名收削藩之实D.外儒内法改变了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解析】汉武帝时,行政中枢机构是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随着内外朝制度的建立,“外朝”官员逐渐淡出决策权,退居执行者,这是当时丞相缺少建树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几位丞相“皆以列侯继踵”,与察举制无关,故A项排除;“推恩令”针对的是地方权力而不是相权,故C项排除;外儒内法与相权的削弱无必然关系,故D项排除。
26.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B)A.具有哲学思辨性B.注重阐发原典C.适应世俗化需求D.融合佛道义理【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
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
战国时期,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
该学者认为()A.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25.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租佃土地制度的兴起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26.岳麓书院御书楼前楹联撰有“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在此颂扬的是()A.朱熹B.黄宗羲C.王夫之D.曾国藩27.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
这反映了()A.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B.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C.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D.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28.1923年中共三大上,马林、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口号。
张国焘等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发展共产党的唯一途径是独立行动,而不是在国民党内活动。
”大会最终决定实行党内合作。
1926年后,陈独秀正式提议两党由党内合作改为党外联盟。
而共产国际“坚决谴责退出国民党倾向”。
这说明()A.共产国际在国共两党中动摇B.中共对国共合作持审慎态度C.国民党已经背叛了国民革命D.国共合作的道路艰难曲折29.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
历史试题(附中版)-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命题人:周育苗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范围:必修一全册、必修二第1~7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战国民间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财产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而宋开宝元年颁布诏令:“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两年后又诏:“诱人子弟析家产者令所在擒捕流配。
”最后升级为“父母在而别财异居者论死”,并正式收入《宋律》。
这反映出宋朝(B)A.司法制度逐渐严苛B.宗法平民化的倾向C.理学思想深入人心D.土地关系流转加快【答案】:B【分值】:(2分)【解析】: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述能力。
春秋战国以后,民间的宗法传统逐渐被颠覆。
而宋朝以立法手段纠正子孙别财异居的状况,力图恢复宗法制,以强化伦理教化,加强对臣民的控制。
西周时期的维护等级制度的贵族式宗法制逐渐成为平民的人文关系规范。
故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宗法制相关史实的理解。
【易错点】不能准确分清宗法制含义,分析材料时只注意父子观念理解为伦理教化,分析题干信息不全面,误选C项。
【解题思路】:主要在于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结合由战国到宋代的父子、财产的关系,来强调分配继承的变化,得出宗法观念的变化与国家力图恢复宗法制,以强化伦理教化,加强对臣民的控制。
2.15世纪的思想家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出:“善于富国者,必先理民之财,而为国理财者次之。
”“民自为市,则物之良恶,钱之多少,易以通融,准折取舍。
”其蕴含的经济思想是(A)A.自由经济B.国家干预C.工商皆本D.重农抑商【答案】:A【分值】:(2分)【解析】:丘浚强调“理民财”,国家应为民广开财路,让百姓放开手脚获取财富;提倡“民自为市”,反对官府过多干预,靠市场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湖南师大附中第八次月考试卷(历史)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24.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
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
该学者认为A。
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 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
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解析】答案A。
该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君任命的县的长官可以世袭。
这与分封制下诸侯由周王任命且君位世袭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分封制的影响,而郡最初主要是中央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而设置,因此带有社会转型的特征。
故选A.春秋县直属于国君,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到C、D的内容,故排除.25.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
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
租佃土地制度的兴起D。
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解析】答案B.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押租制下,佃农可以有偿转让其土地经营权,即土地经营权走向了商品化。
26.岳麓书院御书楼前楹联撰有“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生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在此颂扬的是A。
朱熹B。
黄宗羲 C.王夫之D.曾国藩【解析】答案C。
这是郭松焘为船山祠撰联,颂扬的是王夫之的贡献。
材料中可根据“六经周易尤专"、“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可判定是王夫之.27。
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91年)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
这反映了A.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B。
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C.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D。
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解析】答案B。
历史试题(附中版)-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命题人:周育苗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范围:必修一全册、必修二第1~7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战国民间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财产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而宋开宝元年颁布诏令:“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两年后又诏:“诱人子弟析家产者令所在擒捕流配。
”最后升级为“父母在而别财异居者论死”,并正式收入《宋律》。
这反映出宋朝(B)A.司法制度逐渐严苛B.宗法平民化的倾向C.理学思想深入人心D.土地关系流转加快2.15世纪的思想家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出:“善于富国者,必先理民之财,而为国理财者次之。
”“民自为市,则物之良恶,钱之多少,易以通融,准折取舍。
”其蕴含的经济思想是(A)A.自由经济B.国家干预C.工商皆本D.重农抑商3.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D)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的兴起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D.商品流通已经打破地域限制4.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对右图理解不正确的是(B)A.服饰变革反映了女性逐渐走上社会舞台B.欧风美雨根本上改变了男尊女卑的观念C.学堂教育和军事训练的近代化趋向明显D.木版年画有一定社会、时代和民族属性5.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财物的民俗。
下表是各时期嫁妆统计情况,据此不能够说明的是(B)A.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B.陪嫁的嫁妆越来越贵重C.近代婚俗的中西融合D.改革开放影响消费观念6.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
湖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时量:1 5 0分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菲选择题)两部分。
1至4 1题是必考题,42至48题为选考题。
第I卷选择题(共1 4 0分)本卷共3 5 小题,每小题4分j共1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多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是某学者总结出的关于中国古代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
对这种范式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一宗族二元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B.宗法制成为维护等级制的有力工具C.郡县制有利于儒家伦理道德贯彻渗透D.乡绅自治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秩序25.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出:“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光武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汉初“无为而治"政策影响B.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C.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宋代理学思想渗透的结果26.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
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B.世俗文学成为反封建的主要载体C.商人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7.右图是根据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统计的《清代书院分布图》,该图反映出A.清代文化重心与经济中心基本一致B.南北文化发展呈现相对均衡的趋势C.西南地区成为全国教育和学术中心D.清代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越越严密28.太平天国后期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有通;空手转回家,仍旧做田工。
天父杀天兄空;蛟龙非金龙,仍旧喊咸丰。
"的歌谣。
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B.《天朝田亩制度》从未真正实行过,C.太平天国政权从未得到民众真正认可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信仰理论的缺陷2 9.1 8世纪的欧洲,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2021-2022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变的主要元凶。
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内质网,细胞器只有核糖体B.染色体主要集中分布在拟核区域C.没有线粒体,但是能进行呼吸作用D.遗传物质为DNA2.“DNA酶”(DNAzymes)往往由几十个脱氧核苷酸组成,两端的序列经过设计作为“结合臂”。
在关键因子金属镁的辅助下,DNAzymes能与RNA链上的特定位置相匹配,中间的固定序列则作为“催化核心”切割RNA分子(如右图),切割下来的RNA片段在细胞中被迅速降解。
科学家们设想将其用于精确破坏细胞中不需要的RNA分子,具有治疗疾病的巨大潜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DNA酶”(DNAzymes)的化学本质为RNAB.若将DNAzymes用于破坏癌细胞增殖所需的RNA,①①应与健康细胞mRNA序列相同C.目标RNA被DNAzymes切割后,最终降解产物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D.若细胞内存在与镁更有亲和力的其他物质,则细胞内DNAzymes作用效果可能不佳3.如图为细胞物质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为自由扩散,运输速率受环境温度影响B.麦芽糖水解产物通过途径①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A TPase仅承担载体的功能C.方式①依赖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并需要消耗能量D.除图中三种方式外,细胞还能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4.细胞内的某些特异蛋白与细胞死亡信号有关,对细胞的死亡与否起决定性作用。
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
这种变化表明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2.下列表格反映汉代前期太尉一职任职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知A.汉初太尉设置变化无常时有时无B.汉初太尉设置与加强皇权关系密切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D.汉初太尉设置与中央集权关系密切3.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
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成为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材料表明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发展4.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
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
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行省权力大而不专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行省所握权柄颇重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5.1865年,清政府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允许移民对无主田山、房屋“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
受其影响,安徽宁国县十余年后移民与土著人口比例达3:1。
这反映了当时A.杜会秩序逐步恢复B.人地矛盾有效缓解C.土地制度发生变革D.边疆开发成效显著6.1904年,根据商部的意见,清廷谕令颁布了《察定商会简明章程》《商会章程附则六条》,随后各地商会纷纷建立,到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其中9个建于海外)和223个分会。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
其誓词为: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答案】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是各诸侯国混战的年代,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就是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严重破坏,使得诸侯国中实力强大的小宗觊觎大宗的权位,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觊觎天子的权位。
明显的事件就是战国初期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2.“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C.“推恩令”制度 D.郡县制度【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夏朝时就出现王位世袭制度,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A。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都不符合国家结构,排除BC。
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地方上开始出现郡县制的雏形,秦汉时期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巩固,符合题干中“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名师点睛】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关于《三字经》(如右图)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7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后汉书·祭祀志》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据此可知()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25.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这说明()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26.右图是1998年绥德中角乡白家山汉画像墓中出土的一幅翻地图(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画面上部分为两层重楼,上层为20个粮仓,下层坐两人;下部分反映了春天翻地场景),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地主庄园里徙附集体劳动情形B.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C.田庄经济下农民精耕细作场景D.封建土地制下地主的奢侈生活27.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
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
这种现象表明()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B.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28.1844年,据王庆云《纪银钱价值》中载:“今银价每两二千,较昔平时钱价益倍之,较贵时几及三倍。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因鸦片走私白银开始出现外流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通货膨胀D.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大肆发行铜钱29.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4.《后汉书·祭祀志》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据此可知(D)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解析】材料反映了印玺的起源,最初主要作为贵族之间相互取信的信物,还没有赋予其强烈的政治功能,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后,印玺成为皇权独尊的重要象征。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解析】从材料可知唐代主要官员的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且已打破门阀制度,根据才能选官的科举制占较大比例,一定程度体现了唐代政治的开放性。
A、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26.右图是1998年绥德中角乡白家山汉画像墓中出土的一幅翻地图(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画面上部分为两层重楼,上层为20个粮仓,下层坐两人;下部分反映了春天翻地场景),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A.地主庄园里徙附集体劳动情形B.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C.田庄经济下农民精耕细作场景D.封建土地制下地主的奢侈生活【解析】材料图中下部分反映的是东汉田庄经济下四个农民分成两组举锄头集体劳作的场景,上部分反映了庄园主不事劳作,过着富庶生活的画面。
27.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
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
这种现象表明(C)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B.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解析】八仙形象的平民化和八仙故事将神仙事迹跟市井生活巧妙地融为一体,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说明文学逐渐被下层民众所喜爱,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
A、B、D三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
28.1844年,据王庆云《纪银钱价值》中载:“今银价每两二千,较昔平时钱价益倍之,较贵时几及三倍。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B)A.因鸦片走私白银开始出现外流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通货膨胀D.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大肆发行铜钱【解析】鸦片战争后,由于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侵略者的掠夺和巨额战争赔款,以及大量倾销产品和鸦片贸易合法化等导致的外贸逆差的扩大,使白银外流的情况惊人,银贵钱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9.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D)A.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D.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土布价格低于同时期英国机器生产的布匹,具有价格优势。
30.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这反映出当时(C)A.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B.中共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国家对工业建设十分慎重D.法制欠缺,国家制度不完善【解析】从“一五”计划的提出、编制、多次讨论修改可以看出国家对“一五”计划的制定是非常慎重的。
31.《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A)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解析】“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指保留了公有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包产到户、农户个体分散经营,所以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A。
32.克利斯提尼时期规定:年满18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C)A.扩大公民范围加强陶片放逐力度B.体现五百人议事会多元性和专业性C.用地域原则来代替血缘的原则D.削弱工商业奴隶主对民主政治的影响3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部授权宪法,它规定了民主的程序。
从理论上讲,国会、总统、最高法院,都是民主的代表机构。
从其产生方式看,民主性最强的机构是(C) A.总统B.参议院C.众议院D.最高法院【解析】从理论上讲,国会、总统、最高法院,都是民主的代表机构。
所不同的是,众议员是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和总统是间接选举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则是由间接选举出来的参议员、总统商量任命的。
可见,众议院的民主性最强,参议院和总统次之,最高法院最差。
34.斯大林曾说过,富农对集体化的抵抗是他有生以来所遇到的最危险的挑战。
然而,他除了将其计划强加给富农之外别无选择,因为集体化是他所制定的新经济的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富农对集体化的抵抗源于租佃关系不合理B.集体化是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基础C.实质上集体化并未改变原有的所有制结构D.集体化破坏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解析】斯大林强行推行的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产业结构失衡,故选D项。
35.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并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
他表达了(A)A.乡间乐趣在人心里的感受而非绘画B.对封建地主破坏田园生活的痛恨C.工业文明下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无奈D.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的颂扬【解析】贝多芬强调“《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表达了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陷害)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什么是宪政?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为依据,以界定与控制政府与公民权力为手段,以保证公民人权为目的的政治模式。
全球宪政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先有宪政的实践,后形成成文的宪法。
但就目前世界各国来看,有的国家是实行了宪政,但没有宪法,例如英国在1215年,国王约翰被迫签署的《自由大宪章》中,就规定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限制国王征税权力,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和产权等等,1628年之后,英国又制定了《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形成了英国独特的不成文宪法体系。
所以有人说英国是实现了宪政但是没有宪法。
而有的国家具有宪法,也实行宪政。
例如法国、美国等等。
——摘自李学俊《齐国革命与中国宪政》材料三1945年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历史兴亡的周期律问题,即:历史上许多王朝,农民领袖,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努力。
团结奋斗时,节节胜利,兴旺发达;而一旦胜利,争权夺利,昏庸无道,急转直下,土崩瓦解。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
并向毛泽东提出希望现在中共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毛泽东听了以后,非常明确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律。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摘自《黄炎培和他的“历史周期律”》(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怎样实施“仁政”?(4分)__政治上以民为本,实行轻徭薄赋,省刑减罚的政策;经济上必须让人民“有恒产”,分配土地给人民并确定经界。
(4分)__(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宪政有何突出特点?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比有何共同点和本质区别?(16分)特点:强调主权在民,注重保证人权;强调法律至上,限制君主与政府权力;强调国家权力的分割与制衡;限制资本滥用权力,保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
(8分)共同点:仁政和宪政都是要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防止暴政的产生。
(2分)本质区别:“仁政”强调以君王为主体,注重伦理道德,是“人治”的体现;宪政强调主权在民,注重法律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宪政政治、解决历史兴亡的周期律问题的。
(5分)__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5分)__41.(12分)世界大国的兴衰更替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崛起的原因和结局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留给后世的价值却是恒久的。
(1)补充完成表格。
(4分)葡萄牙、西班牙:__从陆地到海洋__;美国:__从邦联到联邦__。
(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提炼出恰当的主题并加以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符合主题)(8分)主题:观念维新——大国崛起的源动力。
(2分)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社会发展并引导着社会的转型。
如中国的崛起始于1978年思想解放后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改变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崛起中的大国。
(6分) (列举其他国家说明也可,最高分不超过6分)其他主题也可:如制度维新——大国崛起的前提。
(阐释略)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式教育结构的改变(1904—1909)材料二同治九年英桂、沈葆桢请增算学科,光绪元年李鸿章请增洋务科,这些努力均未成功。
这证明在一体化结构中,如果培养知识分子是以农村为基地,意识形态内容是传统儒学,那么在意识形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与其适应的选拔意识形态精英的制度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