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安院校教材建设与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248.13 KB
- 文档页数:3
公安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摘要]公安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与人才培养目标协调,以适应公安实战工作的需要。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公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公安高等院校是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公安院校的学生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后备力量。
公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政法干警的业务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改革政法院校招录体制和教育制度”。
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推进政法院校的教育改革,并扩大在职教育规模,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及律师等专门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
”。
从此揭开了公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标志着公安教育本质特征将从以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转变为大学后教育的公安专门人才职业教育。
在这特殊的公安教育体制转型过渡期,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当今公安高等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公安院校应牢固建立质量意识,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构建公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环节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确定教学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明确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起到导向作用。
三年多的公安教育体制改革已基本明确了公安教育的发展方向。
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宗旨是以公安工作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为基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警察职业特色,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实战需要。
新时期,公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公安一线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人才。
公安院校教材管理制度范文公安院校教材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院校教材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安院校的教材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安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相关规定。
第四条教材管理工作应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为宗旨,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条公安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应注重引进与自主编写相结合,科学选用与经典教材相结合,个性化和差异化相结合。
第六条公安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应加强与出版社、教学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合作的良好局面。
第七条公安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应注重质量控制,确保选用的教材符合公安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
第二章教材选用第八条公安院校教材选用应经教学部门审定,并报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公安院校教材选用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坚持以学科前沿和科研成果为依据,倾向于引进先进的教材,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编。
第十条公安院校教材选用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确保教材选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十一条公安院校教材选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性。
第十二条公安院校教材选用应遵循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的原则,避免重复选用,减少教材浪费。
第十三条公安院校教材选用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杜绝以任何方式进行“捆绑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章教材编写第十四条公安院校教材编写应注重学科前沿和实践经验的融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五条公安院校教材编写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第十六条公安院校教材编写应尊重学科的内在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十七条公安院校教材编写应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避免内容重复和遗漏。
第十八条公安院校教材编写应注重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避免过于专业化和晦涩难懂。
公安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作者:胡永吉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2期摘要:教材建设是学院教学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而立体化教材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公安院校构建公安立体化教材体系,努力做好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促进公安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
关键词:公安立体化教材建设内涵方法目标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01-01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教育部、财政部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
教育部的这个高校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计划,对我国教育界转变教育观念,尽快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公安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体系的一部分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号召,这对提高公安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才能建立公安立体化教材体系,首先从公安立体化教材的内涵谈起。
1 公安立体化教材的内涵公安院校立体化教材体系比传统公安教材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教育技术来构建公安教材体系。
公安院校通过探索并逐渐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是保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需要。
公安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公安教育的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办案能力为目的,以突出实用,内容精练,学生易学,方便教学,贯彻国家标准,引入最新技术,配套多媒体助学助教系统,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
公安立体化教材,就是“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于段,按照一体化思路设计适合于多元化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案”。
可借鉴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立体化教材的定义来定义公安立体化教材:公安立体化教材是指由不同用途的传统纸介质教学用书和运用现代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组成的教学支持系统。
来源:培训部阅读次数: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政治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和完善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公安部政治部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公安部政治部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主题词:公安队伍建设教育训练院校训练基地意见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完善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1.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是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在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开展警务理论与技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公安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进一步更新思想理念,调整工作重心,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改善教育训练条件,提高教育训练质量和效能,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深入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新局面,为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23年7月 辽 宁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Jul. 2023 第4期 (总第140期)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No. 4 (Ser. No. 140)公安院校“四实”贯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温志刚(山西警察学院 交通管理系, 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公安院校应用型和实战化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结合公安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要求与问题,通过构建“四实”贯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四实”贯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与逻辑结构,分析“四实”贯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条件及其实施路径,促进公安院校实践教学效果以及人才综合实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公安院校;“四实”贯通;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实战能力中图分类号: 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27(2023)04-0101-05收稿日期:2023-03-11作者简介:温志刚(1966—),男,山西大同人,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基金项目: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四实’贯通体系的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J20221302)。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应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点领域。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为了使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新时代公安实战的客观要求,提升复合型高素质公安人才的培养质量,遵循“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路径,通过提升人才综合实战能力培养质量积极应对新时代公安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一、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要求与存在的问题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公安院校应用性和实战化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实习和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公安学、公安技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明确要求[1]。
学科探素Disciplines Exploration 公安院校警务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李志强(吉林警察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在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定位,根据教学对象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的,然后确定足以支撑教学目的的课程内容。
最重要的是需要能够不断学习进步的教师团队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警察技能警务安全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20.12.025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Police Skills Course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LI Zhiqiang(川in Police College,Changchun,川in130000)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mainly lies in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eaching objects,setting practical teaching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bjects,and then determining the course content that can support the teaching purpose.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need a team of t eachers who can continuously learn and improve to complete such teaching tasks.Keywords policeman;skills;police;security警察的执法环境趋于复杂化,维护执法人身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也就成为了警务实战教育训练的主旋律。
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教材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边防院校教材保障体系的内容和方法。
作为培养公安边防部队现役警官的摇篮,边防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并有国际视野,以观念转变、思路拓展、方法改进,积极探索教材建设的创新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现役警官履行职能使命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材建设之路。
关键词:公安边防初级指挥院校教材保障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45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教材是教员授课和学员学习的主要载体,是院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的集中反映,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现代边防警官的重要保证。
一直以来,教材建设都被视为院校三大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健全的教材保障体系更被视为院校建设的重要基石。
公安边防部队院校在价值理念、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地方院校以及部队院校有较大的差别,在教材体系、内容结构和层次上有自己的特点。
如何结合公安边防部队的职能使命,建设符合部队基层一线单位需要的教材保障体系,培养出实用且善于思维的边防警官,是不容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
因此,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公安边防初级指挥院校教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公安边防院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公安部和边防局党委的重视下,边防院校的建设进行了重新整合,提高和转型正快速推进。
教材建设方面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十二五”期间,公安部加大了对公安院校教材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公安边防院校结合自己的业务优势和学科特点,组织编写了大批具有边防特色的实用教材,形成了内容相对完善、结构相对合理的教材保障体系。
但由于边防院校建校时间短,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变化大,边防形势任务复杂等客观原因,边防院校的教材保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来源:培训部阅读次数: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政治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和完善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公安部政治部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公安部政治部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主题词:公安队伍建设教育训练院校训练基地意见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完善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公安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1.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居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是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在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开展警务理论与技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公安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进一步更新思想理念,调整工作重心,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改善教育训练条件,提高教育训练质量和效能,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深入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新局面,为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