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文学中女性婚恋模式及成因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冯秀林/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山西阳泉045200)。
Jan.2014Vol.30No.1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2014年1月第30卷第1期从古至今,爱情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素材。
婚姻作为爱情的升华同样也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话题。
在中西方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都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其所处时代的不同爱情婚姻观。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观的异同,可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爱情婚姻观。
一、中西方传统观念的不同引发爱情观之间的差异(一)中国传统爱情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虽然儒家思想中许多思想都促进了当时封建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它所包含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女有别等思想观念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男女之间情感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中,一名女子往往是深居闺中,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异性,并且在两性关系上所推崇的是“发乎情,止乎礼”的观念,这些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
这种影响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
例如在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点绛唇》所写的那样:“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中“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少女对爱情的那种向往却又羞于表达的感觉完全表达出来了。
在元曲《西厢记》中也有体现,在《西厢记》中,深居闺中的大小姐崔莺莺对张生一见钟情,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崔莺莺也只是将这份感情藏于心中不敢大胆表达出来,如果不是因为她的丫鬟红娘在一旁牵线搭桥,崔莺莺对张生的这份感情肯定也只能永藏于心。
并且,古代人们对爱的表达方式,也不像现代人这般大胆直白,他们对爱的表达比较委婉,例如李商隐在他《无题》里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
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
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
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
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
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
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
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
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
”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
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
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
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
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
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
2016.11一.引言中国“爱情文化”博大而深邃让众多欲了解中国文化的异域文化人深感头痛,尤其是中国女性深深在中国古典爱情文化中孕育,向往“美丽爱情”而乐此不疲。
但爱情虽为两性共同参与之活动,在长久以来,女性一直没有话语权。
中西之间虽然都经历男性为主导的时期,形成众多以男性为主的爱情文化,但女文人在她们诗歌文学中充斥着女性对爱情之美的书写,却又因中西之间审美文化之差异,让中西爱情美的交流受阻。
二.文学爱情美之接受分析接受美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理论。
由德国文艺学教授Hans Robert Jauss 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就是以人为主观能动的艺术经验为主的审美经验,它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
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
接受美学指出,任何接受者在欣赏任何一部作品之前,在其认知视阈中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对作品产生或多或少的期待视野,满足之后才能迎合受众的审美情趣。
期待视野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限制结构。
作家对于文学爱情美的创作,往往需要先被读者理解才能进一步审美。
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假设的期待结构,是因为接受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就或多或少的已经有了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
在品爱情文学之美中,不同的时代﹑地区﹑经历﹑甚至是不同人之间,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就会理所当然的导致不同理解,领略美意或是无法理解。
审美体验则是要求受众首先在满足期待视野的情况下,即在理解的情况下从事评、品、赏某作品的活动。
在重点强调品美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情趣,使其得到审美体验。
面对爱情文学之美,受众就会领略到文学爱情中寓情于景,直面抒怀等纷纷之美。
接受美学核心两个概念指出中西方理解方式、思维模式、审美不同造就文学家特别是心思细腻的女作家的写作技巧、作品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一代名媛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爱情文学代表语言明快含蓄,意境深幽剔透,音韵婉转可人使其艺术审美境界达到相当高水平,她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诗句传遍大江南北的女作家,也是难得一见的将爱情之美用女性视角展现淋漓精致的人。
浅析中西⽂化差异中的爱情观浅析中西⽂化差异中的爱情观朱晶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命诚可贵,爱情价更⾼”,这⾸诗直接说明了爱情在⼈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甚者则以对爱情的追求为⼈⽣的最⾼⽬的,这表明爱情的可爱与尊贵。
由于传统⽂化的不同,中西爱情观存在着较⼤的差异。
但在当前中西⽂化兼容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爱情观,既受西⽅⽂化爱情观的影响,⼜深深地带着中国传统爱情观的痕迹。
关键词:中国西⽅⽂化差异爱情观⼀、历史上中西爱情观的⽐较(⼀)中国的爱情观古代的中国是极端的男权社会,⼥⼦“在家从⽗,出嫁从夫,⽼来从⼦”。
在古代,中国的嫁娶必须有⽗母之命,媒妁之⾔,严格的婚姻制度及习俗极⼤的约束了⼈们对爱情的追求,如果男⼥双⽅⾃由结合,就是被世⼈认定为私定终⾝,通常都是也悲情为结局的。
⼀般的婚姻多由家长请媒婆进⾏说媒,讲清双⽅条件,双⽅⽗母同意,写下婚期,送上聘礼,基本上就算定了下来。
还有⼀种就是由皇帝进⾏赐婚,皇帝直接下达命令,不管任何⼈的意见,直接下达旨意,谁娶谁,谁嫁谁,不可违背,否则就是抗旨不遵,会被灭族的。
另外,还有⼀种就是指腹为婚,孩⼦还没出⽣,就指明,如男孩就为结义兄弟,⼀男⼀⼥就结定终⾝。
这⼏种⽅式,男⼥双⽅连见⾯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主选择爱情的权利。
在古代,因为受到封建旧思想的束缚,受低级社会制度的制约,他们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许多美好的⾃由爱情总是被⽆情的拆散,例如:梁⼭伯与祝英台为爱化蝶的爱情⾄今使⼈赞不绝⼝,更是为后⼈留下经典的梁祝曲。
还有不少⼥⼈成为了政治牺牲品,被强迫进⾏政治联姻,这拆散了⽆数彼此恩爱的情侣,例如范蠡和西施就是政治的替代品,“昭君出塞”也讲述了牺牲⼥⼦爱情换取政治的事件。
(⼆)西⽅的爱情观与古代中国有类似的地⽅就是,古代西⽅的阶级等级制度也⾮常森严,婚配也讲究“门当户对”,但不同的是在爱情的追求上相对的⼤胆和⾃由得多。
他们在选择⾃⼰未来⼀半时,个⼈有相对的⾃由。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以《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的文本分析为例一、本文概述婚姻,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不仅承载着繁衍后代的生物学意义,更在文化、社会和心理层面反映出深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两部文学经典,探讨中西文化背景下婚姻观的异同。
两部作品分别作为19世纪英国社会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其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婚姻观念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
通过深入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婚姻选择,本文试图揭示中西婚姻观念在时代背景、家庭角色、爱情观念和社会等级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进而探讨这些差异对个体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傲慢与偏见》通过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英国乡村社会中婚姻观念的变迁。
小说中的婚姻选择往往受到经济、社会地位和个人品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爱情则在经历了误解与偏见后逐渐显露出其重要性。
相比之下,《红楼梦》则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复杂情感纠葛,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婚姻与家族利益、社会等级之间的紧密关联。
在《红楼梦》中,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结,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文化背景下婚姻观的差异,还能从中汲取对现代社会婚姻观念发展的启示。
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婚姻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现代社会的婚姻观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其深刻地揭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镇中产阶级的婚姻观。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展示了不同的婚姻观念。
小说中的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她的婚姻观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婚姻的追求。
伊丽莎白并非盲目追求金钱和地位,而是更加注重双方的感情基础和相互尊重。
中西文化下女性婚恋观异同浅探作者:郝金锡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摘要:作为《飘》和《京华烟云》中的女主角,斯嘉丽与姚木兰有许多共同点:战争连绵的时代、富裕殷实的家庭、坚定虔诚的信仰甚至包括婚姻经历——都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
但相似的背景和经历下两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便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姚木兰是“道家的女儿”、“儒家的媳妇”;而斯佳丽任性反叛、不囿于世俗局限,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异同的视角分析斯嘉丽与姚木兰婚恋观的异同,探究文化背景对女性婚恋观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斯嘉丽;姚木兰;中西文化;女性婚恋观作者简介:郝金锡(1996-),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翻译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1一、作品简介与人物概述(一)《飘》与斯嘉丽《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1],讲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作者玛格丽特的兄长和未婚夫都死于战火,深知生死离别之痛的她将这份强烈的情感赋予了她笔下的斯嘉丽,这便有了斯嘉丽对艾希礼疯狂的追逐。
斯嘉丽一生三次婚姻、两度守寡,她曾因冲动结婚、为生存结婚,她不顾世俗反对,张扬不羁、坚强反叛,是19世纪美国不折不扣的乱世佳人。
作者对斯嘉丽的细致刻画,使斯嘉丽成为美国小说中最饱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二)《京华烟云》与姚木兰《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
姚木兰作为女主角,是传统中式儒道家庭熏陶下的典型女性,是“道家的女儿”、“儒家的媳妇”。
即使同孔立夫在一起才能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她依然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曾荪亚。
她信奉道家的“顺应天命”,无论内心如何激烈挣扎,外表都平静如水,她隐忍、坚强,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姚木兰是林语堂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中西爱情诗之诗学差异及成因中西爱情诗诗学虽有颇多相同之处,但由于文化、民族、哲学、美学观念的不同,中西爱情诗诗学存在不少差异。
本文通过例证分析了中西诗学差异,并探究了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引言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或许是表达强烈感情的最好方式。
而炽热美好的爱情,自然就成为了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中外诗歌,概莫能外。
无论是对爱的哲思,还是对爱的渴望,无论是热恋中的甜蜜幸福,还是别离时的挣扎痛苦,中西方的诗人,都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篇。
尽管人类两性之爱情心理是共同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文化、历史、礼义、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及表达方式也不同。
因此,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人们表达爱情的方式也相应地表现出种种差异,即中西爱情诗学是有所不同的。
朱光潜先生在其《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曾这样总结中西诗歌之区别:“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1] 中西爱情诗,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将以具体的例子,来比较中西爱情诗之不同以及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中西诗学差异及其原因1.中诗含蓄朦胧,西诗率直奔放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古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
比如同是女性,思念的表述在李清照的笔下,是那么地含蓄,一阙《醉花阴》,虽是倾诉思念之情,却通篇不见思念之词,而是借景抒情,委婉曲折: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但在英国女诗人勃朗宁夫人的诗歌中,思念的表达是那么的直接,在她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中,她这样倾诉着自己的思念:我想你!我的相思围抱住了你,绕着你而抽芽,象蔓藤卷缠着树木、遍发出肥大的叶瓣,除了那蔓延的青翠把树身掩蔽,就什么都不见。
可是我的棕榈树呀,你该明白,我怎愿怀着我的思念而失去了更亲更宝贵的你!我宁可你显现你自己的存在;象一株坚强的树沙沙地摇撼枝杈,挣出了赤裸的躯干来,叫这些重重叠叠的绿叶都给摔下来狼藉满地。
中外文学中的爱情观比较分析爱情是一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而文学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承载着无数关于爱情的故事。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对爱情的诠释和描绘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外文学中的爱情观,探讨其差异和共同点。
一、爱情的起源和发展无论中外文学,爱情的起源都与人类的封建社会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例如西方文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的是一对年轻情侣,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与分歧,但最终以双双牺牲告终。
而中国文学中的《红楼梦》,则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下的宫廷爱情。
然而,中外文学中对于爱情的描绘方式略有差异。
中西方文学通常对于爱情有不同的期许。
在中西方文学中,爱情是一个人生完整性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文学作品更注重家庭、亲情以及社会责任,而西方文学则更强调个人的追求和情感自由。
二、爱情的表达形式中外文学中对于爱情的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文学通常更加开放和直接,情感表达也更自由。
例如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情诗,透过唯美的文字形容描绘爱情的美好和激情。
而中国文学则更偏向隐晦和含蓄,以意境丰富的诗歌和细腻的叙事手法,表达出爱情的深邃和复杂。
此外,中外文学也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文学较多地以男女主人公个体情感为切入点,强调个人的情感追寻和自我表达。
而中国文学则更注重爱情的群体性和团体荣誉感。
例如《红楼梦》中的复杂情感纠缠和人物群像描写,凸显了封建社会下的爱情关系的复杂性。
三、爱情观的差异和共同点中外文学中的爱情观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共同点。
差异体现在对于爱情的定义、期许和表达方式上。
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对于爱情的诠释和体验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中外文学中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反思存在共同点。
爱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中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有追求真爱、执着忠诚等共通的主题。
从现代角度看,中外文学中的爱情观也在相互融合和影响。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婚姻观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Chinese andWestern Views on Marriage鲁迅先生曾有一句名言: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柔石的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描写的也是旧社会惨无人道的“典妻”现象。
在旧社会,妇女特别是为人妻的女性,社会地位极为地下,婚姻的最终目的只是传宗接代,成了生育的工具。
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在我们这个极富传统的国度里,完全改变这一状况,绝非易事,或多或少还影响着我们国人的婚姻观。
我们中国的传统,结婚是组成一个家庭,而未必是因为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决定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而结婚的目的是传宗接代,形成越来越大的家庭,或许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
再者,就是可以靠婚姻而结成一大帮的亲戚。
历史上不也有王昭君、文成公主远嫁和亲,以换取政治上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吗?!西方人的婚姻是建立在爱和性之上的,两性相爱,双方契合,他们就结为夫妻,而没有爱的婚姻,他们认为是不道德的,也是失败的。
在中国,男人占主导地位,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主外,女主内”。
这一点同我们的邻居日本有点类似,大约是日本人从我们先祖那里继承了衣钵的。
一个男人如整日围着锅台转,会被人耻笑,认为是没有能力挣钱的标志。
而如果一个女人外出挣钱,会被认为其男人无力养家糊口。
反倒是全职太太,却引来人们艳羡的目光,并作为其他女性努力的方向。
而西方国家里,丈夫和妻子是平等的,他们都可以找工作,负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丈夫也可以做饭,干家务,甚至做的饭比妻子做的还可口。
而在择偶的标准上,更是有着极大的不同。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庭背景,其次是要门当户对,然后是经济条件、教育状况,最后才是长相。
所以,自古以来,穷小子与富家女的爱情故事一直受到阻挠。
而西方人在择偶问题上,最看重的是两个人的感情,只要两情相悦就OK了,至于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等,并不重要。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西方婚恋观本文从女性主义视野出发,通过分析《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世界文学巨著所体现出来的女性的处境和地位、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以及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帮助人们了解18、19世纪中西方的社会婚恋观,对女性主义的形成及其在婚恋观中的体现进行剖析。
爱情婚姻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中西方作家用细腻的笔触为渴望爱情的人们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感情画卷,用美妙的叙述来体现他们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并以独特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演绎着各式各样的婚恋观。
中西方的婚恋观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相似性。
曹雪芹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汀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们的作品写的都是世间平凡琐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却都揭露了当时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他们各自的代表作《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在爱情婚姻描写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以主人公的婚恋为主要故事情节,描写社会、人生,反映了深刻的思想主题,并通过主人公对婚姻的选择表达了自己的婚恋观。
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野出发,分析这两部脍炙人口的巨作中人物的婚恋观。
一、女性主义在《红楼梦》中的体现在中国,“女性主义虽为外来引进,但它毕竟是有自身原创的土壤。
”[1](P12)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等方面把女性紧紧地束缚在狭小的家庭圈子里。
这种性别制度给小说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西游记》,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它们都是以男性的视角进行创作的,代表了男性文学创作的传统方向,是男权中心文化的产物。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按照男人的理想塑造出来的,社会也没有给她们提供相应的土壤。
无论她们怎么努力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第二性”的地位,沦为男性的附庸。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以及声势浩大的个性解放思潮的高涨,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步意识到妇女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男性文人的女性观也在逐渐地发展进步,他们对女性意识的发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中西⽂学中的爱情描写这些爱情故事最⼤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以悲剧结束:从刘兰芝“举⾝赴清池”,焦仲卿“⾃挂东南枝”,到梁祝双双幻化成蝶;从黛⽟“⼀抔净⼟掩风流”,宝⽟“削发却红尘”,到⼦君涓⽣“⽣死两茫茫”;从清秋与燕西的“从此萧郎是路⼈”到⼩美⼈鱼的化做泡沫;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赴黄泉,到希斯克⾥夫⽤半⽣缅怀凯瑟琳;从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因爱⽣疑到于连以死偿还雷纳尔夫⼈的真⼼付出。
我们看到,不管是童话还是⼩说,诗歌还是戏剧,故事的结局都抹上了⼀股灰暗的⾊彩,死亡,似乎成了见证爱情纯真的最好⽅式。
⽽那些没死的,也因为命运背后的翻云覆⾬⼿⽽“明⽇隔⼭岳,世事两茫茫”。
由此可见,所有传唱千年被后⼈吟咏⽆数的爱情故事的最终结局都是悲伤的,“有情⼈难成眷属”也就成了⽂学作品中爱情描写的不⼆法则,⽽这⼀需求源于长久以来⼈们对于悲剧艺术的特殊审美癖好。
正如我们⽇常看电影,⼤团圆结局的都会落下⼝⾆,不是被⼈诟病太俗套,就是会被笑称太肤浅,没深度,⽽那些留有遗憾的则会被赞许有思想,富有残缺美。
所以罗马假⽇再美好,安妮公主也会回归城堡;廊桥遗梦再动⼈,弗朗西斯卡也会回归家庭。
⽂学作品也不例外,好的⽂学作品不仅要能打动读者⼼扉,更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成为读者⼼灵深处的永恒记忆,可以不时拿来缅怀与回味,所以中外作家都选取以悲剧性结局来实现这⼀⽬的。
何为“悲剧”?鲁迅先⽣曾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看。
”由此可知,构成悲剧的要素有⼆,⼀是这东西必须是有价值的,另⼀个则是必须把这东西毁灭了。
爱情作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因其特殊性⽽显得难得,正所谓“易求⽆价宝,难得有情郎”,爱情的难得造成了它的可贵,⼈⼈向往之,却不是⼈⼈幸得之,所以爱情在⼈们的⼼⽬中也就占据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然也就是很有价值的,⽽在构筑了⽆数美好场景甜蜜记忆之后毁灭它,⽆异于“素⼿裂红裳”,能给⼈造成撕⼼裂肺的痛楚感,并更能让⼈在亲眼⽬睹了书中男⼥主⼈公的爱恨纠缠后体会爱情的可遇不可求,相爱容易相守难,也因此成就了⽆数善男信⼥的精神偶像。
中西爱情诗之差异与成因[1]_文学艺术论文论文导读::这些造成了中西爱情诗歌的地位差异。
这抒发男女之情的诗作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成因。
一引言爱情,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
然而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诗歌中,这抒发男女之情的诗作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抱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宏图壮志,晨窗苦读之终极目标乃是一朝金榜提名,一般耻于把时间与精力过多的花在与女子花前月下,缠绵悱恻之上。
他们更多涉及的主题是江山社稷与黎民苍生,诗以言志。
而西方文人雅士追求在爱情中完美人生,英国著名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就曾有言:Poetryithepontaneouoverflowofpowerfulfeeling,诗以言情是他们的创作理念。
其次古代中国文人长久以来受所谓红颜祸水的负面教育,妇女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地下,使得男女间难有共同语言。
而西方长久来就有尊重妇女,崇拜女性的传统。
这些造成了中西爱情诗歌的地位差异。
而中国古代重婚姻而轻恋爱文学艺术论文,西方重恋爱而轻婚姻这造成了中西爱情诗创作题材选择的不同。
二差异1.地位差异虽然爱情与死亡被称为诗歌的两大关键词的目的或那么抒发心中志愿,或那么为了排除内心情感纠葛。
抒发志愿者将文学创作视为经国之大,不朽之盛事,将其价值提高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
中国诗歌传统主题始终围绕着忠君爱国展开,建功立业似乎是诗人们的自觉追求,他们的诗歌作品强调风雅美刺功能,要写重大而严肃的主题,没有太多的个人化私人情感空间。
诗言志的志也主要指的是政治抱负与决心。
排除情感纠葛者写诗或为是为了调养性情,静赏自然而已,或是为了朋友欢聚作诗助兴,或那么辞官归隐寄情以山水田园论文格式模板。
使得关乎儿女私情之内容,便被排除到文学创作追求的不朽盛事之外,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爱情诗相比数量较少了。
而西方那么不然,自古希腊开始,文学创作本来就融为一种商品生产,吟游诗人以讲唱史诗文学作品为生,古希腊的著名作家就有得奖的记录,说明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像中国只是一种消遣自娱的工具,而且得取悦读者听众,而要吸引众多听众的注意与兴趣,情节生动的便于吟唱的长诗与关乎爱情这一人人皆盼拥有的诗作就不可能不在其中了。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业院(系):文学院专业班级:英语1002班姓名:王成栋学号:1011102062011 年12 月23 日浅谈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观先从电影《花样年华》谈起,《花样年华》是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第七部作品,该作品曾在多个国际电影上获奖,并在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被评为最美爱情片之一。
影片中,身处遥远的异国的周慕云仍无法忘记过去与苏丽珍之间的种种。
如果当天她真的答应跟他走,他们现在会不会在一起?爱情在千百年来一直是世界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话题,不过由于东西方在自然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东西方个人的婚恋观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在东西方电影尤其是爱情电影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从“梁祝”“天仙配”到“云水谣”“山楂树之恋”;从“傲慢与偏见”“美女与野兽”、到“泰坦尼克”“云中漫步”。
尤其是电影《英国病人》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如果《花样年华》是由安东尼明格拉(英国著名导演)执导,相信定会是不同的结局。
在由陈坤、李冰冰主演的爱情电影《云水谣》中,当秋水说出“我什么也给不了你”这句话时碧云只是说:“我等你回来。
”而碧云的等待也仅仅是因为这份爱情。
云与水的隔绝,使这场原本幸福的爱情成为了鱼与飞鸟的苦恋。
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大陆,两人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任时世变迁,任岁月流逝,依然坚定地、平静地遵守着自己的爱情诺言,默默地承受着青春的流逝,永远地用一个最美好的回忆支撑自己。
《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与自己的俞秀莲相知几十年,至死才拥抱在一起;《山楂树之恋中》的最后,老三留的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从这些我们看出东方人的爱情观是含蓄、内敛、羞涩、隐晦,爱也是爱,不爱也是爱,总是徘徊在愁苦与爱恋中,最终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很多爱情变成了悲剧的化身。
而西方人的爱情观比较直白、开放、张扬、透明,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
就像《云中漫步》中,保罗得知妻子同样有外遇时毅然决然的离了婚返回葡萄园与维多利亚永远生活在了一起;《英国病人》中,艾马叔为救一个自己深爱的已婚女人嘉芙莲而将自己绘制的地图交给纳粹德国;《泰坦尼克》中,罗斯不想嫁给自己的未婚夫而和幸运杰克在一起,而杰克也并为因罗斯的贵族身份而有所顾忌,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
中西爱情观及其文化根源摘要:本文拟从中西爱情婚姻隐喻的视角来讨探讨东西方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事物的根源所在。
文章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和思维模式,它根植于人类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因此东西方交流过程对爱情的解读有赖于对其存在的历史文化根源的探究。
关键词:爱情隐喻认知文化根源1. 引言传统语言研究中隐喻仅仅被认为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隐语式表达被排除在常规语言范畴之外,也就是说常规语言不包括隐喻。
隐喻是“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如今隐喻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也是人类思维现象,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性”(Lakoff,1980)。
本文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中关于爱情观的隐喻概念,借此探讨东西方有关爱情隐喻深刻的文化渊源。
2. 中西“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概念爱情语言是人类语言中最相通的。
爱情把人的精神提升到与心灵对话的层次。
爱情在人类社会中以永不衰竭的形式伴随生命存在。
尽管人间有爱情的历史很长。
但学术领域里关于爱情的研究只不过是近一百年的事情。
史登柏格(Robert J. Sternberg)的爱情理论是目前对爱情研究得最完整的理论,他提出爱的三角形理论认为‘爱’有三个基本元素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向度:—、亲密(Intimacy),一种亲近、联结的、心与心交流的感情经验,属于情感向度。
二、激情(Passion),混着浪漫、外表吸引力和性驱力的动力,属于动机向度。
三、承诺(Commitment),包括短期的决定去爱一个人和长期的承诺去维持爱的关系,属于认知向度。
这三个基本元素有不同的特性承诺的稳定性高,激情的稳定性低,但激情的短期效果强,而承诺和亲密则47较具长期的效果。
史登柏格将这三向度三元素形成爱的三角形理论,改变三角形的任一边将造成不同类型的爱。
人类对复杂多变的事物喜欢用隐喻或象征意义来表达,而爱情可能是隐喻最多的事物之一。
喻体是隐喻这种形象思维的载体,但是因为词汇中的隐喻已经成为规约含义,其喻体往往是隐性的,不容易为人觉察。
浅谈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论文提纲前言一、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1、中国的爱情婚姻观2、西方的爱情婚姻观二、中西方爱情观差异的表现1、中西方爱情表达方式2、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的差异3、中西方爱情维持时间的差异4、追求爱情的自由度三、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表现1、结婚目的的差异2、择偶标准的差异3、婚姻中的夫妻关系四、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的根源1、民族文化2、社会开放程度与女子地位3、求变还是求稳结束语浅谈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摘要:从爱情的表达方式,对爱情的的态度,维持时间,和追求爱情的自由度阐述中西方爱观差异的表现。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针对结婚的目的、选择配偶以及夫妻关系的差异表现进行中西方婚姻观分析。
借鉴西方婚姻爱情观中的积极成分,最后形成一套适合当代中国自身的新型婚姻爱情观。
关键词:爱情观;婚姻观前言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这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爱情观也是文化的部分,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可比性极强。
婚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使人类得以生息繁衍,而且也丰富了人类生活的感情世界。
从中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主要不同点、不同的表现、其中原因给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爱情婚姻观的差异1、中国的爱情婚姻观爱情是人类世界最美好的感情,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之舍生忘死!中国古代就有许多颂爱情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
有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其君子好逑”之绝唱,有梁山伯祝英台为爱化蝶的凄美传说。
但是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及习俗约束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在古代的中国婚姻嫁娶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少去了这些繁文缛节,男女双方的结合就算是私订终身。
许多夫妻在结合以前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勿说双方之间有爱情了。
结婚后,有幸的话,夫妻情投意合,感情日积月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如果不幸,夫妻二人只是同住在一间屋子里共同生活的人而已。
家境较为宽裕的家庭,丈夫还可以纳几房妾,妻子为换得有妇德的好名声不得不忍气吞声或黯然神伤。
艺术海岸线Artistic Coastline本文主要围绕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美与爱而展开,本文选取了相关文学作品中的实例借以论证观点。
对于女性之美,从形美、心美、意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对于女性之爱,从浪漫之爱、现实之爱和宗教之爱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最后归纳,进一步表明观点,对于爱情与美的追求是不分国界和男女的,本文在这里只谈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女性的审美。
美与爱情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因美而爱,也因爱而美。
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情人眼里出西施”。
中西方文学对女性的心灵美都有表现。
善良、宽容、真诚、平和等都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
西方文学作品表现的更加直接,有时甚至是大段的心理描写。
而中方的文学作品表现比较含蓄委婉,多借助外物表现。
不过西方的心灵美多受信仰的约束,而中方的心灵美更多受到道德的规范。
如《战争与和平》中的玛利亚公爵小姐在上帝的指引下拥有高尚的人格情操。
葛朗台太太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至死都是平和的。
当然西方文学中对人的纯天然的心灵美也是大加赞赏的。
而我国早期写女性的作品中也有对女性率真的赞美,如《诗经•氓》中那个表里如一、热烈天真的女孩。
但越到后期,对女性的各种规范约束越多,宽容大度便成了女性最主要的美德,薛宝钗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中西方作品中都有浪漫爱情和现实爱情。
浪漫爱情的情节安排有如下几种:一是男女主人公门不当户不对地位悬赏但又一往情深。
中国的古典爱情故事富家女卓文君义无反顾地和家徒四壁的司马相如私奔,西方的王子对灰姑娘一见钟情便属这种类型;二是神话情节的安排使得爱情有一种命中注定的神秘气息。
中方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爱情故事比比皆是,如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在仙界结缘,而到人间续缘。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就说出了“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奇语。
梁山泊与祝英台为爱双双化蝶也是超现实的浪漫爱情。
就拿两部长篇小说而言,《飘》中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起于浪漫终于现实。
她对阿希礼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和终其一生的爱恋是浪漫的。
研读报告
06中文(5)班李洒洒 0601810509 题目:论中西文学中女性婚恋模式及成因
作者:褚蓓娟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内容提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观点出发,分析栖居在男权文化传统下的中西传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论述她们在婚姻、恋爱追求中所体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和沉积在女性潜意识领域中的女性集体无意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冲撞与矛盾。
本文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它们往往都在两者之间徘徊、挣扎,艰难地生存着。
关键词:女性主义男权意识男权文化女性集体无意识女性觉醒意识
思维路径: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布局,第一段是总起,作者介绍了女性生存的文化背景。
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女性都生存在男权文化的束缚下。
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男权标准的束缚下产生的。
因此,女性依附于男性成为了一种“女性集体无意识”。
而婚姻则是传统社会束缚女性的主要手段,女性面对这种附加的社会性,是容忍、认同还是挣扎、反抗成为人们心中的疑问,本文作者以传统文本为范例,从“认命型婚恋模式”、“自主型婚恋模式”、“转嫁型婚恋模式”三种类型女性的婚恋来论述中西文学中女性婚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
分述部分,作者采用小标题形式,对三种婚恋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认命型”中,作者举了《奥德赛》中的泊涅洛珀,《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和莫泊桑《一生》中的约娜三个女性的例子,这三位女性都是男性叙事者在男权文化中为女性塑造的楷模,是“认命型”女性的典型。
在叙述完三个女性之后,作者对“任命型”这一部分做了总结:这一类型的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被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抹杀和压制,使她们成为男权文化境遇中,没有主体“声音”的“空洞能指”。
“自立型”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婚恋模式,作者举了《结婚十年》和《简·爱》两个中西方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婚恋状态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虽然自立型女性有着自己的理想,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但同时也透露出其对男权社会的妥协。
《简·爱》中的简虽然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具有反抗精神的只是妇女,但她仍然不可能以实际行动完全否定父权家庭,走出家庭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行为。
而《结婚十年》中的苏怀青也一样。
她们一方面试图超越男权文化的束缚而争做独立的女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摆脱不了男性传统文化的种种规范。
“转嫁型”女性是处在“任命型”和“自立型”之间的一种女性类型,作者把“转嫁型”放在最后,更有助于作者比较器不同之处。
“转嫁型”不同于“独立型”女性的是她们虽然有理想,却不愿意靠自己努力去实现,她们把希望转嫁到丈夫或儿女身上,如“包法利夫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等虽然都具有反抗、超越的女性自我意识,但她们在反抗、超越的过程中,又始终以男性文化标准为尺度,寻求着能替自己实现理想的人。
她们依旧在女性自我意识和男性文化的夹缝中求生存。
最后两段作者对这三类女性做了总结,长久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女性,她们在求生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走入两难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力图摆脱男权文化的束缚,凸显自我;另一方面,有在外在和内在的精神禁锢只中难以自拔,女性想要在两性的世界中寻求平等是不可能的。
评价:
这篇文章的优点有一下几点:
(1)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十分清晰,可以让读者快速的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分述部分采用小标题形
式,可以一目了然。
(2)主题非常明确。
文章虽然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但是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女性始终不能够完全独立,女性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长期受男性标准的社会化,衣服男性已经成为一种“女性集
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就随同生命一起消长,永远也无法摆
脱。
(3)分述部分的类型排列十分到位。
“认命型”女性是古代女子中最常
见的类型,对她们而言,依附男性的观念是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的。
而“自主型”女性是现代女性的特点,完全相反的类型,前
后对比,视觉效果好,也使人看透两种女性的本质。
“转嫁型”是
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这类女性是前两者的中和,放在最后既是一
种缓和,也因为这是现代女性最普遍的存在,是很合理的,不会
让人觉得突兀。
(4)结尾的概括既升华了主题,也发出了身为女人却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叹息。
这样的结尾不仅能再一次明确主题,而且给了作者“发
泄”自己情绪的空间,同时也能使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感同身
受,悲叹自己的命运,很有感染力。
不足之处:“认命型”中之举了外国的例子,而忽略了中国。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塑造了很多的“认命型”女性,是极具代表性的,应该予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