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交聘使节行进路线考
- 格式:pdf
- 大小:212.52 KB
- 文档页数:7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反映的历史变化,发生于A.东周B.东汉C.北魏D.曹魏2.“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曲折。
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下面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制定官吏俸禄制B.设立三长制C.迁都洛阳D.移风易俗3.汉朝规范了服饰制度,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
在汉代服饰考古资料中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魏晋墓壁画中有很多贵族和平民女子穿的是左衽的窄袖衫、宽袖衫。
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A.审美标准的差异B.绘画风格的影响C.民族文化的交融D.佛教文化的传播4.西晋时期,中央政府曾颁布荫客制,按照官吏品级的高低限定其荫庇食客和佃客的数量;又通过占田制、课田制“驱民归农”,增加编户,开垦荒地。
这些措施()A.剥夺了高官贵族的特权B.推动了九品中正制的确立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恢复D.保障了社会长期稳定发展5.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该均田制的是()A.北魏孝文帝B.隋文帝C.唐高宗D.唐玄宗6.成书于北魏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记载的一些饮食烹饪,如奶酪以及涮羊肉和烤乳猪等吃法,都来自胡人;游牧民族的舞蹈、音乐也传入内地。
这反映了当时()A.各民族饮食习惯改变B.民族交融趋势得到增强C.各民族经济水平趋同D.统治者民族政策的开明7.公元311年,当北方一个民族大军南下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
公元316年,长安也被这支大军攻破,西晋最终灭亡。
这个南下的“民族”是()A.犬戎B.越族C.羌族D.匈奴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虎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
其产生的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难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9.北魏太武帝田猎,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运之”,尚书古弼不从,上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4.唐太宗末年,“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宰相名号创立并使用;唐中宗以后,取消了尚书省所具有的宰相机关兼行政机关的特权;唐肃宗、唐德宗通过一系列手段基本解决了宰相之间地位不平衡的问题。
唐朝这些政策调整﹐旨在()A.实现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B.有效发挥三省职能与作用C.解决中枢机构之间的矛盾D.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5.易中天评价某制度“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它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尽可能地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
”他最有可能评价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度C.汉朝的中朝制度D.唐朝的三省六部制6.唐初,经常在政事堂举行宰相议事会,但也常常出现“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云不决”或中书、门下两省官员“阿旨顺情,唯唯苟过”的现象。
这说明()A.政令执行通道不畅B.宰相才干严重不足C.集中议事不得人心D.机构之间协调欠佳7.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
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2023河北省级联测)刘备入川后,恢复盐铁官营,发展水利事业,实行屯田制;孙权立足江东后,推广两牛一犁的“耦耕法”,广行屯田,与海外交往范围辽阔。
这些举措()A.扩大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优势B.推动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C.加剧了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D.增强了治理南方地区的实力2.(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在去世前指定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之臣,主持蜀汉大小政务,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兼录尚书事、司隶校尉,李严以尚书令兼中都护。
这一官职任命体现了()A.行政效率提高B.丞相地位上升C.君主专制强化D.权力制衡加强3.(2023湖南三湘名校联考)西晋大臣傅咸上疏指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
”东晋的范宁则上疏称:“今并兼之士亦多不赡,非力不足以厚身,非禄不足以富家,是得之有由,而用之无节。
”据此可知,晋时()A.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B.社会奢靡之风盛行C.民本思想开始成为主流D.流民问题渐趋严重4.(2023江苏南通四模)《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
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
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
这一现象源于()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5.(2024重庆一中高三开学考试)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
”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
这一土地制度()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B.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D.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6.南渡的北人通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民群。
魏晋南北朝的取士制度
取士制度是指汉朝以后,各朝代以取士为主要的招聘官吏的制度。
取士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发展,成为当时官吏招聘的主要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士制度的实施,使得官吏招聘更加科学化,更加公正化。
当时,官吏
的招聘主要是以取士为主,即以考试的方式招聘官吏。
考试分为科举考试和殿试考试,科举考试是以书试为主,考查考生的文学知识,殿试考试则是以口试为主,考查考生的政治才能。
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被招聘为官吏,从而实现官僚制度的发展。
取士制度的实施,使得官吏招聘更加公正,也使得官吏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当时,官吏的
招聘主要是以取士为主,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被招聘为官吏,从而实现官僚制度的发展。
这样,官吏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也使得政府的管理更加有效。
取士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发展,成为当时官吏招聘的主要方式。
它不仅使得官吏
招聘更加公正,也使得官吏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推动了政府的管理更加有效。
【2020高考历史通史专题】考点2 中国古代史魏晋隋唐时期1.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
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B.政府加强对士人人身控制C.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D.顺应民族融合现象的出现2.“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表明当时A.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B.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C.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D.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3.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重视。
这表明当时选官制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B.打破了门第观念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D.扩大了统治基础4.某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时,在黑板上手绘了下面的示意图。
其中唐朝中后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因为A.藩镇设置产生弊端B.相权受到较大削弱C.北方经济趋于停滞D.科举制度不够完善5.“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C.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D.地方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6.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负责定旨出命”。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其取代了皇帝的决策权B.其下设立六部C.相权趋于集中D.其长官位列宰相7.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D.皇权受到政府制约8.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
魏晋婚礼参考书中国自古重视婚姻。
《礼记》说:"婚姻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正因为婚姻对祖宗,对后世有重要影响,所以人们对此从不简单从事。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部礼制集成,名叫《仪礼》,其中的《士婚礼》对婚姻的聘娶过程作了详尽的规定。
整个过程有几个步骤:"纳采",即通过媒人向女方通达欲娶之意。
女方同意后,男方将采礼送来,女方纳之。
"问名",即问得女方姓名,生辰,回去占卜吉凶。
"纳吉",即卜得吉兆后,定下婚姻之事。
"纳征",即确定婚姻之后,再送上定婚之礼。
"请期",即男家至女家确定迎娶日期。
"期初婚",即迎娶。
这6个步骤即古代的"六礼","六礼"皆备,婚姻关系才算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因此所谓婚姻六礼,并未始终存在。
魏,西晋时,皇帝纳后无用六礼的记载,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纳皇后杜氏时,才命太常华恒与博士参定六礼之仪。
东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将要纳皇后何氏,太常王彪之参照华桓定的六礼,写成六礼版文:纳采版文玺书说:"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浑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谋于公卿,咸以为宜率由旧典。
今使使持节太常彪之,宗正综以礼纳采。
"何氏从叔何琦答:"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
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而人,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再拜承制诏。
"问名版文说:"皇帝曰:咨某官某姓,两仪配合,承天统物,正位于内,必俟令族,重章,旧典。
今使使持节太常某,宗正某,以礼问名"。
何琦答:"皇帝嘉命,使者某到,重宣中诏,问臣名族。
臣族女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禄大夫雩娄侯桢之遗玄孙,先臣故豫州刺史关中侯恽之曾孙,先臣故安丰太守关中侯睿之孙,先臣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
高三四校联考历史学科第1页(共6页)历史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 .公共墓地出现B .贫富分化加剧C .农业的产生D .文字的使用2.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诸侯争霸的需要B .军事理论的形成C .政治制度的演进D .生产方式的变革3.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 .导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4.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
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
这说明()A .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B .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C .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D .汉族高门占据优势地位5.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
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C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D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6.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
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高三四校联考历史学科第2页,共6页高三四校联考历史学科第3页(共6页)A .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B .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C .“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D .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11.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
中国古代皇帝大婚礼仪程序之一,清自顺治八年(1651)始定纳后礼。
其皇帝大婚前,先行纳征礼。
届时,所司具大征仪物,遣使传制如纳采礼。
大婚前一日,复遣官祭告。
届期,陈卤簿、乐悬,帝御太和殿阅册宝。
使臣随册宝亭自协和门出,皇帝还宫,使者至皇后邸第。
后邸陈仪仗。
后父朝服率亲属迎于门外。
使臣奉册宝陈于案,皇后跪于案南,面北,内院官西向立,读册宝文。
皇后受册宝,行六肃三跪三叩礼毕,升辇。
女官奉采亭,鼓乐前导仪仗、凤辇,后父母跪送。
辇至协和门,仪驾止。
辇入中门,至太和殿阶下降辇入宫。
帝御太和殿,赐后父及亲属宴,王公百官与宴。
皇太后御位育宫,即保和殿,赐后母等宴,公主、福晋、命妇等与宴。
越三日,皇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颁诏如制。
赐后祖父母、父母衣服及谢恩,均如前仪。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为加强秦朝中心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马路”。
这一“马路”是指( )A.长城B.直道C.灵渠D.五尺道,为加强秦朝中心与北疆边陲的联系,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吩咐蒙恬起先修筑一条由咸阳向北延长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被后人称为我国最早的“高速马路”,故B项正确。
A、C两项不符合“高速马路”的要求,故解除;五尺道是在南方,故解除D项。
2.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需马上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全国经济沟通B.加强对地方的有效限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必需马上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可知,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是为了保证公文和书信刚好、快速而精确地传达,这有利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有效限制,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政治现象不是经济沟通,A项错误;C项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故错误;D项是完善邮驿制度的措施,不是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目的,故错误。
3.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这客观上有利于( )A.行省制度的推行B.民族的同等沟通C.丝绸之路的复兴D.西部城市的兴起,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复兴,故C 项正确。
4.据《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 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
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
这些举措( )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驿传制度有利于经济文化的沟通,政令畅通,军情的刚好通报,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
魏晋南北朝的婚俗婚俗指人们在婚姻方面积久成习的行为方式,它具有普遍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礼婚俗多样,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性。
北方婚俗尚存在原始部落遗留下来的一些习惯,粗扩而豪放。
南方婚配大多注重门当户对,财婚现象很多,传统习俗所遗留的指腹婚、冥婚和从一而终的思想在南朝相对开放的婚俗中依然存在,而且早婚现象非常明显。
一.概况1.聘娶仪式——六礼中国自古重视婚姻.《礼记》说:"婚姻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重之."春秋战国时代有一部礼制集成,名叫《仪礼》,其中的《士婚礼》对婚姻的聘娶过程作了详尽的规定.整个过程有几个步骤:"纳采",即通过媒人向女方通达欲娶之意.女方同意后,男方将采礼送来,女方纳之."问名",即问得女方姓名,生辰,回去占卜吉凶."纳吉",即卜得吉兆后,定下婚姻之事."纳征",即确定婚姻之后,再送上定婚之礼."请期",即男家至女家确定迎娶日期."期初婚",即迎娶.这6个步骤即古代的"六礼","六礼"皆备,婚姻关系才算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因此所谓婚姻六礼,并未始终存在.魏,西晋时,皇帝纳后无用六礼的记载,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纳皇后杜氏时,才命太常华恒与博士参定六礼之仪.2.聘礼差别第一,各个时期的聘礼有区别.第二,南方北方的聘礼也不尽相同.第三,同一时期的人因地位不同而聘礼不同.二.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国家仍保持着六礼等形式,另一方面也在婚龄、联姻对象、血缘关系、人伦关系、物质要求等方面都表现出其特点。
(1)早婚早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带普遍性的习俗,这一方面由于这时男子行冠礼较早,一般在十五岁;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争的影响,人口减少,为了增加人口,政府强令实行早婚。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延续了汉时的一些选官制度,但其主要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
中正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显然也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
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的萧条,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
寒门士子强烈要求参政,九品中正制受到猛烈抨击。
一、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和实施九品中正的选举法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
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
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利,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
曹操的用人政策是“唯才是举”,这种用人不问门第身份的做法在政治上遭到门阀世族的抵抗。
曹丕在门阀世族支持下称帝后,听从世族大地主的代表、吏部侍郎陈群于黄初元年(220年)提出的建议,行“九品官人法”,承认了世族做官的特权。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简而言之,就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报司徒,司徒呈吏部待用),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的选士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
二、九品中正制内容(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
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
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
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
各个朝代婚礼流程
中国古代婚礼从商周时期开始形成一定的仪式,不同历史时期婚礼流程也有所变化。
商周时期:
- 纳彩:男方送聘礼给女方,表达结亲意向。
- 问名:询问女方姓名以确定对象。
- 纳吉:选定吉日,男方正式提亲。
- 纳征:女方家长同意,男方派人将女方迎接到男方家。
秦汉时期:
- 纳采:男家向女家表达结亲意愿,送去聘礼。
- 问名:询问女方姓名。
- 纳吉:男家确定聘期,正式向女家提亲。
- 请期:女家确定婚期。
- 亲迎:男方迎娶女方。
唐宋时期:
- 纳采:男家送聘礼。
- 问名:询问女方姓名。
- 纳吉:男家择吉日提亲。
- 纳征:女家接受,将女儿送往男家。
- 请期:商定婚期。
- 亲迎:迎娶。
明清时期:
- 说媒:双方家长通过媒人达成婚约。
- 纳采:男家送聘礼。
- 问名:询问女方姓名。
- 纳吉:男家择日提亲。
- 请期:商定婚期。
- 亲迎:迎娶。
- 回门:新娘回父母家三日。
不同朝代婚礼流程大同小异,都包含了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等步骤,体现中华传统婚姻礼仪的核心精神。
第二单元第5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诸侯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举荐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C.察举制开始形成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答案】A 【解析】材料“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反映了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故A项正确。
2.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答案】A 【解析】材料“所征之人不拘一格”意在强调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是君主专制,体现不出民主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族性和强制性的信息,排除C、D 两项。
3.《汉官仪》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监察的六个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材料中“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A.考察吏治B.奖惩官吏C.监察民众D.决断冤狱【答案】C 【解析】刺史的主要职权是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其监察的对象不包括民众,故选C项。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选拔最优秀的官吏”说法绝对,且不是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故C项错误;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D项错误。
南北朝交聘使节行进路线考作者:蔡宗宪【摘要】:南北朝时期为南北对峙的局面,双方除了军事冲突,也有和平的外交往来。
交聘使节通常是由本国国都出发,前往他国国都进行访问与交涉,由于事属公务,交通路线大致上是比较固定的。
不过,由于北朝政权更迭,曾经数次迁都,因此,交聘的路线也随之改变。
本文根据正史与诗歌中有关使节行迹的资料,逐一考证“平城—建康”、“洛阳—建康”、“邺—建康”与“长安—建康”这四条路线,希望能将当时使节穿梭往来的具体路径勾勒出来。
【作者单位】: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关键词】:南北朝交聘使节路线【资料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4期前言南北朝时期外交使节的行进路线,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北魏初,首都原在乎城,孝文帝后期迁都洛阳,其后分裂为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各自定都于邺城与长安,隋都亦在长安。
南朝都城均在建康,梁元帝时与后梁政权则定都于江陵。
使节主要是往返于两国都城,因此,随着南北朝政局的变化,都城迁移,使节的路线也出现了数次的变动。
大致而言,北魏与刘宋、南齐时期的通使是“平城—建康”往返的路线,北魏与萧梁的通使是“洛阳—建康”,东魏、北齐与梁、陈的通使为“邺城—建康”,北齐与北周是“邺城—长安”,西魏、北周与陈则是“长安—建康”,隋与陈也是“长安—建康”往返的路线。
此外,梁元帝时期、后梁政权与西魏(北周)的通使是“江陵—长安”,梁元帝与北齐的通使则是“江陵—邺城”。
不过,梁元帝时期、后梁政权与北朝政权之间,以及北齐与北周之间的通使,由于未见有使节行迹的直接史例,可供佐论的相关史料亦不多见,在此暂时搁置,不加臆论。
关于南、北朝使节往来的路线,目前尚未见有专文讨论,惟逯耀东的《北魏与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注: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1年,第341-392页。
)、前田正名的《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注:前田正名著,李凭等译,《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与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五)》(注: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五)河东河北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年。
)中略有涉及。
逯文广泛论述了北魏与南朝的外交关系,其中一节谈到“边荒”与使节的往来:“南北的战场大多摆在淮泗之间,这个地区也正是南北使节往来交聘的主要道路,他们大多渡淮泗后,经邺,然后经山阳、彭城、广陵的大道北上,所以不论是从平城、洛阳、邺南下,或者由建康北上,淮泗都是他们必渡的津口。
”(注: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第369页。
)逯文注意到南北使节来往的路线,但在大略指出淮泗是必经之地后,主要篇幅便着重在南北边界——“瓯脱(即边荒地带)”的论述,使节路线遂模糊于广大的边界中。
且其所谓的“渡淮泗后,经邺,然后经山阳、彭城、广陵的大道北上”,城镇的位序颠倒错乱,从南到北应该是广陵—山阳—(渡淮,转泗水)—彭城—邺。
再者,从邺到建康与从洛阳到建康的路线虽然都会经过淮、泗,但这两条路线并不尽相同,逯文也未及辨明。
前田正名与严耕望均注意到《水经注·滱水》中宋、齐使节经倒马关进入平城的记载,此外,前田正名进一步推论南北使节走的是太行山东麓路线,严耕望则注意到了南北使节利用济州碻磝津越渡黄河的情形。
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大致都是片段的,或只注意到单一路线,未能将当时南北交使的路线做较为完整的呈现,本文即企图在这点上略尽绵力。
在研究方法上,由于相关史料的记载相当零碎,常为使节事迹叙述中偶尔出现的地名,某些地名则只见于诗歌的诗题中,内容相当简略,增加不少研究上的困难。
我们首先得将不同时期的资料区分开来,例如北魏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的路线即不相同;再则,对于较隐微的地名信息,例如只提到古人的坟墓,我们也得将墓地的所在查找出来。
目前“邺—建康”的路线因直接证据较多,大抵上是由点逐一连成线,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平城—黄河岸”、“洛阳—建康”与“长安—建康”三线,因直接证据只有一两条,本文仅能根据大致的方向,佐以当时人官私往返的资料,将整条路线拟构出来。
基于论述上的考量,本文先将南北朝的使节路线分成以下四段,即:一、平城到黄河岸;二、建康到黄河岸;三、建康到洛阳;四、建康到长安。
其中,一、二两条路线以黄河为断,乃是因为从建康到平城或邺城的南半段路线是一样的,为免重复,将它们分成两段论述,条理上会比较清楚。
在此四段路线考察完毕后,再于结论中将南北朝使节路线简明地钩勒出来。
一平城至黄河岸根据日本学者前田正名的研究,4世纪末至5世纪末,以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中心,已经发展出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从平城南下到黄河岸大致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平城翻越句注山、雁门关,沿汾河南下;一条是自平城向东南,经莎泉、灵丘,沿滱水流域东南行,翻过倒马关,抵中山城(今河北定县),从中山城沿着太行山东麓路南下经邺抵达黄河。
严耕望与前田正名均根据《水经注·滱水》中“齐、宋通和,路出其间”(注:(北魏)郦道元注,〔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水经注疏》卷11《滱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51页。
)的记载,论证了南北使节是经由灵丘、倒马关道进出乎城。
前田正名则在考察了太行山东麓路在当时南北军事与官私商贸交通往来的重要性后,又进一步推论说,南北使节是沿着太行山东麓路北上,到达中山之后转入平城(注: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五)》,第1476-1482页;前田正名著,李凭等译,《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187、295-296页。
)。
《水经注》指出了从平城到黄河岸使节行进的主要动向,即南北使节是从平城通往河北再南下,而不是从雁门关沿汾河南下。
不过,这段路还须分成两部分再做进一步说明,一是从平城经莎泉道(或灵丘道)到中山,一是从中山南下到黄河岸,分论如下。
从平城到中山大致有两条路线,一是经由上谷路,先向东北,再转东南的大迂回路线;二是从平城穿越太行山、恒岭,直达中山。
第一条路非使节所经,在此不论。
第二条路经过的是太行山的飞狐诸陉,其间诸道纷出,十分复杂,严耕望与前田正名两人虽然都认为南北使节是经由灵丘、倒马关道进出平城,但对于从平城到中山间的完整路线则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从平城到倒马关的部分,严耕望认为是从乎城向东南,沿滱水河谷,经灵丘至广昌,从广昌再下倒马关;前田正名虽然认为从倒马关通往广昌的路应该是存在的,但也指出从平城经灵丘之后,有灵丘道沿滱水河谷直下倒马关,并不须经过广昌(注: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五)》,第1484、1499页。
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185页。
)。
显然,两人对于《魏书》所载的482年孝文帝发动五万人修治灵丘道的路线位置看法是不同的,严耕望所认为的灵丘道应是从灵丘先到广昌再到倒马关的路段,而前田正名则认为应是从灵丘直通倒马关。
北魏曾有三次开辟从平城到中山之通路的记录,第一次是在398年发卒万人开辟的“直道”——自望都铁关凿恒岭至代五百余里,第二次是436年以12,000人开辟灵丘西部的“莎泉道”,第三次则是前述的482年以五万人修治的“灵丘道”(注:《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卷4上《世祖太武帝》、卷7上《高祖孝文帝》。
)。
从修治的时间与工人的数量来说,灵丘道(灵丘—倒马关)应该是在不满于“灵丘—广昌—倒马关”这种迂回路线下所开凿的直线路段,因此,笔者倾向于赞同前田正名的看法。
尽管笔者赞同前田正名对于灵丘道的看法,但关于使节往来路线的部分却还有商榷的余地。
前田正名将436年的莎泉道与482年的灵丘道视为同一条路线,因此,他认为,在436年之前,南北使节走的是从中山经“直道”通广昌,再从广昌北接飞狐道至蔚县通平城,436年莎泉道通了之后便开始走倒马关通灵丘的路线(注: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189-191页。
)。
笔者认为莎泉道与灵丘道乃不同时段开凿的通道,前后相差46年,其间的差异显然可见。
惟据《水经注·滱水》载:滱水自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合。
水出山西南大岭下,东北流出峡,……滱水又屈而东,合两岭溪水,水出恒山北阜,东北流历两岭间,……齐、宋通和,路出其间(注:《水经注疏》卷11《滱水》,第1051页。
)。
既然倒马关是宋齐的使节通往平城的必经之路,那么,在482年灵丘道开通之前,宋齐的使节未必是从中山走“直道”通广昌,上接飞狐道,而较有可能是经倒马关至广昌,从广昌再到灵丘,亦即前述严耕望所指的“灵丘—广昌—倒马关”路线。
灵丘道开通之后,南朝齐(宋亡于479年)的使者则直接从倒马关通向灵丘。
此处尚有一点必须辨明的就是直道的问题。
前田正名认为直道所经过的恒岭乃是望都铁关与广昌之间的广昌岭,其得名是因比起迂回的上谷路来说,它可以更直接地进入飞狐道(注: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189页。
)。
亦即,前田所拟的直道是从中山经望都到广昌。
严耕望则认为道武帝发卒万人修直道一事,应只是针对晋朝时的望都关道施行加工而已。
大致路线可能是从倒马关南下南、北两岭,直趋唐县(注: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五)》,第1476、1482-1483、1496页。
)。
笔者赞成此说,因为道武帝发卒万人治直道,其事甚为仓促,不仅动用工人仅万人左右,修治的时间甚短,约不到廿天。
很难想象在如此短少的人力与时间下,能不经倒马关而开凿出从望都到广昌之间的直通道路,故直道路线当以从中山通往倒马关为宜(注:据《魏书》卷2《太祖纪》载,398年正月庚子,道武帝从中山到邺,之后又从邺返回中山。
由于准备返回平城,乃发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铁关凿恒岭至代五百余里”。
不过,当月辛酉,道武帝已经启程从中山往望都尧山。
推算从庚子至辛酉的日数前后约计22天,但须扣除庚子后从邺返回中山的日程,因此,所费时间应当不超过20天。
)。
兹将前文的讨论以简明的路线呈示如下:平城—莎泉—灵丘—(广昌)—倒马关—中山从平城到中山的路线已论述如上,接着考察从中山到黄河岸的部分。
前田正名深入探讨北魏中山城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线、军事与商贸活动之后,认为中山位居平城通往河北的要冲,是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上的重要枢纽,往北既可到营州龙城,还可到辽东、朝鲜;往南可到洛阳、河南等地。
由于太行山东麓路具有如此重要的交通地位,而中山又为此路的枢纽,前田便直接地认为南朝使节是沿太行山东麓路北上中山,再转进平城。
兹据北魏诸帝南巡的路线,将这段路简示如下:中山—真定(常山郡)—高邑(赵郡)—邺—滑台(一向汲郡)(注:参见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196-200、412-413页。
)作为南北交通的要道,此路的存在与官私商旅往来的频繁是毋庸置疑的,但须注意的是,关于此路线的行经记载,通常都与洛阳或长安有关,从这两地往返河北、东北等地,较少见到有从江南北上之后进入河北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