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科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1. 引言1.1 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是指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利用拓展性实验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过程。
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进行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时,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学生已学知识紧密联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在选择实验方法时,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详细规划每一个操作环节,注重实验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实验流程。
2. 正文2.1 1. 实验目的的确定实验目的的确定是科学实验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实验的核心所在。
确定实验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实验的主要问题或研究目标。
在初中科学的拓展性实验中,通常会以某个科学现象或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或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实验目的的确定就是要明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或验证的科学原理。
2. 确定实验的可行性和意义。
在确定实验目的时,需要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验结果对科学知识的贡献。
实验目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能够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能力。
3. 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在确定实验目的的还需要具体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实现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实验的主要步骤、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
确定实验目的是科学实验设计的关键环节,只有明确了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才能有效地展开后续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工作。
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的实验目的不仅是为了验证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2.2 2. 实验方法的选择在选择实验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实验目的明确需要采用哪些具体的实验方法。
初中科学多样化作业设计
初中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初中科学多样化作业设计。
一、探究性实验类作业
探究性实验是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的奥妙。
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类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二、科普知识类作业
科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可以设计一些科普知识类作业,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其科学素养。
三、智力开发类作业
在科学课程中,一些思维难度较高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可以设计一些智力开发类作业,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新。
四、课外实践类作业
初中科学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需要进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可以设计一些课外实践类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多样化的作业设计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类作业、科普知识类作业、智力开发类作业和课外实践类作业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科学“主题式”拓展课程的设计研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科学教育需要按照“主题式”拓展课程的模式进行设计。
一、设计背景科学是一门反复研究、实践、探索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乐趣,提高兴趣和能力,我设计了七年级科学主题式拓展课程。
二、目标及内容(一)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内容本次主题式拓展课程,以“人类与科技”为主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科技产品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2、探究科技产品背后的原理和科学秘密,例如手机、电脑、太阳能、飞天技术等。
3、学习如何使用科技产品保护环境,了解科技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及流程(一)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
2、学生主导学习。
3、讲解和实践相结合。
4、激发学生专注力和合作精神。
(二)流程1、引入通过展示科技产品前、后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主题。
2、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每组探究一个科技产品的发展历程,并针对产品的重要性,设计展示内容。
老师进行科技产品背后的原理讲解,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实践,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和分享。
4、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同时,总结本次拓展课程收获,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四、案例分析在七年级科学课堂中,我曾经设计过主题为“环保”拓展课程,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主导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制作水电站、风力发电机,激励他们从科技的角度思考如何保护环境,通过实践感受探究过程的乐趣,最终完成了一场精彩的展示。
在这门拓展课程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们都感到很兴奋和自信。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和启发创造力的过程。
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拓展性实验是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拓展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拓展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指导思路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拓展性实验的设计1.目标明确:拓展性实验的设计必须明确实验的目标,确定实验的内容和实验步骤。
实验的目标应该能够体现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
2.安全稳定:拓展性实验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实验安全,实验器材和药品等要安全易得,同时在实验中要注意防火、防爆、防触电等安全问题,避免实验出现意外情况。
3.变量控制:拓展性实验的设计必须要有变量控制。
变量可以是对照组,可以是自变量,还可以是因变量。
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变量控制,不断调整实验参数以找到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
4.数据收集:拓展性实验设计应该有数据收集计划。
数据收集方法应该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数据收集方法应该能够体现出实验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1.前期准备:拓展性实验的实施在前期准备方面需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问题和风险评估,同时还要对实验器材和药品进行清单统计和检查,确保实验能够正常进行。
2.实验制定:拓展性实验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制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实验的步骤要详细规划和设计,严格控制变量,进行数据收集和记录,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实验分析:拓展性实验的实施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评估实验的成效和效果,提出实验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要设计和实施好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实验的设计目标和实际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七上科学拓展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七年级科学课程中的基础概念,如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换等,并能将其应用于拓展性实验中。
2.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培养其探索科学原理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拓展性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原理。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培养其思辨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物质性质与变化:结合教材中关于物质的基本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 章节内容:物质的基本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实验操作技能。
2. 能量转换与守恒:基于课本中能量转换的原理,探讨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并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 章节内容:能量形式与转换、能量守恒、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实例。
3. 生态与环境:结合教材中生态系统的知识,教授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章节内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
4. 科学探究方法:教授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初二科学课外拓展活动的设计经验设计初二科学课外拓展活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科学课外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之外也能深入了解科学知识。
在设计这些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活动的主题与初二学生的学习内容相一致。
例如,针对物理学的拓展活动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制作简易的电路或探究不同材料的摩擦力,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这样,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
此外,科学拓展活动的设计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主动性。
例如,可以设计团队合作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分工和合作。
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通过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他们能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从而激发对科学的持久兴趣。
在活动设计中,还应关注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活动应设置合理的难度,让学生既感受到挑战,又不会因为过难而产生挫败感。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科学竞赛或者问题解决活动,既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又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确保活动的有效性,还应在设计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调研。
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可能的困难,可以帮助设计更符合实际的活动内容。
同时,活动后的反馈也非常重要。
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可以不断改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初二科学课外拓展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通过有趣的主题、合理的难度设置和积极的反馈机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科学体验,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例谈初中科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王顺宁来源:考试周刊发布时间:2007-11-03关键字:例谈初中科学拓展设计在新课改视野里,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除了知识目标外,还应该有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德育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
但所有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的进一步落实,而拓展性作业的有效布置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从新课程的作业价值观出发,以例举的方式,谈谈初中科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实践性作业,让作业成为锻炼实践能力的基地突出实践性,是科学新课程的一大特色。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初步获得一些科学活动的经验,了解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加深对所学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科学学习情感。
实践型作业的特点是突出科学活动的实践性,使学生不仅能在纸上做科学,而且能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学科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开展调查、收集、选择、分析、解释信息活动。
设计实践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科学问题,建立科学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预测事物发展过程,初步体会科学价值,同时能很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实践性作业一般取材于生活实际的现实问题作情境材料,设置具有社会参与性的实践问题。
作业的方式一般有科学观察,检测、调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案的设计和问题解决的建议和设想等。
例1:围绕“爱护水资源”这一主题,进行分组调查,写出报告:(1)我所知道的水;(2)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可查找资料,也可看我们的教材,但最好不要只局限于教材);(3)水的污染情况调查(可上网查寻,也可参阅相关性的书籍、刊物和报纸,也可实地调查);(4)家庭用水的污水排放情况,是否存在浪费水的地方;(5)有关海水的资料。
完成本题的过程,就是一次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综合实践所必须的一些方法,亲历了知识获得和知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应用的过程,体验了知识的有用性和真正的价值之所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际,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在传统的科学实验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教材上的步骤进行操作,缺乏创新和拓展性。
拓展性实验则是对这种传统实验的一种补充和深化,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深度探索和开放性思考,使学生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拓展性实验的概念及意义拓展性实验是指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改变或创新实验的元素,使实验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刻的内涵。
通过拓展性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二、拓展性实验的具体实践1. 实验案例一:升华的探究初中科学课程中,常常会对物质的物态变化进行实验。
传统的物态变化实验往往只是简单地展示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如冰的融化、水的蒸发等。
而通过拓展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物态变化的原理。
在进行升华实验时,传统的实验步骤是将固体物质加热,观察其是否转化为气体。
通过拓展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实验条件或者增加新的实验元素,使实验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可以在加热的同时利用制冷设备,观察固体物质由气体状态直接转化为固体状态的过程,或者探究不同固体物质的升华温度和升华速度的差异。
通过这样的拓展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升华的原理,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加深对物质物态变化的理解。
2. 实验案例二:光的折射在进行光的折射实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实验条件或者增加新的实验元素,使实验更富有挑战性。
可以通过改变介质的折射率、光线的入射角度等条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或者利用透镜和棱镜等光学元件,进行更加复杂的光的折射实验,如双凸透镜成像、白光的色散等。
三、拓展性实验的教学策略在进行拓展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初中科学项目化作业设计案例1. 主题:植物的光合作用介绍:本项目旨在通过实验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重要性。
2. 实验设备与材料:- 水培设备(包括水槽、水泵、水位计等)- 植物(如水果、蔬菜等)- 光照设备(如日光灯或LED灯)- 温度计- 酸碱试纸- 试管、试管架等实验器材3. 实验步骤:1) 准备水培设备,将植物种植在水槽中,并保持适宜的水位。
2) 安装光照设备,控制光照条件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
3) 在观察期间,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的颜色、数量和大小等。
4)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培液的温度,记录下来。
5) 使用酸碱试纸测试水培液的酸碱性,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6) 在实验结束后,总结观察结果并分析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呈现绿色,生长良好;而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叶片逐渐变黄,生长受限。
温度和酸碱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有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5.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光照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温度和酸碱性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6. 拓展实验:- 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探究不同颜色光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研究不同酸碱性水培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7. 实验应用: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优化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理解。
8.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 植物的选择应该考虑生长周期和光照要求等因素。
- 操作实验器材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9. 结语: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光照、温度和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兴趣。
更正说明本刊2016年第9期第131页文章《村小校长工作之所见》中因校对失误造成错误,现更正如下:错误内容:一、学习理论,指导管理我在工作中比较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尽管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也不忘忙中抽闲翻阅报刊,了解时事;学习理论,指导工作;参加学习,自我完善;不断实践,提升水平。
业余时间参加了“专升本”的自学考,重点学习了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能力,保证自己的办学方向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确保自己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
更正内容:其中的上海市应改为吉林省。
《课程教育研究》编辑部一、问题的提出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老师所重视,但是课后作业的布置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是老师布置,孩子们作答,老师批改,孩子们始终没有跳出以老师为圆心、以规定问题的标准答案为半径的轨道。
这些单一的传统作业方式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不符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课改背景,应该尽量多的采用“以孩子们为中心”的拓展性式多元化作业。
二、拓展性作业的特征作业是孩子们巩固复习、加深理解、培养能力、训练技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老师检查孩子们课堂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矫正的重要途径。
拓展性作业是以孩子们自主探究巩固为主,以老师布置为辅的,把关注个性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给孩子们充分发展的空间,调动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一种作业模式。
拓展性作业是与传统的作业布置相对而言的,具有体现主体性、拓展创新性、形式拓展性和突出探究性等基本特征。
三、拓展性作业的背景(1)以孩子们为中心,充分尊重孩子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2)注重孩子们作业方式的拓展性,发展孩子们个性:给孩子们一个语言阐述的时间,在复述中巩固。
给孩子们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在质疑中突破。
给孩子们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在优化中提高。
给孩子们一个实验探究的机会,在实践中发展。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理论,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从引言开始介绍了拓展性实验的概念和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探讨了拓展性实验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以及案例分析和对学生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价值和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同时展望了拓展性实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深入了解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其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和潜在发展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拓展性实验、初中科学教育、设计与实施、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学生影响、展望、价值、促进作用、发展方向1. 引言1.1 拓展性实验的概念拓展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新的实验或者对已有实验进行改进,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拓展性实验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拓展性实验,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1.2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拓展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拓展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并做出结论,这些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之处,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拓展性实验还可以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来谈谈拓展性实验的概念。
拓展性实验是指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后,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拓展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提出问题、构思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结果、总结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常常通过拓展性实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
在物理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摩擦力实验的拓展性实验。
在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后,学生们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探究了不同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他们首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假设,然后设计了实验方案,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摩擦力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最终得出了结论。
通过这个拓展性实验,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摩擦力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除了在物理课上,我还在化学课和生物课上进行了一些拓展性实验。
在化学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拓展性实验。
学生们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选择不同的酸碱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观察溶液的变化和PH值的变化,从而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在生物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拓展性实验。
学生们通过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探究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加深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
通过这些拓展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我发现学生们的科学探索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们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强调学生要思考问题、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但是通过拓展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和意义。
他们在实验中思考问题,从实验中得到答案,这种过程不仅让他们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拓展》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学生的进修过程中,拓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在户外环境中进行团队合作、挑战自我、培养领导能力等,从而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拓展活动,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领导潜力,增强自大心,拓展视野,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了解拓展活动的意义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拓展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领导潜力,让学生有机缘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
4. 提升学生的自大心,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挑战自我,超出自我。
5. 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户外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阶段:拓展活动前的准备在这个阶段,老师将向学生介绍拓展活动的意义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拓展活动的兴趣。
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确定团队合作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同时,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认识。
2. 第二阶段:拓展活动实施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前去户外进行拓展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攀岩、绳索桥、团队拓展、军事拓展等多种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将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挑战自我、培养领导潜力。
老师将在一旁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3. 第三阶段:拓展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学生将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分析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反思,学生将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选择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情景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合作进修法:通过小组合作、团队竞争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体验式进修法: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修,提升学生的领导潜力和自大心。
五、作业要求1. 按照小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拓展活动,完成各项任务。
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是指基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上,通过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出并完成实验设计,进一步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一种实践性活动。
拓展性实验是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全面考核。
本文将围绕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的指导思路进行分析,旨在引导教师在开展拓展性实验时,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验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实验主题选择拓展性实验的主题选择应该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拓展和应用。
选择实验主题时,可以考虑自然界存在的问题或现象,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同时也可以考虑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的拓展性实验活动。
实验主题选择的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案例引入,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发现性学习和讨论探究来确定。
在选择实验主题时,还要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能够有效进行并保障学生的身体安全。
二、实验内容设计针对拓展性实验,实验内容的设计要求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
在确定实验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基础,避免过于复杂的操作和理论,确保实验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理解度。
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导入、讨论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猜想,促使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方案的研究。
实验内容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学生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内容的设计也要求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扩展和延伸,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实验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过程引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实验的步骤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
《拓展》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拓展》是一种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作业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2.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学生的进修积极性;3.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作业内容1.分组进行《拓展》活动,每组成员不少于4人,最多不超过6人;2.每组根据老师指定的主题进行讨论,确定一个创意项目;3.每组设计一个详细的项目方案,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项目目标、实施步骤等;4.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实施,并进行展示;5.评选出最佳项目,并进行奖励。
四、作业流程1.第一周:老师介绍《拓展》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分组确定;2.第二周:每组讨论确定创意项目,并设计项目方案;3.第三周:每组按照项目方案实施项目;4.第四周:每组进行项目展示,评选出最佳项目,并进行奖励。
五、作业评判1.项目方案的完备性和创新性;2.项目实施的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3.项目展示的表现和沟通能力;4.最佳项目标评选标准:创意性、实用性、团队合作能力。
六、作业要求1.峻厉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不得迟到早退;2.每组成员必须积极参与讨论和实施,不得携带手机等影响活动的物品;3.保持活动现场的整洁和安全,不得出现违规行为;4.恪守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尊重他人意见,团队合作。
七、作业总结通过本次《拓展》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进修兴趣。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这次作业,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不息提升自己。
初二科学课外拓展活动设计初二科学课外拓展活动设计,像是在为学生们的学习之旅绘制一幅绚丽的画卷。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他们充满好奇心,渴望通过实践去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课外拓展活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拓展活动设计的核心。
设计活动时,可以考虑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例如环境保护或节能减排。
通过组织主题为“家庭能源审计”的活动,让学生们带着测量仪器回到家中,记录家庭中的能源使用情况。
这不仅能让他们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户外实验是另一个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方式。
可以设计一次“自然观察日”,鼓励学生们在校外进行生态观察。
他们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记录昆虫的行为,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比如测试土壤的酸碱度。
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密接触自然,还能提高他们对生物和环境科学的兴趣。
团队合作也是拓展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元素。
科学探索往往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
在活动设计中,可以组织科学探究小组,让学生们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如设计一个小型的气象站或制作一个简单的水过滤装置。
通过这种合作,他们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引入科技元素可以使科学拓展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可以设计一次“编程与机器人”活动,让学生们利用编程软件控制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
这种活动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组织科学展览或演讲比赛也是一种很好的拓展活动形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制作海报、展示实验结果或者分享他们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持续兴趣。
总的来说,初二科学课外拓展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合作性,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科学拓展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科学拓展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拓展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本次科学拓展课程教学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能源与环境保护。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发学生对能源与环境保护的思考,可以通过一段视频、图片或问题提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板书展示,介绍能源种类、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包括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案例,如碳排放、水污染等,给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展示。
四、探究实验(30分钟):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例如测量不同电器设备的能耗、观察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
鼓励学生自主观察、记录数据,并引导他们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发现问题。
五、合作交流(15分钟):学生们就探究实验的结果进行展示,并针对其他小组的发现进行提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加深他们对能源与环境保护的理解。
六、拓展任务(10分钟):布置一个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并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
教学评价:1. 针对案例分析和实验,可以进行小组评价和观察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记录的准确性。
2. 通过学生的拓展任务报告、小组展示和口头讲解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 PPT或板书2. 视频、图片等引导材料3. 实验器材和材料4. 环境保护案例分析资料5. 学生小组合作评价表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建议学生参加科学类竞赛、讲座等活动,并定期开展科学拓展课程,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成立科学研究兴趣小组,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教学反思:本次教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拓展性实验的实践有许多具体操作和探索方式。
例如,通过科学
实验室的多样化、多元化资源建设,丰富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网络查询技术和实验记录技术,搜集和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
生科学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性实验设计,拓宽学生的实验视野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拓展性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因此,我们需要在
初中科学教学中更加注重拓展性实验的深入实践和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
在拓展性实验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意愿,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实验研究。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决策权和创新自由。
其次,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实验
和操作问题模拟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
力。
最后,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验安全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安全保障和实
验素养培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情况,确保实验带来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安全
性。
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探究科学知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思维。
以下是初中科学拓展性实验指导思路分析的具体内容。
1.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拓展性实验应该是在学习某一科学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水平选择适合的实验项目。
应尽量选择有趣、实用、切实可行的实验项目,以便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注意实验安全安全第一,任何实验都应该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为前提。
在进行实验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
学生在实验中应当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
3.注重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解释学生实验中的疑难问题,并帮助学生思考实验数据的意义和结论。
4.重视实验思维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应当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思维和探究精神,如观察、比较、归纳、实验设计等。
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情况和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拓展性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把实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应用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拓展性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培养实验思维和探究精神,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
因此,在进行拓展性实验时,学生和教师应注意实验安全,注重实验过程,重视实验思维,注意实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谈初中科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王顺宁来源:考试周刊发布时间:2007-11-03
关键字:例谈初中科学拓展设计
在新课改视野里,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除了知识目标外,还应该有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德育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
但所有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的进一步落实,而拓展性作业的有效布置是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从新课程的作业价值观出发,以例举的方式,谈谈初中科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实践性作业,让作业成为锻炼实践能力的基地
突出实践性,是科学新课程的一大特色。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初步获得一些科学活动的经验,了解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加深对所学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初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科学学习情感。
实践型作业的特点是突出科学活动的实践性,使学生不仅能在纸上做科学,而且能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学科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开展调查、收集、选择、分析、解释信息活动。
设计实践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科学问题,建立科学模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预测事物发展过程,初步体会科学价值,同时能很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实践性作业一般取材于生活实际的现实问题作情境材料,设置具有社会参与性的实践问题。
作业的方式一般有科学观察,检测、调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案的设计和问题解决的建议和设想等。
例1:围绕“爱护水资源”这一主题,进行分组调查,写出报告:(1)我所知道的水;(2)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可查找资料,也可看我们的教材,但最好不要只局限于教材);(3)水的污染情况调查(可上网查寻,也可参阅相关性的书籍、刊物和报纸,也可实地调查);(4)家庭用水的污水排放情况,是否存在浪费水的地方;(5)有关海水的资料。
完成本题的过程,就是一次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综合实践所必须的一些方法,亲历了知识获得和知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应用的过程,体验了知识的有用性和真正的价值之所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型作业,让作业成为指引科学探究的向导
科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及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
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最重要的方式,因而探究性作业也是科学作业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探究型作业,可以是利用学生身边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进行探究性实验,也可以是学生遇到的生活、学习、自然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所布置的探究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不仅学会从科学现象、科学规律中探究问题,而且要从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探究性作业的功能在于让学生的学习从死记硬背,走向自主探索、积极思考。
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作业,能很好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并能成为指引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向导。
例2: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时,速度越大,感觉空气的阻力越大,小红根据这个经验提出一个问题: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她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也许空气的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猜想2:也许空气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平方成正比。
(1) 究竟哪一个猜想正确?课后请你们每四位同学组成一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写出探究过程与结果。
(2) 回忆风雨天气你撑开雨伞迎风而走的场景,你提出空气的阻力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说说看。
本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学会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教育型作业,让作业成为培养思想品德的养料
科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样担负着思想教育的功能。
教育型作业是通过设计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问题情境,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这类作业的情境材料一般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体现正确价值观导向的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这类作业的教育功能在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既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力图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懂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好的品质,什么是不良习惯,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充分得以实现。
例3: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A. 及时关掉未关紧的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B. 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C. 及时将生活垃圾、废旧电池装在一起丢弃到垃圾箱中;
D. 用洗脸水冲刷厕所,将废报纸、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本题以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环保教育为主题,将环保知识与环境道德融合一体,通过道德行为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引导和教育。
四、设计阅读型作业,让作业成为开阔学生视野的利器
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科普知识或科学著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从阅读中感悟科学家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情感意志。
设计阅读型作业,取材要尽可能简洁精炼、典型,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内容上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布置阅读型作业可指导学生阅读指定资料,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内容,还可让学生间相互交流感兴趣的科普材料,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渠道。
例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的欧姆定律公式那么简单,可是,当年欧姆( G.S.Ohm,1787—1854) 却为此花费了十多年的心血。
这是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还没有测量电流的仪器,电源的电压也很不稳定。
欧姆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少年时期在作坊里练习出的一双巧手,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才自己制成了比较精确的测量电流的仪器。
1821 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 T.Seebeck,1780—1831) 发现了温差电池,这为欧姆提供了可以“保持电压不变”的稳定的电源。
欧姆经过几年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功。
1826 年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当时的科学学界并不重视。
后来,随着对电研究的深入,大家终于认识到这一成果的重要性,欧姆本人也被聘为大学教授,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
谈谈你从欧姆发现“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本题取材于科学发展史,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阅读,获得了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使
学生明白,任何科学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都需要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
这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意志品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