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一)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我国纺织产业调整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行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产业正在进行调整和发展。
本文将从产业现状分析、调整方向提出、政策支持等方面浅析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产业现状分析我国纺织产业是我国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和市场。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纺织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品质和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纺织品的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纺织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和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二、调整发展方向提出1. 提高技术和品质我国纺织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一直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为主要优势。
这样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我国纺织产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的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
2. 转型升级3. 多元化发展我国纺织产业主要以棉、毛、丝、化纤为主要原料,产品主要以服装、家纺为主。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纺织产业必须进行多元化发展,拓展产品种类和市场。
通过加大对工业用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和新型环保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拓展产品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政策支持为促进我国纺织产业的调整和发展,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业的品质和竞争力。
具体政策措施可以包括:1. 财政支持。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补贴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 税收优惠。
政府可以给予纺织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品质提升。
通过降低企业负担,提高产业竞争力。
3. 产业扶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新型纺织材料和高端功能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四)∙关键词: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建议∙信息来源: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整理∙发表时间:2010年07月14日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四、《规划》落实中有待解决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在贯彻落实《规划》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当前国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市场形势仍不乐观。
特别是国内资源要素约束加剧,新的倒闭机制已经形成。
纺织工业长期粗放发展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稳定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甚至还很脆弱。
一些地方和企业还习惯于旧有的粗放型、数量扩张型生产方式。
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加快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因此,完成《规划》任务,还必须充分认识落实《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出口政策还需加强和完善从当前国际市场形势看,纺织工业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因素,纺织市场企稳向好的环境还很脆弱。
这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国际市场低迷的状况,没有真正改观。
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发达经济体国内仍面临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计划的实施还有一个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问题,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2009年1~10月,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102起贸易救济调查。
其中针对纺织产品的调查有22起,排在第二位。
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出的“绿色新政”、“REACH”法案、“碳关税”等国际规则,也将形成新的贸易壁垒;生产要素制约日趋严重。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油、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将在高位波动,带动化纤、纺织原料价格上涨,纺织企业成本明显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对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仍将形成较大压力。
面对诸多要素,纺织出口还未恢复到位,因此,出口政策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提高纺织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一、问题分析纺织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纺织行业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1.1 环保问题纺织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原料和染料,这些物质在排放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传统的染色工艺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纺织行业需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绿色生产。
1.2 劳动力短缺纺织行业对人力资源需求较高,但近年来劳动力短缺却日趋严重。
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技能培训不足导致了技术工人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年轻人转向其他就业领域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紧张。
这种现象使得企业在招聘和留住员工方面都面临很大压力。
1.3 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中国制造的纺织品质量远低于国际水平,品牌形象不佳。
同时,当前纺织行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独特设计,中国纺织品难以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二、意见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2.1 加强环保措施纺织企业应该积极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染整工艺,采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传统化学原料,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同时,在排放控制方面加大投入,推动纺织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2 提升人才培养和吸引力政府应加大对纺织行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在校园招聘、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体系以及晋升机制来留住人才。
2.3 加强质量管理与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吸纳和培养高层次的研发设计人才,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2.4 加强产业链合作与资源整合纺织企业应积极主动参与产业链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互动和优化配置。
通过开展与供应商、渠道商、品牌商等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2.5 拓宽国内外市场纺织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在传统出口市场基础上寻找新兴市场,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差异化。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纺织工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纺织工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
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对就业和惠农的贡献突出。
2007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12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9%,占全国GDP的3.3%。
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75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4%,占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30%。
产品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航空、航天、水利、农业、交通、医疗等众多领域。
全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其中80%为农民工;消化农业提供的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近1000万吨,惠及1亿农民。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
但是,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
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纺织工业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3%、8.5%和10%;产能规模盲目扩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市场供求失衡,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
纺织行业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一、提升产品质量1. 强化原材料筛选和质检: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受到原材料的直接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原材料的筛选和质检工作。
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严格测试,以降低次品率。
2. 加强生产工艺控制: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 推动绿色环保生产:纺织行业是一个消耗大量水资源和能源的行业,应积极推动绿色环保生产方式。
投资研发更加节能高效的生产设备,并加强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创新设计理念1. 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展市场调研,并与设计师密切合作,灵活调整产品设计风格、颜色搭配等,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2. 引进设计人才和技术:加大对纺织设计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人才。
同时,推动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在数字化时代充分利用3D打印、智能软件等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意程度。
3. 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喜好、体形等要素进行个性化设计与生产,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增加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1. 加强物流管理:构建高效的物流网络,优化仓储布局和运输路径规划。
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库存信息可视化掌控,并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2.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价格公平合理;与稳定的下游销售渠道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展壮大。
3. 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引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订单、库存、生产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数据共享和整合,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四、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1.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定针对不同职位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员工需求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等。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纺织工业不得不面对较长时间内的低迷与恢复。
纺织行业作为装饰性消费品行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国际贸易对其的竞争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计划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型升级
要实现纺织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带来生产线和设备的渐进式升级。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创新技术
发展新的材料技术可以使我们在纺织工业这领域有更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因此,在调整与振兴计划中,纺织行业应该大力发展研发技术,推动新的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以增加产业竞争力。
三、国际市场扩张
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扩张可以增加纺织品的出口,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要做到这一点,纺织行业需要关注所选国家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者习惯,以生产与该国家市场需求相符合的纺织品。
四、环保意识
在关注市场和发展的同时,纺织行业也应密切关注环保问题。
具体来说,调整和振兴计划应该设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和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以应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意外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人力资源和行业人才储备
调整与振兴计划必须注重人才提升和队伍建设。
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储备和培训,组建专项人才团队,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并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保持企业的活力。
总之,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需要全面思考从生产制造、研发技术、市场营销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
需要做出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切实用来动作的细化改进计划,以推动和保证纺织工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促进纺织业的建议一、加强技术创新1. 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纺织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高品质、更具创意和功能性的纺织品,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2. 推动智能化生产,引进先进的纺织设备和生产技术。
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1. 提升纺织品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
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认知度和品牌忠诚度。
2.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国际买家的合作。
参加国际纺织展览会,寻找合作伙伴,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出口销售额。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1. 加大对纺织行业的人才培养投入。
建立纺织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纺织人才,提升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2.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举办职业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加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1. 推动绿色纺织,加强环保技术研发。
开发环保纺织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加强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利用。
建立废弃纺织品回收体系,推动纺织品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加强产业链协同和合作1. 建立纺织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
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加工企业、品牌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2.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鼓励纺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
六、加强行业协会和政府支持1. 协会应积极履行自律职责,加强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提供行业信息和技术支持,促进行业内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2. 政府应加大对纺织业的扶持力度。
制定相关政策,降低企业负担,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力提升1. 加强与国际纺织组织的合作。
参与国际性纺织组织的活动,获取国际纺织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发展趋势,提升竞争力。
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一)∙关键词: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建议∙信息来源:∙发表时间:2010年07月14日2008年初,纺织行业外部经济与政策环境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银根紧缩、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使纺织行业在经过连续多年的稳定较快增长后,首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2008年纺织全行业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896.24亿美元,同比增长7.98%。
纺织行业出口继续萎缩,且实际增长下滑严重。
2008年10月,张德江副总理组织召开工业行业协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行业协会要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决定制定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纺织工业被列在其中。
2008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起草《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稿。
2009年2月1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年4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一重要阶段性的文件。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的关于纺织行业最重要的文件,对整个纺织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规划》首先明确“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产业地位和作用,极大地提振了纺织全行业发展信心,推动了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与此同时,《规划》还明确了产业调整和振兴主要任务,相应配套的政策措施,在指导和推进行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规划》出台以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广大纺织企业高度重视,纷纷加紧研究并积极贯彻落实《规划》。
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发展趋势分析一、纺织行业发展现状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中国纺织品分类伴随着产业发展基础与外部形势变化,中国纺织行业经济增长速度经历过多次切换.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个阶段性特征明晰的发展周期:黄金发展周期、调整振兴周期、深度调整转型周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步修复,中国纺织行业生产稳步恢复,2020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其中,受防疫类物资需求拉动,产业用纺织品工业增加值增长56.4%.2020年1-11月主要纺织产品纱、布、印染布、服装产量均有所下降,产量分别是2371.2万吨、330.7亿米、463.53亿米、199.76亿件,同比减少分别是10.2%、18.3%、7.21%、8.75%;其中无纺布作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原料,产量增加至522.2万吨,同比增长14.4%;化学纤维产量为5563.1万吨,同比增长5.1%.2020年1-11月中国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及增速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中国纺织品服装需求市场呈现复苏态势.2020年1-12月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2356亿元,同比下降6.6%.二、纺织业企业经营情况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中国纺织业上市企业有如意集团、江苏阳光、新野纺织、百隆东方等.2020年1-9月如意集团营业收入为10.19亿元,江苏阳光营业收入为13.54亿元,新野纺织营业收入为38.55亿元,百隆东方营业收入为41.79亿元.2020年1-9月如意集团营业利润为0.2亿元,新野纺织营业利润为1.87亿元,江苏阳光营业利润为0.26亿元,百隆东方营业利润为2.15亿元.三、纺织业发展建议、趋势应切实解决棉价差问题,尽快解决国内外棉价差的问题既是加快纺织行业趋稳回升的重要措施,也是避免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的有效手段.中国纺织行业发展建议智能纺织材料助力纺织产品开发,智能纺织材料融纺织、电子、医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等技术于一体,可感知环境变化,并依此作出反应,在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特种行业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纺织业发展趋势。
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引言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落后的生产工艺、过剩产能以及环境污染等。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对纺织工业进行调整与振兴规划。
调整与振兴目标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首要目标是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创新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中高档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
3.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生产,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纺织工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以上的调整与振兴目标,我们将能够促进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调整与振兴策略为了实现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1. 政策支持政府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创新引导等,为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产业升级针对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和培育高端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市场拓展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开拓新的市场渠道,推动纺织产品的国际化和品牌化。
4. 环境保护加强纺织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效率。
5. 人才培养加强纺织工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培养一批纺织工业的领军人才。
调整与振兴路径为了实现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我们应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 技术创新在纺织工业中加强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动纺织工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纺织产业园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新机遇和挑战。
纺织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因此,通过推进纺织产业园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1. 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纺织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纺织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城市就业压力。
3. 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纺织产业园的创新发展,提高农村地区产业水平,增强竞争力。
4.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纺织产业园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福利水平。
二、实施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纺织产业园,提供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投入纺织产业园。
2. 引进优质企业。
积极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纺织企业,带动当地农民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纺织产业园内的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
4. 建设基础设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纺织产业园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园区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5. 培育产业链条。
引导纺织产业园内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6. 提供培训和教育支持。
加大对农村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支持力度,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7. 加强宣传和推广。
借助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对纺织产业园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投资和参与。
三、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纺织行业发展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我对纺织行业发展的建议。
1. 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纺织行业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
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加强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推动纺织行业朝着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2. 发展绿色纺织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使得绿色纺织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
推广和应用环保纺织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
3. 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纺织行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品牌推广的力度,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力纺织行业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整合资源,拓展市场。
加强与国外纺织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广中国纺织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
5. 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纺织行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提高全员素质和竞争力。
6. 规范行业管理与监管建立完善的纺织行业管理与监管机制,加强对纺织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加强行业标准和质量控制,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行业自律,净化市场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纺织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建议的落实,我们相信纺织行业将能够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纺织工业已经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提升竞争力和发展速度,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六部委于2019年11月联合印发的。
该文件总结了中国纺织工业遇到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对策,以推动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
一、重点产业调整和优化《意见》提出,要优化纺织产业结构,稳定现有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检查和整顿,强化工业标准,加快企业技术升级和装备更新,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促进产业集聚和品牌建设等。
同时,要加强对各类纺织品的质量监管和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培育新的增长点《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纺织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发展高端定制和智能制造等。
三、加强国际合作和竞争力《意见》提出,要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竞争力。
具体措施包括: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加强与欧美等市场的贸易往来,加强合作开发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建立柔性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综上所述,《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是针对中国纺织工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该文档核心思想是要优化结构、振兴产业,创新发展、提高竞争力,推动纺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政策和举措将促进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纺织行业建议纺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物和家居用品提供了重要的产品。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凸显,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促进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纺织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化学品和水资源的使用。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企业应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节约水资源和降低废弃物产生。
例如,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废水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二、推动绿色产品创新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纺织企业应该加大对绿色产品创新的投入。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开发可降解纤维和推广可循环利用的产品。
企业还可以通过减少染料和染色剂的使用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此外,通过推动可持续纺织标签和认证的应用,企业可以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三、发展智能纺织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纺织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智能纺织机械和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发展可穿戴技术和智能纺织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智能纺织技术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纺织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创新空间。
四、加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对于纺织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原材料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可控。
此外,使用信息技术来优化供应链,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交付效率。
通过建立可持续采购机制,企业可以推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打造负责任的纺织产业链。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纺织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可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纺织科技的创新。
通过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提升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和新挑战。
我国纺织振兴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及建议(一)2008年初,纺织行业外部经济与政策环境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银根紧缩、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使纺织行业在经过连续多年的稳定较快增长后,首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2008年纺织全行业共出口纺织品服装1896.24亿美元,同比增长7.98%。
纺织行业出口继续萎缩,且实际增长下滑严重。
2008年10月,张德江副总理组织召开工业行业协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行业协会要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国务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决定制定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纺织工业被列在其中。
2008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起草《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稿。
2009年2月1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年4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一重要阶段性的文件。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的关于纺织行业最重要的文件,对整个纺织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规划》首先明确“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产业地位和作用,极大地提振了纺织全行业发展信心,推动了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与此同时,《规划》还明确了产业调整和振兴主要任务,相应配套的政策措施,在指导和推进行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规划》出台以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广大纺织企业高度重视,纷纷加紧研究并积极贯彻落实《规划》。
一年来,纺织工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规划》对整个纺织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2009年,在《规划》及一系列政策等推动下,纺织工业迅速扭转了经济效益下滑的势头。
生产稳定增长,出口降幅收窄,效益不断向好,全年呈现V型反转态势。
《规划》提出统筹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等多项任务都取得新的进展,对助推行业走出低谷起到重要作用。
(一)产销、效益、投资全面回升2009年3月份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实现增加值连续保持8%以上的增速。
2009年1~11月,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
在内销市场的支撑下,2009年以来,纺织行业的产销增速稳步回升。
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2月提高7.67个百分点;2009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7167.07亿元,同比增长10.58%,增速比1~2月提高7.45个百分点。
重点产品平稳增长。
在主要大类产品中,2009年1~11月纱产量达2405.62万吨,同比增长12.7%,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61个百分点;化纤产量达2726.06万吨,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高12.01个百分点;布产量达567.44亿米,同比增长5.3%;服装产量同比增长6.9%,比2009年1~2月份分别提高6.8、10.5、10.3和13.6个百分点,显示出生产企稳并全面回升的态势。
伴随着行业产销回升以及国家提高出口退税、放松融资环境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纺织工业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改善。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31.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5.4%,增速比1~2月回升了36.4个百分点;纺织工业平均利润率达到4%,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产销和盈利状况好转带动企业的市场信心逐步得到恢复,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定增长。
2009年全年,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102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上年同期7.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数为7731个,同比增速达到27.9%,高于上年同期35.7个百分点。
(二)内需扩大,对市场拉动作用显著2009年,在国家“扩内需”政策的支持下,内需市场实现稳定较快增长,促进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成为支撑纺织行业企稳回升的首要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8.8%,增速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仍保持了较高水平,且增速比2009年1~2月提高了2.9个百分点。
从消费市场形式上分析,一方面纺织企业大力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优化和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减少流通环节。
企业将一些出口产品转为内销产品,满足了消费的需求;再有,企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开发不同档次的产品,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需要的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还增加对边远乡村的销售,便利农民消费。
由此,行业内销产值增长持续加速。
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内销产值29712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较2009年1~2月提高8个百分点;行业内销产值比重达到79.9%,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我国水利、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汽车用纺织品也成为拉动行业的重要因素。
医疗卫生的大力发展,带动口罩、尿不湿需求量大增。
土工合成材料的新原料、新装备、新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隧道、铁路与公路、岩土工程等。
因此,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销、效益、出口增长速度均明显好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对纺织行业发展的贡献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量达到700万吨,同比增长17%,非织造布产量增速超过20%。
(三)出口始现恢复,国际市场份额继续巩固由于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2009年纺织行业出口出现近年来最大幅度的下降。
但国家出台提高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政策,为企业应对困难提供了空间。
自2009年下半年,特别是10月份以来,国际订单明显增加,企业出口快速恢复。
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713.32亿美元,同比下降9.7%,其中前10个月行业出口持续在-11%左右的低位徘徊,虽然11月以来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但收窄幅度仅有1.56个百分点,恢复速度较为缓慢。
出口下滑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下的小企业,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23%,降幅比1~2月收窄5.2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下企业出口则同比下降了22.28%,降幅比1~2月收窄8.65个百分点。
尽管出口下滑明显,但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仍在继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持续上升。
据统计数据,2009年1~11月,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在美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达到40.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1个百分点;在日本进口总额中所占份额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粘胶行业出口退税率由5%提升到16%,产品出口自2009年5月份以来扭转下滑局面,增长幅度逐月提高,2009年1~11月,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了6.6倍,一批陷于绝境的企业重现生机。
(四)企业竞争力提升,经营环境改观2009年,纺织行业效益较好的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有的企业还不断加强企业内部自律,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有的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投入,增强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努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使产品开发、品牌培育与市场紧密结合;有的企业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节能管理和成本管理;有的优势企业可利用自身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培训,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
由此,2009年,纺织行业的企业优胜劣汰加快,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一批重点企业在逆境中得到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1~11月,占规模以上企业数32.17%的17038户优势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7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33个百分点,利润率达到8.2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18个百分点;其中3666户骨干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到40.15%,利润率率达到15.68%。
一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了淘汰和重组,纺织企业整体素质得到优化。
2009年,由于加大对纺织企业的金融支持,减轻纺织企业负担和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对企业缓解资金紧张、保持正常生产经营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纺织工业管理、营业和财务三项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5.4%;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5%,其中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2%。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1~11月,人均工业总产值达到31.6万元,同比增长10.2%。
(五)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09年,在新增国家中央投资项目中,重点投向纺织工业自主创新、优化升级和技术改造的重点环节,如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应用、纺织装备自主化、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等,这对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明显拉动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2009年,纺织行业有6项科技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余5项技术获得二等奖;144项科技成果获得200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其中9项获一等奖。
这些科技成果对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有效且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批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高技术纤维及应用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我国在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和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2009年,我国自主生产的纺机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5%,比200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化纤差别率提升到40%,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一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了淘汰和重组,纺织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优化。
2009年,化纤行业共淘汰落后产能137万吨,大容量、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开发力度加大,化纤差别化率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印染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无锡、常州、苏州等环太湖地区半数以上的落后印染设备被淘汰;2008~2009年,印染行业协会在行业中先后推广了90项先进实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很多企业采用后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