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第15天(氮及其化合物)(1)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省滁州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溶液与NaOH 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 4+B .某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 -C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D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存SO 24-【答案】C 【详解】A. 某溶液与NaOH 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说明原溶液中存在+4NH ,故A 错误;B. 某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Cl −,故B 错误;C. 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故C 正确;D.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 ,原溶液中不一定存2-4SO ,应先加稀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沉淀,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从某些性质来看,NH 3和H 2O 、NH 4+和H +、NH 2-和OH -、N 3-和O 2-两两类似。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 )①4232NH Cl NaNH NaCl NH ∆+→+↑ ②423222CaO NH Cl CaCl NH H O ∆+→+↑+ ③223233()4Mg NH Mg N NH ∆→+↑ A .仅①正确 B .②③正确 C .①③正确 D .全部正确【答案】D 【详解】①OH -和NH 2-相当,NH 3和H 2O 相当,依据NH 4Cl+NaOH=NaCl+NH 3+H 2O ;类推得到:NH 4Cl+NaNH 2═NaCl+2NH 3,故正确;②NH 4+和H 3O +相当,依据CaO+2HCl=CaCl 2+H 2O ,类推得到反应:CaO+2NH 4Cl= CaCl 2+2NH 3↑+H 2O ,故正确;③OH -和NH 2-相当,N 3-和O 2-两两相当,依据Mg (OH )2=MgO+H 2O ,类推得到:223233()4Mg NH Mg N NH ∆→+↑,故正确;因此上述三个反应都能够发生; 正确答案D 。
高一化学寒假复习要点:氮及其化合物的性
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
2NH4Cl+Ca(OH)2△==2NH3uarr;+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
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bull;H2O
NH3bull;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uarr;+H2O+CO2uarr;
7. 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Cu(NO3)2+2NO2uarr;+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NO3=3Cu(NO3)2+2NOuarr;+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uarr;+4NO2uarr;+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uarr;+HCluarr;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化学寒假复习要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化学学科高一化学键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课时作业15氮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的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D.臭氧层空洞答案:A解析:B、C、D选项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的结果,均与人为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有关。
而A选项则是一种自然现象。
2.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氢氧化钠溶液⑤AgNO3溶液,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答案:B解析:见光易变质易挥发的试剂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2016·南通质检)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①项收集NH3装置口处无棉花;易形成对流;②项NH3通入CCl4中,可防倒吸;③中长颈漏斗液面保持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④中CO2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
4.(2015·新课标Ⅰ)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氧化性的判断。
五金指的是金、银、铜、铁、锡。
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金属矿物质(包括金、银等不活泼金属)等反应,但不与玻璃反应。
答案选B。
5.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
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
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生成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反应过程①+②得O2―→2O,③O+O2―→O3,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作氧化剂,A项正确,B、C项错误;O3与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属同素异形体,D 项错误。
【导语】⾼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学习负担及压⼒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制定学习计划,养成⾃主学习的好习惯。
今天⽆忧考⾼⼀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年级化学下学期寒假作业》,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年级化学下学期寒假作业(⼀)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各选项的分类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A.化合物,电解质B.分⼦,原⼦C.碱,化合物D.纯净物,盐 答案C 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
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
做实验时,某同学取⽤硝酸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答案A 3.下列反应中,划线物质是还原剂的是() A.Zn+H2SO4===ZnSO4+H2↑ B.Cl2+2NaBr===2NaCl+Br2 C.C+CO2=====⾼温2CO D.Fe2O3+2Al=====△2Fe+Al2O3 答案D 4.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它的组成和性质,下列仅从组成⾓度对物质分类的是() A.硫酸钠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氧化硫是氧化物、酸酐、有漂⽩性的物质 C.氢氧化钠是⼀元碱、易溶性碱、强碱 D.碳酸氢钠是钠盐、酸式盐、易分解的盐 答案A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O2⽓体含有的氧原⼦数为NA B.2L0.3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Na+为0.6NA C.27g铝完全反应后失去的电⼦数为3NA D.11.2L氮⽓所含的分⼦数为0.5NA 答案C 6.下列化学反应,能⽤离⼦⽅程式CO2-3+2H+===CO2↑+H2O来表⽰的是()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 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灰⽯和盐酸的反应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答案B 7.X原⼦转移2个电⼦给Y原⼦,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被氧化了 B.X是氧化剂 C.Y发⽣了氧化反应 D.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答案A 8.在溶液中能⼤量共存,加⼊OH-有沉淀产⽣,加⼊H+有⽓体放出的是() A.Na+、Cu2+、Cl-、SO2-4 B.Fe3+、K+、SO2-4、NO-3 C.Na+、CO2-3、OH-、NO-3 D.Na+、Ca2+、Cl-、HCO-3 答案D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种重要⽅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答案B 10.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H2S→SO2B.Fe2+→FeC.CO2-3→CO2D.2H+→H2 答案A 11.某同学在烧⽔时,不⼩⼼把⽔洒在炉⽕上,结果发现炉⽕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成了⽔煤⽓(CO和H2),反应⽅程式为:C+H2O(g)=====⾼温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失电⼦,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电⼦,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mole-则⽣成1mol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12.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程式都正确的是() A.⾦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泡逸出: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沉淀⽣成:Ba2++SO2-4===BaSO4↓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泡逸出:Na2CO3+2H+===CO2↑+H2O+2Na+ D.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产⽣:Cu2++2OH-===Cu(OH)2↓ 答案B 1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平⾏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到蒸馏⽔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显⽰的是树林的晨曦,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答案C 1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如下两个离⼦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确定Fe2+、Ce3+、Sn2+三种离⼦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B.Sn2+、Ce3+、Fe2+C.Ce3+、Fe2+、Sn2+D.Fe2+、Sn2+、Ce3+ 答案A 15.实验室⾥利⽤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NaNO2+NH4Cl===NaCl+N2↑+2H2O。
安徽省天长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
A.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B项正确;C. C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含CO2,C项错误;D. 反应中有NO生成,在Z导管口NO遇空气中氧气变为红棕色的NO2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B。
2.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B.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C.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答案】A【详解】(NH4)2SO4分解的方程式为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设分解了4mol(NH4)2SO4,则分解生成的N2、NH3、SO2、SO3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6mol、3mol、1mol,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SO3+H2O=(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此过程中消耗1molSO3、2molNH3、生成1molBaSO4沉淀;还剩余4molNH3,最终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说明3molSO2全部反应,则发生的反应为4NH3+3SO2+3H2O=(NH4)2SO3+2NH4H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此过程将4molNH3、3molSO2全部消耗,生成1molBaSO3沉淀;根据上述分析,生成的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的溶液中有较多的NH4Cl和NH4HSO3,故答案为A。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参考高一化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参考高一化学习题,其实就只是重在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和表达能力,突出抓好题意分析,规范解题步骤。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化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化学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S:32 Cl:35.5 Fe:56 Cu:64 Zn:65第I卷(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1.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 )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SO4===Na++ HSO4-B.Al2(SO4)3===2Al3++3SO42-C.NH4Cl===NH3 + H++Cl-D.H2CO3===2H++CO32-4.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 )5.在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 )A.0.5L 0.1mol/L的NaCl溶液B.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C.1L 0.2mol/L的AlCl3溶液D.1L 0.3mol/L盐酸溶液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7.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的反应D.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8.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A.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B.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C.稀释浓硫酸D.工业酒精制备无水酒精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MnO2△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10 .下列反应完成后有沉淀生成的是 (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CH3COOH溶液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硫酸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硝酸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加足量稀硝酸11.相等物质的量的H2O和H2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3∶4 ③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④它们所含的H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质子数目之比为5∶9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12.下列常见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 ( )A.清晨在密林中看到一缕缕的光束B.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使蛋白质等聚沉,制成可口的豆腐C.FeCl3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微粒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2-3+2H+===CO2↑+H2O②Ba2++2OH-+2H++SO2-4===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H++Cl-+HClO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14.实验室需配置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出来的离子)的无色混合溶液,且在混合物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L。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着火2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 ,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2H2S+SO2=2H2O+3S↓ D.C+CO2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C.71gCl2所含原子数为2N A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元素由游离态转为化合态,说明该元素一定被氧化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金属元素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只有氧化性5、标准状况下,2.8 L O2含有n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n/8 B.n/16 C.16n D.8n6、根据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 = 2FeCl32FeCl3+2HI= 2FeCl2+2HCl+I2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 I->Fe2+>Cl-7、24毫升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B.+3C.+2D.08、用加热的方法可分离的一组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铵和过氧化钠C、碘和氯化铵D、氯化铵和氯化钡9、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1,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A.0.1B.0.15C.0.2D.0.251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A.SO3+H2O=H2SO4B.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氧元素为-1价)C.2F2+2H2O=4HF+O2 D.2Na+2H2O=2NaOH+H2↑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一寒假作业(十五)氨 硝酸 硫酸1.(2011·南通高一检测)德国人弗里茨·哈勃由于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硝酸、炸药的产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B .氨水显酸性C .N 2和H 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D .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解析: A 项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铵,正确;氨水显碱性,B 错误;N 2和H 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合成氨,C 错误;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 错误。
答案: A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N 2→NOB .NH 3→NH 4NO 3C .N 2→NH 3D .N 2――→根瘤菌NO -3解析: 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从N 元素的价态变化来看是0价变为正价或0价变为负价。
这样,A 、C 、D 项均是氮的固定,B 项由化合态氮变为化合态氮,不是氮的固定。
答案: B 3.在1 L 1 mol·L-1的氨水中( )A .含有1 mol NH 3分子B .含有NH 3和NH +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C .含1 mol NH 3·H 2OD .含NH 3、NH 3·H 2O 、NH +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解析: NH 3溶于水形成氨水,溶质是NH 3。
NH 3溶于水时有如下反应:NH 3+H 2ONH 3·H 2ONH +4+OH -,所以氨水中存在H 2O 、NH 3、NH 3·H 2O 、NH +4、OH -、H+等诸多粒子,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答案为D 。
答案: D4.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A .NH 4Cl 溶液,NaOH 溶液,熟石灰B .饱和氨水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硫酸D.NH4Cl固体,碱石灰,消石灰解析:NH4Cl固体和消石灰混合加热生成NH3;碱石灰吸收水,可得到干燥的氨气。
安徽省界首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C【详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 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说明氮气与镁、氧气、氢气的化学反应及其条件。
了解氮的固定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熟知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3.认识氨、铵盐的性质与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4.设计实验,如氨的性质实验、制备实验,铵盐的性质实验及铵离子的检验。
5.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硝酸的性质及含氮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6.认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基础知识】一、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第二 周期、第 ⅤA 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 5个 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 共用电子对 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氮分子 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 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 硝酸盐 和 铵盐 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N 2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ρ(N 2)<ρ(空气), 难 溶于水。
3、氮气的结构与化学性质(1)N 2的结构:N 2的结构式为 N≡N ,氮氮键很难断裂,化学性质很稳定。
(2)化学性质N 2在 高温、放电 等条件下,N 2获得足够的能量,使 N≡N 断裂。
写出N 2与Mg 、H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 ②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N 2+O 2=====高温或放电2NO 。
4、氮的固定:将大气中 游离态 的氮转化为 氮的化合物 的过程。
(1)自然固氮: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的能量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
第15天(氮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N 2的稳定性;知道NO 、NO 2两氧化物的简单性质。
2.掌握NH 3、HNO 3、铵盐的性质;学会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本日作业】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化学反应:①2NO +2CO =====催化剂 N 2+2CO 2,②NO 2+SO 2 === NO+S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NO 是还原剂, CO 2是氧化产物B .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C .反应②中,NO 2的氧化性比SO 2的氧化性强D .利用上述两反应处理尾气,能达到保护环境要求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向Fe(NO 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 2++4H ++NO 3- ===3Fe 3++NO↑+2H 2OB .铜片与浓硝酸:Cu +NO 3-+4H + === Cu 2++NO↑+2H 2OC .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 NH 3·H 2OD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 NH 3+H 2O ★3.把3体积的NO 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足量NaHCO 3饱和溶液,②浓H 2SO 4,③足量Na 2O 2固体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 )A .1体积NOB .2体积NO 2和0.5体积O 2C .2体积O 2D .0.25体积O 24.将足量X 气体通入Y 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5.在下列反应中,HNO 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H 2S+2HNO 3 === S↓+2NO 2↑+2H 2OB .CuO+2HNO 3 === Cu(NO 3)2+H 2OC .4HNO 3 === 4NO 2↑+O 2↑+2H 2OD .Fe+4HNO 3 ====△ Fe(NO 3)3+NO↑+2H 2O6.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把硝酸放在无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B .N 2和H 2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NH 3的反应属于“氮的固定”C .NO 、NH 3、NH 4Cl 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D .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测NH 3的存在7.在150℃时碳酸铵受热完全分解:(NH 4)2CO 3 ====△ 2NH 3↑+CO 2↑+H 2O↑,则其完全分解后所产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 A .96倍 B .48倍 C .12倍 D .32倍 ★8.将19.2gCu 加入200ml 混合溶液中,该混合溶液中HNO 3浓度为3mol/L ,H 2SO 4浓度为2mol/L 。
安徽省天长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
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答案】D【详解】A.硝酸钾含有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则硝酸钾属于钾盐,故A正确;B.硝酸钾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硝酸钾属于硝酸盐,故B正确;C.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纯净的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D。
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3.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水D.浓硝酸【答案】D【详解】室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而溶解,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而不溶解,因此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浓硝酸,故D正确;答案选D。
4.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NOC.NO2D.N2O5【答案】B【详解】设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 x O y,则N x O y+2CO→N2+2CO2,则x :y=1∶1,即为NO,应选B。
5.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答案】B【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A错误;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体现浓硫酸的强的氧化性和酸性,故B正确;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D.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错误。
人教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 结论A 先滴加2BaCl ,再滴加HCl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24SO -B 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3AgNO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Cl - C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 +,不确定有无+K D加稀NaOH 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4NH +A .AB .BC .CD .D【答案】C 【详解】A .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 ,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 42-,故A 错误;B .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银,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 -,故B 错误;C .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观察K 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原溶液中有Na +,不确定有无K +,故C 正确;D .滴加稀NaOH 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则原溶液中可能含NH 4+,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现象 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故答案为A。
3.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答案】B【详解】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2.22周六自助5.将 3mol 的 NO2气体依次通入下列三个分别装有足量①NaHCO 3饱和溶液②浓 HSO421. 对二氧化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③ Na 2O 2 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起来,则收集到的气体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A .二氧化氮不是硝酸的酸酐A . 1mol NOB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1mol NO 2 和 0.05mol O 2C . 二氧化氮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之一C . 2mol O 2D .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NO 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准确的D . 0.25mol O 22. 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 6.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 21mL O 2 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NO 体积为 ()A .N 2OB . NOC .NO 2D . N 2O 53. 在体积为 V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amol NO和 b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A . a/bB.2baaC.a + 2bD.2 a + b4.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A . 6mLB . 12mLC . 16mLD . 18mL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 7.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 2 和 O 2 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并将试管倒置于水槽中至液面不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再上升时,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A .1/4B . 3/4C . 1/8D . 3/88.某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下,该氧化物与氨气反应只 生成氮气和水,若生成的氮气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NOB . N 2O 3C . NO2D .N O52A .可能是 N 2 与 NO 2 的混合气体B .可能是 NO 2 气体C .可能是 NO 与 NO 2 的混合气体D .只可能是 NO 2 一种气体周六下午用题1.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能在空气中燃烧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 3+ H ===NH 4中,氨气失去电子,被氧化2.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 . HCl 和 CO 2B. NH 3和 COC.O2和 CO 2D.NO2和 NO3.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①B.②C.③D.④5.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A.N2和 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 .加热 NH 4HCO 3制取氨气C.将浓氨水向生石灰固体上滴加D.将 NH 4Cl 稀溶液和NaOH 稀溶液混合6.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 4Cl 和 Ca(OH) 2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 NH 3· H 2O 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液氨用作制冷剂8.某种常见的白色晶体 A ,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 B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若在 A 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则析出白色沉淀 C 和无色气体D; D 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 B 和 D,而且 B 和 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判断出 A 是 ______,B 是 ______,C 是 ________.加热固体 A 生成水、 B 和 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已知 A 、 B、 C、 D 为气体, E、 F 为固体, G 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1)D 的化学式 (分子式 )是 ________,E 的化学式 (分子式 )是 ________.(2)A 和 B 反应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和 F 反应生成 D 、 H 和 G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 ________(填“ A”或“ B”,下同 ),方法②应选用装置 ________.(2) 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A .浓硫酸B .固体氢氧化钠C .五氧化二磷(3)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NH 34NH Cl点燃(2)H 2+ Cl 2 =====2HCl周六下午用题答案(3)2NH△↑+ 2H O + CaClCl + Ca(OH) =====2NH3221. B422.选 A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所选气体必须易溶于 NaOH 溶液或易与 NaOH 反应,10. 解析: A 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 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 (或液体 )不加热制 B 中的 CO ,C 中的 O ,D 中的 NO 都不溶于 NaOH 溶液也不与 NaOH 反应.气体. NH 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 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23.选 AN 2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H 2 直接化合生成 NH 3, NH 3 发生催化答案: (1)A B (2)B(3)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 3 已集满 (或其他合理答案 )氧化反应生成 NO ,NO 与 O 2直接化合生成22在放电NO , ② 、③ 、 ④ 都能一步实现,只有①, N 条件下与 O 2 反应生成的是 NO 而不是 NO 2.4.选 B氯化铵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也使幕布不易着火.5. C6.选 A B 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D项液氨用做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B 、C 、D 选项均错误, A 项正确.8.解析: 根据 B 的性质可判断 B 应当是 CO 2而不是23SO ,又根据 D 的性质可确定 D 是 NH ,根据 A 分解产生的 NH 3 和 CO 2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知 A 为 NH 4HCO 3.答案: NH 4 HCO 3 CO 2 BaCO 3△NH 4HCO 3=====NH 3↑+ CO 2↑+ H 2O ↑9. 解析: 由图中 C 、 D 两气体生成 E 固体,则 E 不可能是酸或碱, E 固体和 F 固体反应生成D 气体和 CaCl ,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 D ,则 D 为酸性或碱性气体, 那么 F 为酸或碱,又因F 是固2体,所以 F 为碱. D 为碱性气体氨气. F 中应有钙元素,则 F 为氢氧化钙, E 为氯化铵, C 为氯化氢, A 、 B 为氢气和氯气.周六下午用题答案1. B 2.选 A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所选气体必须易溶于NaOH 溶液或易与 NaOH 反应,B 中的 CO ,C 中的 O 2,D 中的 NO 都不溶于NaOH 溶液也不与 NaOH 反应.3.选 A N 2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H 2 直接化合生成 NH 3, NH 3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NO , NO 与 O 2 直接化合生成 NO 2, ② 、③ 、 ④ 都能一步实现,只有①, N 2 在放电条件下与 O 2 反应生成的是 NO 而不是 NO 2.4.选 B 氯化铵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也使幕布不易着火.5. C6.选 A B 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 D项液氨用做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 B 、 C、 D 选项均错误, A 项正确.8.解析:根据 B 的性质可判断 B 应当是 CO 2而不是 SO2,又根据 D 的性质可确定 D 是NH3,根据 A 分解产生的 NH 3和 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4 31∶1知 A 为 NH HCO .答案: NH 4 HCO 3 CO2 BaCO 3△↑+H O↑NH HCO =====NH ↑+ CO4 3 3 2 29.解析:由图中 C、 D 两气体生成 E 固体,则 E 不可能是酸或碱, E 固体和 F 固体反应生成D 气体和 CaCl ,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D,则 D 为酸性或碱性气体,那么 F 为酸或碱,又因 F 是固2体,所以 F 为碱. D 为碱性气体氨气. F 中应有钙元素,则 F 为氢氧化钙, E 为氯化铵, C 为氯化氢, A 、 B 为氢气和氯气.答案: (1)NH 3 4NH Cl点燃(2)H 2+ Cl 2=====2HCl△(3)2NH 4Cl + Ca(OH) 2=====2NH 3↑+ 2H 2O+ CaCl 210.解析: A 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 B 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 )不加热制气体. NH 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 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 (1)A B(2)B(3)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 3已集满 (或其他合理答案)周一自助1.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NH 3三角锥形,具有还原性B. NH 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氨气是非电解质,NH 3·H 2O 是电解质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产生的白烟为小冰晶2.某物质化学式为NH 5,常温下是固态,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
第15天(氮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1.了解N 2的稳定性;知道NO 、NO 2两氧化物的简单性质。
2.掌握NH 3、HNO 3、铵盐的性质;学会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
【本日作业】
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已知化学反应:①2NO +2CO =====催化剂 N 2+2CO 2,②NO 2+SO 2 === NO+S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①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NO 是还原剂, CO 2是氧化产物
B .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C .反应②中,NO 2的氧化性比SO 2的氧化性强
D .利用上述两反应处理尾气,能达到保护环境要求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 .向Fe(NO 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 2++4H ++NO 3- ===3Fe 3++NO↑+2H 2O
B .铜片与浓硝酸:Cu +NO 3-+4H + === Cu 2++NO↑+2H 2O
C .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 NH 3·H 2O
D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 NH 3+H 2O ★3.把3体积的NO 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足量NaHCO 3饱和溶液,②浓H 2SO 4,③
足量Na 2O 2固体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 )
A .1体积NO
B .2体积NO 2和0.5体积O 2
C .2体积O 2
D .0.25体积O 2
4.将足量X 气体通入Y 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下列反应中,HNO 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A .H 2S+2HNO 3 === S↓+2NO 2↑+2H 2O
B .CuO+2HNO 3 === Cu(NO 3)2+H 2O
C .4HNO 3 === 4NO 2↑+O 2↑+2H 2O
D .Fe+4HNO 3 ====△ Fe(NO 3)3+NO↑+2H 2O 6.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把硝酸放在无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B .N 2和H 2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NH 3的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C .NO 、NH 3、NH 4Cl 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
D .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测NH 3的存在
7.在150℃时碳酸铵受热完全分解:(NH 4)2CO 3 ====△ 2NH 3↑+CO 2↑+H 2O↑,则其完全分解后所产
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 )
A .96倍
B .48倍
C .12倍
D .32倍
★8.将19.2gCu 加入200ml 混合溶液中,该混合溶液中HNO 3浓度为3mol/L ,H 2SO 4浓度为
2mol/L 。
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 )
A .3.36L
B .4.48L
C . 5.6L
D .6.72L
二、填空简答题(共2题)
9.综合处理“工业三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为处理某工厂的工业废气(主要含N 2、SO 2、NO 、CO ,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
程:已知:
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①废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通入空气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吸收剂所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
④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无色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H4+、Na+、Al3+、Cu2+、Cl-、SO42-、CO3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为确定其成分,设计如下实验:
a.取10 mL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0.04 mol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b.另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不考虑沉淀、气体的溶解和损失)
根据上述实验和图表数据:
①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实验室配制100mL所需浓度的NaO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
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③图中a=_________。
★10.在检验Cu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时,传统实验,通常是直接在试管中进行,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开始往往看到的是红棕色气体,导致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无法吻合。
某校化学
活动小组对这一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
(1)克服传统实验的缺点,并能证明Cu与稀硝酸反应生
成的是NO,NO不溶于水,可以与O2反应产生红棕
色的NO2。
(2)改进后的实验必须达到的要求: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减少污染。
实验方案一:
(1)按图1所示安装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对装置和研究目的的理解,请补充制取NO并验证NO不溶于水的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NO和O2生成NO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二:
(4)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在干燥管内加入3.2 g铜片,在烧杯中加入适量
经过预热的稀硝酸。
(5)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快速抽空干燥管内的空气,使稀硝酸充满整个干燥管,然后关闭
止水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将抽取的空气慢慢推入干燥管内,发现干燥管内的
气体变成红棕色,且液面缓缓上升,Cu和稀硝酸反应继续进行。
不断充入O2,直至加入的3.2 g Cu完全反应,则共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第15天
4232
③CO ④NH4++NO2—=N2+H2O(2)①NH4+、Na+、Al3+、SO42-②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③60 10.(1)关闭活塞,从U形管的右端加水,使两边产生液面差,静置一会,若液面差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液面差减小,则装置气密性不好
(2)连接好装置,打开活塞,从U形管的右端注入稀硝酸,直到分液漏斗活塞下方完全充满液体,然后关闭活塞,可观察到有无色气体生成,U形管中液面左降右升,则说明生成了NO,且NO不溶于水。
(3)将活塞慢慢打开,观察到分液漏斗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5)干燥管内铜片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干燥管内液面逐渐下降,溶液变成蓝色,当稀硝酸不与铜片接触时,液面停止下降
(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