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多元化战略
- 格式:ppt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8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谁是张瑞敏多元化战略的真正敌人?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悬念的问题,20年前,张瑞敏面对一个投资方的威胁,说出了一句狠话:我们现在惟一害怕的是自己。
20年后的今天,海尔全球营业额已突破1000亿元,张瑞敏的这个“内部敌人”也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这个“内部敌人”出现在组织能力、企业文化、价值创新等公司内部的各个毛细血管里,它会凭借惯性对公司的创新行为产生阻挠,一些具体症状如大企业病、官僚主义、创新的惰性等,而张瑞敏的老师通用电气、杰克·韦尔奇则花费了巨大精力以对付这个“内部敌人”。
事实上,既有远见,又拥有极强危机意识的张瑞敏并没有轻视这个所谓的“内部敌人”,20多年来,张瑞敏的重大变革都跟“人”有关。
1998年,张瑞敏提出了“内部模拟市场化”的组织革命,推行SBU策略,想把海尔的树万名员工,都变成一个个“小老板”;2005年,张瑞敏再次提出“海尔模式即人单合一”,强调人和市场的统一,速度和准确度的统一。
2006年,张瑞敏再次号召管理层学习《世界是平的》一书,如何因应扁平化时代的挑战。
张瑞敏的担心也是目前高科技业的噩梦。
那些凭借创新而领先的公司,比如英特尔、戴尔、柯达等,都在遭遇困境。
他们的挑战并非来自外部竞争,而是来自“内部敌人”,一个致命的影响就是“创新的惰性”。
硅谷著名的管理学者杰弗里·摩尔认为,惰性是创新的隐性伴侣,和惯性结盟,也是人们的短期自利习性造成的,如果这样的人足够多,就会排斥异己,走向反面。
这个话题在《数字商业时代》第9期封面文章有过专题讨论。
在本刊采访海尔期间,一些海尔员工就透露,海尔用人上就存在着不少问题。
海尔战略: 集中发展核心产品——相关多元化经营——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产品: 消费类有: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彩电、厨房、热水器、生活小家电、电脑、手机数码;商业类有:商用空调.描述:海尔坚持七年的冰箱专业化经营,在管理、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从1992年开始,海尔首先进入核心技术(制冷技术)同一、市场销售渠道同一、用户类型同一的冰柜和空调行业,逐步向黑色家电与知识产业(信息家电)进军,其多元化相关程度从高度相关到中度相关,最后才是涉足非相关。
华为战略:从专业化到非相多元化、国际化、纵向一体化特征:电信网络:全IP融合网络、业务支持、敏捷、云计算;全球服务:协同、快速、专业;终端:伙伴、定制、价值产品 : 云(业务与软件、储存与网络安全、OSS)管(无线接入、固定接入、能源与基础设施、传送网、数据核心、核心网)端(个人终端、家庭终端、企业终端)描述: 华为实行国际化战略,其主要市场在海外,由于去年11月29日,发布了云计算战略及端到端解决方案,伴随着这一新战略的出台,华为一改过去只卖做运营商市场,使客户定位从专业化转为多元化,这是纵向一体化、非相关一体化.通用汽车战略:相关多元化、国际化产品:雪拂兰、别克、凯迪拉克、欧宝、庞蒂亚克、五菱、亚吉星、解放等描述:通用汽车已经从破产保护中走了出来,从通用汽车的发展历程看:通用实行了并购战略, 通用汽车收购了奥兹莫比尔公司奥克兰凯迪拉克化战略,1908 年,凯迪拉克品牌打入欧洲市场;通用汽车实行相关多元化战略,1911年雪拂兰汽车诞生,以及早期的欧宝等都表明通用汽车实行相关多元化战略.娃哈哈战略:相关多元化产品:饮用水碳酸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医疗保健品、罐头食品果汁Hello-C呦呦系列果乳利乐包植物饮料功能饮料奶粉)风味饮料其他产品描述:娃哈哈集团走的就是一条相关多元化的道路。
它的产品从最初的儿童营养扩展到——儿童果奶——成人饮用水——碳酸饮料等市场。
你如何看待海尔的多元化扩张?“多元化”也是海尔发展的一种战略,以下是我用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对海尔这个“多元化”战略的评价1.确定和评价关键性外部因素。
在确定和评价关键性外部因素时,我们需要测定以下一些主要因素:市场容量、价格、技术。
为确定行业整体的低、中、高三档吸引力,将每一个因素分为很吸引人、吸引人、一般、有些不吸引人、很不吸引人五个等级。
(1)、市场容量。
从1984年到1991年,海尔专心致志把冰箱做成名牌之后,才开始逐步延伸至冷柜、空调和洗衣机。
在1996年年底揭晓的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调查结果中,海尔冰箱、冷柜、空调均获理想品牌第一名,冰箱、空调和全自动洗衣机获得了购物首选品牌第一名。
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量高质量、高科技的外国家电产品涌入中国市场;而为迎接挑战,中国的家电企业也纷纷开始重视质量和技术。
等级:有些吸引人。
(2)价格。
1989年,原材料价格失控,其他冰箱品牌纷纷降价促销,而海尔逆其道而行之,给自己的冰箱提价12%。
冷柜总公司和空调器总公司都是独立的利润中心,集团分别向它们选派了主要领导,投入适量资金,并输入海尔管理模式,两厂迅速起死回生,产品质量、经济效益、职工素质均跃上一个新台阶。
所以在价格上,对“多元化”战略的评价不是很高。
等级:很不吸引人(3)技术。
他以“起点高”的优势来弥补“起步晚”的劣势。
他们搜集了30多个国外厂家的技术资料作比较,最后确定采用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如1985年,以“琴岛—利勃海尔”命名的电冰箱正式投放市场,很快以高质量、高技术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1990年,海尔先后获得国家颁发的企业管理“金马奖”、“国家质量管理奖”,为今后规模的扩张与腾飞积蓄了管理的经验与人才。
等级:很吸引人中国家电行业整体吸引力为中等。
2.确定和评价关键性成功因素对海尔公司的竞争能力有显著影响的关键性成功因素是:生产能力、利润率、市场份额。
海尔战略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1.一元化战略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海尔兼并青岛的洗衣机、空调工厂,经过7年时间,确立名牌战略。
在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器厂之后,为企业订立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创全国的名牌。
这个战略目标制定之后紧接着就确定战略重点,就是以质量创名牌,紧接着在海尔的整个的运作中间,出现一次震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名牌战略应该说是它的一个战略重点。
2.多元化战略从1991年12月到1998年12月。
1991年12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的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欧美市场上在一个产品下做多品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张。
在我们国家,或者说亚洲地带,整个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是要不要做多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多元化的问题。
企业不应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应该分是不是国际化,例如可口可乐从市场角度来讲就是多元化,它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销售,不能看到它只做一种饮料。
所以采取一个战略,就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一个产品做好再做另一种产品,这样,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大。
第二个阶段,很多家电行业的质量已经相差不大,要想做出企业的品牌、名牌,靠什么呢?海尔提出,要靠服务、靠创造消费者认同的产品以外的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他们提出一个很新的观点,就是以概念功能价值来进行创品牌。
3.从1998年开始,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把企业变成一个合格的国际出口商,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就是要在全世界各地形成一个本土化的海尔,例如美国海尔是在当地生产、销售,被当地消费者认可的美国品牌,在加入WTO后对企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国际化战略呢?一般来说,国际化战略要满足这样三条:(1)市场国际化。
海尔的多元化发展海尔的多元化发展案例背景中国海尔创立于1984年。
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
海尔在全球有5大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66个贸易公司、143330个销售网点,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集团一直以来是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总结其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海尔集团多元化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1年期间的品牌发展战略,连续七年的时间里,海尔集团一直坚持专业化的经营策略,在电冰箱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知名度,这是海尔集团品牌延伸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从1991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相关产业战略期,海尔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开始从单一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七年来坚持进行纵向一体化,重要家电产品线已实现垂直整合;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至今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阶段,企业开始横向整合,依托家电领域的优势向数码、家居,医药等领域发展。
目前,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共计96大门类,超过151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成功实现从产品领域的多元化,向产业经营格局的多元化迈进。
企业发展历程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名牌战略发展阶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
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扩充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
海尔没有盲目扩大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海尔多元化战略分析海尔集团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业绩最好的白色家电企业,拥有着世界领先的制造技术、强大的品牌实力和广泛的渠道网络。
海尔从制造普通家电起步,逐步转型为以智能化和互联网化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在家电、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企业向互联网生态圈的转型。
海尔多元化战略的优点在于可以向多个领域拓展,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目前海尔集团在家电、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持续发力,其多元化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家电是海尔的主营业务,而智能化、高端化成为其发展的新方向。
海尔在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上与国际大品牌同步,成立了海尔智宇实验室,不断推出新品、新技术、新体验。
其次,海尔金融作为多元化业务中的新兴板块,也已经开始发力。
海尔集团推出了海尔金融,致力于发展智能金融零售、智能投顾和金融科技等领域。
在房地产领域,海尔集团通过“纵横未来”战略,实现了产业数字化和产业化升级,推进了物业管理、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而打造一个全生态住房体系。
然而,海尔集团在多元化战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在海尔金融方面,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的逐渐变化,金融行业的监管趋严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加强金融监管可能会对海尔金融的业务产生影响。
其次,在房地产领域,尽管海尔集团实力不俗,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开发门槛较高,规模经营难度较大,需要海尔集团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继续磨合。
针对这些问题,海尔集团需要进一步调整其多元化战略,以跟上市场的发展趋势。
首先,海尔金融需要规范发展,重视业务风险控制,并在科技创新和合规监管上注重平衡。
其次,在房地产领域,海尔需要强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提升,确保能够应对市场的挑战。
综上所述,海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是在面对着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探寻和发展的。
未来,海尔将继续优化多元化战略,通过不断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实现自身业务的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先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海尔集团多元化战略的优化建议: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竞争对手短时间无法模仿的、使本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竞争力!1990年5月至6月的HBR杂志上,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特别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
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
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
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Mckinsey&Company中国公司首席代表欧高敦先生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一个公司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几个知识领域而成为最好的获得成功的公司。
"国内许多刊物上也出现了对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见解,总的来说,"形不同而质同",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
◆海尔企业是如何成长的?由小到大◆海尔有没有核心业务?冰箱◆海尔过去的核心业绩是什么?品牌◆海尔今天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国际化◆海尔明天的核心业务是什么? 国际文化的融入!!!!!!!!!!多元化也可视为价值主体凸显的结果。
在很长的时间里,个体被巨大的意识形态所笼罩,自身的特征与个性显露不出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真正成为价值的主体,不同主体的需要就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
浅谈海尔品牌意识和多元化发展战略危机管理课程作业大家好:今天我们谈及危机管理并以海尔集团作为分析的案例对象。
我们小组从海尔集团发展中的众多层面,挑取了两个方面浅谈一下我们的小组见解,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学习。
我将以分析和案例结合的方式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海尔。
越来越模糊的海尔品牌。
众所周知,海尔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从1984年至今,2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子一跃成为中国家电名牌企业,可谓十分不易,也正是凭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海尔成为中国的龙头企业。
可当企业做大做强后,就要顾及到方方面面,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选择,在短期利益与长期效应中,品牌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
那么,什么是品牌呢?所谓品牌就是消费者、顾客以及所有利益关系的人对这个牌子的产品的一种认同。
日本有家很有名的印染公司叫做小系,这家公司在日本明治天皇时代就有了,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日本人最早的染料做的并不好,都是用德国进口的染料。
一战时,德日是敌对的国家,使得德国的染料没法进口到日本。
小系先生就到日本皇宫道歉,说:“日本跟德国正在交战,染料进不来,何时德国染料进来了,我们再染出很好的布给皇宫使用”。
小系道歉之后就回到他的店里,叫店员把染坊里还没有染完的布统统拿出来。
小系先生亲自把染了一半的布通通用刀割掉了。
后来,他跟徒弟们说,我年纪大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这个大战打完,但是,我只担心一件事情,万一我死了,有人把用德国染料染了一般的布,通通用日本染料染上去,再把它拿出去卖掉。
大家刚开始不觉得,经过一洗一搓一晒,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布料一半是德国染料,一半不是。
我们不能做对不起大家的事情。
这就是树立品牌意识。
大家说说海尔在中国有没有品牌?有,当然有,甚至可以说海尔品牌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海尔从1984年到1991年的七年间,一直致力于电冰箱的生产,口号是“海尔冰箱为您着想”,海尔冰箱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家电驰名商标,真是可喜可贺,中国的民族品牌在不断的成长。
海尔的发展战略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
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
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
海尔的创新是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时,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
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走出国门,出口创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加入WTO,很多企业响应中央号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难,又退回来继续做订牌。
海尔认为走出去不只为创汇,更重要的是创中国自己的品牌。
因此海尔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
这一阶段,海尔推行“市场链”管理,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随着海尔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我们从海尔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海尔之所以能够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这无疑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战略。
这一战略不但提高了海尔集团的整体竞争力,而且为海尔集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尔集团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走出了一条十分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战略之路。
企业要根据自身能力控制多元化的节奏,量力而行、步步为营地发展。
海尔在进行多元化战略之前,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海尔集团很好的控制了多元华的节奏,以产品质量带动管理,以服务促进销售,在不断稳固自身优势产业的基础之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打无把握之仗,使得企业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推行多元化战略。
海尔集团的多元化根据行业相关程度,从高相关,到中相关,再到低相关发展。
海尔集团从生产电冰箱,进入了相关度较高的制冷家电的行业之中。
在进入了制冷家电行业之后,海尔集团又进入了中相关的白色家电和全部家电的行业。
在这之后,海尔向自身发起挑战,向自己的低相关的行业——知识产业进军,海尔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严格的遵守这样的一个规律,使得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没有偏离自身发展的轨道。
海尔集团进入各个新行业的方式多样化。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进入方式。
海尔集团进入新行业的方式是综合运用这三种方式的。
一是内部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资源进入新行业;二是外部并购,通过合并收购其它企业进人新行业;三是以合资合作为主的战略联盟,通过与其它企业建立合资合作等形式的战略联盟进入新行业。
这样的好处在于企业能够用最少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进入各个行业,推行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从而为企业谋得更多的利润。
海尔集团是我国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的典型,但我们不能否认,企业的多元化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是一项风险与利益并存的战略。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海尔集团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而处于变化之,不断的调整和适应。
1海尔的多元化品牌延伸发展历程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生产总厂,该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生产设备技术,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
上世纪90年代,海尔向质量要效益,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逐渐开始了企业多元化的历程。
25年来海尔持续稳定发展,时至今日,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我国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2007年10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入围。
2008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945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品牌价值高达700亿元。
一直以来,海尔是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典型代表,海尔进行品牌延伸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从1984年开始的连续7年里,海尔一直坚持专业化经营的策略,电冰箱领域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是海尔进行品牌延伸的基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海尔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开始从单一冰箱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完成纵向一体化,同时开始进行横向一体化,从家电领域向数码、家居、医药等领域迈进,目前已形成了96大门类151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可以堪称是国内企业中成功实施品牌延伸策略的典范。
同时,海尔集团OEC管理法基本形成,全国性销售与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来。
目前,海尔的主要产品领域(不包括软件、物流等非工业产品领域)大致可以划分为十个大类,其主要产品细类和相应的品牌策略如下表所示。
2海尔的多元化品牌延伸战略评析1、延伸产品的选择通过对海尔的多元化品牌延伸的研究,我们发现,海尔科学选择了品牌延伸领域,对于延伸产品的选择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专业化经营时期冰箱产品的品牌优势做为品牌延伸的基础;二是先实行横向一体化,开始从冰箱生产到家电领域,可以看出,延伸领域是与原产品在技术、销售、产品类别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然后扩展到数码、医药、家居等领域;第三,科学预测和延伸,选择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延伸产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能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三名。
海尔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分析(一)多元化战略的的概念及特点.2(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3二、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践与启示.3(一)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践 3(二)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启示 5三、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分析 6(一)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内部动因分析 6(二)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外部动因分析 7四、海尔集团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分析 9(一)海尔集团多元化战略实践 9(二)海尔集团多元化动因分析 11(三)海尔集团多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3五、启示与建议 14(一)基于海尔集团多元化案例分析的启示 14 (二)我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建议 15参考文献 17致谢 18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前言近年来世界经济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想要稳固持续的发展,单一行业、单一产品的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从国内外企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多元化经营成为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如格兰仕集团成功地实现从羽绒制品厂到家电行业的扩张;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七匹狼以服装行业为主,进入烟酒、皮具、房地产等行业并取得成功。
但与此同时多元化也使许多企业产生经营危机,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巨人集团在脑黄金热销全国的时候投资于巨人大厦,致使了巨人资金周转不灵,最终宣告破产;盲目混乱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使国企春都走向了失败。
由此可见,多元化不一定给公司带来绩效的提升。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使企业降低多元化的热度,仍乐此不疲地进行多元化,扩大经营业务范围。
鉴于此,本文将从企业内外部因素研究分析多元化的动因。
并选择海尔集团这一典型的多元化企业为案例,探索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实施效果及成败的原因,并得出些许启示,为我国企业的多元化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多元化战略相关理论概述(一)多元化战略的的概念及特点1.多元化战略的概念多元化战略,也可叫做多样化、多角化经营战略。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一、多元化战略理论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其主要战略模式有:1、横向多样化横向多样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扩展事业领域,也称水平多样化或专业多样化。
横向专业化由三种类型:(1)市场开发型,即以现有产品为基础,开发新市场。
(2)产品开发型,即以现有市场为主要对象,开发与现有产品同类的产品;(3)产品、市场开发型,即以新开拓的市场为主要对象,开发新产品。
这种战略由于是在原有的市场、产品基础上进行变革,因而产品内聚力强,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关联度大,管理变化不大,比较适合原有产品信誉高、市场广且发展潜力还很大的大型企业。
2、多向多样化这是指虽然与现有的产品、市场领域有些关系,但是通过开发完全异质的产品、市场来使事业领域多样化。
这种多向多样化包括三种类型:(1)技术关系多样化。
这是指以现有事业领域中的研究技术或生产技术为基础,以异质的市场为对象,开发异质产品。
由于这种多样化利用了研究开发能力的相似性、原材料的共同性,设备的类似性,能够获得技术上的相乘效果,因而有利于大量生产,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方面也有竞争力。
而且,各种产品之间的用途越是不同,多样化的效果越是明显。
但是,在技术多样化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销售渠道和促销方式是不同的。
这对于市场营销的竞争是不利的。
这种类型的多样化一般适合于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中的大型企业。
(2)市场营销关系的多样化。
这是以现有市场领域的营销活动为基础,打入不同的产品市场。
市场营销多样化利用共同的销售渠道、共同的顾客、共同的促销方法,共同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因而具有销售相乘的效果。
但是,由于没有生产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等方面的相乘效果,不易适应企业的变化,也不易应付全体产品同时老化的风险。
一、发展战略1、一体化战略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一元化战略。
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海尔兼并青岛的洗衣机、空调工厂,经过7年时间,确立名牌战略。
在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器厂之后,为企业订立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创全国的名牌。
这个战略目标制定之后紧接着就确定战略重点,就是以质量创名牌,紧接着在海尔的整个的运作中间,出现一次震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2、多元化战略从1991年12月到1998年12月。
1991年12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的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欧美市场上在一个产品下做多品牌,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张。
在我们国家,或者说亚洲地带,整个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是要不要做多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做好多元化的问题。
企业不应该分为专业化和多元化,应该分是不是国际化,例如可口可乐从市场角度来讲就是多元化,它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销售,不能看到它只做一种饮料。
所以采取一个战略,就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一个产品做好再做另一种产品,这样,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大。
3、并购战略海尔集团的迅速成长是与它的资本扩张战略分不开的。
它先后通过资产重组,控股联营,损数额5.5亿元的18个企业,资产15.2亿元,约15000;段,,投入资金进行全盘改造,成立了一个新的微波电器厂;1991-1995年是第二阶段,青岛电冰箱总厂在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冷柜厂、冷凝器厂后,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并成立海尔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