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专题3 人口与城市 第2讲 城市与城市化名师精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6
命题点三城镇化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3 (2022·全国乙卷)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D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3)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B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命题解读】本题组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超大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作为情境素材,考查超大城市发展中人口数空间变化特点、城市合理规划等知识,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高考试题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及应用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精归纳1.城镇化的特点、阶段及差异分析(1)描述城镇化的特点,一般包括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城镇用地规模、城镇数量及等级(规模)的变化以及是否形成城镇带(群)等,要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2)根据城镇化水平及相关特征,可以判断某地城镇化所处的阶段。
如图中英国2000年以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3)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差异比较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一般要从城镇化起步时间、城镇化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和目前的突出特点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要根据试题提供的图表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景观变化的影响①不利影响:②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人口与城市【考试说明要求】第3课时城市与地理环境(一)结合近年高考形势,2014年的专题复习有关城市与地理环境的教学设计应重视以下三点:第一,以图像或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城市化的标志、过程、水平,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等。
第二,以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发展规划、热点城市环境等为背景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三,将人口、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考查城市化特征、进程、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内容。
从考查形式来看,既可能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更可能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要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语言及文字的表述能力的培养。
【知识构建】【教学目标】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重难点分析】本专题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在于城市化过程的区域差异和某区域城市化的动态特征。
1、复习重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近年来表现出的人口和城市化问严重,多以读图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已开始注意以图像为载体来表现说明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城市化标志和城市化进程的理解,以及读图、比较、分析能力,复习时应多注意图文转换训练。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
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复习时应多注意收集资料,多联系实际,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2、复习难点:城市功能分区、不同工业区合理布局问题。
而且随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以及对我国工业化进程所带来问题的思考,难点在于侧重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及区域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课前准备】结合考试大纲,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
结合地理热点,尝试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城市发展的特征和特色。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分为两个轮次的学习,第一轮主要是系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第二轮则是对各专题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的学习内容和复习方法。
第一部分: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题,也是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口与城市专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人口数量与分布:讲述全球人口总量、人口分布不均衡以及人口密度等基础概念,重点介绍人口分布的地理规律。
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讲述城市的定义、城市形成的原因和条件,重点介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张的特点。
3. 区域发展与城市体系:介绍城市体系的概念和分类,讲述不同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
4.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讲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在复习人口与城市专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系统复习基础概念:通过查阅教材和参考书籍,温习人口数量与分布、城市形成与发展等基础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
2.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实际的人口与城市案例,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全球城市的发展等,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制作思维导图和总结笔记: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和总结笔记,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部分: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地理学科中另一个重要的专题,也是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介绍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2. 资源利用与开发:讲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重点介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方式。
3. 环境问题与保护:介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讲述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在复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专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查阅资料了解最新进展:通过查阅最新的地理学科资料和相关报纸、杂志等,了解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专题七人口与城镇1.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命题点一人口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1 (2023·山东高考)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
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
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完成(1)~(3)题。
(1)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A )A.① B.②C.③ D.④(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C )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B )A.经济规模B.经济发展趋势C.人口规模D.人口职业构成【命题解读】该题组以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为情景材料,考查我国地级市人口迁移状况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主要体现了对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精归纳1.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1)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
如下表:(1)从地理环境的变化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利于迁入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大环境压力;也有利于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减轻环境负担;促进迁入、迁出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从城镇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为城镇注入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镇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居住小区,促进了郊区城镇化的进程。
(3)从就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某地人口的大量迁入,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迁入地就业结构的变化。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配备;老年人口的大量迁入,则应增加老年护理、保健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