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75 KB
- 文档页数:9
怎样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国外较为经典的是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研究和讨论,那么应该怎样分析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任何企业的控制都存在于⼀定的控制环境之中。
所谓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和实施存在重⼤影响的因素的统称。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
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如,⼈事管理中聘⽤了不值得信任或不具备胜任能⼒的员⼯,可能使得某项特定控制⽆法实施或⽆效。
企业的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
1.经营管理的观念、⽅式和风格管理当局在建⽴⼀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
如果管理当局不愿意设⽴适当的控制或不能遵守建⽴的控制,那么控制环境将受到很不利的影响。
下⾯三个⽅⾯的经营管理的观念、⽅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地影响控制环境:①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法。
②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
③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动。
在不考虑其他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当局是受某⼀个⼈或⼏个⼈⽀配,那么,以上这⼏个⽅⾯的影响可能会增⼤。
⽐如,如果管理当局很想夸⼤会计报表中的盈余总额,审查⼈员则可能确定绝⼤多数认定的控制风险为最⼤值。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公司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
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①确定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包括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
②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制定办法。
⼀个公司的组织结构通常⽤组织图来列⽰,此项组织结构图应准确地反映授权⽅式和报告关系。
3.董事会董事会对⼀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
如在董事会⾥能成⽴⼀个有效的审查委员会,也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公司利益和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题。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规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1. 控制框架不完善许多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框架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没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这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无法有效规避和预防风险。
2. 缺乏规范制度和流程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和流程方面不够完善,存在操作不规范和管理混乱的现象。
这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足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员来执行,但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短板,导致了内部控制执行困难和效果不佳。
4. 信息系统安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越发引人关注。
一些企业在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存在缺失和漏洞,容易受到黑客和恶意攻击,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5. 监督和检查不到位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是保证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但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监管不足和漏洞,导致了内部控制的盲区和空白。
二、企业内部控制改进措施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明确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要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2. 规范制度和流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和流程,确保操作的规范和有序。
并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提高员工对规范制度和流程的理解和执行,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招聘和内部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内部控制专业队伍,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4.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水平企业应该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问题分析摘要: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础部分。
内部环境所包含的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目标、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制度、企业文化、法律理念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问题改进措施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由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机制、企业文化塑造和法制理念等内容构成。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全面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们,通过自身的勇于闯敢于拼的冒险精神及对市场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将内部控制仅仅理解为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方式,与从市场中获取收益无关,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完善一些企业尤其是家族控制的企业,虽然在公司章程中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设置,但实际运营中由于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因素影响却形同虚设,无法确保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内部职能机构设置不合理,产生职能交叉或缺失,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三)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明确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顾眼下,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战略,没有制定有效的未来发展目标,要么是盲目发展、过渡扩张,要么固步自封、得过且过,难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为数不少的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造成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另外也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甚至还存在没有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的现象,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产生不利影响。
(五)内部审计职能不到位当下,我国内部审计多数局限于财务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核心都是在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和监督,而不是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作出相关分析、评价以及提出管理建议,从而对企业规避、转移、控制风险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分析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了达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规定,其目的是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性、诚信性和高效性,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探讨其意义、要素和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意义1. 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等。
通过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司管理层的滥用职权,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其信心和满意度,从而增强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
2. 降低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经营风险,并有效地预防内部控制方面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
这不仅有助于公司稳健经营,也提高了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3. 提高管理效率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规范公司的管理流程和人员行为,强化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内部控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和反应速度,使公司更加透明和灵活。
4. 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作为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如《公司法》、《证券法》、《国有企业法》等。
规范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确保公司的合规运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
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责、管理层的精神风范、员工的诚信度等。
公司应该建立一个积极的控制环境,使其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健全和有效。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应该对各种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
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风险,才能有效地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包括财务管理控制、运营管理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公司应该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流程,确保各项控制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目前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着很多局限,阻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主要表现为: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制度不完善,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企业风险意识差。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董事会等管理层未能坚守诚信,一而再再而三地隐瞒信息,最终导致企业灭亡。
据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50家企业当中,有26%的企业董事会未能独立,未能有效地对经营管理实施控制;90%以上的企业未能下设审计委员会;76%的企业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没有突出“以人为本”的内涵。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1.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但实际工作中,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似乎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通病,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也是股东行使权利、参与公司治理的场所。
股东大会在企业的治理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是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占绝对优势地位,无法通过股权主体多元化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导致股东大会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
2.内部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监督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有效地运作。
监督的过程是由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只要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
很多企业只是纸上谈兵,监督体系无论是内部监督体系还是外部监督体系都存在缺陷。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在雇佣人员时缺乏严格的考核,对职工的激励与培训不足,没有形成一套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未根据不同情况对职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用人不当、以貌取人、随意用人、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企业较普遍;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概述本报告是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的综合性报告。
经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1. 内部控制环境2. 风险评估和控制3. 控制活动的有效性4. 信息与沟通5. 监控与反馈内部控制环境在对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评估中,我们发现公司的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此外,公司还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风险评估和控制针对公司的重要风险和业务流程,我们对其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进行了审计。
我们发现公司在识别和评估风险方面做得较好,并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控制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审计公司的控制活动,我们发现公司的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风险,并确保了业务的正常运转。
此外,公司还及时对控制活动进行了测试和更新,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信息与沟通公司拥有有效的信息和沟通系统。
重要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且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监控与反馈公司建立了监控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了定期检查和评估。
同时,公司也收集和分析了相应的反馈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结论综合评价来看,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都已较好地运行和实施。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包括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等。
我们建议公司在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请注意,本报告仅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不涉及其他方面的事项。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具体控制措施和问题,请参阅附录部分的详细说明。
附录:详细说明。
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分析摘要: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基础中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从内部财务控制的角度对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一、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环境1.1内部控制及其组成要素美国发布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制定和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定义了基本相同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成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而控制环境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培育和优化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
1.2内部控制环境及对其他控制要素的影响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内部控制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它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文化,影响公司员工的控制意识,影响公司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涉及所有活动的核心-人。
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①公司治理结构;②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③公司管理者的素质与品行;④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⑤企业文化;⑥人力资源政策及被告。
人在内控环境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因为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
人的品德、行为、能力等是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企业员工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构成了一个企业区别与其他企业的特殊环境。
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部控制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因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人起动的,并影响和控制人的行动的调节系统。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便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潜在问题。
通过对内部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制定合理的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就企业内部环境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和内部控制等。
首先,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基础。
组织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协同能力。
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使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信息流动更加顺畅。
而一个复杂难懂的组织结构则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决策滞后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共同信仰的集合体。
一个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凝聚员工的力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而一种消极僵化的企业文化可能会导致员工流失、士气低落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并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倡导开放、创新和团队合作的价值观,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第三,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环境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人力资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优秀的员工队伍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思路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一个人才稀缺或不合理配置的企业将会面临延误项目、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关注人力资源的引进、培养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环境中的重要部分。
内部控制是一种通过规章制度、流程和措施来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风险的合理控制和业务目标的实现的机制。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而一个弱化或没有内部控制的企业则容易面临财务风险、内部漏洞等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优化,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流程,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要素分析作者:周频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12期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决策、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战略实施、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除了从外部着手改善控制环境,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变化主要受组织结构、管理者和员工特质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只有将这几个要素问题都解决了,统一大家的认识,才能做好内部控制。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和理解企业内部环境控制的各个要素深刻内涵。
一、组织结构和权责分配(一)组织结构1、财务部门在组织中的位置。
在企业的组织层次里面,财务应该位于前面,处于上面。
财务部门要关注整个市场的利润率,分析企业的盈亏状况,对公司的财务做出整体的评估,才能够决定下一步的走法。
财务部门不光要做好企业的财务核算,同时还要跟其他部门一起做好知识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变革管理、新技术开发和各种效率效益的分析。
因此,企业应将财务部门分解成多种职能,使财务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吸收多元化的人才导入财务部,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设计。
2、内审部门在组织中的位置。
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保障。
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及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等因素,最终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
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是由最高管理层领导,而由监事会、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管理层领导。
内审人员往往因利益关系制约、单位领导干预、人际关系影响而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开展工作。
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一、本文概述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对企业自身资源、能力、文化以及组织结构的全面审视和评估。
通过对内部环境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内部环境分析工具,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文章将首先介绍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资源分析、能力分析、文化分析以及组织结构分析等方面。
文章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运用内部环境分析结果来指导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企业概况本企业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创新、务实、高效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高效的管理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也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不断创新,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也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结构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方式、决策流程以及运营效率。
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各种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等因素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环境,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制度方面
1.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较弱。
2.企业管理制度过于繁琐,导致执行难度大,执行效果不佳。
二、组织架构方面
1.企业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不清,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2.企业组织架构过于复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效率低下。
三、人员素质方面
1.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2.企业人员素质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
四、信息技术方面
1.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信息系统安全性差,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等风险。
2.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导致内部控制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
五、监督管理方面
1.企业监督管理不到位,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2.企业监督管理过于严格,导致员工压力大,执行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人员素质和信息技术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和风险控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分析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估,旨在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并保护公司的利益。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目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目的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保障财务报告真实性及资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和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防范风险,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二、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框架是指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包括 COSO ERM框架、COSO ICF 框架以及SOX法规等。
这些框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通讯以及监督等五个要素。
1. 控制环境:包括公司价值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自由环境等,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2. 风险评估:公司应识别和评估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措施来应对和控制这些风险。
3. 控制活动:包括公司内部的各种制度、流程以及操作程序等,以确保公司的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4. 信息与通讯:公司应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沟通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传递。
5. 监督:公司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委员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十分重要。
内部控制可以保护公司的资产免受盗窃、浪费和滥用的侵害,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
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防止由于内部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并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四、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分析内部控制分析是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流程分析、问卷调查、文件审查和风险评估等。
流程分析主要通过对公司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问题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一些组织中,没有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导致工作执行混乱,无法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2.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沟通不畅通是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
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密切合作与沟通,导致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共享和反馈。
3. 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企事业单位中,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或培训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内部控制的质量低下。
员工对于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容易出现疏忽大意或者敷衍了事。
4. 内外勾结行为滋生:一些公司面临董事会成员与高管背后勾搭纵容窃取资金等贪污行为威胁。
这种情况下,即使建立了完善的流程和管控手段也很难防止损失发生,并且隐蔽性非常高。
5. 流程审计缺位:许多组织在内控方面更注重对“做事方法”的规范,但流程审计还不够重视。
这导致一些关键环节上的操作风险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容易引发内部控制体系崩坏。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困难问题1. 内部控制投入成本高: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实施该项工作。
2. 有识之士匮乏:寻找懂得内部控制原则且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和专职技能优势的员工是一项特别挑战性任务。
招聘合适人才会面临到竞争型态强烈等问题。
3. 落地问题突出:许多公司在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与框架后却难以把其融入到日常运营中。
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过程也存在着种种困惑与阻碍。
4. 角色错位影响执行效果:许多组织中,领导者没有起到应有示范作用,缺乏对员工内控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要求。
导致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从而形成疏于管理、忽视风险的局面。
5. 忽视外部因素影响:在内部控制实施中,许多公司过于关注企业内部因素,却忽略了外部环境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难以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
基于以上问题和困难,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提高效率、规范运作、防止失误和减少损失等方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一、解决问题1. 明确岗位职责并建立良好奖惩机制:各个岗位所承担的职责必须得到明确定义,并且配备有效监督机构来落实检查层层传递进展情况。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分析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所谓控制环境,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存在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
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
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比如,人事管理中聘用了不值得信任或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员工,可能使得某项特定控制无法实施或无效。
企业的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
我国财政部于2007 年 3 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在改规范中队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指出其构成的五大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
同时把内部环境解释:内部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企业控制尽力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要素,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必须首先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彼此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其中,内部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监控是保证, 信息与沟通是载体.其下是具体内容的解释分析: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 系统分析经营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 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品股结果, 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事情要及时,准确地收集, 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 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 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出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环境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企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还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
然而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了解:1.1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额制度安排。
为防范和化解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重要风险,组织架构应用指引提出如下要求:①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明确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 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同时强调,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 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连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 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 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③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 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④企业拥有子公司的, 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 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 维护出资人权益, 重点关注子公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等内部控制建设等重要事项. 对子公司控制一直是企业集团层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组织架构指引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此项要求, 对实务操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1.2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惊醒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发展战略应用指引就制定并实施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重要风险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 ①要求企业健全组织机构, 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 或制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②明确要求企业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拍脑袋,盲目制定发展战略. 在制定过程中, 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兴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③强调战略规划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 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 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④要求董事会从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等维度,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 之后再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⑤从抓实施的角度,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标志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⑥设立了发展战略实施后评估制度,要求战略委员会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 对发现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 要求及时报告,确需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的情形,企业要遵循门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调整发展战略.1.3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用的各种人员,包括懂事,见识,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 现代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竞争, 为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风险,人力资源应用指引强调: ①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制定年度惹你资源需求计划,也就是说,人力资源要符合发展战略需要,符合生产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②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能力框架要求,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通过公开招聘, 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这项要求实际上意在强调,企业要选合适的人,要按公开严格的程序去招聘选人, 防止人情招聘,暗箱操作.③企业确定选聘人员后,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用工关系,以选聘人员要进行使用和岗前培训,试用期免考核合格后, 方可正式上岗. ④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设置克希尔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严格考核与环境,并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 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员工退出机制,明确退出的条件和程序, 确保员工退出机制得到有效实施, 只有退出机制健全, 推出条件和程序清楚,才能够防范和化解当前企业人力资源推出方面存在的诸多为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1.4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 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对于实现其与社会, 环境的全面协调科秩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社会责任应用指引针对当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风险, 提出了积极应对措施: ①要求企业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 建立严格的安全审查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②要求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 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 ③要求企业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 认真落实节能及那排责任,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无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④要求企业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员工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保持工作岗位相对未定, 积极促进充分就业.⑤针对目前少数企业对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等漠不关心的情况,社会责任应用指引指出, 企业应当按照产学研用详解额的社会需求, 积极穿件实习基地, 大力支持社会有关方面培养, 锻炼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应积极了向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1.5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时间中局部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渗透与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风险, 企业文化应用指引明确提出以下管控措施: ①要求企业积极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的发展愿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 以及团队协作和风险防范意识,一次应到和规范员工行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②要求企业重视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 品等对待被并购方的员工, 促进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 这是基于当前企业并购实务中企业文化融合问题特别提供的指引, 应引起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③要求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 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 ④要求企业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并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同时,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规范员工行为方式,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综上所述,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构成了内部控制框架的五大要素。
其中,监督检查处于最高层,出于最高地位,一次是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位于最底层的是控制环境,构成了整个内控框架的基础,也就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要素,实施主体,目标是相互融合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所有的实施主体共同努力,都体现在每一个要素的构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