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文化体育和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0
本期策划
华阴
城景一体,打造全域旅游“华阴模式”
华阴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核心地带,南依秦岭,北邻黄渭,东临潼关,西望长安,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是一座新兴的风景型旅游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荣获中国秋千文化之乡,陕西省首批旅游示范市、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等称号,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陕西省唯一一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单位。2018年接待游客11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2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0.1%。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有序发展
2016年2月,华阴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华阴市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揽,围绕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紧扣做优做强旅游城市、做精做大旅游景区、做美做特乡村旅游、做好做足服务环境等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打响“山水圣地、魅力华阴”全域旅游品牌,助推市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
华阴按照“1+3+N”模式的总体要求,健全了领导管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全面构筑了“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2017年3月,率先在全省同时组建并挂牌成立了“一委和四个专业机构”,分别是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旅游数据中心。自组建以来,各职能机构各司其职、联合执法、协同作战,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已成工作常态。
“十三五”期间,华阴市计划实施重大旅游及服务类项目41个,总投资325.1亿元。2019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3个,年度投资65.2亿元,包括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古柏行景观恢复、道教文化产业园、医疗养生中心、华夏特色文化小镇等项目,涉及文化体育、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项目的加快建设、早日建成,必将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2020年1月下半月刊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2017-2018年
魏寒梅
近两年新疆文化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在这一历史契机下,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迎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但同时应意识到新疆文化旅游业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脆弱性以及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却未充分发挥其
优势的缺陷。随着党中央治疆方略的落地生根和深入人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一带一路”
倡议的背景下,新疆的文化旅游产业应逐渐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彰显特色,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真正
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支柱产业。
引言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自古以来作为中西文明的重要纽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天然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新疆在“一带一路”上的特殊优势,即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周边8国相邻,有“一带一路”中“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交往的天然条件。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文学、音乐、曲艺、民俗等多元文化体系和在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的龟兹文化、军垦文化、和田玉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丝绸之路特色旅游产品奠定了扎实厚重的基础。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应借助这一历史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阶段,文化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2017-2018年新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文体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2018-12-27一、加强领导,健康组织为了确保全镇文化体育事业的康健发展,在健康镇村、社区文体工作网络的基础上,镇上成立了由镇人民政府镇长牵头,分管文体工作领导、镇宣传、文体中心、团委、妇联、财政、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文体工作领导小组,详尽负责全镇文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
目前,全镇有镇级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一个,村级文化体育工作站8个,社区文化体育工作站2个。
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现有专职工作人员5名,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初级技术职称2名,中级技术职称3名。
镇政府正式下文明确了各村及社区文体工作站站长。
全镇建立业余文艺演出队5支,秧歌队8只,腰鼓队3只,社火表演队15支,共有专兼职编导演职人员达6000余人。
建立业余篮球队9只,群众性健身组织10个。
XX年,又新建了东元村秧歌队、黄湾村秧歌队、郭营村舞龙队和雍楼村舞狮队。
相关文档:企业科学发展观心得二、强化基础,巩固阵地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文体事业作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从工作上严格要求,资金上全力支持,设施上不断完善。
近年来,全镇平衡每年用于文体事业的资金达8万元。
1、加强了镇村文体阵地建设。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和800平方米的文昌文化体育广场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镇文体中心各尽所能,不断完善各类文体活动器材。
现有影视音响一套,电影放映机一台,手风琴、电子琴、长笛、二胡、象棋等文体活动器材32件,社火表演服装、文艺演出服装、体育服装共105套,藏书3670册。
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
一、文化产业分类
2018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消费的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产业特点和内涵,可以将文化产业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1.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开发、文化艺术表演等为主要内容,包括影视制作、音乐表演、美术设计等子行业。
2. 文化传媒产业:以信息传播和媒体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互联网新闻等子行业。
3. 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结合为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景区、文化主题乐园、文化旅游相册等子行业。
4. 文化教育产业:以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培训机构、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教育产品等子行业。
5. 文化体育产业:以体育活动和文化体育产品的开发为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比赛、体育器材制造、体育文化节目等子行业。
二、相关产业分类
除了文化产业本身,还有一些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类型,它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几个主要的
相关产业分类:
1. 互联网产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互联网平台提供了文化产品的传播和交流渠道,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制造业:制造业在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例如,艺术品的制作、文化器材的生产等。
3. 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旅游产业是两者结合的产物。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同时文化资源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点。
4. 教育业:文化教育产业与教育业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文化教育产业提供了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服务,而教育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基础。
2018年东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经济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70.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752元,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
增加值177.07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8.53亿元,增长9.8%。三产比为4.4:31:64.6。
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其中,
衣着类上涨1.8%、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8%、居住类上涨4.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5%,
食品烟酒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1%,
购进价格上涨4.2%,比上年分别回落1.4和7.5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定增长。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23.2亿元,利润总额9.58亿元,
增幅分别达到14.16%
和32.44%。被确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市场主体繁荣发展。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8128户,累计达到37228户;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3420户,累计达到68926户。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区1485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全年区级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964.2万元,
2018年文广新局工作安排3篇
XX年,县文广新局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线,服务中心、围绕大局,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把我县文化(体育、旅游)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1、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县政府要在E区划拨文化建设用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保障机制。加强沟通衔接,按照省、市考核细则实施文化民生工程,确保验收达标;全面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2、加快县体育馆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程安全和质量。做好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足球项目工作,对现有体育场地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积极筹划、统一部署,做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3、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布置“民以食为天”民俗文物展厅,对县保单位立碑进行保护。做好“非遗”保护、申报和展演工作,打响非遗展演品牌;筹建非遗展览馆,将怀腔等项目申报为县级非遗名录。
4、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将创作新戏作为重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大力培育和扶持民间班社,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极与各艺术院校加强合作,培养黄梅戏专业艺术人才。
5、进一步改善图书馆馆藏古籍保护条件,增加馆藏总量,使馆藏古籍得到妥善保护与有效利用。积极开展文化信息服务,XX年将新增馆外图书流通点。
6、加强网吧市场监管,大力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确保不形成社会热点。有序开展网吧准入审批,对符合条件的“黑网吧”进行合理消化。全面清理音像出版和印刷市场,封堵彻查有政治问题及其他违禁出版物,加大打击侵权盗版力度。强力推进游艺娱乐场所准入机型机种使用,依法提高游艺市场准入条件,从严审批新设立场所。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黑网吧”、“黑游戏室”等无证无照经营场所,严打文化市场“黄赌毒”,彻底净化社会风气。
乡镇文化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作概况
自从乡镇文化旅游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挖掘历史文化、传承民俗风情、提升乡
村形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当地
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工作扎实有力,为乡镇文化旅游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成果
1. 建设完善了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修筑了道路、饭店、停车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
利的服务条件。
2. 开发了一批乡镇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农村游活动,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
3. 积极策划了多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包括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加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和推广。
4. 不断加强了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加大了对历史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5. 积极开展了宣传推广工作,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了大量吸引眼球的宣传内容,提升了乡
镇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存在问题
1. 对于乡镇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
2.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和质量。
3. 宣传推广工作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果,使更多的人了解并
关注乡镇文化旅游事业。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大对乡镇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提高吸引力和竞
争力。
2. 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更多的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高旅
游环境的整体质量。
3. 持续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大对历史文物的修复力度,完善文化产业链。
2018文化体育局工作计划范文
2018-01-24xx年是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重要的一年。
全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化体育工作方针,根据县委3357战略,构建和谐***县的奋斗目标,抓基层、促提高,抓重点、促超前,抓特色、促发展,大力实施文体强县战略,繁荣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壮大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管理工作(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文体队伍素质。
落实中心组和干部职工学习制度,深入学习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和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抓好和谐支部建设,提高文体队伍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文体系统发展软环境。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细则,建立权责利捆绑方案,加强日常督查,继续实行周内工作安排。
对6个直属文体单位和64个乡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实施岗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
(三)加强综治工作,确保文体系统稳定。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搞好综治、安全、稳定、信访、计生、精神文明、档案、政务信息公开、市县长热线办理等各项工作,坚持群防群治,常抓不懈,及时排查各类隐患,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安定稳定大局。
二、文化工作(一)抓队伍建设,提高文体生产力。
1.搞好队伍建设。
解决乡镇缺文体专干和文工团缺舞蹈演员、主持人、创作人才的问题。
2018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左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左右。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1929.5亿元,增长15.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1%。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4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9%。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8%。实现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先导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5.7%。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改革开放纵深迈进。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6人获评先进个人。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全年新增私营企业9.9万家,注册资本4302亿元;新增个体户17.6万家,注册资金219亿元。国资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新设混合所有制企业21家,完成企业公司制改革4家。在全国率先启动推广“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关停淘汰落后低效企业1757家。降低企业负担360亿元,“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259.7亿元。
2018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804.04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9.8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7232.36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6191.86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 5.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197元,比上年增长7.4%。
全年全省互联网重点企业实现互联网业务收入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全年全省网络零售额36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9.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995.55亿元,增长19.5%。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8%,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2万人,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24.4万人,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7.0‰。年末全省户籍人口386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7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9.8万人,有17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1%,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9%。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2.6%。12月份,福州、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5%、1. 5%,厦门市下降 0.4%。
文化旅游项目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本文将对我所在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
首先,我所在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其中,古建筑是我们的重点保护对象,我们已经对多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工作,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推广工作,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学习体验。
其次,我们还注重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组织了多场民俗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俗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展示自己文化的平台,增强了当地文化的自信心。
另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网络平台,将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广给更多的人。同时,我们还与旅行社、景区合作,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和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力度,将我们的项目推广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
总的来说,我所在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旅游项目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项目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作为文化旅游项目的创作者,我对项目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位于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在项目中融入了古代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元素,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文化盛宴。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精髓。
其次,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注重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交流。我们邀请当地的传
统手工艺人进行现场展示和教学,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我们还举办了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另外,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还注重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我们利用虚拟现实、增
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了一些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这种融合让文化旅游项目更具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最后,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还注重与其他文化旅游项目的联动。我们与周边的
文化景点、博物馆、艺术团体等进行合作,共同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和展览,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这种联动不仅能够提升文化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能够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总的来说,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和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旅游项目。
社区文化宣传工作总结范文2018
在XX街道正确指导和文化站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8年居敬社区的文化体育工作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立足社区,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文体队伍的作用,不断创新形式,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为社区建设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年来的社区文化工作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形式、广泛宣传,极力营造学习与娱乐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
我们立足社区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挥社区文体宣传阵地作用,不断通过板报、墙报、录像、学习园地等形式,加大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居民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社区文体活动氛围。
社区对辖区原有的一些破损、老化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和改善,让居民的健身活动更能得到安全保障。社区的居敬社讯,社区的大小事情都公布在社讯上,这大大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社区的文化宫、乒乓球活动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户外健身场所等,为居民开展自己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了保证。
三、关爱老人,开展好老年活动。
为了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在往年的基础上,社区突出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文体队伍。在完善队伍工作中,我们尽可能对老年人宣传鼓动,劝其力所能及投入到活动中,在我
第 1 页& 共 2 页
文旅篇:加速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宗和
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02期
在文化产业方面,2018年,青岛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32.7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4.9%,居全省首位。2019年,青岛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83家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537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0.0%,省内龙头地位突出。随着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推进,2020年前三季度,青岛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41.6亿元,同比增长15.4%,比全国高16%、比全省高15%。文化产业持续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在旅游产业方面,2016年至2019年,青岛全市游客总人数达38200万人次;年度旅游总人数由2015年7455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11302万人次,年均增长11%;境内游总人数由2015年7322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1113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11.04%;入境游总人数由2015年133.81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170.2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6.21%。实现旅游总收入6622亿元,年旅游收入由2015年的1189.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005.6亿元,年均增长13.9%。旅游总收入占GDP比值由2015年的12.79%上升至2019年的17.08%。旅游业发展总体呈稳步上升
趋势。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全球总决赛、第四届世界厨师艺术节、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评选及颁奖典礼等,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制定出台产业发展政策
2018年,青岛市政府印发了《關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推动青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高效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推动青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推进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高效发展的实施细则》,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奖补政策,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编制完成《青岛市全域旅游规划纲要(2018-2021年)》,2019年青岛市崂山区获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凤凰岛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沽河、灵山湾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2020年,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制定20条具体措施,投入财政资金3000万元,帮助文旅企业渡难关、谋发展。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 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 30006。82 8。02
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 第二产业13842.09 8。5
第三产业13526.72 8。6 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
工业11663.94 9.2 建筑业2201.22 4.4 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 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 金融业2064.55 5.0 房地产业1897.52 5.9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 22.6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177。3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7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19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29.1万人。
2018年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537.3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676.7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0:41.7:42.3调整为18.0:36.3:45.7。
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6亿元,增长17.2%。税收收入82.1亿元,增长23.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7.5亿元,增长11.1%。其中,教育支出70.9亿元,增长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4亿元,增长3.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6.8亿元,增长7.9%;公共安全支出18.3亿元,增长4.5%;科学技术支出2.4亿元,增长11.1%。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971.7亿元,比上年增长7.3%,增速比生产总值快0.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2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449.8亿元,增长10.3%。
据抽样调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3%,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5%,医疗保健类上涨16.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6%。其中,轻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2%,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8%。(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见附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