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26
教育心理学备注(★非常重要的必考的**老师末重点划记的但可能考的)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1、超重的BMI()A.20<BMI<28kg/㎡B.24≤BMI<28kg/㎡C.23≤BMI<30kg/㎡D.18.5≤BMI<24kg/m2E.BMI≥28kg/m2正确答案:B2、关于目标心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时的心率B.作为训练时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C.以个体运动时的平均心率计算D.也称为靶心率E.可通过颈动脉或四肢动脉直接测量正确答案:C3、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 ) 。
A.8岁左右B.9岁左右C.10岁左右D.11岁左右正确答案:B4、基本卫生保健的特点不包括()A.艰巨性B.群众性C.紧迫性D.长期性E.社会性正确答案:C5、古代印度教师是( )A.僧侣B.首陀罗C.吠舍D.祭司正确答案:A6、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矿物质E.维生素正确答案:A7、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正确答案:C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问题D.学生正确答案:B9、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目的性B.预见性C.创造性D.选择性正确答案:C10、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2008-11)A.吸吮B.后天的经验C.动作D.先天的成熟正确答案:C11、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是()者。
A.行为主义B.经院主义C.科学主义D.人文主义正确答案:D1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正确答案:D13、循证医学的实践核心是A.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B.患者的参与和合作C.最佳的研究证据D.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E.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正确答案:C14、态度与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A.依从B.接受C.认同正确答案:C1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的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并强调通过刺激-响应机制来塑造行为。
重点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并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重点研究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注重观察学习和模仿。
重点研究观察学习、模型角色和自我效能。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重点研究儿童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发展。
2.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重点研究社会化和情感发展。
3.个体差异与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贝洛斯基和埃里克森。
重点研究个体差异、身份认同和学业决策。
三、学习策略1.组织与选择策略:帮助学生将学习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2.目标与计划策略: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3.监控与调节策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采取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四、教学评估与测验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测验与评测:使用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1.学习障碍:指学生在一些学科领域或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认知、语言、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2.特殊教育: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2.动机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描述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理论。
根据该理论,儿童经历一系列的认知阶段,从简单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到复杂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
3.知觉和注意力:知觉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而注意力是指个体选择性地集中精力和关注力的能力。
了解知觉和注意力的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好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智力和智力测试:智力是个体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测试是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来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以评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潜力。
5.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和内在需求。
理解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
6.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关注学习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7.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学习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记忆是保存和回忆所学内容的能力。
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8.教育评估和测量:教育评估和测量是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水平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9.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了解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10.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学习障碍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特殊教育是为这些学生提供特殊支持和教育服务的领域。
了解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持这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但比中国古代的《学记》要晚300多年。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
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
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赫:教材教师课堂杜:经验儿童活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简介小学教育学心理学是指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小学教育实践中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过程、学习困难以及教育干预等问题。
在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
2. 学生心理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经历着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快速发展。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改进教育方法。
2.1 身体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迅速,身高体重逐渐增长,运动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得到提升。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运动机会和适当的体育活动。
2.2 智力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处于关键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逐渐成熟。
教育者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材料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3 情感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也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良好的情感调节能力。
2.4 社交发展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冲突和建立友好关系。
3.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了解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
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3.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记忆技巧、阅读理解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0题)1、《普通教育学》是()的教育学代表作。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答案】 B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内容现代化B.教育观念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师素质现代化【答案】 B3、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有()。
A.提高人口素质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C.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D.产生新的生产力【答案】 A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答案】 B5、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在( )。
A.一年级B.六年级C.五年级D.三年级【答案】 D6、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答案】 C7、耶克斯一多德森的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B.平行关系C.倒U型关系D.正U型关系【答案】 C8、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利己主义定向【答案】 D9、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A.记忆知识B.直观知识C.理性知识D.应用知识【答案】 C10、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 ) 个组块。
A.5土2B.6士2C.7土2D.8土2【答案】 C11、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2008-11)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C.心理测验法D.临床法【答案】 B12、学生最主要的角色权利是()。
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答案】 A13、下列关于童年期儿童学习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小学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们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正是教师们的心态和心理状态,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所以,对于小学教师而言,一份心理学复习资料十分必要。
首先,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独立自信的心理素质。
如果教师缺乏自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犹豫、迟疑和胆怯的情况,往往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无能和软弱。
而如果教师具备了独立自信的素质,他们的心态就会很稳定,不会被纷繁的事物所干扰,能够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之路。
其次,小学教师要有适应性强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曾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时也会变得不再适用。
如果教师没有适应性强的心理素质,就会陷入固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只有教师具备了适应性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教育的发展脉搏,更好地应对突发的教育变化。
再次,小学教师还需要拥有耐心的心理素质。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需要医生精神上的照顾,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专注度低下,还有的学生可能非常调皮捣蛋。
而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小学教师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压力。
如果教师没有耐心的心理素质,就会很容易失去耐性,从而误导学生。
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只有耐心的教师,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最后,小学教师需要有进取心的心理素质。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进取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中,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拓教育领域。
如果教师没有进取心的心理素质,就会失去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从而限制了教育的自我提高和发展空间。
只有教师拥有了进取心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将这种激情和动力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建议小学教师可以购买一份心理学复习资料,掌握相关的心理素质知识和技能,不断探索和拓展自身的教育发展空间。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指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学科。
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以下是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复习资料。
一、小学生发展心理特征1. 身体发育特征:小学生身体发育迅速,大小运动技能逐渐成熟,耐力与力量提高,但还存在一些差异。
男生多数较女生高,但在有些方面如灵活度、肢体协调方面却不如女生。
2. 思维发展特征:小学生在思维方面开始进入综合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
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专注,记忆力及联想能力也随之提高。
在问题解决方面,他们会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
同时,还会表现出好奇、探索、快乐等情感特征。
3. 社会发展特征: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开始具备社会交往能力。
他们更容易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也能逐步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群。
此外,他们还会逐渐掌握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1. 学习兴趣特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这其中,一些社会化因素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2. 学习认知特征: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征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等。
在学习中,他们会表现出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集中力、记忆力等多方面的认知特征。
3. 学习态度特征:小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他们期待成功、饱受挫败时仍充满信心,偏向把失败解释为外部因素等。
三、教育调节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原则1. 注意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模式固然重要,但是否针对性突出和有效依然是教育实践中的关键因素。
2. 强化过程与内在动力:强化过程是指以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小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3. 适度的端正、快乐的心态:适当的开始和结束、适度的竞争、有利于自我控制及取得成就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是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前提。
以上是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复习资料。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心理特征和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引言小学心理学是指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及相关教育干预手段的学科。
了解小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教师、家长以及儿童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您加深对此学科的了解。
1.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不同年龄段上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1 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到两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表现出对声音、光线等的敏感。
婴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基本动作。
1.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指三岁到六岁之间的阶段。
儿童在这个阶段逐渐从依赖父母过渡到独立个体,开始形成自己的意识和个性。
他们会通过模仿和游戏来学习语言、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技能。
1.3 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指七岁到十二岁之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在学习、社交和行为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
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2. 儿童心理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2.1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儿童在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出现情绪焦虑和无安全感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幼儿园或学校开始时比较常见。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帮助儿童逐渐适应分离,建立安全感。
2.2 学习困难有些儿童可能出现学习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这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良等因素有关。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3 社交问题在学校生活中,儿童可能会遇到一些社交问题,如交友困难、适应不良等。
这可能对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如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提供支持和鼓励。
3. 小学心理学的教育干预小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教育干预,即通过特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儿童克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学习和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了解教育过程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心理学领域。
一、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认知发展的理论主要有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提出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一个由具体运算到抽象推理的过程。
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了社会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探讨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获取、组织和应用新的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来建立起来的。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者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地建构和重构知识结构来实现的。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师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学方法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需要教师注意。
其中,个别差异原则强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调整教学策略。
激励原则强调激励对学习的积极影响,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合作学习原则则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对于促进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四、评价与测量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关键话题,它涉及到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评价与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笔试和口试以及现代的项目作业评价和综合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评价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和准确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应用科学。
它涉及学习理论、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评估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提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 操作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侧重于强化和惩罚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2.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是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知识在大脑中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互动和社会文化参与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1. 认知特征- 智力水平:影响学习者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 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者偏好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视觉、听觉或动觉。
- 先验知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2. 情感特征- 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 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成效有显著影响。
- 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效果。
3. 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 社会支持:家庭、同伴和社区的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有积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直接教学- 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知识,适用于需要掌握特定技能或知识点的情况。
2. 探究式学习- 学习者通过提问、探索和研究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 学习者在小组内协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促进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
心理学部分知识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美国《教育百科全书》提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学研究。
3.我国将教育学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关系。
它重点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情景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问题,包括: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的个别差异等重要问题。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即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研究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是由桑代克奠定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6.美国心理学会(APA)提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发展问题。
学习问题。
人格与适应问题。
测量与评估。
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
从欧美来看,应该包括:性质与作用、发展与差异心理、学习理论与应用、教学心理与设计、学习动机与管理、学习测量与评价。
7.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提出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学说。
所谓“五要素”是指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②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是指:①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8.当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六种:①学习心理学②教学心理学③学校心理学④学科心理学⑤教育社会心理学⑥教师心理学9.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占整个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半以上。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0题)1、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E.朱熹【答案】 B2、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症,其高峰发病年龄为()A.4—6岁B.6—8岁C.8—10岁D.10一12岁【答案】 C3、记忆官能增强后,可以更好地学会和记住东西:学习拉丁文,可以训练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等。
这些表现的基本观点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概括说D.共同要素说【答案】 A4、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比较B.变式C.概括D.直观【答案】 B5、人们使用健康风险评估工具的主要目的是()A.预测评估对象的寿命B.诊断疾病C.预测个人死于某种疾病的可能性D.估计个人未来出现特定疾病的可能性E.提供疾病治疗建议【答案】 D6、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著作是( )。
A.洛克的《教育漫话》B.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斯宾塞的《教育论》【答案】 C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毛泽东思想C.论语D.学记【答案】 A8、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首席教师作用的是()。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同伴影响【答案】 B9、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 ) 个组块。
A.5土2B.6士2C.7土2D.8土2【答案】 C10、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C11、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2. 客观性原则3. 气质4. 反抗型依恋5. 角色采择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2.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3. 简述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4.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5.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指标。
3.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4. 反抗型依恋:是指一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
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的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的朝母亲这里看。
所以,这类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5.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塞尔曼(Selman, 1980) 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反应。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代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岁)。
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40题)1、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意义B.德育内容C.德育目标D.德育任务【答案】 C2、个体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是()活动。
A.认识活动B.社会实践活动C.创造活动D.精神活动【答案】 B3、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答案】 B4、中医养生中“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A.泻不伤正B.用药宜缓C.补勿过偏D.益气壮阳E.滋阴补血【答案】 A5、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这一因素的维度是(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答案】 D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祛C.讨论法D.练习法【答案】 C7、“道而释,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漸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8、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C9、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水平B.操作评价C.形成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 B10、下列表述不属于小学美育方面要求的是( )。
A.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B.培养审美能力C.培养创造美的能力D.具有健康的爱美情趣【答案】 C1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答案】 A12、“学不躐等”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 C13、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__区心理辅导室创建为契机,以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常规工作为主,贯彻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学校“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创建新的“心理辅导室”本学期初,我们就根据__区教育局有关心理辅导室检查的文件精神,异地重新设置了小学部的“心理辅导室”。
我们在新的“心理辅导室”中,添置了必要的座椅、沙发,配备了电脑,便于存放相关心理辅导的档案。
相关的制度规范也贴到墙上,让心理咨询师能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也让接受心理疏导的学生有一个舒心的环境。
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环境。
二、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
一支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本学期,我们队学校的两名年轻的心理咨询师李佳斌和邱依晴进行了专门的会议培训,希望他们利用所学的专长,为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力。
会议上,吴__副校长对他们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为每个心理有偏差的孩子做好档案记录;二是要坚持不懈做好心理辅导的工作,发现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三是做好照片记录和辅导记录,要在规范上下功夫。
接下来学校要继续依托__区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
争取心理辅导师达到6人以上,为每个年级的学生配备心理辅导师。
三、落实既定工作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最全面的小学教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
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
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
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
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
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
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
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
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
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
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
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
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
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学简答题1、??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2、??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3、?? 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4、?? 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5、?? 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 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
(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 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10、? 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11、? 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12、? 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 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14、?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