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83.58 KB
- 文档页数:2
脑卒中二级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王奎杰;武正玉【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采用ESSEN卒中评分量表(ESRS评分)进行脑卒中再发风险评估.共筛查800例脑卒中复发风险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根据脑卒中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个体化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复诊的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率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时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化二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期刊名称】《天津护理》【年(卷),期】2017(025)006【总页数】2页(P535-536)【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护理干预【作者】王奎杰;武正玉【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
患者卒中复发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致残及致死率升高。
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降低卒中复发率将对我国卒中防控工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加强并规范卒中患者的诊疗及管理,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国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管理临床实践项目。
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有过一次急性卒中事件(包括TIA、脑梗等),防止再次发生卒中所采取的防治措施[1]。
我院作为项目协作医院之一,神经内科对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采用ESSEN卒中量表进行脑卒中再发风险评估并进行二级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科对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部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采用ESSEN卒中量表进行脑卒中再发风险评估。
糖尿病脑卒中护理个案查房今天的病房查房中,我们遇到了一位患有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者。
患者已经在医院接受治疗一段时间,情况比之前有所好转。
但是,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患者的血糖控制方面需要加强。
尽管患者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是出现了血糖波动的情况。
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确保血糖处于稳定的水平。
其次,患者的脑卒中后遗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由于脑卒中的影响,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
我们需要安排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
另外,我们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综合来看,我们需要对这位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包括血糖控制、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方面。
我们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此外,患者的饮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饮食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和营养师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控制摄入的糖分和脂肪,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的同时控制血糖和血脂。
另外,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确保患者能够按时进餐,并且坚持规律饮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合理饮食、药物使用、自我监测血糖等。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监护,同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另外,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由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行走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摔倒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装扶手、使用助行器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医护团队中,我们需要加强协作,及时沟通,共同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同时,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提高康复的效果。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再次发作的风险,国际上广泛推荐进行脑卒中和TIA的二级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中国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二级预防指南。
一、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心源性栓子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及TIA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药物,剂量为100-325mg/日。
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风险。
2.抗凝药物:对于房颤相关性脑卒中和TIA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推荐使用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治疗。
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患者所受相关治疗的调整。
3. 血压控制:对于血压升高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来降低其血压,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推荐血压目标值是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但对年龄较大或合并有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将目标值调整为<150/90 mmHg。
二、生活方式干预1.改善饮食:推荐患者采用心脏健康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
同时,减少食盐的摄入,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
2.增加体力活动: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到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
此外,也建议进行强度适中的肌肉锻炼,如举重、俯卧撑等。
3.戒烟限酒:强调戒烟对于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至关重要。
同时,减少酒精的摄入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并避免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4.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推荐采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达到健康的体重范围。
这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体力活动。
三、其他治疗方法1.麦芽糖酶抑制剂: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使用麦芽糖酶抑制剂,以减少二次脑卒中的风险。
2.扩张血管药物:对于TIA患者,推荐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双妥波胍或维拉帕米,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脑卒中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简介脑卒中是指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脑卒中护理诊断1. 高危因素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高血脂等。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2. 突发性头痛突发性剧烈头痛是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之一。
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头痛的时间、频率、程度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3. 周围神经功能损害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面瘫、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周围神经功能损害。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如眼球活动、肢体活动情况等。
4. 语言障碍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包括失语、说话不清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的语言状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5. 吞咽困难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吞咽能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脑卒中护理措施1. 早期干预对于怀疑脑卒中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早期干预。
包括安全护理、血压监测、给氧、行脑电图等。
2. 保持气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避免误吸和窒息等意外发生。
可以采取采用高侧卧位,提高床头30度,并定期清洁患者口腔,预防感染。
3. 床位护理脑卒中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床位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
4. 神经功能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常受损,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眼球活动、肢体活动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日常护理脑卒中患者需要特殊的日常护理。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个人卫生,如洗脸、刷牙、梳头等,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6.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其尽快恢复功能。
护理干预对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53-02【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实施护理干预对其控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各并发症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静脉输液和遵医嘱服用药物。
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集体宣教,依据患者情况对并发症进行护理,并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参于护理和治疗。
1.2.1 健康宣教包括饮食、药物使用、运动、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内容。
对患者及家属错误的饮食和营养学观念进行纠正,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身的饮食计划;让适合患者的运动指征指导患者掌握,对用药的剂量、时间、药物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做好指导,让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尿糖、血糖的方法,对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
1.2.2 心理护理患者因担心病情往往会紧张、焦虑,护理人员应态度温和,对患者进行疏导和心理支持,让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培养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并发症的预防力度,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1.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护理○1感染:加强患者口腔黏膜的护理,按着饮食计划进行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对生命体征做好监测。
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做到及时处理。
○2糖尿病足:患者若自觉足有针刺样间断性疼痛,或发凉和麻木,应每晚用中药或温水泡脚,同时对足部卫生做好护理,观察有无水疱、发红的症状[1],选择松软底鞋,负重要合适,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采用庆大霉素、盐酸山莨菪碱、普通胰岛素对已有水疱的患者在生理盐水冲洗后敷于创口处,并做好换药。
○3糖尿病肾病:指导患者对血糖严格控制,积极配合治疗,保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维持,并对血压做好控制,为减轻肾脏负担,应让患者按个体化的食谱进行饮食,并定期做尿常规和肾功能、微量蛋白定量检查,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每天的尿量做好记录。
糖尿病并发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出院后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3.58%;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45%。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症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可以有效减少或延迟新的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76-01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何帮助患者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我院对收治的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实施系统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106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6±13.1)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46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程1~16年。
96例患者出现1种并发症,10例患者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
其中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视网膜病变30例,糖尿病肾病20例,酮症酸中毒15例,感染14例,低血糖8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种类和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仪使用方法等系统的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临床观察作者:肖银玲方阳菊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患者出院后1月随访统计,干预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按时用药、监测血糖等方面遵医行为良好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糖尿病;遵医行为;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42-02糖尿病目前尚缺根治的方法[1],患者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凭借良好的自我控制,可有效防止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患者实现有效控制病情的基础[2]。
我们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护理干预,以企提高其遵医行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51.7岁。
1.2 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下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解糖尿病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但完全可以控制。
其并发症的危害很大,后果严重,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疗,严格执行医嘱。
让患者明白糖尿病患者只有很好地遵守医疗要求进行自身管理和控制,才能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3]的道理;②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消除顾虑,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治疗的主观能动性,防止疾病恶化。
鼓励多参加社会活动,扩大社会支持;③饮食指导少量多餐,不宜吃含有糖分、淀粉多的食物。
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制定一日三餐食谱,合理调整营养比例,三餐分配比例合适,一般三餐分配为早、中、晚各1/3的热量,或早1/5,午、晚各2/5。
脑卒中内科用药干预规范张茁一、缺血性卒中/TIA的行为干预措施(生活指导)(一)戒烟1、戒烟咨询:包括自我教育(阅读、视听有关宣传资料)及个别和集体心理咨询。
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保健人员与吸烟者之间一对一的,或由多个保健人员组成的集体咨询。
一般而言,咨询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成功率越高,一般4-7次最为有效。
2、药物戒烟:目前主要采用尼古丁替代或戒烟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包括经口(口香糖式)、经皮(粘贴)及经鼻(气雾)三种。
推荐药物治疗与行为咨询相结合。
(二)控制体重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
2、体重指数(BMI)目标在18.5–24.0 kg/m2。
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
BMI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2(m2)。
(三)合理饮食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
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10%/d总热量)和胆固醇(<300mg/d)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6g/d)。
(四)体育锻炼增加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3次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平均每天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
(五)健康教育目的:1、让人们了解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2、宣传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知道如何预防;3、了解脑卒中的主要症状,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内容:1、了解自己的血压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应该经常测量血压,以便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服药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等。
无高血压病史的中年人和小于35岁但有高血压家族史者,也应该半年至一年测量血压一次。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后,即应开始非药物生活调理或药物治疗,并要持之以恒。
2、定期体检40岁以上的人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保健措施。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实施价值研究发布时间:2021-11-10T05:17:28.579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9期作者:李婕[导读] 探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采用护理干预的价值。
李婕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西太原 030012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采用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纳入178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研究(2019年7月~2021年4月),按双盲法分为2组,给予常规护理89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89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
结果:(1)护理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
(2)并发症率:观察组(2.22%)低于对照组(11.23%),组间对比P<0.05。
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护理中可行性较高,可缩短其住院时间,亦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值得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脑出血;护理干预;并发症;住院时间据统计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率持续升高,致使脑出血发生率逐年增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手术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主要方案,但围术期患者因认知不足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且受手术刺激患者可产生身心应激反应,鉴于此需采取有效护理方案,规避潜在并发症率。
系统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可弥补常规护理片面性等缺陷,为深入了解其临床价值,本文遴选178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78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7月~2021年4月区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纳入178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按双盲法分为2组,观察组89例中男(n=45)女(n=44)年龄自52到80岁(均值65.25±10.42岁),病程5-12年(均值8.25±1.44年);对照组89例中男(n=46)女(n=43)年龄自51到81岁(均值65.71±10.34岁),病程5-11年(均值7.91±1.11年),数据统计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