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机械能》7.2功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7
《功》说课稿《功》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功》,我将按照学校推行的七说来谈谈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和体会。
一、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2》一共有五六七三章,第五章是《曲线运动》,第六章是《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七章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今天我要说的功是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二节。
这一章在整个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能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
教科书在处理这一课程目标时,不是简单地提出这一结论,而是让学生在全章的学习中经过对功和能量变化关系的多次探究体验,逐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功是能量变化的原因”这条主线展开。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还可以利用这个结论探究功是标量还是矢量,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动能定理、以及最后得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等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可以这样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贯穿于整个第七章的主线,在教学设计、探究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这条主线上。
于是,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身边熟悉的例子,初步认识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通过小组讨论身边熟悉例子中的做功问题,总结出做功的两个要素,说出功的概念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3】,推导出功的公式,知道各量的含义4.通过小组对课本中两幅图的分析,得出功是标量,知道正负功的含义5通过对两道例题的分析,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总结出求总功的方法。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以及利用功的公式求功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功和能的初步概念,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已有所了解,会判断力做不做功,以及力与位移同向时功的计算。
学生还知道力、位移的合成与分解的相关知识。
2、学生所欠缺知识和能力学生对力与位移有夹角的情况下如何计算功是陌生的,还有前几章的学习中,对“负”号我们已强调是表示方向,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所以在这里应特别强调功是标量。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2功学习目标1.初步生疏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3.知道W=Fl cosα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4.明确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能正确推断正功和负功;5.会计算总功,知道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自主探究1.功:一个物体受到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不行缺少的因素: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功的公式:功的单位:,符号是.功是(选填“矢”或“标”)量.2.正功和负功:依据W=Fl cosα可知:(1)当α=时,W=0.即当力F的方向和位移l的方向时,力F对物体不做功.这种状况,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2)当α<时,W>0.即当力F跟位移l的夹角为(选填“锐”或“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正功,这时力F是(选填“动”或“阻”)力,所以,(选填“动”或“阻”)力对物体做正功.(3)当<α≤时,W<0.即当力F跟位移l的夹角为(选填“锐”或“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时力F是(选填“动”或“阻”)力,所以,(选填“动”或“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又常说成“物体这个力做功”(取确定值).合作探究一、功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发生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不行缺少的因素:.二、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用F表示力的大小,用l表示位移的大小,用W表示功的大小.(1)若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全都时:功的大小W=.(2)若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功的大小W又等于多少呢?请写出推导过程:其他小组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整理如下:2.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符号.1J到底有多大?1J=.3.公式的适用条件:.三、探究正功和负功【问题争辩一】假如向后拉动物体,此时力与位移的夹角α角是钝角,依据W=Fl cosα绳做的功为负值,负值的意义是什么?功有方向吗?功是矢量还是标量?【问题争辩二】一个力做功时可能消灭的各种情形.(1)当0°≤θ<90°时,cosθ为正值,W,称为力对物体做.(2)当θ=90°时,cosθ=0,W,力对物体.(3)当90°<θ≤180°时,cosθ为负值,W,称为力对物体做.【夯实基础】如图所示,物体在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位移L,试分别计算这四种状况下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设在这四种状况下力F和位移L的大小都相同:F=10N,L=1m,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四、总功的计算【例题分析】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方的拉力F=15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5m.雪橇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 f=100N,求:(1)重力、支持力、拉力、滑动摩擦力分别对雪橇做的功W1、W2、W3、W4各是多少?(2)各力对雪橇做的总功W总;(3)雪橇所受合外力的大小;(4)合外力对雪橇做的功W合.【方法提炼】求总功的方法一:求总功的方法二:课堂检测。
《功》教学设计临漳县第一中学刘海叶一、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二节功二、教学对象临漳一中高一27班(64人)三、教材分析功这个概念虽然在初中物理中就已经涉及到,但是那只是一些概念上的简单认识,高中物理中,我们揭示功更重要的身份。
本章的第一节《追寻守恒量》是为引入功、进一步探究能量作铺垫的。
使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条主线展开。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动能定律等知识打好基础。
可以这样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贯穿于整个第七章的主线,在教学设计、探究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这条主线上。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和事例,使学生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2、在推导功的公式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所列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掌握探究物理学科知识的方法,并与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方法融会贯通,达到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目的。
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功的初步概念,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已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W=F·s,但对于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还不会计算。
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小结1.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例1: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a=1kg,mb=2kg,B上作用一个3N的水平拉力后,AB一起前进了4m,如图4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B对A做的功[]A.4 J B.12 JC.0 D.-4J(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例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2.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2)功率的计算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间t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 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 m=P/f作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