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相似》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图形中,能够构成相似三角形的是()A. 两个等腰三角形B. 两个等边三角形C. 两个直角三角形D. 两个锐角三角形2. 已知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D,∠B=∠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B.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不一定相似C.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一定不相似D. 无法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是否相似3. 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称为()A. 相似比B. 对应角C. 相似中心D. 相似轴4. 若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4、5,那么与这个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的边长可能是()A. 6、8、10B. 6、9、12C. 7、10、14D. 8、12、165. 在相似三角形中,若相似比为2:1,则周长比是()A. 2:1B. 1:2C. 4:1D. 1: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6.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3: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
7. 在相似三角形中,如果相似比是5:3,那么对应高的比是_______。
8.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6cm,DE=4cm,那么BC与EF的比是_______。
9. 在相似三角形中,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另一个三角形的3倍,则它们的相似比是_______。
10.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10分)已知三角形ABC中,∠A=45°,∠B=90°,∠C=45°,点D、E分别在边AB、BC上,且AD=DE=EC。
求证: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相似。
12. (10分)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DEF,其中∠A=30°,∠D=45°,∠B=∠E=75°。
求证: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人教版初三数学相似练习题相似三要素的练习题练习一:寻找相似三角形1. 下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这两个相似三角形之间的三个相似比值。
```A/|/ |/ |/ |/ |/ |/_____|BC D```解:根据题图,我们可知∠A = ∠D,∠B = ∠C,因此,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相似比值可表示为:AC / AD = BC / BD = AB / CD2. 下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这两个相似三角形之间的三个相似比值。
```E/|/ |/ |/ |/ |/ |/______|FG H```解:根据题图,我们可知∠E = ∠H,∠F = ∠G,因此,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相似比值可表示为:EG / EH = FG / GH = EF / GH练习二:相似三角形计算3.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AC = 6cm,BC = 8cm,EF = 15cm,求DE的长度。
解: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 / DE = BC / EF代入已知条件,得:6 / DE = 8 / 15交叉相乘,得:8DE = 6 * 15化简,得:8DE = 90DE = 90 / 8DE ≈ 11.25cm4. 已知三角形XYZ与三角形TUW相似,YZ = 10mm,TU = 5mm,TW = 7mm,求ZX的长度。
解: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YZ / ZX = TU / UW代入已知条件,得:10 / ZX = 5 / 7交叉相乘,得:5ZX = 10 * 7化简,得:5ZX = 70ZX = 70 / 5ZX = 14mm练习三:相似三角形应用5. 如下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一个正五边形,AE = 10cm,BF = 15cm,求EF的长度。
```B/ \/ \/ \/ \/ \A_______F___C\ /\ /\ /\ /D|E```解:由于ABCDE是正五边形,所以∠ABC = 108°,∠EDF = 108°。
初三相似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选项中,哪两个图形是相似的?
A. 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
B. 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C. 一个圆形和一个椭圆形
D. 一个菱形和一个正方形
答案:A
2. 如果两个图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为余角
D. 互为补角
答案:A
3. 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似比是边长的比值
B. 相似比是面积的比值
C. 相似比是周长的比值
D. 相似比是体积的比值
答案:A
二、填空题
1. 两个相似图形的相似比是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
答案:4:9
2. 如果一个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cm和6cm,那么与它相似的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2cm和________cm。
答案:9
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3:5,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
答案:9:25
三、解答题
1.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是
3cm、4cm和5cm,三角形DEF的边长分别是6cm、8cm和10cm。
求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的相似比。
答案: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的相似比是3:6,即1:2。
2. 一个矩形的长是10cm,宽是4cm,与它相似的另一个矩形的长是20cm,求这个矩形的宽。
答案:矩形的宽是8cm。
3. 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6cm,与它相似的另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9cm,求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
答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36:81。
初三相似动点练习题在几何学中,相似是指两个形状在形状上相似,但是大小可以不同。
相似的形状有相等的内角和相等比例的边长。
在初三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相似动点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下面是一些初三相似动点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练习解题技巧。
练习题一:已知图中的ABCD和EFGH都是长方形。
如果AB = 3cm, BC = 4cm, DE = 6cm, EF = 8cm,求AD和GH的长度。
(题目附图:矩形ABCD和矩形EFGH,其中AB = 3cm,BC =4cm,DE = 6cm,EF = 8cm)解答: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长方形ABCD和EFGH的对应边长比例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在本题中,AB/DE = BC/EF = 3/6 = 1/2 = 4/8 =AD/GH。
这说明长方形ABCD和EFGH是相似的。
因为AD/GH = AB/EF,所以我们可以得到AD = AB × GH/EF。
代入已知值,得到AD = 3cm × GH/8cm。
练习题二:已知图中的三角形ABC和DEF相似,且EF = 10cm,BC = 6cm,BD = 4cm。
求AB的长度。
(题目附图: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其中EF = 10cm,BC =6cm,BD = 4cm)解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三角形ABC和DEF是相似的。
因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例相等,所以AB/DE = BC/EF。
代入已知值,得到AB/DE = 6cm/10cm = 3/5。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AB = DE × 3/5。
代入已知值,得到AB = 10cm × 3/5 = 6cm。
练习题三:已知图中的矩形ABCD和长方形DEFG相似,且AD = 12cm,AB= 9cm,EF = 8cm。
求DE的长度。
(题目附图:矩形ABCD和长方形DEFG,其中AD = 12cm,AB = 9cm,EF = 8cm)解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矩形ABCD和长方形DEFG是相似的。
初三数学相似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DE = 2:3,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与三角形DEF的面积之比是多少?A. 4:9B. 2:3C. 1:2D. 1:32.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长为多少?A. 5B. 6C. 7D. 83.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且满足a/b = 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规则三角形4.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那么角C与角F的关系是什么?A. 相等B. 互补C. 互为余角D. 互为补角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 4, 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规则三角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 = 2DE,那么AC与DF的比例是________。
7. 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 相似,且DE = 4AB,则三角形DEF的面积为________平方厘米。
8.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那么角C等于角F,且角C与角F的度数是________。
9.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另一条直角边长为________。
10.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BC/EF = 1/2,那么三角形ABC的周长与三角形DEF的周长之比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 = 6cm,DE = 9cm,求AC与EF的比例。
12.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13. 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求角C与角F的度数。
初三相似证明练习题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三相似证明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证明方法。
1. 直角三角形相似证明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其中∠C为直角。
点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CD=∠ABC。
证明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CD相似。
解:首先,我们需要证明∠BAC=∠DCA。
由题意可知,∠ACD=∠ABC,而∠ACD和∠ABC是三角形ABC 的内角。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ABC的内角和为180°。
由于∠ABC为直角,所以∠BAC+∠ABC+∠BCA=180°。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BAC+∠ACD+∠BCA=180°。
由此可知∠BAC=∠DCA,即∠BAC=∠DCA。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ABC与∆ACD的另外两个角也相等。
根据角的对应性质,即∠ABC=∠ACD和∠BAC=∠DCA,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BC与∆ACD相似。
2. 三角形顶角相似证明已知三角形ABC中,∠ABC>∠BCA,∠ABC>∠ACB,且∠BCA=∠ACD,∠ACB=∠CDE。
证明∆ABC与∆CDE相似。
解:首先,我们需要证明∠ABC=∠CDE。
根据题意可知,∠BCA=∠ACD,且∠ACB=∠CDE。
根据角度差等于角度和,我们可以得到∠BCA-∠ACB=∠ACD-∠CDE。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BC-∠BCA=∠ACB,即∠ABC=∠ACB+∠BCA。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ABC=∠CDE。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ABC与∆CDE的另外两个角也相等。
根据角的对应性质,即∠ABC=∠CDE和∠ACB=∠CDE,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BC与∆CDE相似。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的相似证明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思路都是类似的,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来运用一些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
在解决相似证明题目时,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已知条件,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要合理选择证明方法。
初三相似基础题练习一.填空题(共16小题)1.如图所示,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在直线AB上,AB=2AE,射线DE与直线AC交于点F,若AB=4,AD=3,则CF的长为.3.如图,正六边形OABCDE与正六边形OA'B'C'D'E'是关于原点O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2:1,且点A',E'分别在OA,OE上,点C,C'在x轴正半轴上.已知AB=4,则点C'的坐标为.4.如图,周一某校升国旗时,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C、D的位置时,乙的影子AD刚好在甲的影子AC里边,已知甲身高BC为1.6米,乙身高DE为1.4米,甲的影长AC是6米,则甲、乙同学相距米.5.如图,为了测量操场上的树高,小明拿来一面小镜子,将它平放在离树底部10m的地面上,然后他沿着树底部和镜子所在直线后退,当他退了4m时,正好在镜中看见树的顶端,若小明目高为1.6m,则树的高度是.6.如图,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边FG落在BC上,若AD⊥BC,BC=6,AD=4,EF =EH,那么EH的长为.7.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中心为点O,OC=6,CC′=4,AB=3,则A′B′=.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DEF,则∠BAC的度数为.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2,BC=24,点D在边BC上,点E在线段AD上,EF⊥AC于点F,EG⊥EF交AB于点G.若EF=EG,则CD的长为.10.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4:9,周长的比为.11.已知,,则=.12.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边上的点,AE=2DE,连接BE交AC于点F,△AEF的面积为4cm2,则△BCF的面积为cm2.13.如图,△ABC中,DE∥BC,G为BC上一点,连接AG交DE于F,已知AD=3、AB=8、FG=4,则AG=.14.如图,DE交△ABC边AC、BC的延长线分别于D、E两点,且DE∥AB ,若=,则△CDE与△ABC的面积比为.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1,将△ABC放大为△DEF,已知,则点F的坐标为.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以点O为位似中心,为位似比作位似变换,得到△A1OB1,已知A(2,3),则点A1的坐标是.二.解答题(共4小题)17.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大华在D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方向行走到达G点,DG=5米,这时大华的影长GH=5米.如果大华的身高为2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18.如图,甲楼AB高18米,乙楼CD坐落在甲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12时,物高与影长的比是1:,已知两楼相距20米,那么甲楼的影子落在乙楼上有多高?(结果保留根号)19.如图,小明家窗外有一堵围墙AB,由于围墙的遮挡,清晨太阳光恰好从窗户的最高点C射进房间的地板F处,中午太阳光恰好能从窗户的最低点D射进房间的地板E处,小明测得窗子距地面的高度OD=0.8m,窗高CD=1.2m,并测得OE=0.8m,OF=3m,求围墙AB的高度.20.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到教室内,竖直窗框在地面上留下2.1m长的影子如图所示,已知窗框的影子DE到窗下墙脚的距离CE=3.9m,窗口底边离地面的距离BC=1.2m,试求窗口的高度.(即AB的值)初三相似基础题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6小题)1.如图所示,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答案】.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E在直线AB上,AB=2AE,射线DE与直线AC交于点F,若AB=4,AD=3,则CF 的长为或10.【答案】或10.3.如图,正六边形OABCDE与正六边形OA'B'C'D'E'是关于原点O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2:1,且点A',E'分别在OA,OE上,点C,C'在x轴正半轴上.已知AB=4,则点C'的坐标为(4,0).【答案】(4,0).4.如图,周一某校升国旗时,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站在C、D的位置时,乙的影子AD刚好在甲的影子AC里边,已知甲身高BC为1.6米,乙身高DE为1.4米,甲的影长AC是6米,则甲、乙同学相距0.75米.【答案】0.75.5.如图,为了测量操场上的树高,小明拿来一面小镜子,将它平放在离树底部10m的地面上,然后他沿着树底部和镜子所在直线后退,当他退了4m时,正好在镜中看见树的顶端,若小明目高为1.6m,则树的高度是4m.【答案】4m.6.如图,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边FG落在BC上,若AD⊥BC,BC=6,AD=4,EF=EH,那么EH的长为3.【答案】3.7.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中心为点O,OC=6,CC′=4,AB=3,则A′B′=5.【答案】5.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两个相似三角形△ABC和△DEF,则∠BAC的度数为135°.【答案】135°.9.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2,BC=24,点D在边BC上,点E在线段AD上,EF⊥AC于点F,EG⊥EF交AB于点G.若EF=EG,则CD的长为8.【答案】8.10.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4:9,周长的比为2:3.【答案】2:3.11.已知,,则=.【答案】.12.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边上的点,AE=2DE,连接BE交AC于点F,△AEF的面积为4cm2,则△BCF的面积为9cm2.【答案】9.13.如图,△ABC中,DE∥BC,G为BC上一点,连接AG交DE于F,已知AD=3、AB=8、FG=4,则AG=.【答案】.14.如图,DE交△ABC边AC、BC的延长线分别于D、E两点,且DE∥AB ,若=,则△CDE与△ABC的面积比为4:9.【答案】4:9.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1,将△ABC放大为△DEF,已知,则点F的坐标为(3,3).【答案】(3,3).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OB以点O为位似中心,为位似比作位似变换,得到△A1OB1,已知A(2,3),则点A1的坐标是(,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二.解答题(共4小题)17.如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大华在D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方向行走到达G点,DG=5米,这时大华的影长GH=5米.如果大华的身高为2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8.如图,甲楼AB高18米,乙楼CD坐落在甲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12时,物高与影长的比是1:,已知两楼相距20米,那么甲楼的影子落在乙楼上有多高?(结果保留根号)【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9.如图,小明家窗外有一堵围墙AB,由于围墙的遮挡,清晨太阳光恰好从窗户的最高点C射进房间的地板F处,中午太阳光恰好能从窗户的最低点D射进房间的地板E处,小明测得窗子距地面的高度OD=0.8m,窗高CD=1.2m,并测得OE=0.8m,OF=3m,求围墙AB的高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20.如图,阳光通过窗口照到教室内,竖直窗框在地面上留下2.1m长的影子如图所示,已知窗框的影子DE到窗下墙脚的距离CE=3.9m,窗口底边离地面的距离BC=1.2m,试求窗口的高度.(即AB的值)【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初三相似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
A. 对应边成比例B. 一个角相等C. 两边成比例D. 两角相等2. 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例是()。
A. 相等B. 互为相反数C. 成比例D. 不确定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这两个三角形()。
A. 相似B. 不相似C. 无法确定D. 相等4. 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A. 2:3B. 4:9C. 3:2D. 9:45.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2,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A. 1:2B. 2:1C. 1:4D. 4:1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6. 若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5,则它们的周长比为______。
7.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这两个三角形是______。
8.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6,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
9.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之比等于______。
10. 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4:5,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为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1.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DE=2:3,求证: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DEF面积的4/9。
12.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2b,2c,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3.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求证: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14. 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且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求另一个三角形的周长。
15.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D,∠B=∠E,求证:∠C=∠F。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B5. A二、填空题6. 3:57. 相似8. 3:49. 相似比10. 4:5三、解答题11. 证明: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所以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即AB:DE=BC:EF=AC:DF=2:3。
初三数学相似练习题及答案相似性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两个图形或者物体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质。
相似性不仅在几何中有应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三数学中的相似性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练习题一:在下面的图形中,黄色区域是正方形ABCD的内部。
已知比值为3:4的两条边分别为EF和GH。
求证:矩形EFGH和正方形ABCD相似。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矩形EFGH与正方形ABCD具有共同的一个角A。
根据三角形的AA判定相似性质,我们只需要证明另外两个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可。
设矩形EFGH的长为x,宽为y。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EF = 3AB = x + yBC = CD = AD = x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正方形ABCD的边长相等,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B = BC = CD = AD因此,可以得到以下关系:x + y = xy = 0由此可见,矩形EFGH的宽度y等于0,这是不可能的。
故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练习题二:在下面的图形中,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已知AC = 10cm,BC = 6cm。
若DE = 8cm,求EF的长度。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AC/DE = BC/EF代入已知数值,可以得到:10/8 = 6/EF交叉相乘并移项,我们可以得到:10EF = 8 * 6计算右边的乘积,我们得到:10EF = 48最后,将式子两边同时除以10,我们可以求得:EF = 48/10 = 4.8所以,EF的长度为4.8cm。
练习题三:在下面的图形中,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已知AC = 12cm,BC = 8cm,EF = 18cm。
求DE的长度。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AC/DE = BC/EF代入已知数值,可以得到:12/DE = 8/18交叉相乘并移项,我们可以得到:8DE = 12 * 18计算右边的乘积,我们得到:8DE = 216最后,将式子两边同时除以8,我们可以求得:DE = 216/8 = 27所以,DE的长度为27cm。
初三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测试题(带答案)《相似三角形》章节达标检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应属于哪一种变换()A、对称变换B、平移变换C、旋转变换D、相似变换.2、已知:如图,DE∥BC,AD:DB=1:2,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B、C、D、3、如图2,点P是的边AC上一点,连结BP,以下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A.B.C.D.4、如图3,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DE,在岸边找一点C,测得CD=30m,在DC的延长线上找一点A,测得AC=5m,过点A作AB∥DE,交EC的延长线于B,测得AB=6m,则池塘的宽DE为()A、25mB、30mC、36mD、40m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B、任意两个菱形都相似C、任意两个正五边形都相似D、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相似6、若,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B、C、D、7、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5,某女士身高165cm,下半身长x与身高1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A.4cmB.6cmC.8cmD.10cm8、在△ABC中,AB=12,AC=10,BC=9,AD是BC边上的高.将△ABC按如图6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F的周长为()A.9.5B.10.5C.11D.15.59、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10、如图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为上一点,,连结且交于点,则S△DEF:S△ADF:S△ABF等于()A.B.C.D.二、填空题(请将结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线段,线段是的比例中项,则等于____________。
12、已知零件的外径为25mm,现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OC=OD)量零件的内孔直径AB.若OC∶OA=1∶2,量得CD =10mm,则零件的厚度x=mm.13、如图8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_____________14、△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2),B(4,-5),C(5,-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放大为原来的2倍.相应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9,等边的边长为3,为上一点,且,D为上一点,若,则的长为____________。
初三数学总复习单元练习-相似三角形部分一、填空题:1、若b m m a 2,3==:则_____:=b a 。
2、已知653z y x ==:且623+=z y :则__________,==y x 。
3、在Rt △ABC 中:斜边长为c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m :则______:=c m 。
4、反向延长线段AB 至C :使AC =21AB :那么BC :AB = 。
5、如果△ABC ∽△A ′B ′C ′:相似比为3:2:若它们的周长的差为40厘米:则 △A ′B ′C ′的周长为 厘米。
6、如图:△AED ∽△ABC :其中∠1=∠B :则()()()AB BC AD _________==。
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ABC 中:∠ACB =90°:CD ⊥AB 于D :若∠A =30°:则BD :BC = 。
若BC =6:AB =10:则BD = :CD = 。
8、如图:梯形ABCD 中:DC ∥AB :DC =2cm :AB =3.5cm :且MN ∥PQ ∥AB : DM =MP =PA :则MN = :PQ = 。
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四边形ADEF 为菱形:且AB =14厘米:BC =12厘米:AC =10厘米:那BE = 厘米。
10、梯形的上底长1.2厘米:下底长1.8厘米:高1厘米:延长两腰后与下底所成的三角形的高为 厘米。
二、选择题:11、下面四组线段中:不能成比例的是( ) E A D B C 1 C B D A D CM P N QABA 、4,2,6,3====d c b aB 、3,6,2,1====d c b a C 、10,5,6,4====d c b a D 、32,15,5,2====d c b a12、等边三角形的中线与中位线长的比值是( )A 、1:3B 、2:3C 、23:21 D 、1:3 13、已知754z y x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91=+-y x y x B 、167=++z z y x C 、38=-+++z y x z y x D 、x z y 3=+14、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为b a b a a 2,,++:()0,0>>b a :则=b a :( )A 、1:3B 、1:4C 、2:1D 、3:115、△ABC 中:AB =12:BC =18:CA =24: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的一边是36:则最短的一边是( )A 、27B 、12C 、18D 、2016、已知c b a ,,是△ABC 的三条边:对应高分别为c b a h h h ,,:且6:5:4::=c b a :那么c b a h h h ::等于( )A 、4:5:6B 、6:5:4C 、15:12:10D 、10:12:1517、一个三角形三边长之比为4:5:6:三边中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 :则原三角形最大边长为( )A 、44厘米B 、40厘米C 、36厘米D 、24厘米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不全等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B 、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C 、相似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D 、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19、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高:EF ∥BC :则图中与△ADC 相似的三角形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多于3个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BC 边上的点:若BE :EC =4:5:AE 交BD AE F G B DC于F :则BF :FD 等于( )A 、4:5B 、3:5C 、4:9D 、3:8三、解答题:21、已知()3:2:=-y y x :求yx y x 2352-+的值。
初三数学相似试题1.在等腰△ABC和等腰△DEF中,∠A与∠D是顶角,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①∠A=∠D时,两三角形相似;②∠A=∠E时,两三角形相似;③时,两三角形相似;④∠B=∠E时,两三角形相似.A.1B.2C.3D.4【答案】C【解析】①可以得出三个角对应相等,正确;③可以得出三边对应成比例,正确;④可以得出三个角对应相等,正确.故选C.2.(2013贵州安顺)如图,在□ABCD中,点E在DC上,若DE︰EC=1︰2,则BF︰BE=________.【答案】3︰5【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F∽△CEF.又∵DE︰EC=1︰2,∴BF︰EF=AB︰CE=CD︰CE=3︰2,∴BF︰BE=BF︰(BF+EF)=3︰5.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上的一点,连接AE,作BF⊥AE,垂足为H,交CD于F,作CG∥AE,交BF于G.求证:(1)CG=BH;(2)FC2=BF·GF;(3).【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1)∵BF⊥AE,CG∥AE,∴CG⊥BF.∵在正方形ABCD中,∠ABH+∠CBG=90°,∠CBG+∠BCG=90°,∠BAH+∠ABH=90°,∴∠BAH=∠CBG,∠ABH=∠BCG.∵AB=BC,∴△ABH≌△BCG,∴CG=BH.(2)∵∠BFC=∠CFG,∠BCF=∠CGF=90°,∴△CFG∽△BFC,∴,即FC2=BF·GF.(3)∵∠BGC=∠BCF=90°,∠GBC=∠FBC,∴△BCF∽△BGC,∴,即BF2=BG·BF,∵AB=BC,∴AB2=BG·BF.∴,即.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答案】D【解析】根据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可以证明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故选D.5.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比是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B.4︰9C.D.2︰3【答案】B【解析】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斜边的比等于相似比.6.如图,正五边形FGHMN是由正五边形ABCDE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AB︰FG=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DE=3MN B.3DE=2MN C.3∠A=2∠F D.2∠A=3∠F【答案】B【解析】位似变换也是相似变换,即两个正五边形是相似的.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知∠A=∠F,,∴3DE=2MN.因此选B.7.某学习小组在讨论“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如图所示).则小鱼上的点(a,b)对应大鱼上的点()A.(-2a,2b)B.(-2a,-2b)C.(-2b,-2a)D.(-2a,-b)【答案】B【解析】根据图形易得,小鱼与大鱼的位似比是1︰2,所以点(a,b)的对应点是(-2a,-2b).故选B.8.如图所示,小华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平面镜E来测量铁塔AB的高度,镜子与铁塔的距离EB=20米,镜子与小华的距离ED=2米,此时小华刚好从镜子中看到铁塔顶端A.已知小华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CD=1.5米,则铁塔AB的高度是( )A.15米 B.16米 C.17米 D.18米【答案】A【解析】由已知可得△ABE∽△CDE,∴,即,即,∴AB=15m.9.如图,已知李明的身高DE为1.8m,他在路灯下的影长DB为2m,李明与路灯底部的距离DC为3m,则路灯灯泡A距地面的高度AC为________m.【答案】4.5【解析】根据题意可知△BDE∽△BCA,∴,即,解得AC=4.5m.10.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B=∠1,AE=EC=4,BC=10,AB=12,则△ADE 和△ACB 的周长之比为( )A .1︰2B .1︰3C .1︰4D .1︰5【答案】B【解析】∵∠1=∠B ,∠A =∠A ,∴△AED ∽△ABC ,∴,故选B .11. (2014山东莱芜)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且DE ∥AC .若S △BDE ︰S △CDE =1︰4,则S △BDE ︰S △ACD =( )A .1︰16B .1︰18C .1︰20D .1︰24【答案】C【解析】∵S △BDE ︰S △CDE =1︰4,∴设△BDE 的面积为a ,则△CDE 的面积为4a . ∵△BDE 和△CDE 等高,∴, ∴.∵DE ∥AC . ∴△DBE ∽△ABC , ∴S △DBE ︰S △ABC =1︰25,∴S △ACD =25a -a -4a =20a .∴S △BDE ︰S △ACD =a ︰20a =1︰20.故选C .12. 如图,△ABC 中,AB =5,BC =4,∠B =50°,△A′B′C′中,A′B′=6,B′C′=4.8,∠B′=50°,AD ,A′D′分别是边BC ,B′C′上的高,AE ,A′E′分别是∠BAC ,∠B′A′C′的平分线.(1)△ABC 与△A′B′C′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等于多少?(3)若AE=4.5,那么A′E′等于多少?【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ABC∽△A′B′C′.因为,,所以.又因为∠B=∠B′,所以△ABC∽△A′B′C′,(2)因为AD,A′D′分别是对应边上的高,由(1)知△ABC∽△A′B′C′,所以.(3)由(1)知△ABC∽△A′B′C′,所以,所以.13.如图所示,已知点A(-5,3),B(1,3),C(1,-1),D(4,3),若△ABC∽△ADE,则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4,-3)【解析】若△ABC∽△ADE,则.∵B(1,3),C(1,-1),∴BC=4.又∵A(-5,3),∴AB=6.∵D(4,3),∴AD=9,∴,∴DE=6,∴E(4,-3).14.一个钢筋三角形框架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在要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形框架,而只有长为30cm和50cm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几种?【答案】有两种不同的截法【解析】(1)以30cm长的钢筋为最长边,从50cm长的钢筋上截取25cm和10cm两段;(2)以30cm长的钢筋与原三角形框架的50cm长的钢筋为对应边,从50cm长的钢筋上截取12cm和36cm两段.15.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1)如图①所示,可以算出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那么两个正方形并排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n个正方形并排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_;(2)根据图②,说明△BCE∽△BED;(3)如图③,在下列所给的三个结论中,通过合理的推理选出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说明.(A)∠BEC+∠BDE=45°;(B)∠BEC+∠BED=45°;(C)∠BEC+∠DFE=45°.【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 (2)(2)因为,BC=1,BD=2,所以.又∠CBE=∠EBD,所以△BCE∽△BED.(3)B,C正确.由(2)知,△BCF∽△BED,所以∠BCE=∠BDE,∠BCE=∠BED.又∠BEC+∠BCE=45°,所以∠BEC+∠BED=45°.所以B正确.因为,所以△DEF∽△BEC,所以∠DFE+∠BCE.又∠BEC+∠BCE=45°,所以∠BEC+∠DFE=45°,所以C正确.16.如图所示,在下列五组图形中,两个图形不相似的有( )A.1组B.2组C.3组D.4组【答案】B【解析】相似图形与大小、位置摆放方向无关,因此可以通过将图形旋转或者平移进行比较.本题可利用相似图形的定义来判断,故选B.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大(或缩小)的图片与原图片是相似图形B.不同比例尺的中国地图是相似图形C.放大镜下的五角星与原来的五角星是相似图形D.同一张底片冲洗的2寸照片与5寸照片不是相似图形【答案】D【解析】同一张底片冲洗的2寸照片和5寸照片是相似图形.18.小明的身高为1.5m,经太阳光照射,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m,那么此时高度为45m的古塔的影长为________.【答案】60m【解析】设古塔的影长为xm,由45︰x=1.5︰2,解得x=60.19.如图,已知两个梯形相似:(1)求∠α的度数;(2)求x和y的值.【答案】(1)∠α=40°;(2),【解析】(1)在梯形ABCD中,根据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C的度数,依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α的值;解:在梯形ABCD中,∠C=360°-90°-90°-140°=40°,∵梯形ABCD与梯形EFGH相似,∴∠α=∠C=40°.(2)依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x,y的值.解:由两个梯形相似得,即,解得,.20.如图,在▱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EF:FC等于()A.3:2B.3:1C.1:1D.1:2【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出:△DEF∽△BCF,进而得出,利用点E是边AD的中点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D∥BC∴△DEF∽△BCF,∴∵E是边AD的中点∴AE=DE=AD∴故选D.【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初三《相似》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若△ABC与△A′B′C′相似,∠A=55°,∠B=100°,那么∠C’的度数是( )
A、55° B、100° C、250 D、不能确定
2、已知xy = mn,则把它改写成比例式后,错误的是 ( )
A、nx=ym B、my=xn C、mx=ny D、mx=yn
3、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 ).
A、2:3 B、4:9 C、16:81 D、1:2.25
4、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
A、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B、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C、全等三角形都是相似三角形 D、相似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
5、用放大镜看一个Rt△ABC,该三角形边长放大10倍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是原来的10倍 B、周长是原来的10倍
C、∠A是原来的10倍 D、面积是原来的10倍
6、若x是3和6的比例中项,则x的值为( )
A、23 B、23 C、32 D、23
7、如图2,△ADE∽△ACB,其中∠AED=∠B,那么能够成立的比
例式是( ).
A、BCDEABAEACAD B、BCDEACAEABAD
C、BCDEABACAEAD D、BCDEECAEABAD
8、如图,在△ABC中,DE∥BC,DE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
D、E,若3,1ACEC则DE
︰BC的值为( ).
A、23 B、12 C、34 D、31
9、某一时刻,身髙1.6m的小明在阳光下的影长是0.4m,同一时刻
同一地点测得某旗杆的影长是5m,则该旗杆的高度是( )
A.1.25m B.10m C.20m D.8m
10.已知0234abc,则abc的值为( )
A、45 B、54 C、2 D、12
11.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ACD△∽△的个数为( )
①BACD; ②ADCACB;
③ACABCDBC; ④ABADAC2.
A、1 B、2 C、3 D、4
12、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下列结论中正确是( )
①CDABBCAC ②DBADAC2
③BABDBC2 ④DBADCD2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3、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AC∶AB= .
14、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10,BC=12,E为DC中点,AF⊥BE于点F,则AF=_____.
15、如图,有一块△ABC材料,BC=10,高AD=6,把它加工成一个矩形零件,使矩形的
一边GH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B,AC上,那么矩形EFHG的周长l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0,4(A、)2,0(B,如果点C在x轴上(C与A不
重合),当点C的坐标为 或 时,使得由点COB、、组成的三
角形与AOB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
的点的坐标)
三、解答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7、(6分)已知5:4:2::cba,且632abc求cba,,
18、(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DC、上,ABEDEF△∽△,
AB=6,AE=8,DE=2,求EF的长
19、(8分)如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
选定点B和点C,使得AB⊥BC,然后选定点E,使EC⊥BC,确定BC与AE的交点D,若
测得BD=180米,DC=60米,EC=50米,你能知道小河的宽是多少吗?
20、(10分)已知CD 为 Rt△ABC 斜边AB 上的高.
(1)已知AD = 9cm ,CD = 6cm ,求 BD .
(2)已知AB = 25cm ,BC = 15cm ,求 BD
O
A
B
C
E
D
20、(10分)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且ADABAEAC,
CD与BE相交于点O
.
(1)求证:△ADE∽△ACB
(2)若AD=1,AC=3,DE=1.5,求BC的长。
22、(10分)王华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走向路灯BD,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身后他影
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C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12m到达Q点时,发现身前他影
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D的底部.已知王华同学的身高是1.6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
9.6m.
(1).求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
(2).当王华同学走到路灯BD处时,他在路灯AC下的影子长是多少?
A P Q B
M 1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