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尿汤”配合“莲芡粥”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93例
- 格式:pdf
- 大小:112.17 KB
- 文档页数:2
缩泉固脬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8例目的探讨缩泉固脬汤对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68例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与654-2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缩泉固脬汤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1.8%,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高达85.3%,且兩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缩泉固脬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效果比较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标签:缩泉固脬汤;神经性尿频;中医疗法神经性尿频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儿科中属于独立性的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患儿的年龄一般在2至11周岁,主要症状表现为尿频,大约每2至10分钟一次,长时间尿频可以引发尿路感染或者阴部湿疹。
诱发该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给患儿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研究中选取了68例神经性尿频的患儿,采用缩泉固脬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患者68例,其中包括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36例,患儿的年龄为2至11周岁,病程为3至60天,其中3至7天的有25例,8至14天的有32例,15至60天的有11例。
根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症与重症两种类型,重症患儿每日的排尿次数大于25次,共有16例,轻症患儿每次的排尿次数为15至25次,共有52例。
随机的将这68例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P>0.05)1.2 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尿频的症状均出现在白天,入睡后无症状,轻微的患儿1至2小时排尿一次,严重的患儿1小时排尿数次,所有患儿的尿总量是正常的,尿常规检查也显示正常,没有尿痛的现象,且排除其他导致尿频的疾病。
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98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98例患者用固脬汤加减治疗。
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结果:治愈52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8%。
结论: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
标签:小儿遗尿;固脬汤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经常夜间排尿不能自控的一种疾病,俗称“小儿尿床”。
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患儿清醒时排尿能自己控制,睡眠时排尿失控,致夜间遗尿,醒后方觉。
婴幼儿时期,形体发育未全,脏器未充,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期因白天嬉戏过度,夜间熟睡不醒而遗尿[1]。
故3岁以下小儿遗尿,或3岁以上小儿偶尔遗尿属正常现象,不属本病的讨论范围。
如果年龄超过3岁,仍然频繁夜间小便自遗,方称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而且给患儿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笔者20余年用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98例,临床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9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52例,女46例;年龄3~17岁,平均6岁,其中3~7岁54例,7~12岁23例,12~17岁21例;每晚遗尿1~2次者72例,2次以上者26例;体质瘦弱者42例;早产儿5例;病后导致遗尿者7例。
1.2治疗方法用固脬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处方:党参、黄芪、桑螵蛸、煅龙骨各9 g,沙菀子、山茱萸、当归、茯苓、远志、菖蒲各6 g,乌药3 g,羊脬1个(煎汤代水)。
以上药量为5~6岁小儿剂量。
随年龄增减剂量。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遗尿停止,或平均每月遗尿少于1次者;显效:遗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每月遗尿次数1~3次者;有效:遗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且每月遗尿次数超过3次者;无效:遗尿次数治疗前后无变化。
2.2疗效评定结果痊愈52例,占53.09%;显效23例,占23.47%;有效15例,占15.31%;无效8例,占8.16%;总有效率为9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神经性尿频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神经性尿频的临床观察。
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总计60例,筛选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神经性尿频患儿,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
计算机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儿童神经性尿频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既能提升治疗有效性,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运用及推荐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神经性尿频;不良反应[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urinary frequency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children with neurogenic urinary frequenc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time of the study was from January 2020 to October 2020.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but also not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has the value of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commendation.[Key word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eurogenic urinary frequency in children; Adverse reaction儿童神经性尿频属于非感染性疾病,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白日易发生尿频,频繁排尿,但夜间此种症状消失【1】。
名医名方——固摄利尿汤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方姚树锦,主任医师,第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博士导师。
清“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陕西省及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内科诊疗”代表性传人,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
组成:益智仁15克,桑螵蛸15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车前子15克,泽泻10克,白茅根30克。
功效:益肾固摄,利尿通淋。
主治:儿童单纯性遗尿,前列腺疾病引起的遗尿、尿频,尿道综合征,慢性尿路感染及各种疾病伴有尿频、尿不利者。
临床表现:小便失约,尿频,尿后余沥不尽或排尿不畅,小腹憋胀等,舌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细弦。
方解:姚树锦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但与肺、脾、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
虚证主要以肾气虚为主,实证可表现为湿、热、瘀等邪气壅塞导致的腑实。
治疗即补肾固涩以治本,又要通利膀胱以泄腑实。
桑螵蛸可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尤善于治疗肾气不固引起的遗尿、尿频。
益智仁最长于缩尿以治尿频、遗尿,与桑螵蛸共为君药。
山萸肉止小便利,秘精气。
五味子可补水之上源,又可补肾滋水而调节水道,与山萸肉为佐药。
故四味药物酸涩温补,主入肾经,而起到补肾固涩,缩尿止遗之功效。
车前子甘、寒、滑利,可以止痛、利小便。
泽泻善泄肾与膀胱之热,可利尿消肿而治小便不利,与车前子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白茅根清热利小便。
故后三味药性甘、寒,共为佐药,起到利尿通淋且可补阴不足之效。
七味药物共奏益肾固涩,通调水道,利尿通淋之功。
故全方寒热共用,攻补兼施,涩而不滞,驱邪而不伤正,金水共补,通调水道,相反相成,并行不悖,彰显了姚树锦扶正固本及补脏通腑的学术思想。
加减:夜尿频繁,加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腰酸软无力,加桑寄生,杜仲;尿频尿急尿痛加滑石,冬葵子;小便不通,滴沥刺痛,舌紫暗,脉涩者加王不留行子,车前子;肾阳虚畏寒肢冷加附片,肉桂;咳嗽则遗尿者加党参,黄芪,升麻等;便秘加当归,瓜蒌仁,肉苁蓉。
小儿尿频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性尿频患儿应用小儿尿频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80例神经性尿频患儿纳入研究,按照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小儿尿频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尿频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神经性尿频患儿应用小儿尿频汤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尿频症状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 神经性尿频;小儿尿频汤;临床疗效神经病理性尿频以频繁排尿为主,也被称为日间尿频综合征。
神经性尿频儿童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对排尿中枢的抑制作用不强,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排尿障碍,有的与精神紧张有关。
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必须要帮助孩子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让孩子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同时还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影响[1]。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来调整神经,让膀胱的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让膀胱的储尿量增大,进而降低排尿的频率,来达到治疗效果[2]。
本文主要是为了探究神经性尿频患儿应用小儿尿频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80例神经性尿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男性有24例,女性有16例,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24±0.24)岁;观察组男性有23例,女性有17例,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32±0.21)岁。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1.3.1对照组正常情况下,儿童可以服用0.3 mg· kg “硝苯地平+10 mg谷维素+0.5mg-kg”呵噪美辛,每天服用3次,1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
小儿遗尿用“遗尿三药”一剂见效【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病症:小儿睡梦中小便收不住,尿到裤子,床上。
治法:1、用牛大力、金樱子、黄芪各15克煮水,乃遗尿三药,一服见效。
2、艾灸命门,气海腹中温暖,其尿不遗,或推按肾脏,输尿管,膀胱,大脑,小脑,前列腺,尿道,骶骨,内尾骨的反射区。
3、用山药,芡实,莲子打豆浆或煮粥,乃健脾控尿食疗法。
养生:忌吃牛奶,巧克力,柑橘,忌怒骂,喝斥,嘲笑,讽刺孩子,忌暴饮暴食,宜多运动。
医案:1、中学的数学老师,他小孩五六岁还常尿床,我看孩子唇白气懒,这是孩子火力不够所以尿下漏。
只需每天晚上吃一把龙眼肉或荔枝肉,十颗左右,不到半个月就不遗尿了。
俗话说一个荔枝三把火,它正好治火力不够的遗尿多。
你认为上火的药,在缺火的人身上正是宝。
2、7岁的小二,经常夜间遗尿,家人束手无策,遇见中医普及学堂公众号文章讲到遗尿三药。
便用黄芪、牛大力、金樱子各15克煮水内服,三剂而遗尿止,不再复发。
再把此方介绍给周围遗尿的孩子,无不应手起效,十拿九稳。
我常开的小儿遗尿经典方是:黄芪15克,牛大力15克,芡实15克,枸杞子10克,红枣5枚,煮水甘甜孩子又爱喝。
3、小炜十岁,一喝饮料可乐,雪碧晚上必遗尿,此乃阳不化气,尿水下漏,服点姜枣茶遗尿便好了。
故知温阳气化遗尿消。
4、湖南一6岁孩子,父母每晚叫他叫不醒,一醒来时就遗尿了,这是督脉阳气不够,清醒不过来。
用一味鹿角霜服用,数次则遗尿止,夜间知道起来。
鹿角通督顶,让人头脑灵。
头脑不昏沉,想尿就能醒。
5、揭阳一小孩养得弱不禁风,晚上多喝两口水睡觉必遗尿。
我说脾虚则九窍不利,用山药、芡实、莲子打豆浆,每天喝。
坚持下来后多喝水也不遗尿了,刮风下雨也不容易感冒。
6、北京一母亲自从知道了艾灸的好处,认真学习后就给孩子做艾灸,本来孩子隔三差五就要遗尿,一接受艾灸后,晚上不单不遗尿,还不用起夜尿了,精神一好,学习成绩就提高了。
小神手训:小儿遗尿最常见的是脾肾亏虚,膀胱失约,补脾肾则遗尿止,升阳气则不漏失。
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例临床观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小儿遗尿现象的频繁发生。
小儿遗尿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固脬汤加减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的方式,研究了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
一、固脬汤加减的治疗原理固脬汤是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传统中药,其方剂组成为:固元脬9 克、茯苓9 克、车前子9 克、泽泻9 克、陈皮 6 克、川芎 6 克、柴胡 6 克、丹参 6 克、桃仁 6 克、木香 6 克、香附 6 克、牛膝 6 克、龙骨 6 克、牡蛎9 克、熟地9 克、枸杞子9 克。
其中固元脬为主药,具有温肾固涩的作用,可以治疗腎寒尿频,以及夜间遗尿等症状。
茯苓、泽泻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排尿量。
车前子和牛膝则可以清热利尿,以达到调节水液代谢的目的。
根据临床的需要,可以对固脬汤进行加减,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小儿遗尿,可以加入苍术、山药、山楂等药物,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体力,调和脾胃,提高体质,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和改善小便失禁。
二、临床观察结果本研究选取了30个小儿遗尿患者进行了固脬汤加减的临床观察。
男性15例,女性15例,其中年龄在5~12岁之间。
治疗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结果如下:1.疗效分析30例患者治疗后全部有所好转,其中19例症状完全消失,11例患者症状减轻,排尿次数有所减少。
对比治疗前后的尿床湿次数,治疗后每周湿床次数明显减少了80%以上,症状消失者占63%,症状显著减轻者占37%。
可见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明显,主要表现为缓解患者的尿频,减少夜尿和尿床湿的情况。
2.副作用观察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只有2例患者在治疗前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和头晕,但在服用后很快恢复正常。
3.复发率观察治愈出院后,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
小儿尿频、滴尿的药物治疗
陈陵;刘长贞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01(000)007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陈陵;刘长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9
【相关文献】
1.小儿尿频、滴尿的药物治疗 [J], 陈陵;刘长贞
2.自拟补肾安神止尿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6例 [J], 李高照
3.健脾益肾缩尿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脾肾气虚证40例 [J], 吴飞;夏晓娜
4.止尿饮和硝苯吡啶联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观察 [J], 闵兆晗
5.“固尿汤”配合“莲芡粥”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93例 [J], 余定辉;林木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0例疗效观察张玲雪;李平洁【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65-66,75)【关键词】多尿;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张玲雪;李平洁【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儿科,河北行唐 050600;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儿科,河北行唐 05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843.058神经性尿频又称频尿症,以小便频数为特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于幼儿期至学龄期儿童,尤以幼儿期发病率高。
其特点为患儿在白昼尿频,尿急,尿量少而不痛,入睡后,尿频消失,又无尿床现象。
神经性尿频按其临床表现与淋证、遗尿、消渴尿频有一定关联,常影响小儿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为主,疗程长,效果不佳。
2006-01—2012-12,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80例,并与硝苯地平、谷维素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160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3~13 岁,平均(7.0 ±0.5)岁;病程1周~1年,平均(7.3±1.6)个月。
对照组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岁8个月~14岁,平均(7.0 ±0.8)岁;病程 10 d~1 年,平均(7.5 ±1.5)个月。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1.2.1 诊断标准以小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尿常规、尿密度均正常,尿细菌培养、尿糖均阴性。
并排除导致尿频的其他器质性病变[1]。
1.2.2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2~14岁;③签署家长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排除外阴畸形(如男孩包皮过长)、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肿瘤。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硝苯地平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986)0.5~1 mg/(kg·d),分3次口服,每日最大量不超过20 mg。
小儿神经性尿频治验3则赵金玉;郝瑞芳【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02【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小儿神经性尿频;验案;中医药疗法【作者】赵金玉;郝瑞芳【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609.3小儿神经性尿频系指小儿非感染性尿频尿急。
患儿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增多,数分钟一次,每天可达20~30次,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入睡后则无尿频症状,尿常规检查正常。
本病临床可分为湿热下注型、脾肾气虚型、心经郁热型,因湿热为主要病邪,故治疗一般以清热利湿为主,随证佐以燥湿健脾、温补脾肾、清心泻火。
现举验案三则,与同道共享。
尚某,女,5岁。
2014年10月13日初诊。
尿频尿急5天,每日小便10余次,每次量少色黄,无尿痛及尿浑浊,无发热,夜寐后尿频消失,纳差,大便干,外阴稍红,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
尿常规正常。
西医诊断:神经性尿频。
中医诊断:尿频,证属湿热下注、乳食积滞。
治以清热利湿,消积健脾。
予八正散合平胃散加减,处方:萹蓄10g,炒栀子10g,六一散10g(包煎),车前子10g,瞿麦10g,灯心草3g,小通草6g,酒大黄6g(后下),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鸡内金10g,焦山楂10g。
4剂。
水煎服,日1剂。
嘱其生活规律,注意清洗外阴,穿棉质内裤,勿坐湿地。
2014年10月17日复诊:尿频明显好转,纳增,大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数,初诊方去酒大黄继服5剂。
再诊尿频基本消失。
按:中医学认为尿频属于“淋证”的范畴,其中以热淋为多。
正如《丹溪心法·淋》[1]51所云:“淋者,小便淋漓,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皆属于热也。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2]:“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有客热乘之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
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中医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以尿频尿急为特征。
根据古代医学文献记载,多属于“淋证”的范围。
《诸病源候论小便数候》云:“小便数者,膀胱与肾具有客热乘之故也。
肾与膀胱为表里,具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
”神经性尿频的发生,多由湿热之邪蕴结下焦,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病位在肾与膀胱,病邪为湿热。
其表现有因湿热之邪流注下焦者,有因脾肾本虚,湿浊蕴结下注膀胱者,故临床多见以下二种证候。
湿热下注证:有因内伏湿热,蕴于肾与膀胱,肾与膀胱为一脏一腑,互为表里,湿阴热郁,气化失司,膀胱失约,经致尿出不畅,而为尿频;有因小儿不懂卫生,坐地嬉戏,潮湿之地,湿热邪毒,熏蒸之下,影响气化,而为尿频。
常见小儿夜间烦热,口渴思饮,手足心灼热,梦中遗尿,小便短黄灼热,小腹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用滋肾养阴,清热利湿。
滋肾养阴用生地黄、玄参、龟甲、知母、女贞子、菟丝子、等滋肾降火,凉润生津。
清热利湿用白茅根、猪苓、薏苡仁、栀子、车前子、黄芩、海金沙之类,清热泄火,淡渗利湿。
脾肾气虚证:小儿后天不足,素体虚弱,脾肾气虚,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主五液,开窍于二阴,职司小便。
肾主闭藏;与膀胱互为表里,职司小便的调控,肾虚则下元不固,气不化水。
脾主中气,主运化水分,输布精液,脾虚则中气不足,气虚下陷。
常见小便频数,淋沥不尽,尿液不清,精神倦怠,面色苍黄,饮食不振,甚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眼睑微肿,治宜益气补肾,缩泉固摄,益气补肾用熟地,附片、肉桂、黄芪、人参、山药等,温补肾气,升提固摄,缩泉固摄用益智仁、桑螵蛸、山茱萸等益肾、固摄、止遗。
典型病例:患儿李某,女,5岁,主因尿频半月余于2009年4月就诊,临床表现为尿频,最长间隔十几分钟,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无尿痛,自述憋不住,不影响饮食和玩耍,夜间不尿床,不尿频,曾到医院几次查尿常规正常,口服654-2、消炎痛等症状缓解,但停药后尿频反复。
中医药治疗小儿尿频4例小儿尿频是以尿频急或尿痛为特征包括泌尿道感染、神经性尿频等疾病。
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
受惊吓、精神紧张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
常常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打针和考试等所导致的急性紧张或焦虑所诱发。
但尚应询问有无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和应用利尿药物如咖啡因、茶碱类利尿剂等因为摄入量增加和使用利尿剂也可引起日间尿频。
笔者临床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从湿热、瘀血着手治疗小儿尿频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清热利湿由于小儿生理病特点决定其肾脏病多由湿热引起这在本病表现得尤为突出。
湿热浸淫内迫肾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水道不畅下窍不利则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血。
《诸病源候论·小便数候》指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具有客热乘之故也”。
因此以湿热论治本病尤其重视追究热从何来以寻根求源而施治效果显著。
湿热可以源于上、中、下三焦而且以下焦湿热最为多见。
由于小儿尿路短且生活不能自理或久坐湿浊之处或疏于外阴部清洗使湿热邪毒由尿道口上侵内蕴于肾及膀胱使膀胱气化失常失于约束而出现尿频急、疼痛或外阴瘙痒尿道口红赤等下焦湿热之证。
治疗时重在清利下焦湿热以八正散加减治之。
尿中有红细胞者可以加漏芦、连翘、儿茶清热解毒凉血祛湿。
例1:患者男8岁因尿频、尿痛半月就诊患儿于半个月前无原因出现尿频、尿痛、尿频日1余次食少大便正常查体体温7℃一般状态尚可全身无浮肿咽淡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及心脏听诊正常。
尿道口红无明显分泌物包皮不长。
舌质稍红苔黄腻脉弦滑尿分析示:尿蛋白-红细胞~个/HP白细胞+西医诊断为尿路感染中医辨证为下焦湿热。
给予清热利湿通淋。
方用八正散加减:瞿麦、车前草、竹叶各7g萹蓄、冬葵子、黄柏、泽泻、苦参、儿茶各5g滑石、白茅根各1g夏枯草7g栀子5g。
5剂水煎服后症状缓解无尿频急、疼痛小便日5~7次饮食佳大便正常。
【儿科专家门诊案例】
尿频治疗案例
张某,男,4岁。
04年11月23日就诊。
主诉:尿频3周。
患儿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点滴,色清或黄,一日小便数十次,寐时安然无恙。
面黄形瘦,纳差便可。
查体:未见包茎,尿道口不红。
舌质淡,苔薄黄,脉滑。
曾4次查尿常规(包括尿比重)均正常。
诊断:尿频
辨证:肾虚湿阻,气化失宣。
治法:温肾固涩,利湿化浊。
处方:萆薢、益智仁、补骨脂各9g,乌药、泽泻、猪苓各6 g,黄柏6g,煅牡蛎(先煎)、煅龙骨(先煎)各15 g。
3剂,日1剂,水煎服。
11月26日复诊,尿频症除,精神活泼,纳佳便调。
继予上方2剂以巩固疗效。
按:小儿尿频症多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与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有关。
祖国医学则从肾虚立论,如?证治要诀?:“小便多者,乃下元虚冷,肾不摄水,以致渗泄”。
小儿体质羸弱,肾气不足,下元失固,膀胱约束无能,气化失宣,故见尿频。
膀胱为州都之官,内藏津液,若气化失司,影响津液蒸化,变生湿浊,从而该症每易兼夹湿邪而为虚实夹杂之证。
故治疗上突出虚实并治、攻补兼施的特点,拟补肾利湿法为主,常用补骨脂、乌药、益智仁温补肾阳,萆薢、猪苓、泽泻利湿化浊,配以龙牡收敛固涩。
若肾阳虚甚,加炒韭子以宏温肾之力;若兼有虚热,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泄热,具有较好疗效。
第 1 页/ 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