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质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11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思维方式。
〔二〕能力目标1.比拟分析两文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幽默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想问题思维方法。
〔三〕德育目标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科学知识、敏锐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未知领域进军。
二、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思维方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补充说明作用和含义。
四、教学方法1.比拟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语言风格;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1〕辨音:遗骸褶皱劫难追溯〔2〕释义: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选四名同学答复,明确:〔1〕hái zhěnàn sù〔2〕遗骸:遗骨〔遗留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学生谈自己阅读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严密相连。
在一个科学领域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展科学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课时:3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可见注1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为什么放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跟恐龙有关。
这点大家可读导读部分一遍,可有所感知。
读不过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跟恐龙有关,但却不是谈恐龙的事物说明文。
而是通过恐龙从不同的角度谈“大陆飘移”的假说(板块构造理论)和被压扁的沙子——二氧化硅高压下形成的斯石英,以此来佐证外星的撞击导致恐龙的灭绝。
因此这两篇短文都是事理说明文。
二、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学习本文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1、(练一)2、理解不同领域科学的发现可以相互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练三)3、理解在说明文的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文字的补充说明的作用。
(练二)三、本文应掌握的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四、学习《恐龙无处不在》1、标注15个自然段2、解题,见题目上笔记3、我们还是来先理一理自然段的段意(见书黑笔处)4、分析:事实上本文的结构很简单,就是分为两大部分来写的,1——提出观点:科学领城之间是可相互启发的。
关系密切。
2——15,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推出大陆飘移假说,即板块结构理论来证明第一部分提出的观点。
我们来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就好理解了。
笔记记在课题最上面。
5、这篇短文提到的观点:科学领城之间可相互启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可来做一下练习三。
学完第二篇短文可再一次证明。
第二课时五、学习《被压扁的沙子》1、标自然段172、解题标题“被压扁的沙子”即为本文的说明对象,也就是说本文是以说明对象为题的。
从这里大家可以学到说明论文的拟题方法:说明对象。
被压扁的沙子指的是sio2处在超高压下形成的“斯石英”。
全文通过探究被压扁的沙子的成因、性质特点来证明恐龙的灭绝原因在于外星的撞击。
3、我们依然以理自然段的方式熟悉课文内容。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⑵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教材分析这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作为单元中的引领课尤其重要。
3.中招考点“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太好。
二、学习目标1、通过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意。
2、通过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异同点。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特点。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阅读了短文《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与恐龙有关,但说明的中心是由恐龙引出的另一个问题——对大陆“板块理论”的论证。
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篇短文《被压扁的沙子》。
从这篇文章的标题来看,似乎与恐龙毫无关系,况且沙子又怎么会被压扁?标题让人感到很奇怪,但读后你就会知道,它也是在解释一个恐龙之谜。
(四)当堂训练一、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
人教版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阿西莫夫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短文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奇妙的分子》和《原子》。
2. 教学重点: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分析阿西莫夫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简要介绍阿西莫夫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短文,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阅读,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阿西莫夫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两篇短文进行简要概述。
2. 选择一篇短文,分析阿西莫夫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写一篇短文评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主要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阿西莫夫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和科学观点。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进行科学实验,加深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奇妙的分子》和《原子》阿西莫夫的短文。
18.阿西莫夫短文两则《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及语言。
难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课程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讨论导入播放恐龙化石进行讨论:恐龙是怎么灭绝的,恐龙化石的分布又能向我们说明那些问题?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文题质疑《恐龙无处不在》是介绍“恐龙无处不在”,即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吗?(三)初读释义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明确:本文是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文章。
只是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而已。
(四)整体感知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问题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总起)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分说)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总结)大陆漂移学说成立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问题2:说明方法的判断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打比方)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列数字)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举例子)问题3:下列词语可以互换吗?为什么?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明确:“分裂”相对“形成”而言;“破裂”相对“完整”而言;“分散”相对“集中”而言。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1.积累相关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理解《恐龙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糟糕运气”的恐龙走向灭绝。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发现恐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恐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
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
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
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
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传晋朝时代的我国,某某省某某市就发现过恐龙化石。
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
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
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体味的地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一课时诵读欣赏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了解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
他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18岁那年,即1938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
二次大战后,阿西莫夫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49年获博士学位。
1955年阿西莫夫升任波士顿大学副教授。
1958年阿西莫夫辞去了波士顿大学的教职,成了职业作家。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三、写作背景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目标】1.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课时计划】2课时,1课时学习一篇短文,学生应充分预习。
第一课时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大陆板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在”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无处不在》去寻找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一、说教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
本册书说明文阅读共两个单元,可以说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又结合班级情况和单元重点。
在重难点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养他们阅读说明文的能量从而积累知识。
二、说教法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
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读,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八、说过程(一)导入新课: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
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
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筛选重要信息,比较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联系?(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板书一个图表,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自己上台去填表。
可以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可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两篇文章的说明内容,学习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3.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默读,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两篇文章各自的说明内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质疑、思考、实证的科学态度,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在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两篇文章却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介绍相关知识的创作思路。
2.提取关键信息并按要求表达。
三、教学策略本课不建议做过多的形式上的花哨处理,建议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和科学精神。
另外,这两篇短文在原文中编排在一起,内容上也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参照阅读。
建议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通过圈点勾画静心读文,同时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关键处和难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
结束本课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适度给一些与此有关的现今的研究成果等,进行适度的扩展,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实证的力量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恐龙的突然灭绝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这一课体现的就是与此有关的两则短文,下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设计意图】提出这两篇课文共同关注的问题──恐龙灭绝,聚焦在这个视野后,可以自然地引出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
2.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1.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龙灭绝”,速读两文,请谈谈你得到哪些与此有关的知识?恐龙大概在公元6500万年以前灭绝;恐龙灭绝前曾经遍布世界各地;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击地球的结果;…………2.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是它们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完全不同。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目标】1.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课时计划】2课时,1课时学习一篇短文,学生应充分预习。
第一课时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大陆板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在”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无处不在》去寻找答案。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骨骼.(gé) 鸟臀.目(tún) 深渊.(yuān)褶.皱(zhě) 携.带(xié) 潮汐.(xī)劫.难(jié) 膨胀..(péng zhàng) 追溯.(sù)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毫无疑问:没有一点可疑的地方,即非常明确肯定。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
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作者简介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
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泰斗。
学法指导一:【设问句的作用分析法】1.引起读者的兴趣。
2.启发读者的思考。
3.读者感到亲切。
学法指导二:【常考说明方法辨析】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打比方:像、仿佛……;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交流点拨】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2.“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交流点拨】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
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交流点拨】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赏读语言把握特点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
你能找出语言表达平实而又生动的句子吗?(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性文字:“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交流点拨】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洲与非洲的分离,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这些补充说明性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找出来并分析作用。
①“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达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交流点拨】引起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同面对面交流。
(3)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明白如话。
【交流点拨】“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两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一句,非常形象可感。
2.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交流点拨】①举例子,说明具体真切易懂。
为了说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列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②作比较,鲜明具体地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
“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③打比方,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
④列数字,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本文从恐龙无处不在,证明了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交流点拨】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第二课时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先来阅读短文。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见第一课时步骤一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交流点拨】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前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交流点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文本精读突破重点1.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为什么?【交流点拨】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因为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斯石英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2.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交流点拨】生甲:我赞成“火山说”。
倘若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就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生乙:我赞成“撞击说”。
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
生丙:我也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因为斯石英只在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的存在。
【教师小结】恐龙灭绝的原因究竟是“撞击说”还是“火山说”,科学家们也在争论不休,并且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研究。
我们在学习时也应有这种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交流点拨】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步骤四比较阅读深层探究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交流点拨】(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