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86 KB
- 文档页数: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无论是资源的逐渐枯竭,还是环境的恶化与污染,都给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的逐渐枯竭,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资源型城市大量使用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这些资源逐渐耗尽,导致了资源供应中断、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从而制约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新的替代资源,比如将煤改为天然气,或者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
二、环境的恶化与污染环境的恶化与污染,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难题。
在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的采矿、利用和排放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更会给生态系统和居民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同时加强环境治理,把矿山和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好。
三、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过去,资源型城市往往依靠某一种矿产资源或者能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从而实现了迅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但是,这种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却给资源型城市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一旦某一种资源价格下跌,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的经济平衡受到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资源型城市应该实行多元化、全方位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产业结构、加强产业互补,从而降低经济风险,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健全,也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好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资源型城市要加强城市规划,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青海省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张承亮摘要:本文以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建立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影响青海省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5大因素和32个因子的影响权重,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青海省资源型企业层次分析法青海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对青海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落实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其发展目标和方向必将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必将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企业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资源型企业是青海省最终落实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
因此,针对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明显不够,对于青海省这样一个资源大省、生态大省而言,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1 问卷调查本文针对青海省资源型企业设计了的调查问卷,采用典型调查法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涉及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发展战略、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培训、企业创新、资源与环境影响及技术信息9大方面,共50个问题。
在问卷的调查阶段,总共发放了150份问卷,收回116份,收回率为77.3%。
被访者中拥有中层职务的人有55人,占到被访者总人数的47.4%,其中女性80人,占总人数的69%,男性36,占总人数的31%;平均年龄为40岁,最高为52岁,最小为23岁。
文化程度方面,本科以下81人,占总人数的69.8%;本科23人,占总人数的19.8%;研究生12人,占总人数的10.4%。
参加调研的单位一共涉及到40家,其中西宁26家,60人次;海东地区1家,9人次;海南州8家,34人次;海西州3家,10人次;玉树州2家,3人次。
我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及对策1. 引言1.1 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在于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型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开采与加工,一旦资源价格波动,便容易导致经济波动。
资源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必然选择。
转型后,经济将更加多元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科技含量更高,生态环境更加友好,经济增长更加可持续。
资源型经济转型还能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当前我国资源型经济面临的挑战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资源需求的增长和产业的扩张,资源供给短缺和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资源型经济的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落后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
我国资源型产业长期依赖原材料加工和出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面临着全球产能过剩的挤压,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资源型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影响了资源型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体制机制不灵活。
当前资源型经济存在着部门利益过于庞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化机制的作用。
2. 正文2.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仍然过度依赖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低排放的特点,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资源开发成本的增加,资源型城市面临诸多转型难题。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这类城市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过于依赖某种资源产业,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支撑产业。
2. 就业压力突出:资源的逐渐枯竭使得从事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面临岗位减少或企业停产的困境。
虽然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产生了新的岗位,但吸收速度相对滞后,给就业带来了压力。
3. 环境治理挑战:长时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且一旦环境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治理难度和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4.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
但部分资源型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限制,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5. 人才流失与短缺: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难度较大。
同时,随着老旧产业的衰退,大量的人才被挤出市场,新的产业体系又无法快速吸收这些人才。
三、对策研究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 促进就业与培训: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与指导服务。
同时,鼓励创业创新,为新兴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3. 加强环境治理: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推进环境修复工程。
鼓励采用环保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增加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引入、企业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好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扶持政策。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推动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
资源型县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大多数是以资源为依托,进行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谓是整个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一个地区未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新的希望,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就系于中小企业这个群体身上。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莲在中国经济发展高级研讨会上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既直接决定我们今后是不是能好过一点,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将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决策的高度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在资源型地区。
正确认识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对于促进资源型地区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稳定经济、吸纳就业、出口创汇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目前已达4200余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5%以上,中小企业工业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50%,大约提供75%的城镇就业机会。
所以说,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力量之一。
我以一个资源型山区县为例,纵观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完全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崛起。
该县境内现有企业近百座,均属于中小型企业,从近两年主要指标来看,其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
2011年与“十一五”末相比,中小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3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3.5%,财政总收入增长了50.4%。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以甘肃省嘉峪关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资源型城市是指依靠资源供给和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而这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
然而,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过度使用,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可持续性的问题。
因此,循环经济被认为是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甘肃省嘉峪关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该市依托着海量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取得了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
然而,长期的资源开发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因此,探究嘉峪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嘉峪关市为例。
具体目的如下:1.分析嘉峪关市的资源现状和资源开发状况,分析其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2.分析嘉峪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循环经济对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问题的作用。
3.提出嘉峪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促进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文献资料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具体方法如下:1. 对国内外文献和嘉峪关市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嘉峪关市资源状况和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 进行嘉峪关市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政策、行业的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
3. 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当地市民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关注点进行评估。
四、研究内容和安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
第二章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分析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介绍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章嘉峪关市资源现状及开发状况分析介绍嘉峪关市的资源现状和资源开发状况,分析其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第四章嘉峪关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介绍嘉峪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循环经济对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问题的作用。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余洁瑾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摘要】本文简要总结了关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制约因素、对策措施等方面。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蒲志仲提出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认为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具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在生产经营行为符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具有矿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在注意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根据矿区矿业资源开发经济规律,注重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优化,以矿区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最终在油气矿业衰退阶段形成支持矿区社会经济长期持续繁荣的替代产业。
李堂军则提出了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认为煤炭企业是由众多煤矿组成的多种经济实体和多种产业共存的特殊企业,因而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互相协调,并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燃料、原料和电力。
由于学术界对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关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学者们主要探讨某类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问题。
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赵晋都从煤炭企业的角度提出,大中型原煤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
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二,安全性与清洁性;第三,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郭凤典、田华认为资源型企业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带来了很多突出问题。
于立等人认为资源型国有企业职工安置困难;资产沉没成本大;债务负担沉重;体制僵化落后。
孙艳等认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一是资源约束,二是主业竞争力的有限。
三是资源基础与市场容量的有限。
李新春认为,影响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资源问题。
二是环境问题。
三是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学者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但总起来说,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资源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研究作者:陶娅晓芳来源:《会计之友》2016年第24期【摘要】截至2016年6月,我国的资源型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核心在于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文章以内蒙古16家资源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生成内蒙古资源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上市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093-06一、引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全球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而提出的。
从概念的提出、整合,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理论框架(包含原则和指标体系),再到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基础上,强调社会属性),至今世界各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未来的发展战略。
我国也紧跟世界的步伐,将其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多次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资源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由于资源型企业是以资源的开发及其初级加工为主导,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内蒙古资源型上市公司为例,对可持续发展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构建资源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编制一套以财务数据为基础,以指数形式建立的综合反映资源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数系统,将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协调发展。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摘要:资源型企业是提供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主体,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有保证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合理的发展。
本文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入手,分析了资源型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特征及意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的解决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
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谋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随着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企业的唯一出路。
目前资源型企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浪费现象严重,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科学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等因素越来越制约资源型企业的发展。
资源型企业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即立足于促进社会发展、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以发展为核心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不断用发展和创新的观念来督促企业进步,利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体制来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培养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吸引优秀人才,不仅达到企业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同时最终达到企业、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存。
从定义来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几个特征:(1)企业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发展,同时对社会的发展还要担负一定的责任;(2)企业应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利用,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应以资源的浪费换取企业的利润;(3)应当以企业持续和长远的获利为目标,不能以短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4)企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应该正确处理它与经济发展、社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最大努力地与它们和谐共存。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的局面,不断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第二,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延长企业的寿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树立资源型企业良好的形象。
第三,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从而带动员工甚至社会公众认同可持续发展观念,最终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资源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为走上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资源型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如此大的好处。
那么我们就完全有必要对资源型企业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解决途径,让资源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合理、快速地发展。
[!--empirenews.page--] (一)资源型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逐步短缺。
由于资源型企业对资源长期不合理的使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不强,导致资源已逐步枯竭。
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我国资源型企业对资源的依赖度相当高,现在大多数资源型企业仍然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速度。
据有关资料,我国森林资源在过去的十年中,成熟林面积每年减少2700万亩,蓄积量净减1亿立方米以上,我国重点产材基地已有三分之一接近枯竭,这其中有绝大部分是被相关的资源型企业消耗的。
在这种形势下,资源型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必然会受到资源缺失的制约。
(二)资源型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
有些管理者为了自己的业绩和利益,并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事情,而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护原则,为了达到短期利益和目标,浪费资源的现象时有存在;同时,对于员工来说,虽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形成了文件,让所有人学习,但是员工认为这不关自己的事情只是领导者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没有积极配合领导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下去。
(三)资源型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落后。
资源型企业一般都是大的国有企业,部门林立,一些部门设置交叉、重复,有的时候一件事情从一个部门推到另一个部门,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一些必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管理部门诸如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部门空缺,严重阻碍了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甚至没有设立必要的公关部门,或者设立了但只是面子工程,没有实际的公关人才,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与政府、公众、竞争者、消费者的沟通日益重要,设立一个办事效率高的公关部门可以促进企业与周边打好关系,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四)资源型企业缺乏创新精神。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立足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的。
对于资源型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尤为重要。
现代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
企业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才能以高质量、高品质和低成本的产品占领市场,取得优势。
但是,一部分资源型企业不愿意将太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去,他们认为那样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导致生产设备落后,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五)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由于我国资源型企业起步比较晚,技术水平不高,综合实力与国外的资源型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出现了矛盾和问题,不能害怕、逃避,最重要的是解决矛盾和问题。
针对资源型企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地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积极地提出对策加以解决。
莎士比亚说过:“聪明的人善于抓住机遇,更聪明的人善于创造机遇。
”作为资源型企业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发展不断地创造良好的机遇和环境。
资源型企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的发展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政策也影响企业的发展。
资源型企业在与政府、社会公众、媒体的不断打交道中,不断改革自己存在的问题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
资源型企业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
[!--empirenews.page--] (一)积极创造良好的、促进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 不断与政府加强合作,积极配合政府政策,遵循党的路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同时企业也不能置身事外,要积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资源型企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环保政策,不做牺牲环境谋求企业利益的事情,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之路,不违反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如果企业出现污染环境的事件,应该积极地配合政府进行治理,接受惩罚,并积极地进行治理,做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2.积极对已经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对污染的地区进行治理,积极与企业周边的公众搞好关系,不牺牲他们的利益与健康来获取自己的利益,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有关环保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利用媒体的监督作用,不断监督自己的行为,督促自己走可持续道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注重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利用媒体不仅可以很好地督促企业进步,而且可以让社会公众、同行企业、其他企业更多地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的发展动向,从而树立其他企业和公众对本企业的信心,相信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树立企业在其他企业和公众心目中良好的形象。
(二)不断地对企业进行改革1.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资源型企业全体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应该强化企业各级管理者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自学、研究、考核等多种形式提高管理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管理能力。
其次,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提高企业员工的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为企业的发展尽一份力形成一股崇尚可持续发展之风,那么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和希望。
2.对资源型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明确资源型企业的前进方向。
战略的制定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资源型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战略规划,那么就如航船在海上航行时没有罗盘,最终会迷失方向或者遭遇不幸。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所谓企业战略是指为了使本企业更加健康、合理、持续的发展,少走弯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规划和方案。
正确的战略规划对资源型企业来说是一种推动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前进,错误的规划对企业来说,则阻碍企业的发展。
那么正确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那么企业领导人必须认真地做好资料的搜查,实事求是,不断总结经验,以其敏锐的眼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对事物的预测分析能力,制定符合资源型企业实际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
光有正确的发展战略是不够的,如果良好的战略没有实施那么也是纸上谈兵,无益于企业的发展。
如果想要把战略很好地执行下去,那么领导者首先应该把战略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宣传,使企业的员工了解领导者的意图和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而对战略形成广泛的认同。
[!--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3.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资源型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它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同时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造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并进行宣传,使企业员工得到广泛的认同,从而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企业的强大凝聚力,共同为企业目标而奋斗。
其次,进行企业文化的外延建设,例如建设适合企业文化高效的行政体制,设立公关部门积极与政府、公众、消费者、竞争者等周边关系进行不断地沟通,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对员工的行为实行奖惩制度,以制度的方式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等等。
再次,企业应该热心公益活动和环保活动,增加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企业在国内外良好的形象,使消费者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对本企业信任。
4.推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升资源型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不断涌现,资源型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