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基本情况
- 格式:pptx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23
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国家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对南方的丰沛水资源进行调配,以满足北方干旱地区的用水需求。
该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水资源矛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实施方案、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南水北调工程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初步构想自1952年开始,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和讨论后,于2002年3月起正式启动实施。
整个工程由东、中、西三条调水线组成,分别是东线、中线和西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泗洪县,沿淮河干流至北,经状态苏州支流大运河传输,至北京;中线自汉江支流去黄河起,断转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西线则自长江支流水口排水闸左干跨黄河桥水转六直渠,通过地下途径,最后将水沿新平线将调水源输送到中国西部干旱地区。
总体来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如下:1. 工程规模宏大: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全线工程总长超过1200公里,工程总造价约7000亿元人民币。
2. 对资源整合利用:该工程集中南方水资源,通过调水方式输送到北方,达到资源整合利用的目的。
3. 利国利民: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协调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方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根据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贫乏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个系统的工程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水质保证、环境保护等内容。
1. 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多层次的,分别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
每一条调水线都有其独特的工程建设方案,以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2. 水质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在输送南方水资源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保障北方地区的用水水质。
在输送的过程中,设立了多个水质监测站点,及时掌握水质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3. 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工程注重环境保护,对工程建设和水资源输送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规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保证了工程的环保可持续发展。
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情况介绍廊坊市属于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也是河北省唯一没有地表水源的设区市,据2006年《廊坊市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0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5立方米(全省人均为310立方米,全国人均为2200立方米);2007年全市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缺口为亿立方米,缺口水量基本是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
由于连年超采,全市已形成5处范围较大的常年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总面积3400 km2,相当于全市国土面积的53%,从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导致水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严重。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现阶段,廊坊市区及开发区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完全依靠过渡开采深层地下水维持。
随着市区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属河北省划定的严重超采区。
据廊坊市规划局提供资料显示,至2004年廊坊市区地面沉降累计已达790mm。
与此同时,廊坊市区及开发区需水量却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引进的富士康(建成后日需水量8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2000万立方米左右)、华为(日需水5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1300万立方米左右)、中科廊坊科技谷(日需水量3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1000万立方米)等一批特大型高新技术项目,需要新增大量用水,2008年廊坊市区需水总量将超过9000万立方米。
考虑到首都第二国际机场(日需水量10万立方米,年用水总量2500万立方米左右)、廊坊热电厂等大型项目落户廊坊,到2010年市区需水总量将达到1.5亿立方米左右,实施廊坊市应急供水工程已迫在眉睫。
一、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基本情况廊坊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共规划有三条引水干渠、五个调蓄区、十条支渠和十个地表水厂。
㈠、廊坊干渠工程规划1、廊坊干渠从引江中线总干渠涿州三岔沟分水口门向廊坊市区广阳水库引水,干渠最大输水流量11m3/s,总长度80 公里,采用2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输水。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到哪了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取得了多项显著的成就。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的分水工程,通过引黄济南工程和沿线河道改建工程,实现了黄河水通过山东省济南市至胶东半岛地区的输送,解决了地方的用水问题,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东线工程则是以江汉平原和淮河平原地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和引淮灌区工程,改善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提高了当地的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能力。
西线工程是为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缓解珠江流域水资源紧张问题而建设的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进度,预计未来能够有效缓解当地的水资源压力。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为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但由于地处高寒地区,降水较少,且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保障当地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也有助于改善中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通过长江、黄河和唐河的水资源输送,使得中国水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有利于改善南方地区的水资源过剩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不过,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因此建设进度较慢,项目效益的实现也需要较长的周期。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涉及的地域广泛,其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地方的水资源争端和环境保护问题。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各种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发起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其建设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尽管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相信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的水资源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南水北调座谈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南水北调座谈会,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河南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河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我们相信大家一定是对南水北调工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关注,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共同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献言献策。
首先,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南水北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资源调运至黄淮海北部地区,从根本上改善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状况。
这对于保障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长期处于水资源紧张状态的局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传输地区,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为河南省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保障,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省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也给河南省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保护、水质保障、水价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协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需要围绕南水北调工程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效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必须始终以科学规划和技术保障为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强化管理和保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环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合乎环保要求。
最后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对河南省的经济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南水北调工程对当地的社会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管理。
第一章南水北调沿运灌区的基本概况1.1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1.l.l自然地理状况江苏省南水北调沿运灌区分布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南起江都水利枢纽,北与山东省接壤,西与安徽省交界,东南至里下河地区西、北边缘(2.5米高程线以上),东北部直至黄海之滨,涉及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盐城六市,包括大部分淮北地区和高宝湖区,以及里下河沿运、沿总渠的2.5米高程线以上的自流灌溉面积部分。
南水北调沿运灌区由33个大中型灌区和众多小型、微型灌区组成,总耕地面积2883.22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41%,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71.56万亩。
江苏省南水北调沿运灌区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地处淮、沂、沭、泗下游。
京杭大运河、淮沭河纵贯南北;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新沂河等灌排河道横穿东西;洪泽湖、洛马湖、微山湖在其间调蓄,纵贯全省南北,沟通几大水系,是我省的南北水路交通要道,其苏北段又是江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总干线。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自江都至下级湖全长420多km,横跨淮、沂、沭、泗水系,并与长江相沟通。
自1961年兴建江都抽水站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断建设,我省已经初步建成一条以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以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为骨干输水河道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形成了扎根长江、九级抽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沿途建有淮安、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郑集等抽水站,已经形成了一个送水网络,江水、淮水可以实行有计划的联合调度。
从而形成了东引、北调两大灌区总格局。
而且整个区域内地势平缓、水网密布,整个灌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由西北部的45m左右(废黄河高程,下同)逐渐向东南部倾斜至江都附近2.5m左右,坡降为1/6000~1/10000。
其中大部分高程在10m 以下,以平原为主体。
南水北调沿运灌区,位于我国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的气候区,光能充足,热能富裕,雨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大致以淮海—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南部属温润的压热带气候区,北部属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环流特征,冬干冷,夏湿热,四季分明。
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介绍一、青藏铁路工程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的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
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
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青藏铁路于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
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
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
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二零零六年七月一日九点全线建成通车,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二、西气东输工程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
地理南水北调知识点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必要性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为了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失调现象。
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南方地区水资源过剩、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对水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和中线两条主干线。
东线工程发源于江苏省淮河干流上的沪淮水库,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淮河,再通过淮河进入黄河流域,满足黄河下游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东线工程的总长约1450公里,经过多个大型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线工程起源于三峡水库,经过中部地区,最终进入黄河流域,为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农田输水。
中线工程全长约1278公里,与东线工程相互衔接,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完整系统。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水工程将长江水调至黄河流域,满足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
引水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包括隧道、渠道、水库等各种形式,以及其它辅助设施和控制措施。
这些技术手段使得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要求极高。
同时,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成就和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保障了北方地区的城市和农田用水需求,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也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南水北调工程分哪三个方案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而规划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向北方供应丰富的南方水资源,以满足北方地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
该工程的实施,将对中国的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案对于南水北调工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比较三种不同的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现代化水利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它由三条不同的水系组成,分别是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西线工程自长江中游向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供水,中线工程则从长江中上游引水至北京、天津等地,东线工程则向京津地区和山东省供水。
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达数千亿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目的是解决北方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由于北方地区地势高、土地干旱,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危机。
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中国政府积极采取的一项实质性措施。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种方案1.以调运为主的方案以调运为主的方案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最早产生的方案之一,它的实施主要是利用长江中上游的水源,通过三条主要水系将水资源调运至北方地区。
这种方案以水利工程为主,通过建设水库、修建水渠、增加泵站,将南水快速、大量地输送至北方地区。
以调运为主的方案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较快地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
其次,该方案对于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同时也为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工业企业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用水资源。
然而,以调运为主的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该方案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水利工程,而且在维护和管理方面也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南水北调工程实习总结范文老师带领我们实地参观考察了南水北调工程漕河渡槽项目,在施工工地项目经理及工程监理现场讲解,然后学生们提出问题,老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解答。
1、工程基本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中线干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由石家庄至北京市团城湖,全长307km,主体工程预计完工时间20xx年底。
漕河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组成部分,位于xx省xx市xx县城西北,距xx市约30公里。
起点为吴庄隧洞进口,终点为岗头隧洞出口,线路全长9319.7米。
该段主要建筑物包括吴庄隧洞、漕河渡槽、岗头隧洞、大楼西沟和大楼西南沟左岸排水等;渠道工程包括连接吴庄隧洞与漕河渡槽的土渠及连接漕河渡槽与岗头隧洞的石渠等。
该渠段设计流量为12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150立方米每秒。
我们参观的就是漕河段工程第ⅲ标段漕河渡槽这一段,由葛洲坝集团公司一公司漕河渡槽项目部承建。
2、渡槽建设情况。
该工程结合漕河渡槽现场地形地质条件,讨论了板梁式结构和拱式结构等各种型式采用的可能性及优缺点。
通过多种结构的具体工程布置、大量的工程量计算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推荐采用20m跨(旱渡槽段)和30m跨(主河槽段)单联3槽多侧墙结构方案。
该项目原计划从xx年10月开始,到xx年12完工,后由于当地的征地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在xx年6月10日才完成42米宽度征地,项目部及时调整施工部署,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合理组织资源配置,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精心组织,强化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
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向前推进,xx年12月基本完成了墩身的工作,到目前已完成了32跨,还剩9跨,预计今年10月份可以完工。
漕河渡槽的起点为渡槽30m跨多侧槽墙段起点,终点为渡槽出口渐变段终点,线路全长1286.6m,是应急段的工期控制性工程,由30m跨多侧墙槽段及出口连接段、出口段组成。
南水北调工程的介绍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
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
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的主力水源。
其中,为沿线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为受水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0多亿立方米。
2023年度,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共调水85.3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山东省南水北调基本情况省南水北调局(2013年7月9日)现分工程概况、机构设置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下步工作安排四个方面介绍我省南水北调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的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拟在2030年以前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有效缓解该地区最为紧张的城市缺水问题,并为向天津应急供水创造条件,规划工程规模为抽江500立方米每秒,入东平湖1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5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50立方米每秒。
二期工程增加向河北、天津供水,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输水线路至河北省东南部和天津市,扩大抽江规模至6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1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5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50立方米每秒。
三期工程扩大抽江规模扩大至8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200立方米每秒,到天津10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90立方米每秒,计划于2030年以前建成。
南水北调东线在山东境内规划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公里,东西干线长704公里,在我省形成“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骨架,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期工程建成试通水,即标志着我省已彻底解除因遇枯水年、特枯年而发生的水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如2002年特大干旱造成南四湖、多数水库干涸,烟台、威海等胶东城市发生水资源危机,以至于从江苏紧急调水维持南四湖生态,烟台在门楼水库库底打井维持生活用水);一期工程正常运行后,我省供水区范围涉及的13个市、68个县(市、区)每年可调引长江水1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当地缺水矛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期工程建成后,我省每年可引长江水37亿立方米,将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作汇报南水北调工作汇报一、基本情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在我市境内全长公里,穿越2县、4区14个乡镇、85个行政村,实施规划批复工程建设用地2.76万亩,其中永久用地1.33万亩,临时用地1.43万亩,电力、通信、管道等专项设施需迁建197条,需拆迁房屋面积8.45万平方米,拆迁企事业单位29家、农村副业74个,集中居民安置点建设8个,搬迁居民300户1353人。
由于工程设计单位、建管模式、建设时间不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市境内分为三部分。
一是羑河北至漳河南段。
二是汤阴段。
三是穿漳工程。
从以上基本情况看,我市南水北调征迁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安阳段是河南省境内除穿黄工程外的首开工段,同时中线开工仪式也在我市举行,征地拆迁工作为全省南水北调征迁工作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二是南水北调安阳境内征迁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最齐全,南水北调所有的3种建设管理模式——委托制、代建制和直管制,在安阳段都有。
同时汤阴段有一段工程与鹤壁段存在交叉,我市征迁工作还服务鹤壁段的一部分;三是作为先期开工段,我市南水北调征迁工作既无经验可以吸取,又无教训可以借鉴,各方面关注度又较高,这就使安阳段征地拆迁和创造环境工作明显具有了试验段的特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市开工建设以来,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南水北调办、省移民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各级南水北调征迁管理部门以服务工程建设需要为纲,及时提供施工建设用地,以维护征迁群众利益为本,及时兑付补偿资金。
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着力构建征迁工作齐抓共管大格局。
坚持征迁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妥善处理各类施工影响,着力构建和谐施工环境。
征迁工作既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又切实维护好了征迁群众和单位的合法正当权益。
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没有因土地移交迟缓而影响施工建设,没有发生阻挠施工的现象,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至目前,我市累计完成征迁投资7.02亿元,共移交工程用地26197亩,其中永久用地13594亩,临时用地12603亩;电力、通信、管道等专项迁建227条;房屋、企副业拆迁全部完成,清理树木136万棵(含苗圃),坟墓12095冢,全部完成了8个居民安置点的建设任务,搬迁居民322户1393人。
《南水北调调》的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南水北调工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实施过程。
让学生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讲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实施过程。
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南水北调工程的科学依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科学依据。
让学生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调配和水文地质特点。
让学生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讲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调配和水文地质特点。
介绍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展示,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科学依据。
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调配和水文地质特点。
第三章: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挑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挑战。
让学生掌握南水北调工程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关键。
3.2 教学内容介绍南水北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挑战。
讲解南水北调工程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关键。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挑战。
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关键。
第四章: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政策和补偿措施。
让学生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4.2 教学内容讲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政策和补偿措施。
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南水北调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南水北调鱼泉调蓄工程移民安置方案一、背景介绍南水北调鱼泉调蓄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目的是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为了建设这个工程,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这就导致了数千人的迁移和安置问题。
二、移民安置原则1.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根据移民家庭户口簿上的人口数、年龄结构、职业技能等因素,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2. 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为每个移民家庭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包括住房、饮食、医疗、教育等方面。
3. 确保社会稳定:在移民安置过程中,要确保社会稳定。
对于那些因为迁移而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培训机会。
4. 尊重民族习惯和文化:在安置过程中尊重移民家庭的习惯和文化。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应该特别注意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语言习惯。
三、安置方案1. 土地分配(1)按照移民家庭户口簿上的人口数、年龄结构、职业技能等因素,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2)对于那些没有耕地的移民家庭,可以通过租赁或者贷款的方式提供土地资源。
2. 住房安置(1)为每个移民家庭提供住房,包括新建和改造两种方式。
(2)新建住房:根据移民家庭户口簿上的人口数,建造适宜的住房。
对于那些因为迁移而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补贴。
(3)改造住房:对于那些原有住房条件较好但需要改善的移民家庭,可以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住房要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3. 就业安置(1)通过开展产业扶贫、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企业来到新居城市投资兴业。
(2)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管理等方式,为失去收入来源的移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4. 医疗保障(1)为每个移民家庭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等方面。
(2)对于那些因为迁移而失去基本医疗保障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补贴和救助。
5. 教育保障(1)为每个移民家庭提供教育保障,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等方面。
(2)对于那些因为迁移而失去教育机会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补贴和培训机会。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优秀论文(2)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优秀论文篇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排污现状与防治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析,提出了为满足输水水质要求而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同时对尚存和潜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南水北调水污染污染物随着输水干渠和各类水工建筑物的陆续完工,万众瞩目的大型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全线通水。
东线输水工程的实施将惠及江苏和山东两省的大部分区域,对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黄淮海地区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也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两省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瓶颈问题。
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着调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同时也将对输水沿线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江苏和山东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沿线污染企业较多,企业排污对供水渠道带来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这就要求尽快解决摆在面前的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保持供水水量的可靠性和水质的稳定性,尤其是控制地表水污染物给输水水质带来的污染问题。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基本情况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并向北延伸,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山东位山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
同时,东线还从东平湖向胶东输水。
东线工程根据北方缺水形势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分期实施,逐步扩大工程效益,规划在2007年、2010年、2030年分别完成抽江500m3/s、600 m3/s、800m3/s的三期调水规模。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情况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水质标准可根据其相关指标特性分为Ⅰ~Ⅴ类。
2.地表水污染情况“水污染”,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中铁十四局集团新疆南水北调项目中标公示一、中铁十四局集团新疆南水北调项目招标项目名称及编号项目名称:中铁十四局集团新疆南水北调项目合同编号:ZXJ/XXGS/FW-2021091二、中铁十四局集团新疆南水北调项目项目基本情况1、采购项目编号:新乡政采招标采购-2022-662、采购项目名称:中铁十四局集团新疆南水北调项目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4、招标公告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9日5、评审日期:2022年05月30日三、采购项目用途、数量、简要技术要求、合同履行日期:1、建设内容:中铁十四局集团新疆南水北调项目工程设计年供水量8040万m3。
其中,经开区、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市年设计供水量分别为1000万m3、1095万m3、2095万m3、3850万m3。
铺设供水管道总长97.23km。
其中,干线60.50km,封丘县支线17.77km,长垣市支线18.96km,延津县和经开区预留分水口。
建设进水池1座,设置各类阀井241座等。
2、建设地点:凤泉区、卫辉市、红旗区、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市。
3、资金来源:社会资本。
本项目的总投资175246.51万元。
其中,项目资本金35246.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1%,全部由社会资本方出资,政府股权支出为0。
4、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75246.51万元。
其中,静态总投资168736.51万元,建设期融资利息6510.00万元。
5、采购内容:社会资本方。
6、运作方式:本项目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
7、项目合作期限:30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28年)。
8、项目回报机制:可行性缺口补助。
9、质量要求:合格。
10、合同履行期限:同项目合作期限。
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方案西线工程的建设对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减轻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线水源地主要是通过重庆市綦江县和四川省梁平县两区域,西线工程将建设水库7座,水库总库容为22.263亿立方米。
西线水资源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线工程与东线工程同步进行,是一个庞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社会影响。
一、工程的基本国情地理环境西线工程的矿区,水源集中地。
由于较早的高山冰川作用,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数如广积水、长宁水。
矿区周边主要是平缓丘陵和中小河流构成的地形,地势相对较低,属于低山丘陵水库库区。
水库建在一些山坳、峡谷和水利用地、水电互利等交通便利情况不同。
矿区的特殊地貌状况认为工程建设将给水库建设带来诸多方面的不便,同时会增加施工难度。
矿区面积不大约有1293平方千米。
二、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设计供水规模:设计供水规模:430万m3/d,额定供水规模:370万m3/d;山区小城乡用水水平各层次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方面的需求提供不同方案。
(二)设计工程工作人员:工程总投资为毛纲率为13%,其中5000毛纲率1%;O&M费用(三)生态环境治理基本水平和提高方案荒山荒坡资源治理整体工程项目完成方案资源治理一方完成:1荒山荒坡资源治理总规划面积898536亩,现在完成711296亩的生态治理,总占比79.23%;2按照已经规划的工作量计算,2014年至2016年共实施132071亩项目生态治理,工程总定完成率达90%;三、工程的水质和水量保证状态1. 矿工供水水质保证水质监测示例水质检测一方面能确保水库蓄水期间供水水质安全水量,另一方面能够在供水水质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2. 水水质保证任务完成情况四、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宇红至西和联惠之间土地增值效益:2015年,两期已有500亩土地增值1亿2016年全新加嗳土地让余存阳河在金沙大道两侧500亩黄地及相关土地增加也将1亿多;北蔚至阐庆间社会经济效益:一期工程需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更能改善区域交通流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期工程启动后两年,镇江、合作、西安三镇苗金每年净收入5000万元;2016年和2017年,治理水质任务完成率达90%;2016年和2017年,农区进一步城市化改造未知43%;2012,2014年至2017年,苗金镇和成宇探测点已完成治理21%,7890%,超过治理未知得情况;2016,2017年,规划污水处理站远远到县城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