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
但很多孩子在家里被家人过分溺爱,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
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整体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学校任课教师年级一年级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1、我们爱整洁一、教学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小镜子2.教师准备:与家长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好”;绘本《皮皮的故事》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整洁吗”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2.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
3.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以图导入,唤醒思考导语:同学们,大家好。
请你们看一张图片。
出示任务: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小结:对,他很整洁。
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
(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
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处,并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体验到自觉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
4.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
1.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本学期的教学措施是:
1.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规则和法律。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培养孩子讲卫生、珍惜粮食、做事不拖拉等生活习惯。
2.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获得成就感;懂得有烦恼是正常,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烦恼;努力向优秀进发。
3.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本班这一学期共有41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懂得小学生要讲文明有礼貌,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并且热爱学习,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也较工整。
但也有少数同学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作业慢,正确率不高,课上不遵守纪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所以,我们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等活动,帮助学困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16课时,每周一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三、教学目标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一、教学目标:1.体会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第二学期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本班现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24人。
其中汉,10人,苗族有24人,彝族3人, ,穿青人4人。
倮保鸠村19人,增力村1人,新房纸厂1人,新春村14人,乐咪营村4人,水箐村2人。
其中单亲家庭5人,留守儿童15人。
家住倮保鸠村、增力村以及新房纸厂的这些学生家离学校较远,走路大约要一小时或一小时以上,但是有部分都已经住进学校。
本班学生情况复杂,而且刚进校园,在学习方面感到比较吃力。
另外,还有部分同学在各方面表现都让人不理想,需要着重加大思想教育工作。
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做思想工作的路还很长,需要花大力气来整顿。
本班这一学期共有41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懂得小学生要讲文明有礼貌,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并且热爱学习,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也较工整。
但也有少数同学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作业慢,正确率不高,课上不遵守纪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所以,我们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等活动,帮助学困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16课时,每周一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三、教学目标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2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篇1一、教材分析^p《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根底,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根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表达思想性原那么、科学性原那么、现实性原那么、综合性原那么和活动性原那么。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标准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开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才能,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开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才能和创造才能。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妙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实在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老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形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构造,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根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老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的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的的自然统整。
2020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好动,尊敬师长,热爱关心集体。
然而,由于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可能存在一些小毛病。
部分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意识狭隘,对他人的尊敬和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
为了做给别人看,他们在行动上缺乏自主性。
在新的学期中,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17篇课文,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我的好惯”;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本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同时,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爱整洁、有精神、做事认真不拖拉的良好惯。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激发学生爱家庭、感受家人的爱、学会自己做家务。
4.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帮助别人,体会分享的快乐。
四、教学措施1.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研究激情,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下研究。
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2.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不足,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研究的兴趣。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纳入课程中,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课计划姓名:性别:女职称:小二年级:一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人数:48一、教材剖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小孩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道德优秀、乐于研究、热爱生活的小孩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拥有以下基本特点(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争表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乞降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睁开.并要点突出以下特点:从小孩真切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系统或德目系统睁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小孩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从头融入小孩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加强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小孩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小孩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环绕“怎样发展小孩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实用性和更宽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小孩对幸福生活的感觉能力和创建能力。
一方面经过现真相景的捕获和再创建.让小孩感觉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另一方面经过引入小孩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舞小孩自己在探访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建生活.展现小孩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育乐观踊跃的生活态度。
以活动型教课为主要特点的过程导向设计为确实地指引活动型教课的睁开.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1/4“教”组织教课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中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构造.将活动型教课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照。
所以.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使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睁开中.指引教师要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停演进过程中实现本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感情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术、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最新(统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人,在老师的关爱和教育下,他们已经适应学校生活,懂得了作为小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遵守学校生活常规;了解自己的新校园,增进对校园及学校生活的亲近感。
大部分学生学会交际、学会交新朋友、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编排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道德品德品质为目标,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让他们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编排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各主题单元密切联系,具有可供师生参与的活动题材,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新教材体现了以活动型教学。
编版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32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二、教学目标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
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 2课时2、我们有精神 2课时3、我不拖拉 2课时4、不做“小马虎” 2课时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5、风儿轻轻吹 2课时6、花儿草儿真美丽 2课时7、可爱的动物 2课时8、大自然,谢谢您 2课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 2课时10、家人的爱 2课时11、让我自己来整理 2课时12、干点家务活 2课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2课时14、请帮我一下吧 2课时15、分享真快乐 2课时16、大家一起来 2课时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在集体中生活了一个学期,但集体的观念并未完全建立,对他们来说,集体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学习。
编版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32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二、教学目标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
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 2课时2、我们有精神 2课时3、我不拖拉 2课时4、不做“小马虎” 2课时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5、风儿轻轻吹 2课时6、花儿草儿真美丽 2课时7、可爱的动物 2课时8、大自然,谢谢您 2课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 2课时10、家人的爱 2课时11、让我自己来整理 2课时12、干点家务活 2课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2课时14、请帮我一下吧 2课时15、分享真快乐 2课时16、大家一起来 2课时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同伴交往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有助于增强他们交往的意愿与信心。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 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欢乐。
2.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4、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六、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七、课时安排: 1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