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五)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一、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进行考核,并依据有关文件与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
在考核中注重平日的考核纪实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有机挂钩,改进德育工作的形式与方法,增加考核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考评,由班主任负责,协同学科教师、学生干部等,除搞好学生的平日过程性评价外, 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依据中小学生《守那么》《规范》以及“新三好”和“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制定出详细的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细那么,评定结果要通知个人及家长,计入学生考评手册,学校将每年表奖一次“新三好”学生。
三、对教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级先进的重要依据。
学校每学年考评表奖一次。
(六)班主任工作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工作,制定学校班主任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自修研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素质。
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研究例会制,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专题培训或举行一次班主任知识技能培训竞赛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或总结表彰二、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开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并根据学期德育计划要点和系列化教育的总体要求, 结合年级实际,制定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三、要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能用开展的观点对每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教育民主平等, 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好学生干部,积极创立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班集体四、要主动与学科教师合作,善于与学生和家长沟通, 与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及身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与个体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开展,并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经验特色。
一、制度背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特制定德育积分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量化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制度目的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积分规则1. 基础分:每人每月基础分为60分。
2. 加分项目及分值:a. 参与德育活动:每参与一次德育活动加1分。
b. 优秀班干部、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根据荣誉称号的级别,每月加2-5分。
c. 纪律表现:每月评选一次,表现优秀者加2分,表现良好者加1分。
d. 学习进步:每月评选一次,进步明显者加2分。
e. 社会实践:每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加1分。
f. 志愿服务:每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加2分。
3. 扣分项目及分值:a. 违纪行为:每发生一次违纪行为扣2分。
b. 拖欠作业:每拖欠一次作业扣1分。
c. 课堂纪律:每违反一次课堂纪律扣1分。
四、积分评定1. 每月底,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德育积分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学校德育部门。
2. 学校德育部门对班主任上报的德育积分进行审核,确定最终积分。
3. 学校德育部门将学生的德育积分结果公布于学校网站和班级公告栏。
五、积分应用1. 德育积分作为评选优秀班干部、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2. 德育积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3. 德育积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六、结语学校德育积分制度旨在通过量化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我们相信,在德育积分制度的引导下,我校学生的德育素质将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德育工作制度及德育考核一、德育工作制度1. 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制订计划、组织活动,都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
2. 充分发挥教学是德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各领域教学都要渗透德育目标,强化社会领域的德育功能。
3. 坚持升降国旗制度,规范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由园长、业务园长分别主持,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内容要结合重大纪念日和幼儿园的实际进行安排,形式要多样化。
4. 利用纪念日、教育基地和优秀影视片,不失时机地组织教职工和幼儿的参观活动,激发爱国热情。
5. 加强纪律教育,重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
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办好橱窗板报。
7. 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公益活动。
8. 建立幼儿园、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聘请园外辅导员,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展德育工作。
9. 成立幼儿园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开展德育工作。
二、德育考核1. 学生德育考核(1)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
(2)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3)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4)考核周期:每学期一次。
2. 教师德育考核(1)考核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德育工作实绩、团队合作等方面。
(2)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3)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4)考核周期:每学期一次。
3. 班级德育考核(1)考核内容:包括班级德育工作满意度、班级秩序、班级活动、班级氛围等方面。
(2)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领导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3)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4)考核周期:每学期一次。
4. 学校德育考核(1)考核内容:包括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学校秩序、学校活动、学校氛围等方面。
德育考核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德育考核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为了确保德育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德育考核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德育考核实施细则。
一、考核目标1.1 确定考核内容:明确考核的重点内容,包括学生的品德表现、道德行为、社会责任等方面。
1.2 设定考核标准: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1.3 强调综合评价:将学生的德育表现与学业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二、考核方式2.1 定期考核: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时间表,定期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以确保考核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2 综合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日常观察、行为记录、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表现。
2.3 个性化考核: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个性特点。
三、考核流程3.1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记录和学生自评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德育表现数据。
3.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学生的德育考核档案。
3.3 评价反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信息,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德育水平。
四、考核责任4.1 学校责任:学校要明确德育考核的重要性,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教师责任:教师要认真履行德育考核的责任,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习惯。
4.3 学生责任: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五、考核结果应用5.1 奖励激励: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德育表现。
5.2 辅导指导: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足,提高德育水平。
5.3 评估总结:通过对考核结果的评估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工作,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结:德育考核实施细则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评价工作制度一、总则德育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质量。
为规范德育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二、评价原则1. 客观性原则:德育评价要客观公正,真实反映学生的德育表现和学校德育工作状况。
2. 发展性原则:德育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自我完善潜能。
3. 多元化原则:德育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多角度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德育状况。
4. 主体性原则:德育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家长等主体的作用,形成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三、评价对象与内容1. 评价对象:德育评价分为学生德育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两个层面。
学生德育评价对象为全体学生,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对象为全校教职工。
2. 评价内容:学生德育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社会实践等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内容包括德育工作计划、德育活动、班主任工作、教职工德育素质等方面。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1. 学生德育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2.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五、评价程序1. 制定评价方案:学校德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德育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
2. 开展评价活动:评价活动中,各评价主体要认真履行评价职责,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
3. 汇总评价结果:德育部门负责收集、整理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4. 反馈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对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 评价结果运用:将学生德育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评价组织领导与监督1. 成立德育评价领导小组:学校成立德育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德育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结果审核等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1.促进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可以明确德育目标和标准,对于学校合理制定德育目标、实施德育教育和评估德育成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可以为学校提供评价指标和标准,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提供方向和支持,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3.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可以将德育工作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评价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并投入德育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素养,推动学生成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有用之才。
2.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应综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方式,既注重数量指标的衡量,也注重质量的评估,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
3.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应引入多种评价方法,包括成绩评定、综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以全方位、全过程地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
4.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应建立起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和教师给予积极的激励,对于违规违纪行为给予适当的纠正,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和质量的提升。
5.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参考,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持续改进和完善德育工作,提高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能够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德育工作,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建立评价制度时,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同时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
只有这样,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德育评价制度引言:德育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学校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制度,以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评价。
本文将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如何建立德育评价制度。
一、德育评价的目标和原则科学清晰地确定德育评价的目标和原则是建立德育评价制度的基础。
目标是指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
原则是指客观公正、细化量化、激励引导等。
二、德育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德育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并建立起相应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并能够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德育评价的线索收集与分析线索收集是指收集学生德育方面的各种信息和材料,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
学校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线索,并在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四、德育评价的形式与工具德育评价的形式与工具有多种选择,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互评、以个人为单位的自评、以学校为单位的总评等。
同时,可以运用日常表现记录、案例分析和德育评价表等工具进行评价。
五、德育评价的实施与管理德育评价的实施与管理是德育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并建立相应的评价管理机制,确保德育评价有序进行。
六、德育评价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德育评价不应与教育教学脱节,而应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可以将德育评价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品德培养与学科知识学习相互促进。
七、德育评价与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应与家长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并将家长参与德育评价的过程中,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八、德育评价与学生自主发展学生是德育评价的主体,德育评价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
学校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评权和评价参与权,鼓励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发挥主动性。
九、德育评价的激励机制德育评价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德育考核评价制度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培养有思想的学生,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
全员负责制度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项教育教学法规,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
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各类典型的榜样作用,以及与其它班级、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作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办好班级活动园地,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尤其要发挥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开学典礼仪式、升旗仪式、入队(团)仪式、成人宣誓仪式,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四、加强班集体建设,规范班级管理,搞好班级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总结与表奖,每学年表奖一次三好班级。
家长工作制度一、家长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
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体化。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
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3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
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研究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教室德育,要学会尊重、观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教室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
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学生德育评价方案一、背景概述二、核心原则1.全面性:德育评价要全面体现学生的德育素质,包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价。
2.公正性:德育评价要公正客观,不能受到个人喜好和主观偏见的影响。
3.因材施教:德育评价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4.可操作性:德育评价方案要具有操作性,方便教师实施和学生接受。
三、评价内容与标准1.道德品质评价: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尊重他人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案例分析、自我评价等形式。
2.行为习惯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自律、守时、整洁、乐于助人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观察记录、班级评议、家长反馈等形式。
3.社会责任评价: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事务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参与观察、小组评议、社会实践报告等形式。
四、评价方法与工具1.观察记录: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进行记录和评价。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和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填写德育评价表或写下自己的德育自述,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评价。
4.班级评议:班级集体评选出德育先进个人,并进行评议和表彰。
5.家长反馈:教师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德育情况,并邀请家长参与学生德育评价。
五、评价结果与应用1.评价结果:将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形成学生德育档案。
评价结果以学生的德育等级、优势和待改进的方向为主要内容。
2.评价应用:根据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的个别发展计划,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
六、评价与考核1.评价:德育评价是一种全面、客观的评价方式,不以分数形式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发展和引导。
2.考核:学生的德育表现可以作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和奖惩制度的重要依据,对学生成绩和奖学金评选等方面进行考核。
一、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评价制度。
二、评价原则1. 坚持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确保德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覆盖。
2. 坚持客观性原则,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 坚持发展性原则,注重评价对象的成长进步,关注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4. 坚持实效性原则,评价结果应用于德育工作改进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三、评价内容1. 德育工作领导与管理(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2)制定德育工作规划,明确德育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
2. 德育课程与教学(1)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德育课程。
(2)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3)加强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3. 德育活动与载体(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
(2)利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活动等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4. 德育评价与激励(1)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生德育表现。
(2)开展德育表彰活动,激励学生争当优秀。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四、评价方法1. 自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自评。
2. 互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开展互评。
3. 督导评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4.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满意度。
五、评价结果运用1. 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改进的依据,推动德育工作持续发展。
2. 评价结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德育表彰的依据,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4. 评价结果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依据,促进家校共育。
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要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提高工作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以下是关于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价制度的一些建议。
首先,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应该涵盖以下方面:1.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任务。
这些目标和任务应该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契合,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明确责任分工:学校应该明确各级管理者和德育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
他们应该清楚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并且有权威和能力对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3.落实经费保障: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德育工作。
这包括购买相关教材和教具、举办德育活动和培训、改善德育环境等方面。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德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和成长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个别化指导。
5.完善督导检查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德育督导检查机制,确保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督导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其次,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德育工作的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
除了常规的考试和测验,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评价、德育活动的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评价等方面。
评价应该注重全面、客观和公正,避免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和知识。
2.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学生应该参与到德育工作的评价中来。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同学的德育表现进行互评。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应该包括教师和家长的评价。
中学教师德育工作评估量化细则范本一、组织管理能力1. 有效组织班级例会,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2. 制定并执行班级管理计划,包括纪律规范、学习计划等。
3. 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4.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如校园安全、晨会组织等。
5. 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作业布置,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情感教育能力1. 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
2. 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3.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
4. 建立亲师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5. 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包容,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道德教育能力1. 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组织开展有关道德教育的讲座、活动等。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4.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道德规范的传达和培养。
5. 设计并执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方案,推动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
四、团队合作能力1. 能够协调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如班级活动策划、学习合作等。
2. 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与同事合作共事。
3. 善于与家长保持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乐于与其他学校的教育者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自我反思与进修能力1. 善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2.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阅读教育理论和教材,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
4. 参观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实践,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
5. 制定并执行个人教育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六、学生成绩与评价能力1. 严格执行学校的学业要求,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公正。
2. 善于分析学生成绩数据,找出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针对性辅导。
3.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中学德育评分条例
是指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德育品质进行评价和打分的一项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中学德育评分条例:
1. 和谐友善:学生在班级和校园中积极传递正能量,与同学、老师、其他人保持友好互助的态度,不参与欺凌、暴力行为。
评判标准可以包括同学之间的相处态度和互动方式。
2. 自律守纪: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班级规定,在校园中保持良好的仪表和言谈举止。
评判标准可以包括学生是否按时上课、是否迟到早退、是否穿戴整齐、是否说话有礼貌等。
3. 学业进步: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努力,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较好的学习成绩,能够自我管理和规划学习时间。
评判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成绩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
4. 社会责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心社会问题,有志愿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评判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情况、社区服务活动等。
5. 情感发展:学生积极培养情感与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合作精神。
评判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潜力等。
6. 诚信守信: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不作弊、不抄袭,对学术成果和他人知识产权保持尊重和敬重。
评判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考试作弊情况、论文抄袭情况等。
评分条例可以根据具体学校的要求和特点进行具体规定和调整,考虑到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
同时,评分条例的实施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评价管理制度在当今社会,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所学校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品质和未来发展。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评价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德育评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德育评价的意义德育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旨在培养品德高尚、健康向上的公民。
德育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估,更是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德育评价,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德育评价的结果也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帮助学校完善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二、德育评价的内容德育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行、学业成绩、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道德品质是德育的核心,学生的诚实、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应成为评价的重点。
思想品行则是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估,包括学生的积极向上、创新思维等方面。
学业成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也是德育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德育成果。
三、德育评价的方法德育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为进行,通过评价者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行。
定量评价则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考试成绩等方式进行,通过统计量化的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发展情况。
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
四、德育评价的制度建设德育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和规范的流程。
首先,学校需要制定德育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其次,学校需要明确评价的方法和评价者,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学校还需要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学校应定期对德育评价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保证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德育评价的效果通过德育评价,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导言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是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定一套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对学生德育表现进行系统评估和激励措施的规范化管理。
此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目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的目的是为了: - 评价学生在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 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 - 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引导和培养服务。
评价标准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的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德育表现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学生是否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是否能信守承诺。
•礼貌待人:学生是否能够尊重师长和同学,待人有礼,互相关心。
•乐于助人:学生是否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正直勇敢:学生是否坚持真理、正义,表现出勇敢和坚定的品质。
行为表现•法纪观念:学生是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纪守法。
•自律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学习和生活规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集体意识: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
•文明礼仪: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待人接物礼仪,有良好的社交行为。
综合素质•学术成绩:学生本学年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体质健康: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体能素质和体育运动参与情况。
•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
评价流程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的评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数据收集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如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评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德育数据。
收集的数据应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并注重全面性和真实性。
数据统计和分析学校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将德育数据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以实现全方位评价。
评价结果反馈学校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
小学德育评价制度细则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德育规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德育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德育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全面评价、激励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内容第四条德育评价内容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等方面。
第五条政治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六条道德品质评价主要考察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关爱同学,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勇于担当,具有团队精神。
第七条学习习惯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勤奋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八条社会实践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社会实践的情况。
第九条心理健康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学校生活,积极面对困难,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评价方法第十条德育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行,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一条学生自评要求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我提升的方向。
第十二条互评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十三条教师评价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给予客观、公正、激励的评价。
第十四条家长评价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参与评价,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程序第十五条德育评价按学期进行,学期末进行总结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第十六条学期初,学校德育部门制定德育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
评价班级德育工作制度班级德育工作制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班级德育工作制度中,包括了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活动开展、德育评价体系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班级德育工作制度进行评价。
一、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班级德育工作制度中的德育课程设置应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1. 科学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同时,德育课程还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道德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2. 系统性:德育课程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当逐级深化,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体系。
此外,德育课程还应当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德育体系。
3. 针对性:德育课程应当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要求。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德育课程可以侧重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对于高年级学生,德育课程可以侧重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德育活动开展德育活动是班级德育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1. 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德育活动内容应当丰富多样,包括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
通过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教育的真谛。
2. 活动形式的创新性:德育活动形式应当注重创新,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
例如,通过小品、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3. 活动评价的公正性:德育活动的评价应当注重公正性,避免主观臆断和偏颇。
评价标准应当客观、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努力程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三、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体系是衡量班级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应当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激励性。
中学如何实施德育评价制度一、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评价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德育目标。
中学德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公民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二、评价原则与标准德育评价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标准应基于德育目标和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评价方式与方法德育评价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包括自我评价、互评、师评、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等。
评价过程中应运用观察、记录、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全面收集学生的德育表现信息。
四、定期评价与反馈定期评价德育工作的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定期评价周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定,如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作为改进德育工作的依据。
五、教师德育能力评估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估,包括教师的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效果等方面。
评估结果应作为教师考核和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德育水平。
六、学生德育表现记录建立学生德育表现记录制度,记录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情况、成果展示、奖惩情况等。
记录应真实、客观、全面,作为学生德育评价的重要依据。
七、奖惩与激励措施对德育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对德育表现不佳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其改进。
同时,应将德育评价与学科成绩挂钩,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素质的依据。
八、家校合作与社会参与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学校的德育评价工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增强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综上所述,中学德育评价制度的实施需要全面考虑德育目标与内容、评价原则与标准、评价方式与方法、定期评价与反馈、教师德育能力评估、学生德育表现记录、奖惩与激励措施以及家校合作与社会参与等方面。
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1. 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德育工作考核评估制度,以辅助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改良和提高。
2. 考核内容2.1 德育目标与指标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需要具体、明确的表达出来。
在考核评估制度中,应将德育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指标,以便进行量化的评估。
常见的德育指标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
2.2 德育活动与成果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考核评估制度应该对学校的德育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估,包括活动的类型、参与人数、效果等方面。
同时,还需考核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成果和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等。
2.3 德育资源与支持德育工作需要良好的资源和支持体系。
评估制度应考虑学校德育资源的充实程度,包括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材等。
同时,还需考虑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支持体系,如学校领导的关注程度、教师的培训时机等方面。
3. 考核方法3.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指通过描述和评价的方式,从主观和直观的角度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教师评价等方法来获取相关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3.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指通过数据和统计的方式,从客观和量化的角度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设计评分表、制定评估指标等方法,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和评估,得出具体的评估结果。
4. 考核周期与频率考核评估制度应该设定明确的周期和频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一般建议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德育工作评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中期和末期的评估。
此外,还可以设定临时评估,对特定的德育工程进行评估。
5. 考核评估结果的应用考核评估的结果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响给相关的工作人员,用于改良和提高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
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3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
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
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各类典型的榜样作用,以及与其它班级、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作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办好班级活动园地,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尤其要发挥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开学典礼仪式、升旗仪式、入队(团)仪式、成人宣誓仪式,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四、加强班集体建设,规范班级管理,搞好班级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总结与表奖,每学年表奖一次三好班级。
家长工作制度一、家长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
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体化。
制定并实施好本学校的《家长学校章程》,成立并办好家长学校,较好发挥家长学校的育人功能。
二、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和家长会(每学期2—3次),要创新家长会形式,提高家长会质量,充分发挥各级家长委员会和每位家长的作用。
通过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制定教育目标、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要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例会活动制度、家校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习培训制度、家教经验论坛交流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
四、要创设有效活动载体,组织家长学员搞好学习培训活动(可聘请各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或本校领导教师每学期集中为全校家长培训1—2次),家校互访活动(班主任每学期与学生家长至少联系沟通一次),家校联谊活动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家长转变育子观念,提高育子水平,处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并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支持子女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社区教育制度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学校要主动与社区教育组织沟通,并在社区的配合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要聘请社区中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士担任兼职辅导员,搞好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
二、学校要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人士,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可聘请公安、司法干部为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有计划地为学生进行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的活动场所,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教育学生恪守网络道德,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校外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四、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工作,探索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依靠社区力量,较好发挥各种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德育研究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具体可参照《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标准》)。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进行考核,并依据有关文件与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
在考核中要注重平日的考核记实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有机挂钩,并增加考核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考评,由班主任负责,协同科任教师、家长、学生干部等,除搞好学生的平日过程性评价外,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依据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以及“新三好”标准,制定出详细的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细则,评定结果要通知个人及家长,记入学生考评手册。
教育局将每年表奖一次“新三好”学生。
四、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级先进的重要依据。
学校每学年自评表奖一次,教育局按两年德育考评累计得分和参与市级以上大型活动与竞赛成果,综合评定表奖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并两年评选表奖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
升降国旗制度一、按照《国旗法》的规定,每周一早晨以及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寒暑假、双休日及恶劣天气除外),每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必须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二、平日升降国旗时,凡是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是少先队员的,行队礼。
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
三、每次举行升旗仪式,必须按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的程序进行。
旗手、护旗手由各班推选产生,学校严格训练后方可执行升降国旗任务。
国旗下讲话稿可指定先进教师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及各班轮流撰写,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教育性,必须得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祝稿件提前交团委或大队辅导员审阅,并与升旗仪式记录一同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料规范存档。
四、尊敬国旗,不挂污损、破旧或不合规格的国旗。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表奖制度一、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挂帅、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干部参加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检查评比工作。
二、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新三好”要求,并依据这些要求制定出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一日常规和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达标检查细则。
三、建立轮流值周检查制,做到日有检查、周有小结、月有评比、学期有总结分析,年末有表奖。
引导全体学生规范行为习惯,争做合格学生,确保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每学期1次),教育学生从小学法、懂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班团队会制度一、坚持班(团、队)会间周一次制度,并纳入教学课时计划之中,任何领导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
二、每次班、团、队会均要按程序,按标准要求规范进行,不得有随意性。
三、班、团、队会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德育系列化工程的框架体系,结合各班级各阶段教育实际,做到方案具体,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准备充分,学生参与面大,体验效果好,活动实效性强。
四、要定期举行优秀班、团、队活动和方案的征集与评选,保证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班(团、队)会评比或观摩活动。
班主任工作制度一、要认真落实《大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和《七中班主任培训规划》。
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工作,制定学校班主任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自修研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素质。
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例会制,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专题培训或举行一次班主任知识技能培训竞赛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或总结表彰会。
二、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并根据学期德育计划要点和系列化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年级实际,制定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要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能用发展的观点对每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教育民主平等,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好学生干部,做好学额巩固工作,积极创建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班集体。
四、要主动与科任教师合作,善于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与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及身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与个体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经验特色。
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一、学校要为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课,创设有效的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发展的平台。
要因地制宜建立起学农、学工、学军基地,学雷锋服务实践基地以及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为基地建立协作互助关系和精神文明共建关系。
二、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按年级层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一日”实践活动,每学期安排总量不少于一周。
三、活动要确保质量,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有检查、有指导、有总结、有完整的资料积累。
四、按照《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做周密安排,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