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概括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技能与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文章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同时加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观念。
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习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1.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课文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敬畏和感悟。
这些课文涉及对自然的敬畏、尊重,以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核心情感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美妙声音的赞美和敬畏之情,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内涵。
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从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入手。
课型课时计划内容单元课1 课时1.整体感知单元的编排体系,明确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生字词语会认会读。
学时课10-11 课时1.生字词语的认识和积累。
2.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4.三首诗歌的背诵默写。
5.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整合课1 课时1.易错字词的梳理,过关。
2.学习收获和困惑的交流。
3.重难点的复习。
4.背诵,朗读的抽查。
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科语文单元第七单元备课者课型单元课课题执教者及时间学习1.整体感知单元的编排体系,明确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要点 2. 生字词语会认会读。
学习1.整体感知单元的编排体系,明确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目标 2. 生字词语会认会读。
探究动静描写的好处是什么?问题作业练习应用 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作业实践应用观察生活种的动静结合的画面。
文化拓展阅读书第七单元阅读同步进阶阅读学习重难点1.整体感知单元的编排体系,明确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生字词语会认会读。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活动一谈话导入,明确主题1.学生课前首学:快速浏览第 7 单元,认读生字,再次思考课后问题。
活动二熟悉字词,小组解惑1.小组内轮流认读生字、新词,相互纠正易错读音。
2.组内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重点在是否读正确和流利。
3.思考:四篇文章分别讲了什么?4.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提出,先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汇总成小组共同问题。
)活动三汇报学习,丰富知识1.生自由读课件上的生字词语,多种形式检查读。
提示:哪些音节容易读错,全班齐读;哪些字容易写错,我有好方法记住它们。
2.指名小组汇报每篇文章的内容,其余学生补充,教师点拨。
活动四归纳内容,提升主题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指导。
2.学生汇报小组汇总的共同问题,全班释疑,梳理学时课的探究问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课时活动一:激趣导入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活动二:读文识字、把握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活动三: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
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活动四.体会四季之美,明确写作顺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生总结,汇报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第一课时活动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活动二、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一、自学字词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活动三、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活动四.体会四季之美,明确写作顺序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夏夜萤火虫----迷人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古诗三首》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古诗三首》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这些诗篇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诗篇,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体会古诗的美。
2. 简介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古诗三首》,引导学生关注诗文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文背景,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诗文内容,解析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2. 分析诗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诗文的韵律美。
3. 通过讲解,使学生体会诗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诗文的感悟,大家共同交流,提高鉴赏能力。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点评练习题,查漏补缺,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1. 示儿2. 题临安邸3. 己亥杂诗作业设计:1. 熟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课时一:导入目标•通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安排1.师生问答:问学生有关课文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趣味启发: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时二:课文理解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活动安排1.生词解释: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细节把握:让学生注重细节,从细节中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课时三:知识点梳理目标•整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活动安排1.重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点,相互学习,相互提问。
课时四:课文背诵目标•让学生熟练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1.合作练习:学生互相帮助,进行合作练习。
2.班级朗诵: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朗诵。
课时五:拓展阅读目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活动安排1.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
2.朗读分享: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分享。
课时六:课堂综合活动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安排1.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情景表演。
2.小测验:出一份简单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的教学安排,希望学生们通过这六堂课的学习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够生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美好事物。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用于示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示例:教师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学生观察树林的特点,如树木的形状、颜色,树林中的生物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示例: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海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海滩的,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关于风景的短文。
示例: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通过阅读散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散文?2.散文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进行散文阅读和欣赏?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一种文体,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情、思想和生活体验的文学作品。
2.散文的特点:–自由、灵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多样。
–多以抒情、议论、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夸张等。
3.散文的阅读和欣赏:–通过朗读和解析散文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针对散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活动设计1.导入:–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特点。
2.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阅读一篇优秀的散文,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手法。
–第三部分:学生分组阅读不同散文,进行感悟并展示。
3.活动设计:–小组互动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各自所读散文的感想,梳理散文的内涵和特点。
–师生互动探讨: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散文点评,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等。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2.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理解题目或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围绕散文这一文体展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散文,培养其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希望学生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提高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包含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和《万年牢》三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民间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欣赏和分析民间故事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培养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民间故事的特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3.相关民间故事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民间故事的意义和魅力,引起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本节课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语音的感知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一些基本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白鹭》、《灰椋鸟》和《珍珠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题材的课文兴趣较高。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较为抽象的文字描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与课文中所描述动物相关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视频: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物生活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生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语调、情感等,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模仿动物的叫声和生活习性,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例如:“课文中的动物生活在哪里?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选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爱,学会珍惜爱,传递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本单元的主题“爱的教育”,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共鸣。
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爱,学会珍惜爱,传递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学会珍惜爱,传递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的力量。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爱的伟大。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相关教学素材、教学用具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关爱他人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爱的教育”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本课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七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园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
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案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二、教案目标1、学会生字、会认33 个生字,会写28 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领悟文章表达的持点,提高表达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案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案时,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想象,体会句子的含义,从而受到教育。
四、教案措施及手段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2、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案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3、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12 课时21、圆明园的毁灭一、教案目标1、学会本课11 个生字,13 个生词。
2、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二、教案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1 圆明园的毁灭(huǐmiè)教学(jiāo xué)目标:1.认识(rèn shi)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gū liáng)、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cíy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2.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体会它的价值不可估量。
教学步骤一、导入。
师:去年,我们学习过课文《颐和园》,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风景独特的古典园林。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
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在153年前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
(板书课题)二、学生自学课文。
1. 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2.标出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圆明园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齐读生字词,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易读错、写错的字。
2.说说课文围绕圆明园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5.指名接读课文。
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一、引言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中,主要介绍了一些古代和现代诗歌的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一单元,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前准备在备课前,我们首先查阅了教材,了解了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诗歌的意境,我们还查阅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资料和文献。
三、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和现代诗歌的特点和意境;2.能够欣赏和朗读诗歌;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欣赏:选取了几首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意境和情感;2.现代诗歌朗读:选取了几首现代诗歌,引导学生体会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3.学生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朗读,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针对上述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听课讲解: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2.朗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六、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2.作业布置:布置关于诗歌理解和表达的作业;3.课后测试:进行诗歌相关知识的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总结集体备课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法,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并取得进步。
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总结,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大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学会通过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长相思》、《山居秋暝》、《夜书所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大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1)学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2)通过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词。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词,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本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首诗词的异同。
4.诗词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2)教师通过描绘诗词中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
5.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聆听诗词,感受诗词所传达的情感。
6.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相思》、《山居秋暝》、《夜书所见》板书设计:长相思——(修辞手法、意境)山居秋暝——(修辞手法、意境)夜书所见——(修辞手法、意境)七、作业设计1.抄写三首古诗词,注意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结合诗词意境,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中的画面。
3.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分析,体会诗词的美。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喻的基础知识,懂得如何运用比喻来形象地表达事物特征。
2.学会分析寓言的内容和寓意,了解寓言的作用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自主进行文本阅读和理解。
4.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比喻的含义,如何联系实际情境进行理解。
2.如何分析寓言的内容和背后的寓意。
3.如何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归纳。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板书、讲解视频等。
2.学生准备教材及相关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经典的比喻或寓言,来引出今天的课程内容,并且提醒学生今天要更加专注的听讲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借助,在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时,借助与之类比或相似的另一种场景或物品,以此来修饰这种特定含义。
•例如:他是一只大鹰,英勇无畏。
•这里的“他”指的是人,但是使用“大鹰”这一形象来修饰人,既表达了这个人的英勇无畏,又形象生动,更加生动有趣。
(2)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虚构的故事来传达某种寓意或警示。
•例如:《狐假虎威》。
•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因为假扮老虎而把其他动物都骗了,但最终被老虎发现,男儿腰带,女儿细腰,虚假不能长久,失败了的狐狸也没能逃脱老虎的抓捕。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告诉我们,虚假的面目最终必然会失去支撑,只有坦诚和真实才是最可贵的品质。
(3)比喻和寓言在写作中的应用•比喻的使用可以让文章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意象或情感。
•寓言的使用可以让文章更加深入人心,深入浅出的讲述某种寓意或警示,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
3. 课堂练习(1)比喻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深入浅出的例子,让学生根据意思填写出上下文中缺失的比喻。
例如:他(赤手空拳/腰佩长剑),英勇踏上征程。
(2)寓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阅读《狐假虎威》这个寓言,然后请学生在本组内展开辩论,阐述自己对于寓言故事本身以及其中的寓意的理解和看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七单元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课堂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这片土地”。
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生:《我爱这片土地》、《草原》、《我的叔叔于勒》、《父爱如山》。
师:很好,这个单元的课文都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个单元的知识。
2.生字词复习师:我们来复习生字词。
请大家拿出生字词卡片,我们一起读一读,巩固记忆。
生:(依次读出生字词)师:大家读得很好。
请一位同学来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生:(领读、跟读)3.课文内容复习师:我们来复习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我爱这片土地》: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草原》:作者通过描绘草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通过讲述叔叔于勒的故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父爱如山》:作者通过讲述父亲的故事,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师:很好,大家回忆得都很清楚。
下面,我们来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问题1:《我爱这片土地》中,作者为什么说“我爱这片土地,就像爱我的母亲一样”?问题2:《草原》中,作者为什么说“草原,我心灵的故乡”?问题3:《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为什么让作者感到思念?问题4:《父爱如山》中,父亲为作者做了哪些事情,让作者感激不尽?生:(回答问题)4.写作方法学习师: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情感表达,那么作者是如何运用写作方法来表达情感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范文教学进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挑选,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挑选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进程中得到体现。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爱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
2.能正确知道三句重点句的含义。
3.知道罗列具体数字与反应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
4.能收集珍爱时间的格言3———5条。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知道句子含义的方法,说出指定句子的含义,学懂全文内容。
[教学进程]一、启示谈话,导人新课1、板书:时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时间的谚语或格言吗?交换2、板书:鲁迅你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师: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斗争的一生,他一生获得的庞大成绩是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分不开的。
那么。
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这是我们学了《鲁迅与时间》一课后必须弄清的问题。
3、完全课题4、检查预习:字说明二、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默读课文,摸索: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
(学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读出即可。
)师:确切,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遭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智慧和气力,给懒惰的人只能留下一片后悔。
”或先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示2句话)三、深读课文,仔细品味:1.出示句子: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智慧和气力,给懒惰的人只能留下一片后悔。
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
然后分四步学习句子:`(1)找:找出重点词语。
课题22.鸟的天堂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祖国南国风光的美丽动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语言运用: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能用不同的语气和多种方式朗读相关段落。
思维能力: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特点。
审美创造: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是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大而茂盛,极具生命力;第二次是早晨,刻画了“鸟的天堂”里的鸟声、鸟、鸟形、鸟姿,创造了一个群鸟或飞或鸣的热闹情景。
全文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关注作者: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
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
关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本文先写树后写鸟,一静一动,对比强烈。
静态描写时,尽管只写了树,但又处处为写鸟作铺垫。
第二部分表面写鸟,但又与树相关。
突出了大榕树确实是鸟自由生活的乐园,不愧为“鸟的天堂”。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
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点】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第七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园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
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会认3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领悟文章表达的持点,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想象,体会句子的含义,从而受到教育。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2、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3、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21.圆明园的毁灭 222.狼牙山五壮士 223.难忘的一课 124.最后一分钟 1口语交际·习作七 3回顾·拓展七 2单元测试 221、圆明园的毁灭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2、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火烧圆明园园的视频录像。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曾经是一座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圆之圆”。
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写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园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毁灭的?是谁?为什么要毁灭它?)我们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来一起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
2、指名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每个生字的读音、笔顺、部首、组词等内容。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
4、同学们,大家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想想文中主要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5、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二至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第五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残遭毁灭的经过。
三、学习课文,小组交流:1、默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理解“不可估量”。
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师: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
它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齐读课题)二、感受辉煌铺垫情感师:作者曾在文中写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生接),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生接),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感受它的辉煌。
1.细读2、3自然段轻轻读读2、3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美丽?划下来,做上批注。
2、交流反馈:理解“众星拱月”(看课件欣赏这种布局)引读:圆明园也叫——;是由——;一些小园怎么分布的——。
3、感受园内建筑风格第一次引读:师:那么多的建筑各不相同,有殿堂,也有——;有“买卖街”,也有——;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也有——;有民族建筑,也有——。
这么的建筑,作者用一个字“有”,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次引读:师:园内建筑还各有各的特点,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解释“买卖街”、“山乡村野”。
教师补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计其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
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
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布置起来: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
读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这些句子是怎样排列的?此刻,漫步在这样的园内,你会说有如——。
课件欣赏;朗读指导4、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⑴、读第4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边读边划。
⑵、反馈交流:a.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
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b.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2000多年. 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师:再换个成语。
应有——师:再换个成语(琳琅满目)师:可以,再换个成语(美不胜收);如果按年代的顺序将这些文物摆放在一起,那它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同样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
从收藏文物看:有2000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
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c. 看课件:同学们,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们要是用眼睛看,就像你们说的:什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课件)三、升华总结激发情感: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样的圆明园却被毁灭了;那是因为,读——接读第五自然段;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大火连烧三天,——。
1、引读第五自然段。
师: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2、揭露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a.理解统统拿走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师:统统拿走那是怎样拿走?你能举个例子或打比方?(抢走;一点也不留下;全部夺走;片甲不留)师:你真会用词。
“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b.理解任意破坏: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师: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
师:同学们,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
(出示这段话)3、课外知识链接: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
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4、朗读指导:师:看了这段资料你们有没有感受,有吗?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谁来读?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
此刻,你就站在这片废墟之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1)学生动笔写句。
(2)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近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
(出示句子)因此,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四、拓展练习内化语言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板书设计损失不可估量圆圆明三园,众星拱月(布局)明民族建筑,西洋景物(宏伟)园博物馆、艺术馆(珍贵)的能拿走的掠走毁拿不动的车运强盗行为灭运不走的毁灭圆内放火三天作业设计一、读拼音写词语。
huī jìn sǔn shī xiāo huǐɡuī bǎo ()()()()hónɡ wěi qīn luè yáo tái huánɡɡōnɡ()()()()二、辨字组词。
幻()征()凡()艺()幼()证()几()芝()值()稍()统()般()置()梢()流()股()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南地()众星()月金()辉煌玲珑()透亭台楼()田()风光诗情画()不可()量四、将下列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元清唐明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圆明园皇家园林长春园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