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研究1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广东地铁泥水盾构及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详细解读摘 要:21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时代,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高潮,截至2015年,全国39个城市正在建设地铁。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开通运营了多条地铁线的基础上,仍以每年数百亿的投资速度推进。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30条线组成,总长度为1177公里,远景年网由35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524公里,2015年~2021年将建设12个项目,总长度262.9公里,计划总投资为2122.8亿元。
关键词:土压、泥水盾构机施工技术引言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法制和法规的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建筑物密集的繁华市区和特殊地质地形区段普遍要求采用浅埋和盾构法。
从北京、广州等已建成地铁的工程实际来看,浅埋暗法施工在地面环境保护、地表沉降控制及造价、工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很大的灵活性。
随着近年来国内盾构施工技术水平和国产盾构技术的不断提高,盾构法施工也显出强大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笔者结合参与中交二公局承建的佛山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工程施工经验,通过对盾构机的原理、分类、土压平衡盾构机及泥水盾构机施工特点等,撰写本篇论文,希望与读者一起探讨共同学习,不足之处,望多多指教。
1 盾构机的发展概要1.1 盾构的概念盾构,是一种利用隧道暗挖施工,具体金属外壳,壳内装有整体及辅助设备,在其掩护下进行土体开挖、土渣排运、整机推进和管片安装等作业,从而构筑隧道,并使隧道一次成型的特征施工机械,如图1-1所示。
图1-1 盾构外形及其结构盾构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集机、电、液、气、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削切土体、输送杂土、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可实现隧道施工的工厂化作业。
盾构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工程。
1.2 盾构的工作原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一个钢结构组件沿隧道轴线边向前推进,对土壤进行掘进。
浅析土压平衡盾构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施工技术摘要: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是盾构隧道中的不良地层之一。
国内、外许多在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修建隧道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地表坍塌现象。
关键词:土压平衡盾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对策引言:在盾构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一条隧道往往存在几种地质、水文特征相差悬殊的地层组合。
在广州、深圳、东莞的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便常见隧道洞身上部为软土,下部为硬岩组成上软下硬复合地层。
在此类地层中施工,盾构机在同一断面中掘进时同时遇到了两个地层极端,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如果采取的施工方法失当或者考虑不够周全,往往使工程进度停滞不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2309标陈屋站—盾构吊出井盾构区间隧道从陈屋站始发掘进,沿莞太路向盾构吊出井方向敷设,从人行天桥边东侧进入建筑群(沿线经过人行天桥、港宝鞋材厂、距意家具厂、裕丰木业),最后进入空推段,由盾构吊出井吊出。
区间全长约为1309m,具体里程为:左线ZDK24+194.292~ZDK24+841.324(长度为647.032m),右线YDK24+179.000~YDK24+841.324(长度为662.324m),其中,空推段里程为左线ZDK24+194.292~ZDK24+310.000(长度为115.708m),右线YDK24+179.000~YDK24+367.680(长度为188.680m)。
区间设一处联络通道。
区间盾构采用两次盾构始发,先从陈屋站右线始发,到达盾构吊出井后,进行盾构机的拆卸然后吊出,转运到陈屋站左线再进行左线始发,最后到达盾构吊出井完成整个区间盾构施工任务。
1.2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根据详勘钻探揭露,盾构区间ZDK24+815~ZDK24+630、YDK24+736~YDK24+646为孤石及上软下硬区段,地层由上而下主要由<1-1>素填土、<3-2>可塑状粉质粘土、<3-3>硬塑状粉质粘土、<3-10>中砂、<6-5>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6-6>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9-1>全风化、<9-2>强风化、<9-3>中风化、<9-4>微风化花岗闪长岩组成,隧道洞身范围内主要为硬塑状粉质粘土、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花岗闪长岩,在不受施工扰动的情况下,地层具较高的承载力,如受施工扰动则全、强风化岩极易变形,遇水软化崩解,承载力大幅度降低,在短时间内极易发生坍塌变形;中~微风化岩自稳性较好,岩石抗压强度为80~138MPa,局部最大抗压强度能达到148MPa,为极硬岩层,该段隧道埋深为8.50~10.31m。
广州地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研究摘要:广州地铁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中碰到了众多难题,如穿越溶洞、穿越高强度花岗岩、穿越珠江等,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盾构施工经验。
对广州地铁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地铁;盾构;掘进技术1前言1995年,广州地铁在修建一号线时,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利用盾构技术在软土和复合地层中成功修建地铁隧道。
1999年后,广州地铁二、三、四、五号线更是大量采用盾构技术进行隧道修建,盾构机主要以土压平衡式为主。
由于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所碰到的施工难题,是国内盾构施工中罕见的,比如穿越溶洞,穿越高强度花岗岩,穿越孤石等,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经验,对广州地铁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盾构法隧道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2广州地质概述广州地铁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工程范围内的岩土均一性差,物理力学特性差异大。
地铁围岩既有十分松软富水的淤泥质土、中细砂层,又有较坚硬的砂砾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以及介于上述两类岩土之间具有不同风化程度的软塑~硬塑状粘性土层。
软硬相间的红色砂泥岩是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地层。
3地质条件分析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技术3.1盾构机过江技术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河流密布区边缘,地铁隧道下穿江河时有发生。
早在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市二宫站区间,盾构机首次穿越了珠江,虽然经历坎坷,但还是成功地穿越了。
广州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站—客村站区间两次穿越北珠江干流和支流,沥—大区间穿越了312m 宽的三枝香水道和505m宽的南珠江。
四号线大学城专线穿越了仑头海和官州河。
在盾构施工中,盾构机在富水松散地层、断层或江底等地质条件下的掘进速度对其施工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保证盾构机完好是顺利通过这些不良地层的关键,其技术要点如下:①过江前仔细检查大轴承、盾壳铰接和盾尾的密封状况,以保证设备完好和提高过江安全性,同时及时更换损坏刀具,必要时需要在洞内更换盾尾密封,并保证配件供给和盾构机各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掘进速度,避免盾构机在江底作不必要的停留,以降低风险。
广州地铁特殊地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法【摘要】结合广州地区地质复合型特点,分析广州地铁3、5号线盾构掘进施工中遇到的特殊地质现象,说明重视盾构在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是保证盾构顺利掘进的关键,重点阐述盾构在富水断裂带、石英含量高的硬岩、孤石、风化深槽、煤气层、岩溶空洞等特殊地质段采取的掘进施工方法。
【关键词】广州地铁土压平衡盾构特殊地质施工掘进1、工程概述广州地铁3号线主线北起天河区火车东站,南至番禺区,整条线路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线路全长28.73 km,共设13座车站。
3号线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布局、加快城市向南发展的战略线路,其功能定位是加强广州与番禺区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
广州地铁5号线首期工程由滘口到黄埔区文园,线路全长约31 km,共设23座车站,5号线是贯通广州市中心组团旧城中心区和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连接西部发展区和东部产业转移带的东西向轨道交通骨干线。
广州地铁3、5号线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是盾构掘进中遇到技术难题比较多的地铁线路,其设计、施工建设所取得经验对广州地铁其他线路,甚至对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线路的选线、设计、施工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特殊地质对盾构施工的影响分析盾构在孤石和球形风化带掘进时,由于孤石是较难破碎的,因此盾构在掘进中常会发生刀盘变形、刀具刀圈折断等严重现象。
当盾构机掘进至岩石较破碎、富含水的断裂带时,会产生“喷涌”现象,大量的地下水、流砂从螺旋机出口喷涌出来,采用皮带机排渣难度大,对施工影响较大。
盾构在微风化、中风化硬岩地层中掘进,刀具磨损消耗量大,对刀具的抗冲击、耐磨性要求高,在大推力的情况下,刀盘发生变形。
盾构在瓦斯地段掘进时,主要做好瓦斯检测工作,防止出现人员中毒和爆炸事件。
盾构在岩溶空洞地段掘进施工时,由于溶洞与盾构隧道关系的不同,对盾构掘进中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会影响到盾构姿态的控制,甚至会使得盾构机陷入到溶洞里,后果十分严重。
探析土压平衡盾构法地铁施工技术摘要就目前而言,地铁施工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与内容,且在地铁施工中盾构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施工时间短,安全性高,对环境影响小,备受关注,且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下地铁盾构施工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地铁隧道工程的主要方法,其中在众多盾构法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土压平衡盾构法,因此为进一步实现地铁施工的全面发展,本文选择土压平衡盾构法作为主要内容战争论述。
关键词土压平衡盾构法;地铁施工;原理从整体角度分析,盾构法是地铁施工中的主要方法,对周边交通带来的影响小、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是当前的主流方法,在各大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盾构法的缺点便是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多、费用高,所以需要加以分析与探究,为日后地铁工程带来理论帮助。
1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1.1 原理土压平衡盾构法是地铁盾构法施工中的一种,现应用广泛,其主要的原理是利用安装在盾构前面的全断面切削刀盘,将正面土体切削下来之后进入到刀盘后面,并及时存储与封闭到仓内,此外,为从根本上保证舱内压力与开挖面水土压力的平衡,在出土的时候需要由安装在封闭仓下部的螺旋运输机想排土口将渣土及时排出[1]。
1.2 特点土压平衡盾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在施工的时候不使用土体加固等辅助施工,如此一来可以节省技术措施费用,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严格按照土压的实际变化情况对出土与盾构推进速度进行调整,从而稳定工作面,减少地表变形等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对于掘进土量可以形成自动控制管理,其整体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施工速度与效率呈正比[2]。
2 土压平衡盾构法中盾构的始发积极研究盾构始发意义重大,这关系到土压平衡盾构法实施的有效性,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端头进行加固,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了围护桩与混凝土连续墙、注浆等技术的整合,这种加固方式可以促使固体更加具备良好的防水性以及稳定性。
第二是做好地面相关配套设施的安装与调试,一般而言,需要多角度进行分析,其中渣土、管片、油脂、泡沫等运输系统是关键,并且搅拌站的注浆系统以及隧道的通风系统、电瓶车的充电系统、通信系统等均需要进行安装,做好调试工作,否则会导致其不良现象的发生。
地铁工程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摘要:在地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盾构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强对盾构技术的研究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地铁工程中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深入探究。
本文从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技术要点、风险解决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此明确盾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保证盾构施工可以稳定进行,通过本文分析一起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适用范围;风险解决;应用要点引言现如今,国家轨道交通工程日益完善,轨道交通工程数量也逐渐增加,虽然轨道交通的发展给国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国民对轨道交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在地铁工程建设中极为常见,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不良的地质条件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想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就要对施工技术应用策略和应用要点进行整体分析。
一、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一)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是盾构技术中的重要类型,将其在地铁工程中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在一些软弱冲击土层中应用,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改良地层土质,让地层土质达到盾构施工技术条件。
不仅是在软弱冲击土层中应用,也可以在一些不同风化程度的地层或者混合地层的施工中应用。
而且在使用这种施工技术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刀具更换运用,以及对技术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达到良好的掘进效果。
(二)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注意内容在正常施工状态下,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盾构机械设备的合理选型以及端头加固处理技术的运用。
通过合理的选型可以保证盾构施工的稳定开展。
首先根据开挖尺寸,确定断面尺寸;然后要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开挖功能,保证施工作业安全可靠;最后要合理计算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此保证盾构机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1引言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盾构工法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盾构工法与传统的钻爆法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不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对城市居民和建筑物的影响小、在软弱地层中有利于控制地表沉陷、安全性高等优点。
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盾构工法的成功应用, 使此项施工技术在我国日臻完善。
在总结广州、南京、深圳的地铁盾构施工经验的基础上, 对土压平衡式盾构法在复杂地质及穿越建筑物施工技术作初步探讨。
2土压平衡式盾构概述土压平衡式盾构又称削土密封式或泥土加压式盾构。
适用于含水的软土、软岩、硬岩及混合地层的隧道掘进。
掘进施工可采用土压平衡、气压平衡和敞开三种模式。
掘进操作可自动控制、也可半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
盾构机配备了自动导向系统, 可控制和稳定掘进方向, 具有灵活转向纠偏能力, 掘进误差可控制在±20 mm 以内。
盾构刀盘结构具有刀具(滚刀、齿刀) 的互换性和可更换性, 因此, 其可适应地层更广, 能满足不同地层的掘进速度要求。
盾构配备了同步注浆系统, 对控制隧道周围土体沉陷及建筑物保护非常有利。
盾构配备了泡沫及膨润土注入系统, 有利于碴土改良。
配备了压缩空气系统, 有利于防止工作面的渗水及控制地表沉降。
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控制技术3.1.1盾构穿越软硬不均地层结合地质资料, 事先探明上软下硬地层的软硬情况; 采用土压平衡或气压平衡模式掘进, 必要时注泡沫或泥浆对碴土改良; 采取必要措施, 重视盾构的轴线控制和姿态控制, 如: 合理利用超挖刀、根据测量数据及时修正千斤顶推力组合、合理利用铰接千斤顶调整盾构姿态、利用刀盘正反转、使用稳定翼等措施对盾构旋转进行控制、放慢掘进速度以便更好的保护设备和控制轴线。
3.1.2盾构穿越砂层、淤泥层段通过对南京、广州、深圳地铁盾构掘进情况调查, 在穿越部分砂层、淤泥层地段时, 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主要有: 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 严格控制出土量, 确保土仓压力以稳定工作面, 控制地表沉降; 盾构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及刀盘面注入泡沫等添加材料, 改善碴土性能, 提高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 防止涌水流砂和发生喷涌现象, 并利于螺旋输送机排土; 选择合理的掘进参数, 快速通过, 将施工对地层的影响减到最小; 运用导向系统和分区操控推进油缸, 控制盾构姿态, 防止盾构抬升; 适当缩短浆液胶凝时间保证同步注浆质量, 减少地层损失, 以控制地表沉降。
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的研究及掘进技术摘要:针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区间的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施工,提出复合盾构的设计思想,并对复合盾构的功能及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刀盘、刀具与地质的适应性。
研究复合盾构掘进模式的原理、掘进参数及模式之间的转换技术,解决了软硬不均地层的掘进难、效率低、成本高、地层变形不易控制等技术难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掘进方向和盾构姿态,分析盾构掘进方向偏差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控制方法,达到了防止管片裂损和控制错台的目的。
为防止黏性地层掘进的“泥饼”现象及富水地层掘进的“喷涌”现象的发生,研究相应的渣土改良技术。
通过盾尾环形间隙同步注浆技术的研究及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并加强施工监测,及时变更掘进参数,控制地层的变形,确保京广铁路正常运营及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模式转换;渣土改良;同步注浆;变形控制1引言本文依托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以下简称越三)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进行研究。
地层软硬不均,其中强度较高、稳定性能好的中风化岩(8)和微风化岩(9)占多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最高达到78.2MPa。
同时洞身还通过强风化岩(7)、全风化岩(6)(呈土状)、残积土层(5)和断层破碎带等不稳定地层,地层分界面起伏大,软硬交错,并且岩层中普遍含砾石,对刀具严重磨损。
地质纵断面见图1,各种地层分布统计见图2。
由于地层中存在高黏性土层,盾构掘进时容易在刀盘前部形成泥饼,严重影响掘进。
同时通过富水的断层破碎带时,施工可能发生突水现象。
越三区间隧道穿越地区地表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有135栋建筑处于隧道上方,桩基底部距隧道最近的仅0.56m,有31根建筑物桩基距隧道顶部仅0.56~2.00m,桩基类型多,所处地层各异。
约165m 长隧道要穿越广州火车站14股轨道,并且站内人行天桥桩基和邮电地下通道底板离隧道顶仅3~5m。
针对越三区间的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地质环境的盾构施工,为解决其掘进难、效率低、成本高、掘进方向及地层变形不易控制等技术难题,需要研究复合盾构及其掘进模式、掘进参数、掘进模式之间的转换技术等,同时还需研究相应的姿态控制技术、渣土改良技术以及地层变形控制技术等。
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地铁作为缓解我国城市交通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具有安全、环保、高效、质量可靠等优势,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盾构始发掘进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对隧道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研究对地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琶洲站~金融城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对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各阶段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琶洲站~金融城站;区间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技术要点1 工程概况琶洲站~金融城站区间隧道设计为双洞单线隧道,上行线起讫点里程DSK19+709.5~DSK17+810,全长1899.5m;下行线起讫里程DXK19+709.500~DXK17+810.000(短链9.6503m),全长1889.85m,本区间采用两台φ9.13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从金融城站南端井进行始发掘进施工。
本工程始发段处于弱风化粉砂质泥岩(软岩),围岩等级为Ⅲ级。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及周边环境情况,始发段上行线长度为75m,下行线长度为93m,始发段缓和曲线上,左转弯半径1800m,垂直方向2‰下坡。
结合始发工期安排上行线先行始发,在上行线贯通掘进100m后在进行下行线始发。
盾构始发作为隧道开挖的关键,一旦始发掘进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就会出现掘进方向偏离、姿态控制不好等问题,影响隧道整体掘进施工质量。
因此,在盾构始发掘进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2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要点2.1施工前准备在盾构始发掘进施工前,还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
在施工前,应先熟悉并复核土建及盾构机相关设计图纸、资料,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
并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和优化。
2)测量定位。
始发前完成站内控制点布设,完成盾构机导向系统的数据录入及全站仪安设。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土压平衡与掘进技术探索摘要:本文探讨地铁隧道施工中土压平衡与掘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土压平衡技术在隧道开挖中的原理与方法得到了深入解析,掘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被详细探讨。
关键在于探索如何将这两种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高效施工和安全运营。
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提升施工效率、优化工程质量、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策略。
通过综合应用土压平衡和掘进技术,可为地铁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土压平衡技术,掘进技术,高效施工,可持续发展引言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隧道施工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聚焦于土压平衡与掘进技术,这两者在地铁隧道工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深入探讨其应用与发展,我们可以揭示如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取得更高效率、更安全的成果。
通过结合这些技术,我们有望在地铁隧道建设中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将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创新方案,为读者展现地铁隧道工程领域的前沿探索。
一、土压平衡与掘进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铁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而地铁隧道作为地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需求,其中土压平衡与掘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土压平衡技术是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通过控制隧道内外的土压差,实现隧道稳定的一种技术方法。
而掘进技术则是指在地下进行开挖工程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工艺,其中掘进机械的运用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
土压平衡与掘进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既关系到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土压平衡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隧道内外土体的平衡,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涌入和土体的塌方,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
其次,掘进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工程周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隧道施工过程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更精确地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可控性。
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12-09T06:26:09.986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14期作者:孙英茂[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盾构机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日趋成熟。
孙英茂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盾构机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日趋成熟。
由于人口与交通等方面的压力,目前全国各地掀起了地铁建设规划热潮。
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兼具安全、高效、质量可靠等优势,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部分地铁工程的建设环境复杂,受现场地质、水文等多项条件的影响,明显加大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难度,施工期间潜在诸多安全隐患。
关键词: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引言土压平衡盾构机被应用于大多数城市地铁修建中,其掘进参数通常需要根据掘进段不同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设置,掘进参数的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建设安全性。
土压平衡盾构机适用于在黏土地层隧道中掘进,当遇到渗透系数大的富水砂层,特别是穿河段,碴土流塑性差、土层透水性强,掘进过程中易发生喷涌、土仓失稳、地层变形等现象。
因此,在穿越富水砂层、穿河段,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参数的设置就尤为重要。
1盾构掘进的风险探析由于砂性土颗粒粒径大、内摩擦角大、地层渗透系数高等情况的存在,不利于盾构掘进作业的顺利开展,施工期间可能遇到如下风险:(1)砂层颗粒间存在较强的摩擦阻力,流动性较差。
随着盾构进程的推进,切削产生的渣土逐步聚积在土舱和螺旋输送机内,产生一定的堵塞作用,导致刀盘扭矩、千斤顶推力均明显增加,开挖排土状态异常;同时,刀盘在切削期间有明显的磨损,在长时间切削后,影响正常盾构。
(2)砂层土体缺乏足够的流塑性,砂颗粒的相互作用力偏弱,大颗粒砾石的可控性较差,具有向螺旋叶片四周移动的趋势,或是大量堆积在土舱底部,此时土压控制难度偏高。
(3)盾构掘进时,参数的控制难度较大,例如,掘进速度、螺旋机转速、刀盘扭矩3项参数缺乏均衡性。
地铁工程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发表时间:2016-12-01T10:13:03.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1期作者:滕飞[导读] 摘要:盾构法具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至今已成为我国隧道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工法。
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盾构法具有自身稳定性好、对地面影响较小等特点,至今已成为我国隧道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工法。
本文以某地铁工程盾构隧道为依托,探讨了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砂砾黏土地层中小半径曲线始发的一些关键施工技术,并对盾构初始掘进和掘进进行参数控制,以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盾构;水文;施工;关键技术;控制引言土压平衡盾构以其地层适应性广、作业安全、掘进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及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在隧道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盾构始发一般宜采用直线始发,但半径500m以下的曲线始发则不能确保盾构连续正常地由非土压平衡状态过渡到土压平衡状态,且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始发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与安全。
然而,富水砂砾黏土地层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在该地层中小半径曲线始发的施工,易发生涌砂、洞口坍塌等现象,施工难度及风险较高。
下文重点探讨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砂砾黏土地层中小半径曲线始发技术与参数控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某地铁工程19标段由“一站两区间”组成,其中一站台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标准站,总长223m,该站区间单线隧道总长1955m,最大坡度为28‰,始发曲线半径R=400m。
左、右线采用2台φ6.14m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
隧道采用普通衬砌环型结构,由6块预制管片错缝拼装构成,隧道管片外径6000mm。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该两站区间隧道盾构曲线始发段,隧道顶板上方土层为粉质黏土③1,隧道开挖面土层为粉质黏土层④和圆卵砾石⑤,隧道底板下方土层为粉土⑥2和粉质黏土⑥;水头埋深19.30~21.18m,水头标高15.80~17.16m,地层赋水量大,水位高,施工条件差。
广州地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研究摘要:广州地铁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中碰到了众多难题,如穿越溶洞、穿越高强度花岗岩、穿越珠江等,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盾构施工经验。
对广州地铁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地铁;盾构;掘进技术1前言1995年,广州地铁在修建一号线时,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利用盾构技术在软土和复合地层中成功修建地铁隧道。
1999年后,广州地铁二、三、四、五号线更是大量采用盾构技术进行隧道修建,盾构机主要以土压平衡式为主。
由于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所碰到的施工难题,是国内盾构施工中罕见的,比如穿越溶洞,穿越高强度花岗岩,穿越孤石等,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经验,对广州地铁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盾构法隧道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2广州地质概述广州地铁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工程范围内的岩土均一性差,物理力学特性差异大。
地铁围岩既有十分松软富水的淤泥质土、中细砂层,又有较坚硬的砂砾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以及介于上述两类岩土之间具有不同风化程度的软塑~硬塑状粘性土层。
软硬相间的红色砂泥岩是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地层。
3地质条件分析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掘进技术3.1盾构机过江技术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河流密布区边缘,地铁隧道下穿江河时有发生。
早在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市二宫站区间,盾构机首次穿越了珠江,虽然经历坎坷,但还是成功地穿越了。
广州地铁三号线珠江新城站—客村站区间两次穿越北珠江干流和支流,沥—大区间穿越了312m 宽的三枝香水道和505m宽的南珠江。
四号线大学城专线穿越了仑头海和官州河。
在盾构施工中,盾构机在富水松散地层、断层或江底等地质条件下的掘进速度对其施工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保证盾构机完好是顺利通过这些不良地层的关键,其技术要点如下:①过江前仔细检查大轴承、盾壳铰接和盾尾的密封状况,以保证设备完好和提高过江安全性,同时及时更换损坏刀具,必要时需要在洞内更换盾尾密封,并保证配件供给和盾构机各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掘进速度,避免盾构机在江底作不必要的停留,以降低风险。
②施工中注重设置和控制盾构机施工参数,非凡是利用声纳法或水压力感应器法等信息化反馈手段,及时摸清江底隆沉情况,以及时调整盾构机施工参数,将其掘进对河床的扰动降到最低。
③适当缩短浆液胶凝时间,保证同步注浆质量,减少地层损失。
④增加洞内排污设备能力,保证盾尾积水及时排除。
3.2盾构机穿越上软下硬地层3.2.1地质条件分析广州地铁地质资料显示,上部多为人工填土或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的淤泥或淤泥质土、淤泥质砂;下部为上更新统陆相冲积洪积形成的砂、土层;底部为基岩残积形成的粘性土层。
盾构区间大部分在残积土层和岩石风化层中穿过,软硬不均地层现象明显。
盾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盾构掘进控制难度大,工况转换频繁。
掘进面上下岩体的完整程度及强度差别较大,轻易发生盾构机抬头事故。
3.2.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①结合地质资料,注重分析盾构机的状态参数,及时发现上软下硬地层,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②采用土压平衡或气压平衡模式掘进,必要时注入泡沫或泥浆对碴土改良,以减小刀具及刀盘的磨损。
③采取措施,重视盾构的轴线控制和姿态控制:合理利用超挖刀;根据测量数据及时修正千斤顶推力组合;合理利用铰接千斤顶调整盾构姿态。
④发现盾构机碰到孤石或硬岩时,降低推进速度和推力,增加刀盘转速,以更好地保护设备和控制轴线。
3.3盾构机穿越岩石微风化带3.3.1地质条件分析广州地铁3号线地质钻探资料显示,在天河客运站—华师站区间及大塘—汉溪区间大部分为Ⅲ类以上围岩,部分为IV、V类以上围岩,揭露出抗压强度最大达156MPa的硬岩。
其长度范围在50~200m。
由于在盾构施工区间范围内硬岩距离短,若采用钻爆法施工,由于上覆土层厚达30m左右,增设竖井施工难度大,又不经济,所以采用盾构直接通过较为合理。
盾构机穿越这类岩层时,盾构掘进时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掘进速度慢;②刀具磨损大,刀具更换频繁;③轴线控制难度大;④推力增大,有可能引起管片的裂缝;⑤岩石自稳能力强,适合采用敞开式掘进。
3.3.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①采用单刃滚刀破岩,减少换刀次数与频率,提高施工进度。
掘进过程中随时监测刀具和刀盘受力状态,确保其不超载。
②增加开仓检查的频率,注重量测刀具的磨损情况,在地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及时更换磨损的刀具,避免损伤刀盘。
③如可能,换刀时启动刀盘伸缩装置,缩短换刀时间并在土仓内更换刀具,减少换刀时间对掘进循环的影响,提高设备利用率。
④硬岩段掘进时启动盾构稳定装置,减小盾构机振动和防止盾构机产生超限扭转,使管片受力稳定,确保隧道成形质量和保护管片,防止盾构变形。
⑤采用敞开模式掘进,遵循高转速、低扭矩原则选取参数,以提高掘进速度。
⑥进入硬岩段掘进前要对盾构机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保养,确保盾构机的工作状态良好。
3.4盾构机穿越球状风化层3.4.1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广州地铁工程地质情况调查,地铁三号线如天—华区间、市—番区间多处通过花岗岩球状风化地层俗称“孤石”层,花岗岩单轴抗压强度在160MPa左右。
由于风化球岩体的强度远大于四周岩土层的强度,是盾构施工的不利因素。
风化球四周岩土层主要为花岗岩强、全风化层,强度差异较大,稳定性差,为Ⅱ、Ⅲ类围岩。
由于风化球四周岩体与球状风化岩体本身强度存在较大差距,易造成刀具损坏,甚至会导致刀盘变形,至使整个盾构机瘫痪。
上海某隧道公司在深圳地铁施工就是一例,最终不得不采用矿山法贯通隧道后将盾构设备拖出。
3.4.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①超前钻探或地质雷达物探,以预防为主,提前采取一些诸如地表或洞内爆破等必要的处理措施。
②注重观察盾构掘进的异常情况以及掘进参数的异常变化,判定是否碰上球状风化岩体。
一旦发现推力加大时,盾构进尺缓慢或停滞不前,应立即停机,切不可贸然推进。
③向土仓内加入气压以稳定工作面,采用高转速、低扭矩、低推力谨慎掘进。
④如球状风化岩体在软地层随刀盘一起滚动,可利用地质超前钻机对四周软地层予以加固,然后进行掘进。
⑤如上述措施不能奏效,则采取以下措施:1)在开挖面稳定情况下碰到孤石时,采用静态爆破的方法;2)碰到长距离硬岩段或球状风化群体,根据目前盾构机技术水平,并考虑经济和工期因素,可采用矿山法开挖隧道,盾构机拼装管片通过。
3.5盾构机穿越断裂带3.5.1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广州地铁工程地质情况调查,地铁2号线、3号线、5号线多处通过断裂地质带,断裂带埋深大约在10~30m范围内,岩体破碎,围岩的强度大,而且强度不均匀,稳定性差,地下水比较丰富。
盾构通过时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易发生涌水;②破碎地段的岩块较大,易堵塞螺旋输送机;③断裂带下伏的基岩多为蚀变花岗岩与硅化岩,岩体强度大,要求盾构破岩能力强。
3.5.2主要技术措施①及时将双刃滚刀更换为单刃滚刀。
因为单刃滚刀比双刃滚刀接触面小、破岩能力高。
②采取土压平衡工况掘进,及时调整土仓压力,确保土压平衡,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拼装管片时盾构出现后退,保证工作面的土体稳定。
③适时调整掘进参数,防止出现过大的方向偏差,同时使岩石得到充分的切削,避免大的岩块堵塞螺旋输送机。
④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注人泥水或泡沫,防止螺旋输送机堵塞和水涌入隧道。
⑤连续掘进,对地表和建筑物连续监测。
及时注浆充填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环形间隙,防止土体塑性区的扩大,控制地表沉陷。
⑥水压较大时,为防止盾尾被击穿,要及时在尾刷处注油脂。
3.6盾构机穿越溶洞3.6.1地质条件分析广州地铁五号线草暖公园至小北站区间环市中路下方以及即将建设的广佛线等区段都存在有不同发育程度的溶洞。
部分溶洞位于隧道空间范围内,大部分溶洞位于隧道底板之下,少部分位于隧道顶板上部。
盾构施工时,一旦揭穿溶洞,有可能造成突水、突泥及盾构机沉陷等工程事故,对盾构施工影响较大。
同时若隧道溶洞涌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将直接导致孔隙水位下降。
从而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严重时将造成地面塌陷。
因此必须准确地把握溶洞的分布和大小,对溶洞进行处理,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
3.6.2溶洞处理技术措施加密钻孔。
在详勘钻孔揭示到有溶洞的地区,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溶洞的分布范围和溶洞大小,实施加密钻孔,并使钻孔交错布置,钻孔深度至隧道结构下5m。
同时在揭示到有溶洞的加密孔和既有揭示有溶洞的钻孔四周布设更密的钻孔。
物探法确定溶洞的大小及分布。
利用工程CT技术精确探测溶洞的边界、溶洞走向、规模,另外利用部分钻孔作为技术孔,对溶洞的充填物进行物理力学勘察,以确定溶洞填充物的密度、含水量、溶洞水流向和渗透系数等指标,并估算溶洞水流量,以确定溶洞的注浆材料。
注浆。
勘探钻孔表明溶洞为充填溶洞,可利用既有钻孔,采用双液控制注浆,注浆材料为双液浆,孔口混和,浆液经管内流出后快速凝固,在一定的压力下充填密实。
3.6.3盾构机通过技术措施①做好各项预备工作,提前对盾尾密封进行检查。
②溶洞加固处理完毕后,在盾构机通过时,要适当放慢掘进速度。
③调整同步注浆浆液的配合比,缩短凝聚时间,同时增大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④在盾构机通过后及时进行二次双液注浆,通过调整水泥水玻璃的配比参数,控制双液注浆的凝聚速度,达到加固土体和加固充填溶洞的目的。
⑤加强掘进姿态控制,全面贯彻信息化施工。
⑥同时备好抽排水设备等应急设备和物资,制订应急抢险预案。
3.7刀盘和切削仓聚积泥饼处理措施在粘土矿物含量高的残积层、混合岩全风化地层进行盾构施工时,极易在刀盘开口处和切削仓聚积泥饼。
当产生泥饼后,掘进速度急剧下降,刀盘扭矩也会上升,大大降低开挖效率,甚至无法推进。
其预防和处理措施如下:①在到达这种地层前把刀盘的部分刀具换成齿刀,增加刀盘的开口度;②在粘性土中掘进时,非凡要加强盾构掘进时的地质猜测和碴土治理;③掘进时注泡沫剂,改善土体的和易性,预防粘土结块;④刀盘背面和土仓胸板上增设空心搅动棒,增加搅拌强度和范围,并且空心棒内还可预留注水孔,以便清洗刀盘和土仓;⑤空转刀盘,使泥饼在离心力作用下脱落;⑥假如围岩隔水性较好,则可采用气压平衡模式掘进;⑦在开挖面稳定的前提下,人工进仓清除泥饼。
4小结广州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要保证盾构机能够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顺利掘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盾构机良好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要对盾构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排除盾构机的故障,降低故障率无论对于加快施工进度还是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工程中标后,应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和实际的地表建筑物及管线等情况进行补充地质钻探,摸清隧道穿越的具体地质情况,并结合盾构机掘进状态和出土情况对地质情况作出准确的判定,以便采取或者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顺利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