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精品教案——别了 不列颠尼亚
- 格式:pdf
- 大小:379.93 KB
- 文档页数:2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列颠尼亚”一词的来源和含义;2.能够理解文章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3.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阅读理解和词汇理解;2.难点:阅读材料较长,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结构。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首先,通过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看到英国的位置和周围的国家,然后介绍“不列颠尼亚”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文章,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2.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3.文章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3. 词汇理解在文章中选择以下词汇,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1.皇后(Queen)2.王室(royal)3.进口(import)4.抵制(boycott)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们对“不列颠尼亚”的了解有哪些?2.你们认为文章中的“不列颠尼亚”一词是否有必要被废弃?3.文章中提到的其他国家,如爱尔兰、苏格兰等,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事件或地位?5. 总结归纳通过导入、阅读理解、词汇理解和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并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出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和分析文章;3.分组讨论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4.总结归纳法:通过总结文章的主题和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1.阅读理解测试:布置一份阅读理解测试,测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2.分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3.总结归纳报告:让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所学知识的总结报告,评估学生的文献搜集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料1.地图资料:展示英国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的国家;2.阅读材料: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文章;3.词汇表:选取文章中的部分生词。
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背景介绍1、香港坎坷的历史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
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必修1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列颠尼亚”这个词的来源、含义以及语文与文化的关系,了解著名学者林语堂的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并感悟其“尊重传统、求索创新”的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并学会对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进行践行和继承。
二、教学内容1. “不列颠尼亚”这个词的起源和含义•讲述“不列颠尼亚”这个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利用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探讨“不列颠尼亚”这个词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核。
•举例说明这个词在不同的文化和国际关系中的含义和应用。
2. 林语堂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以林语堂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为主题,让学生知晓林语堂先生对国学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挖掘林语堂先生在语文、文学、哲学和历史等领域的学术成就,让学生体会其博大精深的学识所蕴含的人格魅力。
•通过讲解林语堂先生“尊重传统、求索创新”的学术风范引发学生对于古典文化的关注和探究的热情。
3. 阅读原文并进行深度解析•通过阅读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让学生感受到林语堂先生语言敏锐和文笔洒脱的艺术风格,进而使其更加熟悉林语堂先生的文学成就。
•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具备准确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领会到文章所宣扬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4. 实践活动•小组讨论:以“传统与创新”为主题,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林语堂先生所弘扬的这一价值观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寓意。
•诗歌创作:以林语堂先生为主题,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诗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林语堂先生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语文蓝皮书写作:以林语堂先生的言行和作品为素材,让学生完成语文蓝皮书的写作,体现其对于林语堂先生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1. 实证法通过实证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高一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第一课时」高一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一)学习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二)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及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体会作者对“____回归”这一事件的看法。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不列颠尼亚”简介(二)关于新闻中的“特写”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特写是新闻的一种。
其特点是: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侧重“再现”。
(三)师生共同活动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后,复述课文(特指6月30日晚—7月1日凌晨)。
2、概括四个场景:(1)6月30日下午4∶30末任港督辞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2)6月30日晚6∶15添马舰军营东西广场,降英国国旗。
(3)6月30日子夜时分中英____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4)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3、请学生谈谈“____问题”(可结合有关资料)。
教师概括:____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____(____岛、九龙、新界)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
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永久割让____岛。
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划分权利范围,英《展拓____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9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态度:反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立场:(1)不成认三个不平等条约;(2)主张会谈解决问题;(3)未解决前暂维持现状。
4、师生共同活动,研读第1—2段。
满怀深情地朗读,体会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的自豪之情。
(1)文章第1段缩句明确: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2)体会用“在____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修饰“英国米字旗”的作用。
明确:英国米字旗在属于中国领土的____上空飘扬一百五十多年,意味着英国对____的殖民统治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交代____沦为英租界的屈辱历史。
《别了,“不列领尼亚”》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掌握相关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香港回归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香港回归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4.2 学生准备预习香港回归的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的珍贵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香港回归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5.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香港回归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回归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意义。
5.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香港回归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强化学生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5.6 情感升华通过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和繁荣富强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5.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香港回归的历史知识。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针对反思结果,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评价与反馈6.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别了,“不列颠尼亚”》名师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了解新闻作品的特点;2.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体会“新闻特写”的方法,即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某些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1.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大意义;(三)审美鉴赏与创造:1.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表达的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一、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特写、新闻通讯的基本知识;2.理解并分析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3.品味作品中呈现的有深意的语言,学习对比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4.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新闻作品中精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分析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预习要求:1.通读全文,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
2.查找有关香港回归、二战中的集中营的历史资料。
七、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的是《短新闻两则》。
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里、报刊上、广播中天天都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闻,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
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曾经学习过毛泽东同志为《解放日报》撰写的两篇新闻,大家还有印象吗?(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平常我们接触新闻一般都是为了了解新闻的内容,很少去注意它的行文特点,大家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老师一定有介绍过新闻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来复习一下:(ppt展示)新闻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无固定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由轮到的两位同学上台说话,然后点评。
二、在黑板两侧悬挂由学生画的中国五星红旗和英国米字旗;板书题目和作者三、导入本课时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同学们应该还都清楚的记得,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幕啊!香港被英国统占了156年,现在又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映香港回归的一篇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
四、回顾历史五、在学习文章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是如何被英国侵占的,其原因和经过是怎样的。
课前已请同学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现在请同学来介绍一下。
(同学介绍后,教师视情况作一总结。
)附:香港被占领的经过: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秦代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
从18世纪末起,英国把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
1840年,由于清政府下令查禁鸦片,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1年1月26日,英国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即派军武装占领了香港岛。
1842年同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3月,英军以“找寻住宿地”为借口,进驻九龙半岛尖沙咀一带。
同年10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趁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借口说俄国的势力要南下,以抵制俄国势力南下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来统称为新界),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自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
但在旧中国,国力衰微,无力解决香港问题。
五、香港被占领后,很多有识之士感到痛心,其中还有一些人写下了纪念的诗篇,例如闻一多于1925年写的《七子之歌·香港》(出示小黑板,教师作适当讲解。
《别了,“不列领尼亚”》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含义;(2)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认同;(3)培养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旨和结构;(2)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2)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3)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认同。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香港回归对我国的意义。
Step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2)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Step 3: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3)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Step 4: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2)教师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3)教师阐述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Step 5: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2)学生互相批改,给出建议;(3)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搜集更多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加深对事件的了解;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本教案以英国知名作家彼得·福斯特的小说《别了,不列颠尼亚》为蓝本,旨在通过对小说的教学与阅读,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背景,并探索小说中的文学手法与主题。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英语课程,课时为两个小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次课程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1. 小说介绍: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目的、主题、背景介绍等。
2. 文学手法分析:探讨小说中常见的文学手法,如层叠叙述、象征手法等。
3. 文化与历史背景分析:通过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了解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背景。
4. 独立思考与创意写作: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并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的主题、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
2. 探讨小说中的文学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小说的文学手法及主题2. 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教学难点:1. 如何将历史文化背景与小说中的内容联系起来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三、教学过程及要点Part 1:阅读与欣赏小说1. 引入教师可通过播放与小说相关的视频或短片来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内容。
2. 小说介绍教师对小说的主题、目的、背景、人物等做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3. 阅读小说学生阅读小说,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同时注意进行文学手法分析。
4.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思考与同桌分享,让同桌进行回应和点评。
Part 2:文学手法分析1. 层叠叙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层叠叙述,了解其在文学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符号与象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符号和象征,了解其在文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Part 3:历史文化背景分析1. 历史事件教师对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随着教育的不断升级,我们的教学理念也随之不断变化。
我们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此,我设计了一堂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高一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专业知识和个人魅力。
一、课前准备在上课之前,我会准备好课件、板书、录音等教学工具,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我也会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料。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不列颠尼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了解不列颠尼亚对于英国文化的影响,探究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个人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列颠尼亚是指英国群岛周围海域及其连接大陆的陆地。
它的文化深受不列颠王国、罗马帝国、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等的影响。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左右,是英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不列颠尼亚对于英国文化的影响不列颠尼亚在英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对于英国的语言、音乐、工艺、艺术、文学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便蕴含着不列颠尼亚文化的特征。
此外,不列颠尼亚还对于英国人的思想观念、信仰体系、礼仪规范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不列颠尼亚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不列颠尼亚在人类历史中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和贡献。
例如,在铁器时代,不列颠尼亚的“汉普敦焦土圈”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遗址之一。
此外,不列颠尼亚对于航海和贸易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从而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4. 综合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通过对于不列颠尼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综合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列颠尼亚对于英国文化的影响和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篇1【学习目标】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3.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使用】1.香港回归视频资料.2.课件【教学重点】1、学会分清新闻事实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导语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3、消息的特点: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2〉短:消息要求短。
2〉快:时效性2〉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了解不列颠尼亚的由来;2.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小故事的方式引入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主题;2.讲解《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背景和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3.请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不列颠尼亚?为什么不列颠尼亚会消失?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4.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观点,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辩论;5.老师进行总结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深层次意义。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课文的基本情节;2.教师讲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讲解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4.请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是否真实可信?文中的谴责是否合理?5.小组讨论之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观点,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辩论;6.老师进行总结和引导,激发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思考,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感。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文章的主题和结构;2.教师进行课文的语言点讲解,包括课文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3.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作用;4.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感悟自己生活的短文,并把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5.学生互相交流并互评,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尊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某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2. 参考资料:有关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资料,英语新闻报道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光盘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香港回归的历史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香港回归的意义和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
(2)学生自读后,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讨论。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修辞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4. 表达与创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香港回归的看法和感受。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2. 作业与测验:学生完成作业和测验的正确性和质量。
3. 写作能力:学生写作练习的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明确。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别了,不列颠尼亚》优秀教案篇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学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2. 深入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理解文本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讲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风格,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特写的特色。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实践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4. 归纳小结: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新闻特写的特点和技巧,同时强调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教师对新闻特写的基本概念、特点、写作技巧等进行讲解。
2. 练习法:提供一些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3. 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新闻特写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写作练习。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软件: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教学PPT。
3. 工具:准备一些小测验用的纸张和笔。
七、结论本课通过对《别了,不列颠尼亚》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写作风格,并通过实践练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对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的回顾,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章:导入与背景介绍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相关情况。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背景。
1.4 教学活动:观看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了解。
1.5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香港回归背景的小短文。
第二章:文本分析与解读2.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文本,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2 教学内容:对《别了“不列领尼亚”》进行逐段解读,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文本。
2.4 教学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5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作者观点和情感的分析文章。
第三章:文本与文化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文本中的文化元素,理解文化差异。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如语言、习俗、历史等。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文化元素。
3.4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英国和中国香港的文化差异,进行分享。
3.5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文本中文化元素的分析文章。
第四章:文本与现实4.1 教学目标:使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深入理解文本。
4.2 教学内容:通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联系现实生活。
4.4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关系的理解。
4.5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文章。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
5.4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5.5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拓展学习的文章,分享学习成果。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别了,“不列领尼亚”》,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作者对此事件的看法和情感。
2. 提高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内容介绍。
2. 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作者对香港回归的看法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分析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了解其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难点1.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的新闻片段,引起学生对香港回归的关注和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别了,“不列领尼亚”》,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其意义和影响。
4. 思辨批判: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香港回归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方式。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表达。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香港回归历史的理解。
3. 思辨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和批判香港回归事件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文本。
2. 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和资料。
3. 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地图或图片。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通过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英殖民统治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3)培养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和信念。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
2.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批判意图。
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香港回归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让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分享。
4. 深入分析:(1)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让学生结合现实,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批判意图。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历史场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3. 读后感写作: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综合运用能力。
《别了,“不列领尼亚”》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
(2)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新闻报道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2)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政治术语和历史事件。
2. 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文本。
2. 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3. 新闻报道的样文和写作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学生朗读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香港回归的过程。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结构和内容。
(2)教师讲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政治术语和历史事件。
(2)学生分组讨论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5. 写作实践:(2)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彼此的新闻报道。
6. 总结和反思:(1)教师对学生的新闻报道进行点评和指导。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别了,“不列领尼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语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型:新授课课时: 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1课时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1。
香港回归影音资料。
2。
课件重点:1。
新闻知识的掌握2。
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或者是乘车时,经常可以见到大幅的伟人的画像,且不说法律上是否合乎规范,他们的确已经成了乡村。
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一种文化,我们看到过:毛泽东同志的。
邓小平。
江泽民……今年8月22号正好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与之有关的内容: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回归……今天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那段历史。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二。
研讨过程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2、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6、出示思考问题:(1)。
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结构中的标题等角度)(2)•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联系我们生活的时代特点)(3)•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所得所感)分组讨论问题,7各组交流,达成共识:(1)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的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2)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3)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