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第二章方剂学
- 格式:ppt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173
中医方剂学笔记分享收藏第一章解表剂概说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
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学一一重点疑点难点笔记(后附常考题型)第一章绪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1、 《五十二病方》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2、 《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二、 汉代《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讲杂病 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被尊为“方书之祖”。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1、 《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2、 《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夕卜,还有论瘟疫 四、 唐朝1、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2、 《外台秘要》王卷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第一部中成药典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倡导'‘相火论”七、 明代1、 《普济方》朱棣 载方61739首2、 《医方考》吴昆 如:知柏地黄丸 八、 清代1、 《医方集解》汪昂2、 《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3、 温病学派 ① 叶天士(桂)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② 吴鞠通(塘) 著有《温病条辨》 ③ 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意义: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意义: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意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意义:创“三焦”辨证•方剂与病证五、 宋代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2、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 金元时期1、 《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2、 金元四大家①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方剂学—总论方剂学—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一、方剂的概念:* 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二、方剂学的概念:*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原理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方剂的起源与发展〃要点:在方剂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
*《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载方283首(能够辨认的有197首),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剂著作。
*《黄帝内经》:战国时期,托名黄帝、歧伯编著;载方13首。
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书中有关辨证立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十二病方》: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全面反应了战国时期的方剂学成就,书中大多是外科、皮肤科方,其次是若干内科、儿科及妇科方。
每病治疗方剂少则一两首,多则几十首,总数有283首,以内服及外用方剂为主,也有一些祝由方,说明当时医巫未分离。
书上记载比较完整的189方中,单味药方达110方,组成药物最多的医方也仅7味,显示了方剂的组成是经过了单味药的应用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药物组成复方的历史过程。
方中药物以酒、醋、猪脂应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姜、桂等辛热药物,剧毒药如水银、信石、藜芦等亦有应用。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载方13首,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阐述了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以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等自然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而且重点论述了人体结构、藏象气血、经络腧穴、体质差异、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五运六气等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还总结了内、外、妇、儿、伤、五官、针灸等各科的病证和治疗经验。
方剂学讲稿绪言1、什么是方剂?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
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
也称处方或汤头。
2、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第二节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
因此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
方剂学重点(全).编辑doc 方剂学——重点疑点难点笔记(后附常考题型)第一章绪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二、汉代《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四、唐朝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2、《外台秘要》王焘五、宋代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第一部中成药典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六、金元时期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儒门事亲》以汗、吐、下三法攻邪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论》……辨析补益脾胃之法.编辑doc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倡导“相火论”《丹溪心法》主张滋阴降火之法…………七、明代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意义: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第一章、解表剂方名功效主治要点方歌(加粗为君药)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取微汗,不啜粥。
记住禁忌证麻桂相须,麻杏相使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用法123456甘草:扶正(调和)驱邪(助桂助芍)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治杂病:1 2 3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急汗热服缓汗温服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藿香正气: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新加香薷:夏日感寒暑湿内蕴加味香苏陈草煎,荆防艽芎生姜蔓;发汗解表理气郁,表寒重证止痺痛。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散收同用、驱邪护正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勿过煮银翘功效:1+2+辟秽化浊辛凉平剂(寒热并用)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辛凉轻剂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肺热壅盛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喘咳,辛凉重剂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葛根石膏-阳明;柴胡黄芩-少阳;羌活—太阳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升麻葛根汤解肌透疹麻疹初起疹出不出(或出而不畅),升麻:透疹、解毒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方剂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方剂的基本概念一、方剂的定义方剂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应用,是将一定数量的药物按照一定比例组合,为医治疾病而配制成的药物剂型。
方剂是中医临床药物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
二、方剂的分类1. 按煎煮方法分类:有煎剂、汤剂、蒸馏剂、熏洗剂等。
2. 按疾病分类:有外感病、内伤病、虚证、实证、寒证、热证等。
3. 按用药部位分类:有输液剂、外用剂、内用剂等。
三、方剂的组成1. 主药:具有明显疗效的药物,一般1~2味。
2. 相药:增减主药功效或调剂主药疗效的药物,一般3~5味。
3. 助药:增加主、相药疗效的药物,一般3~5味。
4. 调味剂:味道芳香或提高疗效的物质,例如蜂蜜、蜂蜡等。
5. 调和剂:调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增进疗效的药物。
四、方剂的起源方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神话积累和生活经验。
最早的中药方剂记载见于殷商刻文《甲骨文》。
第二节方剂的应用特点一、系列方剂的特点系列方剂是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病情和体质选用多种相似或相近的方剂,以达到相同的疗效。
例如《伤寒论》中的“桔梗汤系”、《金匮要略》中的“逍遥散系”等。
二、通用方剂的特点通用方剂是治疗某一疾病常用的方剂,具有广谱、疗效确切、用法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例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附子汤等。
三、特效方剂的特点特效方剂是针对某一病证而选择的特效方剂,具有疗效确切、用法严格、适应证明确的特点。
四、调和方剂的特点调和方剂是将多味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使用,以达到药物间相互调和、增进疗效的目的。
调和方剂的特点是药性相生相克,适应病情需要。
第三节方剂的临床应用一、方剂的服用方法方剂服用方法包括煎服、水煎口服、水煎外用、煎煮浸泡、熏洗、药泥敷贴等。
二、方剂的孕妇、儿童和老人服用1. 对于孕妇,应根据孕妇的体质、药物的药性和毒性、配伍的禁忌等,合理选方,适量用药。
2. 对于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疾病特点,选用适量的方剂,并注意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1.麻黄汤:2.桂枝汤:3.九味羌活汤4.小青龙汤:5.止嗽散:第二节辛凉解表6.银翘散:7.桑菊饮: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9.柴葛解肌汤:10.升麻葛根汤:第三节扶正解表11.败毒散:12.加减葳蕤汤:13.再造散: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1.大承气汤:2.大黄牡丹汤:第二节温下3.大黄附子汤:4.温脾汤:5.三物备急丸:第三节润下6.麻子仁丸:7.五仁丸:8.济川煎:第四节逐水9.十枣汤:10.舟车丸:第五节攻补兼施11.黄龙汤:12.增液承气汤: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2.蒿芩清胆汤:第二节调和肝脾3.四逆散:4.逍遥散:5.痛泻要方:第三节调和肠胃6.半夏泻心汤:第四节表里双解7.大柴胡汤:8.防风通圣散:9.葛根黄芩黄连汤:第四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1.白虎汤:2.竹叶石膏汤:第二节清营凉血3.清营汤:4.犀角地黄汤:第三节清热解毒5.黄连解毒汤:6.普济消毒饮:7.仙方活命饮:8.凉膈散:第四节清脏腑热9.导赤散:10.龙胆泻肝汤:11.左金丸:12.泻白散:13.苇茎汤:14.清胃散:15.玉女煎:16.白头翁汤:17.芍药汤:第五节清热祛暑18.新加香薷饮:19.六一散:20.清暑益气汤:第六节清虚热21.青蒿鳖甲汤:22.清骨散:23.当归六黄汤:第五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祛寒1.理中丸:2.小建中汤:3.吴茱萸汤:第二节回阳救逆4.四逆汤:5.回阳救急汤:第三节温经散寒6.当归四逆汤:7.黄芪桂枝五物汤:8.阳和汤:第六章补益剂第一节补气1.四君子汤:2. 参苓白术散:3.补中益气汤:4.生脉散:5.玉屏风散:6.人参蛤蚧散:第二节补血7.四物汤:8.当归补血汤:9.归脾汤:第三节气血双补10.八珍汤:11.炙甘草汤:第四节补阴12.六味地黄丸:13.左归丸:14.大补阴丸:15.一贯煎:16.益胃汤:17.七宝美髯丹:第五节补阳18.肾气丸:19.右归丸:第六节阴阳双补20.地黄饮子:21.归鹿二仙胶:第七章固涩剂第一节固表止汗1.牡蛎散:第二节敛肺止咳2.九仙散:第三节涩肠固脱3.真人养脏汤:4.四神丸:5.桃花汤:6.固经汤:第四节涩精止遗7.金锁固经丸:8.桑螵蛸散:第五节固崩止带9.固冲汤:10.完带汤:11.易黄汤:1第八章安神剂第一节重镇安神1.朱砂安神丸:2.磁朱丸:第二节补养安神3.天王补心丹:4.酸枣仁汤:5.甘麦大枣汤:第九章开窍剂第一节凉开1.安宫牛黄丸:2.紫雪:3.至宝丹:4.小儿回春丹:第二节温开5.苏合香丸:6.紫金锭:第十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1.越鞠丸:2.柴胡疏肝散:3.半夏厚朴汤:4.金铃子散:5.瓜蒌泻白白酒汤:6.厚朴温中汤:7.天台乌药散:8.橘核丸:第二节降气9.苏子降气汤:10.定喘汤:11.旋覆代赭汤:12.丁香柿蒂汤:13.橘皮竹茹汤:第十一章理血剂第一节活血祛瘀1.桃核承气汤:2.血府逐瘀汤:3.补阳还五汤:4.复元活血汤:5.丹参饮:6.失笑散:7.温经汤:第二节止血8.十灰散:9.四生丸:10.咳血方:11.小蓟饮子:12.槐花散:13.黄土汤:第十二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1.川芎茶调散:2.大秦艽汤:3.小活络丹:4.牵正散:5.玉真散:6.消风散:第二节平息内风7.羚角钩藤汤:8.镇肝熄风汤:9.大定风珠:第十三章治燥剂第一节清宣外燥1.杏苏散:2.桑杏汤:3.清燥救肺汤:第二节滋阴润燥4.麦门冬汤:5.养阴清肺汤:6.百合固金汤:7.增液汤:8.玉液汤:第十四章祛湿剂第一节化湿和胃1.平胃散:2.藿香正气散:第二节清热祛湿3.茵陈蒿汤:4.八正散:5.三仁汤:6.甘露消毒丹:7.二妙散:第三节利水渗湿8.五苓散:9.猪苓汤:10.防己黄芪汤:11.五皮散:第四节温化水湿12.苓桂术甘汤:13.真武汤:14.实脾散:15.萆薢分清饮:第五节祛风胜湿16.羌活渗湿汤:17.独活寄生汤:第十五章祛痰剂第一节燥湿化痰1.二陈汤:2.温胆汤:第二节清热化痰3.清气化痰丸:4.小陷胸汤:5.滚痰丸:6.消瘰丸:第三节润燥化痰7.贝母瓜蒌散:第四节温化寒痰8.苓甘五味姜辛汤:第五节治风化痰9.半夏白术天麻汤:10.定痫丸:第十六章消食剂第一节消食化积1.保和丸:2.木香槟榔丸:3.健脾丸:4.枳术丸:第二节消痞行滞5.枳实消痞丸:第十七章驱虫剂1.乌梅丸:2.肥儿丸:3.化虫丸:4.驱绦汤:第十八章涌吐剂1.瓜蒌散:2.急救稀涎散:3.盐汤探吐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