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周公诫子》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981.00 KB
- 文档页数:2
《周公诫子》教案教学目的1、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教时安排本课共分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对于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1、作者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自学指导一:根据提示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合作翻译课文(一)字音1、相(xiàng):辅助。
如:吉人天相。
2、宰相。
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如:傧相。
另读(xiāng) 1、互相。
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如:好言相劝。
3、姓。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
如:哺育。
2、咀嚼着的食物。
如:吐哺。
睿(ruì):<书>看得深远。
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书>后鞧(qiū)。
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二)词义1、诫:告诫,警告劝诫。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学案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哺.(bǔ) 睿.(ruì) 桀.(jié) 纣.(zhòu ) 欤.(yú) 2.读准多音字(1)相.天子xiàn ɡ 其他读音:xiān ɡ 组词:相信 (2)守以畏.者wēi 其他读音:wèi 组词:畏惧 3.找出通假字守以畏者 畏通威 意思:威严。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诫:告诫,警告劝诫。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3)相:辅佐。
(4)德行:道德品行。
(5)宽裕:宽大,宽容。
(6)守:保持。
(7)恭:肃敬,谦逊有礼。
(8)荣:荣华显贵。
(9)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10)尊盛:位高势盛。
(11)睿智:聪慧,明智。
(12)哲:明智,聪明。
(13)由:奉行,遵从。
2.一词多义辨析(1)以⎩⎪⎨⎪⎧子无以.鲁国骄士(因为)土地广大,守以.俭者(用) (2)子⎩⎪⎨⎪⎧子.无以鲁国骄士(你)吾,文王之子.(儿子) (3)于⎩⎪⎨⎪⎧ 成王封伯禽于.鲁(到)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对于) 3.词类活用解释(1)一饭三吐哺活用词语:饭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活用词语:亡 解释:使动用法,使……灭亡。
4.古今异义区分(1)聪明..睿智 古义:明察事理。
今义:听觉、视觉敏捷,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
(2)德行宽裕..古义:宽大,宽容。
今义:宽绰富裕。
三、知识储备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
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
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27 •周公诫子【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义,提髙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重点)3.认识本文的现实意义,培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品德。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曹操《短歌行》屮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对于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來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
韩婴(约前200—前130),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等。
2.《韩诗外传》。
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徳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卬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3.读准字音。
诫(jie)沐(mCi)哺(1丸)容智(rul)桀(jiQ)欤(yd)三、合作探究(一)反复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
⑴J成王封们禽丁鲁(介词,给,把)于(吾于天下亦床轻矣(介词,对),J于无以鲁国骄士(你〉(2)(看,文王之于(儿子)⑶J澤行宽裕(道德》[其德全矣(精神)[子无以鲁国尊士(怠慢,轻视〉(4)^ I方虚尊而恃Q(骄傲〉(5 J子无躺国骄士(因为〉5 '[土地卜大,守孕俭者(用〉2.小组讨论,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聪明睿智(古义:明察整理;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2)德行宽裕(古义:宽大,宽容;今义:宽绰富余)3.请解释下列活用的词。
(1)子无以鲁国骄士(形容词作动词,怠慢,轻视)(2)—饭三吐哺(名词作动词,吃一顿饭)(二)反复朗读课文,翻译下面的重点句子。
1.子无以鲁国骄士。
明确:(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
27.周公诫子选文中以“吐哺握发”形容君王为国家礼贤下士,殷求人才的精神,并以六种“谦德”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红字注音守以畏者(wēi)睿智(ruì)桀(jié)纣(zhòu)欤(yú)2、形近字┏禄(lù)俸禄┏裕(yù)富裕┏沐(mù)沐浴┗碌(lù)忙碌┗俗(sú)通俗┗淋(lín)淋湿3、多音字┏(xiāng)相信┏(wèi)畏惧相┫畏┫┗(xiàng)宰相┗(wēi)守以畏者4、词语解释【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往】去,到……去。
【无以鲁同骄土】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
骄,怠慢,轻视。
【相】辅佐。
【轻】分量小,引申为轻微,浅薄。
【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光荣,荣耀,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贵】地位显要。
【畏】威,威严。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聪明。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
【亡】灭亡,死亡。
【可不慎欤】能不慎重吗?慎,谨慎,慎重。
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
5、文学常识填空(1)《周公诫子》选自____,作者____,____(朝)古今诗学_____的开创者。
(2)周公,是周初的___家,姓___名___,曾帮助____灭商。
(3)“一沐三握发,_____,犹恐_____”就是____的典故。
【参考答案】(1)《韩诗外传》韩婴西汉韩诗学(2)政治姬旦武王(3)一饭三吐哺失天下之士吐哺握发二、课文学习1、作者简介【明确】韩婴,又被尊称为“韩生”,燕(郡治在今北京市)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
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第27课周公诫子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3、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激情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公的信息。
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对于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1、作者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
选出应在字音或字形方面引起注意的字词。
生字识记相(xiàng):1)、辅助。
如:吉人天相。
2)、宰相。
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如:傧相。
另读(xiāng)1)、互相。
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如:好言相劝。
3)、姓。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
如:哺育。
2.咀嚼着的食物。
如:吐哺。
睿(ruì):<书>看得深远。
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周公诫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周公诫子》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周公的品德和教子之道,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周公诫子》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周公的教子之道。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2.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自主掌握字词和句式。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周公的教子之道,联系实际生活。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准备《周公诫子》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案内容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周公的历史地位和事迹。
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周公诫子》,提问学生对诫子之道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查找并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难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周公的教子之道。
2.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课堂初始,教师简要介绍周公的历史地位和事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周公诫子》,提问学生对诫子之道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查找并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三、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难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周公的教子之道。
《周公诫子》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3、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激情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公的信息。
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对于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1、作者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
选出应在字音或字形方面引起注意的字词。
生字识记相(xiàng):1)、辅助。
如:吉人天相。
2)、宰相。
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如:傧相。
另读(xiāng) 1)、互相。
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如:好言相劝。
3)、姓。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
如:哺育。
2.咀嚼着的食物。
如:吐哺。
睿(ruì):<书>看得深远。
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周公诫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提高领悟文言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学习难点文章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作者及作品介绍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 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2、解释下列字词:诫:封:相:德行:宽裕:守:恭:荣:俭:尊盛:聪明:睿智:愚:哲:由:慎:3、翻译下列句子: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4、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得出了什么结论?2、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三、同步阅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横线上。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四、谈收获:。
最新整理语文版九下《周公诫子》教案一、教学目的:1、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对于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1、作者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
2、分小组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四、生字识记相(xiàng):1、辅助。
如:吉人天相。
2、宰相。
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如:傧相。
另读(xiāng) 1、互相。
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如:好言相劝。
3、姓。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
如:哺育。
2、咀嚼着的食物。
如:吐哺。
睿(ruì):<书>看得深远。
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书>后鞧(qiū)。
27、《周公诫子》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2、理解内容,领悟主旨。
3、学习言简意赅的写法。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主旨。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的写法。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巩固基础,落实知识1、文学常识填空。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参考导学案知识链接。
韩婴,(朝代)古今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
本文选自《》,题目是编者加的。
本文是教育儿子的一段内容,“诫”是的意思。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学法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读准字音。
伯禽.()吐哺.()畏.()睿.智()桀纣..()()相.天子()欤.()3、解释加点的实词。
学法指导:先读背课下注释,再结合以前文言积累完成下列实词的解释。
①子无以鲁国骄.士②又相.天子③一饭三吐哺.④德行宽裕..⑤守之以恭.者,荣.⑥守以畏.者,胜⑦聪明睿智....⑧博闻强记....4、理解虚词用法。
学法指导:回顾前面学过的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结合句子理解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子无以.鲁国骄士②成王封伯禽于.鲁③吾于.天下亦不轻矣④守之.以恭者⑤禄位尊盛,守以.卑者⑥可不慎欤.5、重点句子翻译。
学法指导:文言文的翻译要做到字词落实,要遵循“留、补、调、删、换”五字诀翻译,切忌翻译时丢三落四。
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译:②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译:③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译:【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周公诫子的背景是什么?周公在文中提出了哪六种谦德?学法指导:看文中哪一句话介绍了当时周公诫子的情形,用课文词句回答。
明确:背景:六种谦德是:2、周公提出的六种谦德为宽容、节俭、卑谦、威严、愚拙、浅陋,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法指导:有了这几种谦德,我们会有怎样好的结果,没有这几种谦德,会有怎样的后果,由此来思考。
【探究活动三】跳读课文,学习写法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得出了什么结论?学法指导:阅读全文,看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为议论文,它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关键字】语文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周公诫子》日日清新人教版一、基础题1.给下列字注音。
禄()姬()怠()嚼()2.下列句中的“之”与“成王之叔父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守之以愚者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莲,花之君子者也D.执策而临之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2、发展题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解释下列词语。
封:相:畏:博闻强记:2.翻译下列句子。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周公提出的六种“俭德”。
用六个字,它们分别是、、、、、。
4.文中哪句话属于反面论证?5.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三、提高题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中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周公诫子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3、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一、激情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公的信息。
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对于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1、作者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
选出应在字音或字形方面引起注意的字词。
生字识记相(_iàng):1)、辅助。
如:吉人天相。
2)、宰相。
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周公诫子》
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提高领悟文言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
学习重点
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学习难点文章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及作品介绍
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燕(今北京)人,治《诗
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 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
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
今本作十卷。
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
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
它是
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2、解释下列字词:
诫:封:相:德行:宽裕:
守:恭:荣:俭:尊盛:
聪明:睿智:愚:哲:由:慎:3、翻译下列句子: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4、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2、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三、同步阅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
人固不能
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横线上。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四、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