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篇一:傅雷家书两则【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3、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4、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磁带、录音机。
【其他】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傅雷家书》。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情感。
2、研读第一封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学生谈感受。
2、在以前,通讯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
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信,感受父亲对孩子的牵挂。
创设情境。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庸碌凭吊谀词扶掖大惊小怪廓然无累重蹈覆辙涕泗横流自知之明气吞斗牛2、阅读课文,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封信,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
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重点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
第二封家书,是写与儿子成功之际。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篇1课文简析:本课是讲读课文,而《傅雷家书》本身就不易读,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很注重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当地选取。
本课最主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一是教会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去解析含义深刻的语言。
目标少有利于本课进行深讲、精讲。
第一目标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对其筛选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第而目标重在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析语言之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蕴涵其中的感情,体会作者严密的思维特点、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把握主题思想。
继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书信的内容;通过仔细研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品味“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
鼓励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艺术、人生等问题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舐犊深情、殷殷期望,对于“人生”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通过筛选语言理清文章思路;训练学生通过特定方法解读含义深刻之语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搜寻有关傅雷及《傅雷家书》的相关材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由介绍傅聪引出《傅雷家书》,了解傅雷和《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从信的内容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形下)?傅雷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感情创伤、精神消沉──劝慰、鼓励儿子,希望他坚强、勇敢。
成功之时──祝贺、告诫儿子,希望他头脑清醒。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整册教材,下面我将从说学生、说课标、说教材、说措施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学生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重大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
如何搞好初三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学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是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所必须面临的课题。
经过了初一、初二两学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记课堂笔记,质疑提问等。
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开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
因此,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本期教学的重点。
从本学期起,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就更少,以往经验表明,除课堂时间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是不学语文的。
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中考能否考好,这要看教师能否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有较多时间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此种情况也是本学期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点。
二、说课标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
三、说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内容分为五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
下面,我将分项进行具体分析。
(一)阅读。
九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议论文,一个单元的文言文。
〈傅雷家书〉两则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
2)预习课文。
3)自主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傅雷家书两则三、教材分析: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四、学习方法、目标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标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学习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学习重点1、作者在信中流露出来的舐犊深情。
2、“坚强”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内容简介。
1、作者简介【百度百科】/view/39180.htm2、写作背景【百度文库】/view/75285cf57c1cfad6195fa7c1.html 3、内容简介【百度图片】/frontsc/smpic/2009/12/11/402880831b a9c1cb011bb76ee6df0e96.jpg【百度知道】/question/138569338.html二、自主学习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庸碌( ) ()【百度百科】/view/562248.htm凭吊()【百度百科】/view/1031981.htm 谀词()【百度百科】/view/1217400.htm 扶掖()【百度百科】/view/1152038.htm 重蹈覆辙()()【百度百科】/view/106741.htm廓然无累( ) ()【百度百科】/view/679586.htm2、解释下列词语:扶掖:【百度百科】/view/1152038.htm重蹈覆辙:【百度百科】/view/106741.htm 刻骨铭心:【百度百科】/view/96709.htm气吞斗牛:【百度百科】/view/679585.htm 3、从句中,看出信是作者在儿子时给回的信,目的是。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第一课(7篇)【教学目标】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家书、家信本是家事私情,儿女情长,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以它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爱国情,演绎了一曲曲闪动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两则,共同欣赏那感人的旋律吧!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合书、闭眼、凝神)。
教师朗读速度宜舒缓,体现语重心长、分忧同喜的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与文章“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基调。
教师启发思考并讨论:如果说傅聪用一首钢琴曲为朗读配音,这首曲子会是怎样的主旋律呢(或:谈一谈这两封家书的感情基调。
)明确:真诚平等高尚明确:对儿子傅聪两封来信的回复,每次都非常的迅速及时,体现出傅雷对儿子的尊重和关爱,这是朋友关系的基础。
两封信话语不多,却主题鲜明:10月2日的信是对儿子的安慰和鼓励,以帮助儿子抚平“感情的ruin”,教给儿子如何正视现实,正视错误。
次年1月26日的信则为儿子的成功而欢呼,更为儿子冷静面对成功的态度而欣慰:“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谦卑!”如果说前一信是为儿子分忧,那么后一信就是为儿子喝彩了。
两封信在情感和内容上是密切相连的。
三、研读赏析1、学生分组分则选读课文,学生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进行质疑、探究、交流。
2、教师引导思考:“真诚、平等、高尚”的主旋律是如何体现的⑴找出体现对儿子真诚关爱的语句。
明确:①“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②“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师概括:慈父爱)⑵教师引导质疑:如果说以上的语句体现了一种真诚的慈父爱,那么,哪些地方体现出了父子之间平等的朋友关系呢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概括。
《傅雷家书》两则学生特点分析:九年级处在十五六岁的学生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形成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特别是在家庭中。
缺少与人相处交流的正确的方式。
总是单方面的接受来自父母的呵护,长久以来,把父母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付出,而恰恰又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又有很强的自我成长的意识,对父母全方位的“爱”看成是对自己的过多干涉,把与家人相处的不愉快更多的放到父母的身上,忽略了父母的爱。
通过本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更为深刻的爱,领悟爱的更高境界,以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态度作一番新的思考,若能点燃他们心灵的一丝火花,那将是他们一生的幸事。
教学内容分析:《傅雷家书两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7课。
位于第二单元的中心。
本文所选的两封信,表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文章随处可见的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向儿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潜移默化的为人方式,这些是同于以往我们见到或读到的,她体现了一种更适合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它同样适应于家庭成员以外人的相处。
这正是我们这些处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们应该学习的。
因此,在学习时不仅应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更应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向我们传达出的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技巧,同时为他们教育下一代做好准备,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着更为长远的积极意义。
由停留在单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为深层的理性思考是本文不同于其他同类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的一个亮点。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把握融汇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坚强”、“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
3.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感知文中浓浓的父爱,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年级:大学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家书二则的背景、作者及主要思想。
2. 培养学生对家书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家书中表达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家书风格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1. 家书二则的背景、作者及主要思想。
2. 家书中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家书中复杂的情感表达。
2. 学生对家书写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家书二则原文。
2. 作者简介及家书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课件。
4. 写作练习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家书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书的意义,引出课题《大学语文家书二则》。
二、新课导入1. 介绍家书二则的作者及背景。
2. 阅读家书二则原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家书的特点。
三、分析家书内容1. 分析家书中表达的情感,如亲情、友情、爱国等。
2. 讨论家书中的写作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家书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书中表达的情感及写作技巧。
五、总结1. 总结家书二则的背景、作者及主要思想。
2. 强调家书在传承文化、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家书二则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二、写作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家书风格,写一封家书。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家书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家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其他家书作品,撰写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家书二则,让学生了解了家书的背景、作者及主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通过模仿家书风格进行写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说课稿:第6单元名著导读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第6单元的名著导读部分,主要选取了三部我国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一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文学名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锻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对我国经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文学价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名著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三部名著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2.欣赏名著中的文学特色,提高文学素养。
3.通过阅读名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理解名著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部名著的基本内容、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2.教学难点:名著中的文学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理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名著excerpts、讨论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展示:分别对三部名著进行详细介绍,展示其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案例分析:选取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学特色。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名著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总结与拓展:对三部名著进行总结,提出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名著的基本信息(名称、作者、主要人物、情节等)和教学目标(欣赏文学特色、培养阅读能力、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学习第一封信。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目标教学难点目标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教学过程导入傅雷与傅聪的故事。
检查预习读课文,整理文中生字词。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后,快速回答: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2.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作者在这两封家书里给了儿子什么人生提示?4.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自主学习1.结合内容提示,小组自主学习第一封信:1)这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2)你能从第一封信中找出两句傅雷送给儿子解决困惑的建议吗?3)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体会其作用及含义。
2.交流后,归纳要点。
课堂小结这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课题:傅雷家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刘绍荣教学时间: 2012年月日累计课时: 第节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封信。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教学过程个性化批注导入复习导入自主学习1.结合内容提示,小组自主学习第一封信:1)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2)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你能够找到吗?2.交流后,归纳要点。
3.小讨论:两封信中都提到了“坚强”,找到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
“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傅雷家书两则》疑难解析1、阅读课文节选的两封信回答,两封信中分别表明了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
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读文章后,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并进行简明扼要地概括。
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第二封信里,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
2、比较两封信,思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此题不仅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且更进一步地要求学生做到能够从众多信息中求同辨异。
就本文而言,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坚强”一词含义的理解。
两封信形式上独立成篇,其实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之中始终有一条主旋律,即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坚强在本文中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
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第一封信里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说的都是这方面的道理。
3、第一封信中用了不少比喻,找出来,试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题重点不在于辨别比喻句,而在于充分理解运用比喻在表达效果上的好处。
作者在劝慰儿子对情绪上的跌宕要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时,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进行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
又如,作者劝慰儿子要“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时,把对待感情的创伤,比作“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傅雷家书两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傅雷家书两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本单元的文体为演讲与书信,这篇课文是书信。
这两封家书,第一封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时,两封信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希望儿子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觉得编者安排这篇课文可能是希望学生从课文中学会冷静、理智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懂得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对待生活,懂得父母老师的谆谆教导中的期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阅读这两封家书,除了可以充分感受到傅雷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外,对于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做怎样的一个人也是有极大启示的,所以教学时可以据此来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为他们打开一片精神的空间领域。
二.学情及教学准备
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差,语文素养欠缺,学生自读的时候并不能真正深入文本,并不能真正理解傅雷对于儿子的这一番苦心孤诣的教导;另一方面,九年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上网查资料,因此我在多媒体上呈现资料助读,利于节约时间,同时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利于学生快速走进文本。
本课具体操作上我主张对多媒体的使用不应过多,而应适度,原因是情感类的文章,多读、多品味效果才是最佳。
三、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确立
这篇文章所在第二单元安排了两篇演讲词和两封书信,单元导读对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建议是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位不同场合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因此,针对《傅雷家书两则》的文本特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建议以及新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要求,对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②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胜不骄,败不馁”才是真正的“坚强”。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研讨,让学生体会家书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体会父亲对子女的爱;
②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和“赤子之心”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同时在尊重文本前提下,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四、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叶圣陶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因此,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教师勇敢地退下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①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点拨法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灵活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③情感教学法。
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
2.学法
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学法主要是诵读法、小组讨论法、圈点法。
关于诵读法,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精巧的导语和新颖的材料,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作者及相关知识链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一封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
两封信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希望儿子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还告诉学生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
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由朗读和圈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全文。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思考,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通过搜集,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完成了知识与能力目标2.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五)品读课文,领悟主旨
思考:
②你能找出两封信中傅雷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因为我觉得课堂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但教师的指导仍应该存在,关键时候教师精辟入微的点拨和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
(六)学以致用
请仿照下面形式,用“父爱是……”也写三句。
父爱是一片天,让我的理想放飞;
父爱是一盏路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父爱是一架梯,助我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
仿句: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完成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同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思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
(七)小结并播放歌曲《一封家书》
播放的同时,以信件的格式显示歌词内容,这样既能体会歌曲感情,理解本文主旨,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又能了解书信格式,提高写作水平。
(八)课后作业
学了本文,学生一定会对家庭教育有许多感慨,要求学生给父母亲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欢乐,诉诉自己的烦恼,还可以建议父母应该怎样做。
七、板书设计
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是傅雷告诉儿子,也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的真谛所在。
八、效果预测
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并且在课前预测各种课堂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实际出发,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重视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以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突破重点难点,努力做到让学生在这堂课中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