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 古人谈读书 一课一练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58 KB
- 文档页数:3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作者介绍】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孔氏,名丘,字,春秋末期人(今山东),祖籍栗邑(今河南)。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倡导仁、义、礼、、信,是创始人。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
祖籍(今),出生于(今属)。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亲传弟子而享祀,位列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论语》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前期成书。
主要及其弟子的,较为地反映了的,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与《诗经》等“五经”,总称“”。
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 dú()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一课一练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ùchǐxiàwèn(),每个教育者都要huìrén bújuàn()。
不用心sòng dú()对我们来说qǐbúshì()浪费时间?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余尝谓()3.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三、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四、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做事要有héng xīn(),不能半途而废。
2.每个人都有quēdiǎn(),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五、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盖士人读书……()2.第三要有恒。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不耻下问诲人不倦诵读岂不是二、1.智慧 2.说 3.随意三、1.② 2.② 3.①四、1.恒心 2.缺点五、1.读书人 2.恒心 3.下等、劣等六、1.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2.就像河伯观海,就像井底之蛙看天。
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斩首凯旋水浒B传记煞气敌冠C派遣报利呻吟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án suǒ()。
2.他们家非常háo huá(),漂亮极了。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班别:姓名:学号:(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请在上面横线上将文言文补充完整。
2.以上文段选自《论语》,是春秋时期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是知也同“智”智慧。
②敏而好学聪敏喜好③不耻以……为耻④下问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⑤默而识之记住⑥厌满足⑦诲人不倦教诲疲倦⑧敏以求之者也勤勉⑨好古喜好古代文化⑩尝曾经⑪无益好处4.请准确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发。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启示: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启示:要虚心学习,不能骄傲自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导态度)翻译: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启示:告诉我们学习要多记忆要勤奋,教导别人要有耐心。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翻译: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勉去求取知识的人。
启示:学习要勤奋。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启示:学习非常重要,只是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学习是没有用处的。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能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本文选自宋朝朱熹(作者)的《训学斋规》。
2.请在上面的横线上将文段补充完整。
3.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部编人教本五年级上册语文《24.古人谈读书》精编作业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训练】一、辨字组词。
诲()诵()皆()缺()悔()通()谐()决()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回顾。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把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略二、1.勤勉以……为耻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2.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1.比一比,组词语悔()谐()诵()缺()诵()皆()涌()缸()2.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称谓(chēng wèi)B.羞耻(xiū chǐ)C.窥探(kuī tàn)D.岂不(qí bú)3.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B.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C.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D.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5.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可以用下面()来提醒她;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来劝说她。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下列字词盖:恒:自足:(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缺之则;二者是,缺之则;三者是,缺之则。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示例:后悔和谐朗诵缺少教诲皆大欢喜汹涌水缸2.D3.C4.(1)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已经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5.古人谈读书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不耻.下问(chǐ zhǐ)是知.也(zhǐ zhì)默而识.之(shí zhì)诲.人不倦(huì huǐ)心既到矣.(yǐ yī)知之为知.之(zhì zhī)二、辨字组词。
耻()悔()谓()通()址()诲()胃()诵()三、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别。
却只漫浪..诵读。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弟子收集整理而成。
写出你积累的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
(至少2句)------------------------------------------------------------- -------------------------------------------------------------2.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至少2句) ------------------------------------------------------------ ----------------------------------------------------------- 五、课外阅读。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疑渐渐解.∶。
(2)读书无疑.者∶。
2.从第二段文字看,读书有长进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3.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一、chǐ zhì zhì huì yǐ zhī二、耻(耻笑)悔(后悔)谓(称谓)通(通知)址(地址)诲(教诲)胃(胃部)诵(诵读)三、1.喜好满足教诲 2.说随意四、1.孔子言行儒孔子的弟子略2.略五、1.(1)解决(2)疑问2.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融会贯通3.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一个人有了xiū chǐ()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2.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经典sòng dú()活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观看。
3.教室里安静极了,张明透过门缝kuī jiàn()几个同学正在给老师准备生日礼物。
4.做事贵在chí zhī yǐ héng(),三天打鱼,两天画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二、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晦悔梅悔1.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涩之感。
2.老师对我们的教,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花扑鼻香。
4.他不听劝告,结果上当受骗,如今后莫及。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厌:诲:句子意思: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句子意思: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断:下流:句子意思: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句子意思: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心不在此,则,,,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 ,,是知也。
3.曾国潘指出,士人读书要具备三个要点,即有,有有,这三者缺一不可。
4.朱熹认为,读书需要到,到,到。
其中最重要的是到。
正所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
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④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5.古人谈读书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开辟空地制定公约气候温顺摆放搭石B.保持平衡保留意见保管物品保护实力C.召集大臣召开会议召唤亲人召见下属D,饱览胜景饱读诗书饱含美食饱尝艰苦2 .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犹恐失之(仍然担心)不耻下问(耻辱通“瞎问”)♦• • • •B.终夜不寝,以思,无益(睡觉好处)漫浪诵读(随意)♦♦♦♦C.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我曾经)眼口岂不到乎?(难道)D.记亦不能久也(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要紧,重要)• •3.对下面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梁欢乐健康。
A.①双关②对偶③夸张④对比B.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C.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比D.①双关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4.心既到矣,( )?A.眼口岂不到乎B.心眼既不专一C.眼口岂不到矣二、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晦悔梅悔1.________________ 老师对我们的教,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涩之感。
3.他不听劝告,结果上当受骗,如今后—莫及。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花扑鼻香。
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一 ___ ( _____ ) 甬一 ____ ( _____ )每一 ___ ( _____ ) 胃一 ____ ( _____ )己一 ___ ( _____ )四、解释加点词。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敏: ________ 耻:____________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 __________ 厌:__________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第三要有恒.。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决: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恒: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2.心不在此,,,却,,记亦。
3.有志则;有识则,,如,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zhì 2.zhì huì 3.yǐ qǐ 4.héng二、1.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随意。
一定,肯定。
3.读书人。
恒心。
三、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第二课时一、C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作者介绍】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孔氏,名丘,字,春秋末期人(今山东),祖籍栗邑(今河南)。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倡导仁、义、礼、、信,是创始人。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
祖籍(今),出生于(今属)。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亲传弟子而享祀,位列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论语》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前期成书。
主要及其弟子的,较为地反映了的,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与《诗经》等“五经”,总称“”。
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 dú()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5.古人谈读书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挨.近(āi)间.隔(jiàn)便.利(biàn)万卷.书(juàn)B.美差.(chāi)强.迫(qiáng)积累.(lěi)水浒传.(zhuàn)C.锥.子(tuī)煞.白(shà)缝.隙(fèng )将.相和(jiàng)D.中间.(jiān)三更.(gēng)皇冠.(guàn)挣.钱(zhèng)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A.一.知半解(少、一点。
)B.不能自已.(控制。
)C.人情世故.(经验、道理。
)D.无聊.(聊天。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持石/击瓮/破之B.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C.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毫无新意,读起来索然无味....。
B.我如饥似渴....地吃起来。
C.他从小就在外闯荡,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D.我忍不住拿起一本《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
5.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羞耻(xiū chǐ)B.称谓(chēng wèi)C.岂不(qí bú)D.窥探(kuī tàn)6.下面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水浒传》——施耐庵B.《西游记》——吴承恩C.《三国演义》——许仲琳D.《红楼梦》——曹雪芹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经典sòng dú()活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观看。
2.一个人有了xiū chǐ()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3.做事贵在chí zhī yǐ héng(),三天打鱼,两天画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24 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
“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
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1.B2. ③①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
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
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
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
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西。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
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2)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第三要有恒.。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诵读,决.不能计。
2.却只漫浪..漫浪:决: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3.盖士人..士人:恒: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2.心不在此,,,却,,记亦。
3.有志则;有识则,,如,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hì 2.hìhuì 3.yǐqǐ 4.héng二、1.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随意。
一定,肯定。
3.读书人。
恒心。
三、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第二课时一、C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第三要有恒.。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诵读,决.不能计。
2.却只漫浪..漫浪:决: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3.盖士人..士人:恒: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2.心不在此,,,却,,记亦。
3.有志则;有识则,,如,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hì 2.hìhuì 3.yǐqǐ 4.héng二、1.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随意。
一定,肯定。
3.读书人。
恒心。
三、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第二课时一、C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24 古人谈读书一、用横线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敏儿好.(hào hǎo)学知.(zhī zhì)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ī zhì)也默而识.(shí zhì)之有识.(shí zhì)则知学问无尽心既到矣,眼口岂.(qǐ kǎi)不到乎有恒.(hén héng)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不耻.( )下问诲.( )人不倦漫浪..( )而读第三要有恒.( ) 不甘为下流..( ) 井蛙之窥.( )天三、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而不厌.”,下列词语中“厌”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A 贪得无厌B 不厌其烦C 百读不厌D 兵不厌诈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下列词语中“恒”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A 永恒B 警世恒言C 持之以恒D 恒星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下列词语中“急”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A 急急忙忙B 急功近利C 当务之急D 急公好义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下列词语中“断”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A 断断续续B 从不间断C 独断专行D 断不能信5.“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下列解释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A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自然也就到了。
B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C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可能很快就会到了。
D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怎么会不到呢?6.“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下列名言谚语意思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A 有志者事竟成B 功夫不负有心人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7.“有识者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下列成语不是赞美“有识者”的一项是( )A 博文广见B 恃才傲物C 学富五车D 才高八斗8.“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下列成语意思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A 坐井观天B 作壁上观C 夏虫语冰D 管中窥豹9.下列诗句不是写读书的一项是( )A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5古人谈读书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可耻(c 1 ch1)教诲(hu I hu i ) 岂止(q i q i ) 往矣(y i y i )默而知之(zh i zh i )、看拼音,写词语三、同音字,填一填。
轮 【ch i] 无度 【q i]求 敢 示 四、根据语境选解释。
(填序号)敏:①聪敏。
②有智慧,反应迅速,灵活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 •叔叔敏捷的身手让人为之赞叹。
() 急:①要紧,重要。
②焦躁。
3.他一急,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4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u e sh ao h e ng x inku i sh i句子模块五、先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句意。
仁敏而好学,。
句意: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七、(一)课内阅读。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作者介绍】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孔氏,名丘,字,春秋末期人(今山东),祖籍栗邑(今河南)。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倡导仁、义、礼、、信,是创始人。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
祖籍(今),出生于(今属)。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亲传弟子而享祀,位列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论语》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前期成书。
主要及其弟子的,较为地反映了的,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与《诗经》等“五经”,总称“”。
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 dú()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5古人谈读书一、读拼音,写词语。
sòng dúhéng xīn suǒ wèi quē yī bùkěbù chǐ xiàwèn huì rén bú juàn qǐ bú shì二、圈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敏.(mǐn mǐng)而好.(hǎo hào)学默.(mò mè)而识.(shī shí)之论.(lún lùn)语诲.(huǐ huì)人不倦.(juàn jiàn)三、下面句子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
A.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能说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好。
四、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五、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盖士人..读书……( )2.第三要有恒.。
(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文整体梳理。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_。
24 古人谈读书读书
(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
实。
“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
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1.B
2. ③①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
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②,可
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
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
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
[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
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
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
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
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西。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
(2)限制、阻碍。
()
(3)自求上进。
()
(4)形容整个儿。
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 2.把
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2)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3.读画线句子,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4.这两位名人的话各表达了怎样的读书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吧。
彭端淑:
袁枚:
【参考答案】
1.(1)恃(2)限(3)自力(4)囫囵
2.(1)聪明和敏捷,可以依靠也不可以依靠;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敏捷而不去学习,是自己败坏自己的人。
(2)读烂了书卷,汲取其中的精华,不是整个儿吞下去,采纳它的糟粕。
3.示例:这句话说明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知识时,不要死学,而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和升华。
4.示例:彭端淑的观点是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但智力不是学习好坏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去力求上进。
袁枚的观点是读书时应汲取精华,扬弃糟粕,这正是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髓所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