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经济学第十四章 传媒无形资本运营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1
CH1传媒资本:人才资本、实物形态资本、价值形态资本、无形资本资本运营的定义:企业遵循资本的运动规律,把可支配的各种资源和主要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传媒资本运营的功能:保全、增值、流动中国进行传媒资本运营的意义:1、传媒资本运营是传媒竞争不断加剧的必然选择;2、传媒资本运营是盘活资本资产的重要手段;3、资本运营是推动传媒机制和体制的改变;4、能够拓展盈利模式CH2融资方式: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企业以负债为主要代价来融通资金的方式方式: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运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优势:1、减税作用2、资产负债率提高有利于激励员工努力3、当企业经营业绩比较好时,实行股票回购有利于传递积极信息权益融资:使用留存收益、上市、风险投资上市:直接上市IPO、借壳上市壳资源: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直接上市优势:1、为传媒扩张和高成长提供稳定基础;2、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传媒所有者可以把一部分股权以股票的形式卖给社会公众股东;3、传媒的负债数量,对传媒的再融资十分有利。
劣势:1、履行持续性信息纰漏义务;2、门槛较高,费用较高;3、原股东的股权会被稀释;3、如果经营不善业绩不好会带来负面社会影响。
买壳和借壳上市的作用:1、实现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的目的;2、快速进入证券市场,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3、保守商业秘密是传媒企业间接上市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4、巨大的新闻效应5、获得上市公司的政策优势和经营特权买壳和借壳上市的缺点:1、成本较高2、壳资源本身的资产处置和人员安排可能将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大量的成本3、壳资源不干净,一般都有大量的负债4、再融资存在一定障碍,需要进行洗壳风险投资的特征:1、风险基金与企业共担风险2、风险投资是长期的,一般3~7年3、风险投资极具风险。
要求风险资本管理者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4、在考察项目的财务指标前,风险资本管理者更注重项目的市场前景、发展策略和管理者队伍素质5、风险资本一般不以企业分红为目的融资策略:1、总收益大于总成本2、融资要依法进行,步子要稳,并不是所有融资都能引进3、把握融资机会4、融资不能影响控制权5、确定最佳融资期限6、防范金融风险传媒如何与资本进行合作?合作伙伴的挑选(及格线原则;目标契合度原则;互补性原则)决策机制的建立(合作机制的构建:投资方与传媒的利润分配、决策机制、管理团队的利益关系)退出机制的建立(企业上市、股权转让、收购兼并)CH3并购的方式(预防策略)A按付费方式:现金收购、股票收购B按是否利用目标企业资产情况来作为并购资金:杠杆收购、非杠杆收购C按被收购方的行业特征: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D按并购双方合作的性质:善意并购、恶意并购并购的效应1、并购有利于促生规模效益2、……,促成规模效应,拓展市场空间3、……培养人才梯队4、……消灭竞争对手,形成垄断并购的风险1、聘请外部专家的风险2、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真实情况缺乏深入了解3、过高估计并购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并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4、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5、并购后的整合不力,不能形成合力6、管理水平难以适应传媒企业规模扩张的需要7、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并购的中介组织:职业经理人(投资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并购的融资方式:A权益融资:发行增发新股、换股并购B债务融资:银行借贷融资、债券融资、金融租赁、运用商业信用、C混合型融资D特殊融资方式:杠杆收购,卖方融资(也叫推迟支付)债务融资的好处:1.提高资产负债率,有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2.减税;3.当企业经营比较好时,可以提供收益;CH4战略整合类型:保密型、共生型、吸收型、控股型人力资源整合的实施:1、成立并购过渡小组;2、稳定人力资源政策,留住关键人才;3、选派合适的整合主管人员;4、加强管理沟通;5、综合评估目标企业的人员;6、组织培训;7、人员的选择与调整文化整合的模式:同化模式、一体化模式、隔离模式、破坏模式CH5反并购的方式:A建立合理的持股结构:1、自我控股2、交叉持股或相互持股3、把股份放在朋友的手上4、员工持股计划5、发行不同表决权的股票B在章程中设置反并购的条款:1、股权分为投票股和非投票股(“拒鲨”“箭猪”)2、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董事会轮选制)3、多数条款4、限制大股东表决权条款5、订立公正的价格条款,要求出价并购人出相同的价钱给股东6、限制股东资格条款,增加买房困扰反并购的手段:A提高并购者的并构成本:1、资产重组2、股份回购死亡换股3、寻找“白衣骑士”4、绿色讹诈5、“金色降落伞”计划B降低并购者的并购收益或提高风险:1、焦土战术(售卖冠珠、虚胖战术)2、毒丸计划C并购并购者D提起法律诉讼CH6传媒选择收缩战略的动因四种情况:1、内部资源未能有效整合2、纠正以往的错误兼并3、培育明产品,剥离“瘦狗”业务4、来源于投资者的压力传媒收缩的方式:资产剥离、分拆上市、分立、股份回购。
1-15章1.传媒经济学就是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念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
2.从受众注意力的凝聚到媒介影响力的发挥,都是以受众有效可支配注意力的投入为前提的。
3.媒介受众有三个分身: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和实际受众。
4.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5.需求可以分为个人层面需求与市场层面需求。
6.报纸“负定价”或免费的奥秘在于其收益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发行;一是广告。
7.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三种生产要素。
8.市场结构是根据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进行考察的。
9.当政府规制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就会出现政府失灵。
10.媒介产业是指从事大众传播媒介生产和运营的企业的集合。
11.文化折扣,指的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在不同文化市场上所遭受的减损。
12.传媒资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才资本、实物形态资本、价值形态资本和无形资本。
13.传媒并购指传媒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手段。
14.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的方式包括交易式无形资产运营、融资式无形资本运营、扩张式无形资本运营和投资式无形资本运营。
15.媒介产品的三要素为:载体、资讯和规则。
1-15章1.传媒经济学主要有三种视角:微观经济学视角、管理经济学视角和政治经济学视角。
其中基础性的视角是微观经济学视角。
2.媒介消费者面临的预算约束,除了有效可支配收入外,同时还有有效可支配注意力。
3.受众碎化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受众差异性;第二是技术先进性;第三是政策许可。
4.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5.媒介产品市场中卖者改变产量的伸缩性和考场时间长短会影响到媒介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6.“相对常数”理论认为广告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稳定。
7.工作态度的改变、备择机会的改变和移民以及就业政策的改变则会引起传媒产业劳动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
8.媒介产业中的大部分属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章初识传媒经济学关键词:二元产品市场公共物品经济人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传媒经济学主要有三种视角:微观经济学视角、管理经济学视角和政治经济学视角。
集中基础性的视角是微观经济学的视角。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体怎样在无限的竞争性的需要之间,将稀缺资源在各种替代性用途中进行分配。
技术、规制(主要是版权保护)与商业模式之选择动态变化,合力将媒介内容的“公共物品”性质约束在一个能使媒介产品赢利的状态,从而使媒介产品的性质随三种力量的相对关系而变化。
商业模式是比策略更基本的东西。
广告支撑性与内容支撑型是媒介产业两大基本商业模式。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上,某一媒体的商业模式会表现出动态性。
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的两个关键点在于:第一,媒介带着一根看不见的倒钩刺;第二,受众和消费者两种身份的重合。
执照费支撑型模式是内容支撑型模式的一种变形。
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
传媒影响力源自媒介在生产环节、传布环节、消费环节附加到产品与服务中的价值。
在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采取措施构建产业的影响力。
传媒产业的影响力与其生命周期相关,一般而言,某一类别传媒的影响力在引入期、成长期表现出上升趋向,至成熟期达到顶点,随衰退期的到来而下降。
“经济人”总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会根据对于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估量,而选择相对于成本而言最大化的收益。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指稍微多做一点或少做一点某种活动的成本和收益。
机会成本,即一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的其他方面的牺牲。
机会成本通常指其他各种牺牲中最大的牺牲。
满足了收益时的非排他性和消费时的非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物品和服务就是公共物品。
传媒产品或服务为媒介组织所生产的、受众所接受到的媒介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即载有内容信息的纸张、电磁波、胶片、磁带、网络服务等最终劳动产品。
首先,所有媒介的内容部分都是信息,皆为公共物品;其次,传媒产品的内容与物质载体缺一则不构成可供受众消费的完整产品。
产能经济传媒产业无形资本的培育与运营研究李茜妹 山西传媒学院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产业资本的经营能够有效地提升传媒业的竞争力。
无形资本是资本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我国的传媒产业要认识无形资本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培训和经营好无形资本,提高传媒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运营,扩张传媒业的规模,整合传媒业的资源,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媒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传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传媒产业;无形资本;培育;经营;研究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351-02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对众多有形资产来说,很多无形资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占比。
在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中,无形资本已经成为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法宝。
因此,如何开发、培养并发挥无形资本的有效作用是实现企业健康经营的重要问题。
传媒企业属于知识性产业,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无形资本。
在传媒企业进行有效运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无形资本的重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无形资本具有保值、增值的特性,通过与有形资本的结合,能实现传媒产业资本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一、传媒无形资本概述传媒企业中的无形资本和有形资本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传媒企业中的无形资本经常被特定成为传媒的实体性控制,并不存在一些实物的形态。
传媒无形资本对传媒的实体经营能够产生持续性作用和影响,并且能够在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发展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
具体言之,无形的资本即指除去资金以及网络等相关实体性资源的价值所在。
无形资本包括以下几大类:第一,能够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资产,例如: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传媒实体名称、媒体实体品牌等;第二,反映脑力劳动的资产,例如:出版权和专用权等;第三,传媒企业的内在性动力资本。
媒介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初识媒介经济学名词解释传媒:信息的载体、娱乐的载体,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的渠道。
传媒经济:由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引发的相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传媒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在无限的竞争性需要中根据不同的用途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科学。
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指稍微多做一点或少做一点某种活动的成本和收益。
机会成本:即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中的其他方面的牺牲。
影响力:用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力分为基于权力的影响力和非权力的影响力。
价值链:表示在购买、转换、管理、营销和销售等环节中增加到产品或服务中的价值。
二元商品市场:存在两个产品市场、两类消费者和两个收入来源。
二次售卖模式:报纸、杂志、广播电台。
电视台等不同程度依靠广告收入的媒介均采用广告支撑型商业模式。
该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商品经历两次售卖。
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涉及的内容包括业务操作方式、商业潜在基础和能使商业成功的交换活动及财务流。
商业模式可以被描述为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结构,包括对各种商业活动和其角色的描述。
经济效率:当每种商品都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来,每个人、每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从其资源中获得最大收益时,就实现了经济效率。
西方媒介经济学的演进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20至30年代传媒活动与传媒产业初步进入经济学、管理学视野,传媒经济学科开始孕育。
1925年杰米《广播产业经济学》 1927年维尔《广告经济学》赫瑞与戈若斯《电信:经济学与规则》标志着“电信经济学”概念的问世第二阶段:20世纪40至60年代广播依然处于黄金时代,电视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欧美分别形成了公有公营制和私营制两种主导性的广播电视制度。
科斯《企业的性质》“交易成本”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奠定了产权理论的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电视产业长足发展,电视网作为全国性媒体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重要的媒体形式,无线、有线和卫星电视交错发展,电视重度侵入人们日常生活,对报纸、广播、电影等其他媒介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第十四章传媒无形资本运营1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传媒无形资本与无形资本运营的含义1.传媒无形资本(1)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和影响力的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
(2)大众传媒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大众传媒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以下门类:①特许经营权。
在我国,政府对大众传媒业准入实行审批特许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开展相关业务。
很多传媒机构以特许经营权吸收了巨额社会投资,壮大了传媒机构实力,进而在市场经营中提升了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
②名称、商标、品牌。
传媒机构的名称通常在主管部门登记并获得唯一性保护。
传媒名称、商标、域名具有占有权、排他权、转让权。
③著作权。
即版权,是由于作者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而依法产生的权利。
它是传媒业拥有的权利类(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也是传媒其他无形资产生成、积累、拓展的基础。
④网络。
传媒拥有点线面并行辐射、纵横交错的网络,拥有更加庞大的受众群,拥有更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形成了一张无形的人际网络、企业网络。
它有效地加快了信息资源的整合配置效率,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⑤影响力。
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为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所打上的“渠道烙印”。
传媒影响力包括传媒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公信力。
⑥人力资源。
传媒的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以及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媒体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媒体重要的无形资产。
2.传媒无形资本运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是指传媒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类无形资产的使用进行运筹和规划,通过融资、对外投资等活动使其合理流动,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的活动。
无形资本运营是传媒整个经营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整合运用传媒拥有的无形资产,将决定传媒产业化的发达程度。
3.传媒无形资产运营的重要性(1)产业融合的客观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使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业态,这正是学术界所说的“产业融合”。
无形资产运营———传媒产业发展与扩张的助推器摘要:随着国内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国际化的加剧,传媒产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高效的资本运营对提升其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传媒是以产业化方式生产精神文化产品,并以之为使命的行业,无形资产是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媒产业的核心价值之一。
传媒的无形资产一方面为其产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传媒产业进行资本运营和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传媒产业应全面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决定要素,结合企业自身,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经营好无形资产,有效地提升传媒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产业的发展与扩张。
关键词:传媒产业;无形资产价值;无形资产运营传媒产业是知识和智慧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运营是传媒在整个经营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方面使传媒产业无形资产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创造财富的主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刺激了世界各地对国际品牌的需求,加速了无形资产在全球的扩张。
在西方发达国家,无形资产已成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全球前五名的品牌公司中,微软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99%;GE 公司的无形资产占90%;IBM 公司的无形资产占89%。
再如迪斯尼的品牌价值为325.91 亿美元,占其市值的54%。
摩根史坦利全球资本指数显示,全球上市公司市价与其无形资产的比例关系中传媒类产业的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的3.4 倍,以有限的资金,做无形资产运营,是其快速成长的途径。
这充分显示了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和潜在力量。
一、传媒产业无形资产运营的概念按照国际著名知识管理专家斯威比(Karl Erik Sveiby)博士的论断:传媒产业属于知识型产业,其资产结构中的主要构成是无形资产。
传媒的无形资产运营,是指传媒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类无形资产的使用进行运筹和规划,通过融资、对外投资等活动使其合理流动,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的活动。
传媒经济学知识整理传媒经济学第一章:认识传媒经济学(1)概念:指媒介产业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一定的内容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需要与欲望。
(2)研究对象:指那些提供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传媒产品与服务的经济组织的集合。
(3)研究内容:a)市场结构:1)市场结构的类型2)市场集中度、差异化、进退壁垒3)市场结构的测度b)市场行为:1)竞争行为:a.价格行为 b.广告行为c.并购行为2)协调行为:a.卡特尔 b.价格合谋 c.战略联盟c)市场绩效:1)传媒绩效的评价方法2)传媒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3)传媒产业与经济增长4)传媒产业的多样性评价(4)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规范研究2)定性分析定量分析3)静态分析动态分析4)统计分析比较分析5)博弈分析结构分析(5)发展史:分国内与国外的发展情况第二章:影响力经济——关于传媒产业本质的经济学解读(1)传媒行业的特殊性:a)给定假设的特殊性:“社会偏好结构”、“个人偏好”b)“稀缺资源”的界定和分析侧重点不同(2)媒介注意力资源的配置:a)媒介消费者个体的注意力资源配置b)社会层面注意力资源的配置(3)从注意力到影响力的转化机制:序参数效应(4)受众有效可支配注意力:媒介影响力建构的核心与前提(5)提升注意力资源价值的两种途径:a)提高受众媒介与日常生活的渗透时间b)提升内容与广告的内在关联性第三章:受众——消费者选择(1)受众描述: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2)受众行为的宏观特征:a)碎化1)受众差异性与需求的丰富性2)技术先进性与传布渠道的密织性3)政策许可与碎化现实b)极化(3)手中选择的微观规律:a)消费还是不消费——效用与代价b)多消费还是少消费——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c)预算约束下的最优选择——消费者均衡d)消费者剩余第四章:生产与成本(1)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情况下,企业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2)短期生产与短期成本(3)长期生产与长期成本:a)生产者均衡b)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c)媒介产品的规模收益与文化折扣d)范围经济f)媒介产业的分散与非居间化(4)极长期:a)动力:降低成本、新增一个收入流b)阻力:已有投资的加速折旧及新投资的产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相对可靠性、对失去控制权的担忧第五章:需求与供给(1)需求:a)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b)需求弹性c)总需求与需求价格弹性d)报纸降价与利润(2)供给:a)决定供给量的因素b)供给表与供给曲线c)供给弹性(3)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均衡价格(4)供给规律与资源配置:a)供求关系b)价格变动第六章:广告(1)广告在市场中的作用:a)广告与需求价格弹性b)广告主与商誉c)广告与进入壁垒d)广告与市场集中(2)广告在传媒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a)广告对不同类别媒介的作用b)广告——媒体内容产品负定价或零定价的秘密(3)广告市场供求分析:a)广告市场的供给b)广告市场的需求c)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广告价格(4)网络对传统媒体广告经营的影响:a)目前网络对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冲击还很有限b)网络冲击传统媒体广告的“近虑”“远忧”第七章:劳动与资本(1)劳动需求:a)边际产值和劳动需求量b)劳动需求变动c)劳动需求弹性(2)劳动供给:a)个体劳动供给曲线——有可能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b)劳动供给曲线的移动(3)劳动市场的均衡——均衡工资(4)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a)补偿性工资差别b)效率工资(5)高明星收入(6)企业家才能与企业家收入(7)媒介产业的资本第八章:竞争与垄断(1)SCP分析框架与市场结构:a)SCP分析构架:结构、行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2)完全竞争市场:a)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b)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c)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①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②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3)垄断竞争市场:a)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b)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将均衡c)产品差异化决策(4)寡头市场:a)弯曲的需求曲线——斯威其模型b)寡头的产量决策——古诺模型c)寡头的非公开合谋——价格领导模型d)寡头的公开合谋与卡特尔e)寡头的产品博弈——电视台的节目编排策略(5)完全垄断市场:a)垄断条件下的短期均衡b)垄断条件下的长期均衡c)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6)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绩效比较:a)配置效率b)生产效率c)技术进步d)公平d)文化目标e)观点多元化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1)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a)从自由主义理论到社会责任论:意见市场的理论史b)垄断与市场失灵c)外部性与市场失灵d)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2)市场失灵的补救方式——政府规制:a)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①公共利益理论②俘获理论③公共利益理论与俘获理论的比较b)政府规制的主要方式:①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②治理外部性的公共政策③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c)媒介行业中的政府规制:①进入规制②价格规制③数量规制④许可权限规制⑤产权规制⑥广告规制⑦反不正当竞争⑧反垄断行为⑨新闻政策规制d)对政府规制政策的期待(3)政府失灵——政府规制的局限性: a)政府失灵的表现b)原因c)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可替代性第十章: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1)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a)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b)数字革命对“媒介融合”的影响c)数字时代的信息产品及版权问题(2)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a)传统媒介产业与产业价值链b)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产业融合(3)媒介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a)关于网络的经济学研究b)直接网络外部性c)间接网络外部性第十一章:国际贸易与文化保护(1)国际贸易理论:a)比较优势与贸易b)要素禀赋与贸易c)规模经济与贸易d)贸易理论与文化产业(2)媒介和文化产品的全球化(3)文化折扣现象(4)文化保护政策:a)文化自由贸易和文化保护的争论b)对文化产品的贸易保护c)文化贸易保护政策的作用第十二章:传媒投融资(1)资本与资本运营:a)资本b)资本运营c)资本运营的内容(2)传媒资本与传媒资本运营:a)传媒资本:①人才资本②实物形态资本③价值形态资本④无形资本b)传媒资本运营(3)传媒融资:a)传媒融资概述b)传媒融资方式:①使用留存利润②合作经营③债务融资④上市融资⑤风险融资(4)传媒上市的利弊剖析:a)传媒上市之利:①融资②资源整合③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治理机构④有利于提高传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⑤上市有助于传媒公信力的提升b)传媒上市的弊端与潜在风险:①高额的融资成本②多种经营风险③机制缺陷存在的风险④信息公开化带来的风险(5)传媒投资:智慧与资本的共舞:a)资本合作伙伴判别层面:①及格线原则②战略目标契合度原则③互补性原则b)合作机制构建层面 c)退出机制设计层面(6)传媒上市的几种方式a)子公司直接上市 b)子公司买壳与借壳上市 c)分拆上市d)国内传媒类上市公司的运作特点:①经营规模小②广播电视类上市公司的资本主体仍是国家资金③依托行业政策保护形成垄断竞争力④对广告收入依赖度高⑤“传媒概念股”远离传媒的本质核心业务第十三章:传媒并购(1)传媒并购的概念与方式(2)传媒并购的风险(3)传媒反并购及其原因:a)传媒反并购的预防策略①建立合理的持股结构②在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b)传媒反并购的手段:①提高并购者的收购成本②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或增加收购者风险③收购收购者第十四章:传媒无形资本运营(1)传媒无形资本与无形资本运营的含义:a)传媒无形资本:①特许经营权②名称、商标、品牌③著作权④网络⑤影响力⑥人力资源b)传媒无形资本运营(2)传媒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不同层面的渗透与融合:a)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含义b)广义虚拟经济及其特征:①物质资源与财富的不对称②国际贸易中信息流和物流不对称③虚拟经济系数的不对称c)现代传媒业与现代经济体系的内在联系d)传媒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联系(3)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的方式:a)交易式无形资本运营b)融资式无形资本运营:①信用型融资②惠利型融资③引资型融资④利用无形资产质押贷款c)扩张式资本运营d)投资式无形资产运营(4)传媒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a)重置成本法 b)市场价格法 c)收益现值法。
传媒无形资本运营探析在现代社会,传媒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传媒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传媒产业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其无形资本运营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媒无形资本指的是传媒机构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品牌、声誉等无形的资产。
这些无形资本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起着重要作用。
传媒行业的无形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传媒行业的无形资本具有不可替代性。
传媒机构所拥有的品牌和声誉是无法被其他企业所复制的。
例如,像CNN、BBC这样的国际媒体机构,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使得它们在传媒市场上享有独特的地位。
其次,传媒行业的无形资本具有较高的价值。
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和知识的价值。
传媒机构所提供的新闻、娱乐等内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种独特的价值使得传媒机构能够通过无形资本运营取得经济收益。
此外,传媒行业的无形资本具有可积累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媒机构所拥有的品牌声誉会逐渐积累,形成一种稳定的竞争优势。
而且,传媒机构还可以通过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积累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要有效地运营传媒无形资本,传媒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传媒机构应加大对无形资本的投入和培养。
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无形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其次,传媒机构应注重品牌建设和声誉管理。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合作伙伴。
同时,传媒机构也应该加强对品牌形象和声誉的维护,防范和应对危机事件,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
最后,传媒机构应积极拓展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媒体渠道正在被互联网和新媒体所取代,传媒机构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
综上所述,传媒无形资本的运营对于传媒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