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3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量增多
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疼
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消渴病痹症多由湿气不化、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因此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是通过调理湿气、活血化瘀来改善病情。以下是一个针
对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1.艾灸疗法:采用艾灸刺激经络,可以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病症。可选择患处或者相关的穴位进行艾灸,如悬钟穴、足三里等。
2.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调理气血的流通。
对腰腿无力、麻木的症状可以采用推拿按摩来缓解,如揉腰髂穴、搓揉足
三里等。
4.饮食调理:饮食方面,建议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
鲜蔬菜水果,以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楂等。避免饮食
过寒过凉,以免伤害阳气。
5.环境调理: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
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因为湿气会加重病情。
6.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症。推荐一些适
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久坐不动。
7.心理调理:消渴病痹症往往伴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如焦虑、忧郁等。因此,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和生活上的困难,可以适
当进行心理疏导,如冥想、放松训练等。
最后,消渴病痹症需要长期的中医护理方案来改善病情,患者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遵循医嘱,坚持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可帮助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消渴病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肺、胃、肾。主要指西医糖尿病。
一、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
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血糖变化。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
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
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
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
【用药护理】
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
3、中药汤剂宜偏温凉服用。阴阳两虚患者宜温服。
【并发症护理】
1、酮症:如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配合处理。
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测血糖。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相关推荐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二)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淡红,苔花剥少津。
(三)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白滑。
(四)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粘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粘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
(五)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萎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肢体麻木、挛急、疼痛
1.观察四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3.注意肢体及足部保暖,做好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溃疡及压疮的发生。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脾、腰、足等穴。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试题及答案消渴病,又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消渴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是一份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消渴病?
答:消渴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
2. 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有哪些特点?
答:中医认为消渴病是由于气机运行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失调所致,强调调整气血运行状况、调和脏腑关系、平衡人体阴阳平衡等。
3. 中医护理方案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答:中医护理方案的核心原则是“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试题二:选择题
1. 以下哪种饮食习惯适合消渴病患者?
A. 大鱼大肉
B. 多食甜食
C. 健康饮食,低糖低脂
D. 稀饭清粥
答:C
2. 以下哪种运动方式适合消渴病患者?
A.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
B. 坐卧不动
C. 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等
D. 力量训练
答:C
3. 中草药中,以下哪种对消渴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A. 人参
B. 陈皮
C. 麦冬
D. 三七
答:A
试题三:案例分析题
某男性患者,年龄52岁,被确诊为消渴病,血糖指数较高。以下是他的状况,请根据中医护理方案给出合理的建议。
状况描述:
1. 多饮、多食,尿频尿多。
2. 精神疲乏,易烦躁。
3. 体重明显下降。
4. 皮肤干燥,口干咽燥。
答:根据病情描述,可以推断患者属于阴虚消渴型。建议患者饮食调理方面,低糖低脂饮食,避免过多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多饮、多尿症状,建议多饮温开水,适当补充电解质;精神疲乏、易烦躁症状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适当休息来缓解;体重下降可以采取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热量的方法来调理;对于干燥的皮肤和口腔状况,可以多饮水,使用滋润保湿的护肤品和漱口水来改善。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1.2胃肠实热证。
1.3脾虚胃热证。
1.4上热下寒证。
1.5阴虚火旺证。
1.6气阴两虚证。
1.7阴阳两虚证。
2 对症施护
2.1口干多饮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进食清热生津类食物。
(4)耳穴埋豆,主穴: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配穴:渴点。
2.2多食易饥
(1)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个体化进餐次数。
(2)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增加饱腹感。
(3)观察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4)耳穴埋豆,主穴: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配穴:胃、饥点。
2.3尿量频多
(1)观察尿量、尿色及排尿次数。
(2)嘱患者睡前尽量少饮水。
(3)指导患者加强饮食调理。
(4)阴阳两虚证病人节制房事。
2.4脘腹胀满
(1)饮食有度,进食清淡易消化、少产气的食物,忌暴饮暴食。
(2)餐后1小时适当运动,操练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
(3)顺时针按揉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助脾胃之运化。
(4)耳穴埋豆:主穴: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配穴:胃。
2.5大便秘结
(1)告知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指导腹肌锻炼促进肠蠕动。
(2)宜食荞麦、玉米面、燕麦、菠菜、芹菜、韭菜等食物,必要时予大黄、玄参泡饮,禁食辛辣燥热之品如花椒、羊肉、狗肉等。
(3)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
(4)遵医嘱给予麻仁丸等润肠通便药。
(5)穴位贴敷天枢、脾俞、肾俞。
(6)耳穴埋豆:主穴: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配穴:大肠、直肠、肺、便秘点。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
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
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
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水肿
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
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
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
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1. 病情概述
消渴病是指糖尿病的一种病理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
症状。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消渴病的病理机制和症状进行全面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本文将总结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的关键内容。
2. 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原则是“祛邪、疗病、调养、保健”。主要目标是调和气血、
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实现整体的身心健康。
3. 中医护理方案
3.1 饮食调理
中医护理方案强调合理饮食调理,消渴病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控制糖分摄入:限制摄入高糖食物,尤其是含有蔗糖、果糖的食物。
•均衡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少食多餐:分多次进食,避免单次摄入过多食物。
•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保持适量的饥饿感和饱腹感,避免大餐和暴饮暴食。
•限制烹调方法:减少煎炸、油炒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采用清蒸、煮、烩等低脂烹调方法。
3.2 中药治疗
中医护理方案推荐使用一些具有清热、滋阴、健脾、补气等作用的中药来辅助
治疗消渴病。常用的中药包括:
•黄连:清热燥湿,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牡丹皮:滋阴清热,可减少多饮多尿的症状。
•五味子:健脾益胃,有助于调理消渴病的消化功能。
•人参:补气养血,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3 调理情志
消渴病患者的情志状况对病情的影响非常重要,中医护理方案强调保持良好的
情绪和心态。患者应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和挑战。同时,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运动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定义: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机体阴虚燥火。
一、临床表现
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临证护理
1、肝胃郁热: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
2、阴虚火旺:口渴时给予中药(如:菊花茶、苦丁茶)泡水代茶饮。遵医嘱给耳穴压豆,选穴内分泌、心、神门等。
3、气阴两虚:易感冒,要加强生活起居,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风寒。遵医嘱给耳穴压豆,选穴内分泌、肾、脾等
4、阴阳两虚:以尿量频多为主症,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穴位艾灸,选穴气海、关元、肾腧等。
三、情志护理
1、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增强其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2、鼓励家属理解支持患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了解患者情志状态,指导采用移情易性的方法,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
四、饮食护理
严格遵医嘱进行饮食治疗,定时定量进餐,规律三餐。禁食糖、烟酒及高淀粉的食物。
1、肝胃郁热:宜进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黄瓜、银耳等。
2、阴虚火旺:宜进食滋阴降火之品,如:老鸭、莲子、百合等。
3、气阴两虚:宜进食益气养阴之品,如:蛋类、鱼肉、山药等。
4、阴阳两虚:宜进食温益肾阴、补肾滋阴之品,如:猪肾、黑豆、黑芝麻等补肾壮阳之品。
五、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中医外治护理:严格掌握艾灸、中药足浴及耳穴压籽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严密观察治疗后的反应。
3、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并严密观察降糖药物使用后的反应。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也被称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偏高。中医以“糖淋”、“消痈疮”等名称形容这种病症,相信这种疾病是由于消渴引起的。中医护理方案可以在改善症状和缓解病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一种中医护理方案,它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实践,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舒适。
中医护理方案的核心原则是整体观念和平衡。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气滞、湿热和阴虚等病因引起的。因此,治疗消渴的关键在于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并改善气血循环。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中医护理方案中的方法:
1. 饮食调理:中医推崇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以草本为主”。患者应该选择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和瘦肉。此外,食用少量低糖和低热量的食物,例如低糖水果和蔬菜,也是很重要的。
2. 草药治疗:中草药在中医护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常用的草药,如石菖蒲、生地、山药和黄芪,据称具有调节血糖和增强免疫系统的益处。但是,在选择草药治疗之前,患者应该咨询中医专家以获得正确的用药建议。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气血循环和体内能量平衡的传统中医疗法。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针灸可以帮助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血糖水平和减轻疼痛等症状。然而,针灸治疗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医师来进行。
4.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一种非常适合患有糖尿病的人的治疗方法。将指压和推拿技术应用到关键穴位上,可以促进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此外,中医按摩还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等情绪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目录:
1. 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
1.1 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1.2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2. 中医护理消渴病的方法
2.1 调整饮食结构
2.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3 运动锻炼的重要性
3. 中医药物治疗消渴病
3.1 中药疗法
3.2 食疗调理
4.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
消渴病,是由于肾阴亏虚、肝风内动、气阴两虚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消渴病是由于肾气不足、阴液耗尽,导致人体内津液耗损,阴虚阳亢,引起口渴多饮、消瘦、大便稀薄等症状。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中医护理在治疗消渴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中医护理可以调理肾脏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消渴病的方法
调整饮食结构是中医护理消渴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议患者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另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中医护理的关键。规律作息有助于调理肾脏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消渴病的康复也很有帮助。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缓解症状。
中医药物治疗消渴病
中药疗法在治疗消渴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开具具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方剂,用于调理患者的身体。
此外,食疗调理也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常用方法。患者可以根据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理,通过食疗来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患者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注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稳定,避免受凉等。同时,定期复诊,坚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量增多
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消渴(糖尿病、尿崩症)
护理评估
1.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燥热伤肺证(伤消),胃燥津伤证(中消),肾阴亏虚证(下消),阴阳两虚证、
阴虚阳浮证。
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尿痛的变化。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舌脉、皮肤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
处理。
4.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量。
2.禁食糖、烟酒、少量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果蔬菜食物。
五、情志护理
增强与慢性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六、临证护理
1.上消,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2.中消,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服通便药。
3.下消,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2.避免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
3.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4.讲解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理发、修剪指甲、内衣、鞋袜要柔然宽松;趾端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对消渴(Ⅱ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护理方案护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7月收住的Ⅱ糖尿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86例。常规组运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对Ⅱ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标签:消渴(Ⅱ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观察
消渴,其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西医学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1]。
Ⅱ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中医护理方案是运用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患者的临床不同证候而制定的护理措施,它的功能是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使诊疗护理有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014年10月我科收治消渴(Ⅱ糖尿病)患者172例,其中男96例,女76例。年龄32~65岁,病程5~20年,空腹血糖(3.59~10.8)mmol/L,餐后血糖(2.8~16.64)mmol/L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是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造成的一种并发症。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需要采取专业的中医护理方案。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1. 饮食护理
消渴病患者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适当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水平。一般来说,消渴病患者应该限制糖分和淀粉类的食物的摄入量。饮食应以蔬菜和粗粮为主,少量的水果和蛋白质。饮食还应该分几次进食,每次进食量适中,以降低血糖峰值。
此外,食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低糖饮食、黄芪糖浆等。黄芪糖浆是利用黄芪、山药、橘皮等多种草药材料热煮而成,具有清热解渴、益气养阴、降低血糖和血脂等作用,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元素和营养,从而达到改善患者体质、增强代谢功能的目的。
2. 合理锻炼
合理的锻炼有助于消渴病的改善和治疗。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境,降低患者的身心负担。
对于消渴病患者而言,轻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应该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3.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医的理论,消渴病多因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所致。中药的治疗目的就是调整患者的体质,恢复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常用的中药方包括金银花煎剂、黄芪糖浆、苦瓜薏米汤等。金银花煎剂是用金银花、野菊花、甘草等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降低血糖等作用。苦瓜薏米汤也是非常常用的中药方,其中苦瓜有减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薏米是一种优秀的抑制血糖的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