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灾害及特点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情景导入先思考———————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2016年6月9日证实,“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一架战机当天完成飞行表演任务返回驻地途中坠毁,一名飞行员丧生,另一名飞行员生死不明,尚在搜寻中。
战机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
有分析称,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发动机故障。
思考探究:此次飞行事故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提示:不属于。
因为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不具备自然属性。
——————基础知识要记牢———————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2)洪涝灾害:①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②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5.海洋灾害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附近发生的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
6.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由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自然灾害三要素二、自然灾害的双重性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自然灾害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发生超越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而危害到人类社会。
例如,降水很少、雨量适中、连续大雨,都是正常的天气现象,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只适于“雨量适中”的情形;降水很少则会出现旱灾,连续性大雨则会发生洪灾。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基础课)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基础课)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其分类情况。
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概念、特点和危害。
3、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二、学案导学:(一)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灾害指由变化引起的,并对和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学生完成“探索”活动中的“思考”题,判断列举出来的自然现象中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3、自然灾害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你知道哪些自然灾害?能不能进行简单的分类?5、各组总结四种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特点和危害。
(二)自学“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举例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影响。
(三)小组合作完成“自然灾害的特点”部分的学习,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其特点。
小结: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和强度、减灾能力。
三、达标训练:1、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雷电击毁建筑物B、水俣病C、大风吹折树木D、火山喷发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
据此回答2-5题。
2、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A、气象灾害B水文灾害C生物灾害D地质灾害3、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损失D环境受到污染4、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5、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下列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大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小C灾害强度越小,灾情越大D抗灾水平越高,灾情越大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回答6-7题6、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7、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读台湾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灾害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具准备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
[讲授新课]一、自然灾害(板书)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转承]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学生活动]:回答[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提问]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点拨]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自然灾害的特点3.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4.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5.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原因和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3. 采用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5. 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预防自然灾害的方法。
6. 情景模拟:模拟自然灾害发生的情景,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自我保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自然灾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灾害遗址或博物馆,加深对自然灾害历史的了解。
3. 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自然灾害案例资料库。
2. 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的宣传资料。
3. 自然灾害应急演练道具和设备。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3. 第三课时:讨论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小学四年级地理自然灾害教案教案:小学四年级地理自然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意识的培养。
2. 学生对于不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段自然灾害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兴趣和关注,导入本节课的话题。
2. 概念讲解与分类(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自然灾害分类的图表,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
3. 分组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灾害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自然灾害的特点、产生原因、防范措施等方面。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4.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对所选择的自然灾害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想法。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扩大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和认识。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于每个自然灾害类型进行一个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加深对于自然灾害的理解。
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6. 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观察等方式,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的小组探究和展示,以及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的回答,来评价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理解和了解程度。
同时,观察和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主动性。
八、板书设计- 自然灾害定义与分类- 常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意识九、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小组探究和展示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湘教版选修51.1 自然灾祸的概念与特点情形导入温家宝掌管召开沙尘暴防治任务专家座谈会新华社北京2021年6月13日电 :6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掌管召开沙尘暴防治任务专家座谈会。
他强调,防沙治沙是一项临时艰难的历史义务,要以迷信开展观为指点,遵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机制,坚持实行综合防治、迷信防治和依法防治,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防沙治沙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可继续开展。
温家宝指出,沙尘暴的成因极端复杂,防沙治沙必需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
要突出抓好土地沙化预防和管理任务,片面落实防沙治沙规划,实行人工管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树立和稳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平安体系。
要严厉维护沙区植被,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维护区,合理应用水资源。
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管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树立工程,并依据实践状况空虚树立内容,确保工程树立进度和质量。
思索:在防沙治沙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提示:看上文内容。
【板书】一、自然灾祸的概念【教员解说】 1.灾祸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富与生活条件的现象和进程,它包括自然灾祸和人为灾祸两类。
自然灾祸(Natural disaster)是灾祸的一种主要方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富与生活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进程。
【过渡】如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祸。
那么是不是只需是自然界发作的一切异常变化都是自然灾祸呢?[提问]哪位同窗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祸?[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假设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能够出现冷冻,形成农作物增产,发作自然灾祸。
2.自然变异现象发生的基本缘由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3.自然灾祸的属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板书】二、自然灾祸的特点【教员解说】自然灾祸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如今六个方面。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情景导入先思考———————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2016年6月9日证实,“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一架战机当天完成飞行表演任务返回驻地途中坠毁,一名飞行员丧生,另一名飞行员生死不明,尚在搜寻中。
战机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
有分析称,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发动机故障。
思考探究:此次飞行事故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提示:不属于。
因为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不具备自然属性。
——————基础知识要记牢———————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2)洪涝灾害:①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②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5.海洋灾害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附近发生的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
6.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由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自然灾害三要素二、自然灾害的双重性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自然灾害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发生超越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而危害到人类社会。
例如,降水很少、雨量适中、连续大雨,都是正常的天气现象,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只适于“雨量适中”的情形;降水很少则会出现旱灾,连续性大雨则会发生洪灾。
自然灾害防治教案介绍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身的自然力量引起的一系列突发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们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及其特征- 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研究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培养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特征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的分类: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2. 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特征和造成原因- 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破坏- 洪水:水文循环造成的过量水源- 台风:气象系统引起的大风风暴第二部分: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1. 生命安全与伤亡统计-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典型灾害事件的伤亡统计2. 经济和社会影响- 自然灾害对经济的破坏力度- 灾后重建和社会稳定问题第三部分: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1. 预测和预警系统- 地震预测和地震监测系统- 水文和气象监测系统2. 防治措施- 土木工程建筑物的防灾设计- 灭火和避难设施的设置第四部分: 应急处理和自救互救1. 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 灾害事前、事中、事后的预案制定与应用- 消防和救援的基本技能培训2. 自救互救和灾后重建- 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策略- 灾后重建与社区自救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和实例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个人项目报告等形式。
这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指导。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属性,学会判断自然灾害。
2.知道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①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自然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③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具有④自然属性和⑤社会属性。
思维活动1.地球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都是自然灾害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只有当地球各圈层中物质运动的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称为自然灾害。
例如在华北地区冬季冷空气不断南下是正常的现象,但当其使经过地区的气温在24小时内降幅达到一定指标,并对人、畜、农作物造成损害时,就是自然灾害。
因此,地球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并不都是自然灾害。
2.致灾因子都是纯粹的自然作用,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简称致灾因子,致灾因子既有纯自然作用的,也有人类活动诱发自然作用的。
如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的;人类活动诱发如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陡坡开荒和滥砍乱伐引起的滑坡、泥石流,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等。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广泛性和区域性(1)⑥分布范围很广。
(2)⑦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⑧不确定性。
3.一定的⑨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⑩灾害过程及⑪损害结果具有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⑫区域之间、灾害之间。
5.危害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⑬可减轻性。
思维活动3.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害?答案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形多山地,频繁的地震使山石破碎,再加上日本降水较多,因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
4.日本火山、地震频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答案日本多火山、地震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地域性、频繁性、不可避免性。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自然灾害的图片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你们听说过哪些自然灾害?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事件。
2. 介绍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特点(15分钟)1. 讲解自然灾害的特点: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广泛性、复杂性、持续性等。
2. 通过图片和案例展示自然灾害的特点。
四、自然灾害的影响(10分钟)1. 讲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稳定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灾害防范和应对(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总结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公众灾害防范意识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六、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10分钟)1. 介绍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
2. 讲解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3. 探讨如何通过预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七、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0分钟)1. 阐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方法。
2. 讨论如何通过风险管理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
3. 介绍风险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气象、地质、生物等)造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等方面的严重损害。
2. 自然灾害的分类:按照成因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3. 自然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季节性、区域性、连续性等。
4. 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实际影响。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自然灾害案例分析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提出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3. 思考如何提高自身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灾害模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地震、洪水等灾害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观看纪录片:播放关于自然灾害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震遗址、洪水治理工程等地,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灾害模拟体验器材:如地震模拟器、洪水模拟设备等。
2. 纪录片:收集关于自然灾害的纪录片素材。
3. 实地考察:联系相关单位,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灾害模拟体验活动中,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在观看纪录片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到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
2. 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包括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和持续性。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概念2. 自然灾害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持续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防范自然灾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
2. 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详细阐述自然灾害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
3. 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讲解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分析案例中自然灾害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防范自然灾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灾害的资料,加深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2. 分析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如气象灾害中的洪水、干旱、台风等;地质灾害中的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生物灾害中的蝗虫、红火蚁、植物病虫害等。
七、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2.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所在地区设计一份自然灾害防范预案。
八、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的培养。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2. 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3. 自然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广泛性、严重性、复杂性。
4. 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稳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灾害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危害。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并思考如何防范。
六、自然灾害的预警与应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和预警系统。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2. 教学内容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含义。
预警系统的组成和运作。
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措施:疏散、避难、救援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识别和理解。
预警系统的运作机制。
应对措施的执行和应用。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预警信号的种类和含义,预警系统的组成和运作。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然灾害预警和应对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应对方法。
模拟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应对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气象、地质、生物等)突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的灾害事件。
2. 自然灾害的分类:按照成因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其中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暴雨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3. 自然灾害的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持续性、反复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难点:自然灾害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灾害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如汶川地震、南方洪水等。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并提出具体措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测试,检验学生对自然灾害概念、分类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自然灾害相关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直观性。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自然灾害案例和新闻报道,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4. 教具:准备自然灾害地图、图片等教具,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2、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3、通过图表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图片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不同特点【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时安排】 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授)创设情境,课间播放《创造奇迹》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课间的视频为抗震救灾歌曲《创造奇迹》,图像让我们触目惊心、悲痛万分,因为它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生产和生活。
灾害是人类的影子,与人类同存共在。
那么人类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关注自然灾害,研究自然灾害!本节课我们学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导入新课:请大家观看视频《自然灾害》通过这段视频我们知道灾害有很多种,那么何为灾害,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走进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第二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师生互动,探索新知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活动一 根据视频材料和预习情况判断该组图片中那一幅表示灾害,并简述灾害的概念(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感受)学生回答: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由图片可见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标要求列举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1.通过一些自然灾害类型列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然灾害。
2.能区分某一灾害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了解自然灾害分类。
4.结合实例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与人类社会造成影响。
5.教师举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灾害特点。
●新课导入建议用近期出现自然灾害事件,如“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其后连续发生5.7级地震与3500余次中强余震,造成近9万间房屋倒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据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自然灾害概念、形成条件及其分类情况。
2.了解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概念、特点与危害。
3.了解自然灾害特点与影响。
自然灾害特点与危害。
(重难点)自然灾害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1)诱因:自然界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客体:遭到损害人、财产、资源等。
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灾害。
(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气象灾害①概念: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态环境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②特点:具有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危害重特点。
③类型:热带气旋、干旱、寒潮与暴风雪等。
(2)洪涝灾害①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灾害。
②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灾害。
③特点:危害面广、损失重。
5.海洋灾害: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附近发生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
6.生物灾害(农业灾害与林业灾害):有害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灾害。
1.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2012年9月13日中午喷发,火山灰升至3公里高度,迫使上万人疏散,学校关闭,局部航线取消。
此次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提示】属于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2)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观察和分析自然灾害的现象;(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总结自然灾害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及特点。
2.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三、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资料;2. 教学PPT;3. 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自然灾害图片,如地震、洪水、台风等;(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灾害?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自然灾害的成因;(2)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如突发性、破坏性、周期性等;(3)举例说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防范自然灾害?(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拓展1. 举例介绍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等;2. 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原因;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
七、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南方洪水等;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应对措施;3. 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
八、防范措施1. 讲解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及应对方法;2. 引导学生了解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3. 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