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CRIC克而瑞咨询 专题篇 养老地产模式专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30
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一、引言养老地产是指以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如老年公寓、养老社区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趋势,养老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然而,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促进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状分析1. 养老地产物业管理的多元化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涉及到安全、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多方面工作。
目前,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方式多样化。
有些养老地产采用自建物业管理团队来承担管理工作,有些则选择委托第三方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还有一些养老地产采用混合模式,自建团队与第三方物业公司共同管理。
这些多元管理模式带来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差异。
2. 养老地产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服务水平不稳定由于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养老地产的服务水平存在不稳定性。
一些养老地产由于管理团队能力不足或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导致居民投诉频发,居住体验下降。
(2)管理成本高企由于养老地产的特殊性,其对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物业设施和装备。
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成本高企,加剧了开发商的负担。
(3)管理监管不完善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相关管理和法律法规相对欠缺。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约束措施,使得管理存在漏洞和问题。
三、问题分析1. 人员短缺与培训不足由于养老地产物业管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人员短缺的问题。
缺乏规范的培训机制,导致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够,无法适应养老地产物业管理的需求。
2.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养老地产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养老地产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降低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3. 安全管理薄弱养老地产物业管理涉及到居住人员的安全保障,如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
然而,目前一些养老地产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威胁。
养老社区研究2011.5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专题篇:养老社区研究来源:CRIC内部《2011 CRIC 乌镇项目成果文件》标签:长三角/养老社区目录1.老龄化趋势解析2.国内老年住宅供需分析3.老年公寓产品设计建议早在2002年,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8个已进入“老年型”。
目前,世界每8个人口中有1个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中有1老年人,到2150年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在1950-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2.38个百分点。
——摘自《2002年世界人口老龄化动态》2006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占到世界老年人口的1/5。
中国老龄化发展迅速。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
——摘自《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1.311.732.453.554.094.3810.34%13%17%23.30%26.52%28.76%12345200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0%10%20%30%40%50%中国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亿人23610205101520251950年1970年2000年2020年2050年老年人口数世界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亿人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呈现老龄人口多、增长速度快的特点,老年社区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上海人口结构和房产财富积聚效应,为养老型的异地地产需求创造了市场增长的契机上海老龄人口比例增长趋势13301340135013601370138013902005年2006年2007年18.50%19.00%19.50%20.00%20.50%21.00%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上海老龄人口以年均0.7%的比例增长,每年净增老龄人口达到10万人;上海有近7成的城镇居民家庭有自己的房产,有近21.7%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两套以上的房屋。
022Urban China Vol.49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的转变From passive to active to enjoy the old pension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有意无意的误导和推动下,公众印象中似乎老年公寓大有代表未来养老地产发展的趋势。
实际情况是,候鸟型养老的确成为当前一种潮流,同时滋生了以养老为卖点地产开发项目,特别在南中国沿海旅游城市表现集中,如三亚、厦门。
但这种印象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
从国际经验来看,老年人口中居住在养老机构的比重一般会维持在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口总数的5-7%左右,从心理、社会、市场等层面来讲,多数人仍选择居家养老,然而这并不是说养老地产就没有市场。
与此相反,待我国进入老年人口高峰时,老年人的主要构成群体是目前40-60岁间正在掌握社会主导权并历经社会发展洗礼的群体。
届时他们在对待老年生活的态度上将出现质的变化,表现为从传统的受经济条件限制而被动养老,转变为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主动享受养老生活的过程。
老年人在自己身体依然较为健康的时候,因家庭关系的琐碎因此并不一定希望与子女同处一套居室,而更希望借助退休时间享受生活、完成人生理想、体现自身价值。
这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延长,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理念的革新,这一趋势在上海的部分调查中已有所显现。
这一群体将成为撬动养老地产的原始客户群,也成为养老地产发展的诉求标杆。
我国于上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
受建国后3次人口生育高峰递推影响,本世纪头20年老龄化快速发展。
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
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进入老龄化高潮①。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地产业发展滞后,尚处起步探索阶段,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以求突破。
中国养老地产如何魅力重生:养老地产发展模式探索The Ecological Regeneration of Community Water文/崔国 [城道研究中心]从地产商到服务商的蝶变From real estate to the service provider's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了相当数量的养老地产项目,但至今在总结国内养老地产经验时,仍然无法列举出比较成功的项目,从开发历史的角度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现有的养老地产开发主要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不可避免的会被认为是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冷淡期采取的换汤不换药的把戏,然而即使开发商真心有意转战养老地产行业,也会明显的延续传统地产开发的思维方式,即以一个地产开发商的角度审视整个养老地产项目。
关于养老地产需求市场一点探索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之处,我国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供需矛盾突出、服务功能单一;政府投入不足,城乡差距明显等有待加强,并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完善养老模式,发展养老地产。
1、养老地产需求市场现状根据现代营销学的理论,市场需求取决于三大要素:一是具有某种需要的人,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形成市场的前提条件,也是某种产业形成的前提交键;二是为了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力水平,购买力是形成养老地产需求市场的必要条件;三是购买欲,人们需要对某种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才成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市场。
养老地产的市场需求可以表示为:养老地产市场需求=老年人口+购买欲+购买力。
决定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老年人口处于家庭周期的空巢期,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家庭负担已经明显减轻,且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过去的长期积累、离退休金、子女或亲属的赞助及社会保险和救济等,老年人的这些收入和积蓄基本上可用于自我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老年人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将得到保证。
我国老年人思想观念上开始转变,将传统的观念抛弃,转而花钱为自己消费、为自己娱乐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子女成人独立后,经济上的负担有所减轻,老年人随时寻找机会弥补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消费欲望。
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升、老人消费能力增加、家庭观念改变、老人对生活质量要求提升等等,这些是远景设计研究院相关养老项目时发现的利好养老地产的因素,足见我国养老地产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拓。
2、养老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养老地产带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质,因此政府的扶持政策对养老地产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