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名解填空期末考试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6.52 KB
- 文档页数:9
医学生期末内科总结一、内科学概述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是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内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常见、多发疾病进行防治。
内科疾病占据了医院门诊病人的大部分,因此对内科学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二、内科常见疾病分类及概述1.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肺炎、哮喘等。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等。
2.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了心血管系统,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心悸、血压升高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了消化系统,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4.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炎、尿毒症等。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了泌尿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5.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梗死、脑瘤、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主要影响了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肢体无力等。
三、内科学临床技能1.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可以初步了解病情。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检查病人的外观、皮肤、巩膜、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病情信息,辅助诊断。
3. 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片、超声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病情信息。
4. 诊断与鉴别诊断:通过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5. 治疗与预防: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进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复发。
四、内科常见疾病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1.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冬春季节,病情轻重不一。
治疗原则为控制病情、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注意个体化治疗。
2. 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情严重性不一。
治疗原则为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并注意定期复查。
内科期末知识点总结一、心血管系统1. 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机械性或功能性障碍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
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栓塞造成的心肌缺血坏死。
3.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4. 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引起的一种短暂性胸痛。
5.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的异常变化。
6.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出量降低,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及器官功能不全的一组综合征。
二、呼吸系统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 是一类主要由烟雾、化学制剂、空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引起的气道和肺泡破坏性疾病。
2.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3.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部病变为主。
三、消化系统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的破损,以胃窦和胃角为好发部位。
2. 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3. 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
四、内分泌系统1. 糖尿病: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2.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等。
3.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由于骨组织失衡,骨质减少,骨折率增加等引起的疾病。
五、肾脏疾病1. 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指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伴有炎症反应、肾小管功能损害等。
2. 泌尿系结石: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男性。
六、血液系统1. 贫血: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减少或红细胞质量下降所致的全身性症候群。
2. 血栓性疾病:包括血栓、栓子、肺栓塞等。
3. 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七、风湿免疫病1.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慢性关节炎,以多关节对称性炎症为主。
名解CAP的定义、病原体: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HAP的定义、病原体:是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病原体有:无感染高危因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等。
有感染高危因素:金葡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白杆菌、白色念珠菌、不动杆菌属等结核结节:淋巴,上皮样,郎汉斯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组成。
直径约为0.1mm。
COPD:是指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为特征,可防可治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主要是烟草的异常炎症有关。
主要累及肺部,但也致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FEV1%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是评价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反复发作导致气道结构重构或重塑。
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性呼吸衰竭,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
如严重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
Ⅱ型呼吸衰竭: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伴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引起,如COPD.肺性脑病:慢性肺胸疾患伴呼吸功能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的综合症。
名词解释20:1.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2.药品的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排除了治疗失败、药物过量、药物滥用、不依从用药和用药差错的情况。
2.毒性反应: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
因服用剂量过大而发生的毒性作用,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2.首剂效应: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2.变态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
3.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3.拇指法则:TV1直立,尤其是新出现的或伴大的T波,是急性心肌缺血的信号,更可能是AMI的一个早期信号。
3.Wellens综合征:是以心电图T波改变为特征,伴严重的左前降支冠脉近端狭窄的临床综合征。
的特点:心绞痛发作时:胸前导联(以V2~3导联为主) T波倒置;心绞痛缓解后: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以后逐渐转为直立,动态演变过程,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无病理性Q波;无R波缺失;ST段无明显变化;心肌损伤标记物正常或轻度升高3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3心室重塑:心肌细胞,非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在基因表达改变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变化,使心脏的结构、代谢和功能都经历了一个模式改建的过程,称为心室重塑。
3.触发活动,指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普肯耶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呼吸系统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
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即长期家庭氧疗。
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目的是使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呼吸系统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0.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COPD发病机制①炎症机制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③氧化应激机制④其他机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GOLD分级COPD并发症:①慢性呼吸衰竭②自发性气胸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长期家庭氧疗(LTOT)的指征:①PaO2≤55mmHg或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②PaO255~60mm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目的是使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60mmHg和(或)使SaO2升至90%以上。
估计公式: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一般为28%~30%肺炎,pneumonia: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肺炎的分类:①按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肺炎、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炎②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肺真菌病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虫、寄生虫)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放射性、化学性、类脂性等)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的病原体感染途径:P41CAP的临床诊断依据:P4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之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标准:(三多五少一障碍)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多肺叶浸润③氮质血症(BUN≥7mmol/L)④氧合指数(PaO2/FiO2≤250)⑤白细胞减少( <4×109/L)⑥血小板减少( <100×109/L)⑦低体温(<36℃)⑧低血压,需要强力的液体复苏⑨意识障碍/定向障碍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肺炎可停用抗生素标准:P45简述发热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48~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耐药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③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⑤药物热结核病分类标准:(1)原发型肺结核(2)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急性、亚急性、慢性)(3)继发型肺结核①浸润性肺结核②空洞性肺结核③结核球④干酪性肺结核⑤纤维空洞性(4)结核性胸膜炎(5)其他肺外结核,如骨关节结核、肾结核、肠结核(6)菌阴肺结核结核化学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结核标准化学治疗方案:1、初治活动性肺结核(1)每日用药方案:(简写2HRZE/4HR)①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顿服,2个月。
《内科学》名解总结(注:此名解皆为历年考试名解,由于预防专业和临床专业所修的学分不同,导致考试范围、考试重点都有些区别。
总结基于第八版《内科学》,只供参考,不要押题。
另外感谢提供资料以及参与总结的人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P21):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P133):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3.气道高反应性(AHR): 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如变应原、理化因素、运动、药物等呈现的高度敏感状态,表现为患者接触这些刺激因子时气道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4.持续哮喘(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持续状态指的是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哮喘持续状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哮喘类型,而是它的病生理改变较严重,如果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或治疗措施不适当常有死亡的危险。
死于哮喘的尸检资料表明,最显著的异常是肺的过度膨胀,此乃由于弥漫的气道阻塞引起空气滞留所致。
5.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6.肺脓肿(lung abscess):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胸部X线显示一个或多发的含气液平的空洞,如多个直径小于2cm的空洞则称为坏死性肺炎。
7.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指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8.肺性脑病 :CO2潴留可引起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等表现,这种由缺氧和CO2潴留所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症样群称为肺性脑病,又称CO2麻醉。
内科这门学科期末总结内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
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内科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本期末总结将围绕内科学习的重点进行介绍,包括常见疾病、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将关注常见疾病。
内科包含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这些系统中的常见疾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例如,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我们学习了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对于呼吸系统,我们学习了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消化系统,我们学习了胃溃疡、胆石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这些常见疾病是内科学习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疾病的诊治方法对于未来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诊断方法是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医生需要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是内科医生观察和询问患者病情的过程。
我们学习了如何准确地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程、疼痛特点、伴随症状等。
在体格检查方面,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体征的观察和判断,比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腹部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是内科医生用于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并了解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通过掌握这些诊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最后,治疗原则是内科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内科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例如,在心脏病的治疗中,我们学习了合理用药、改善生活方式、手术治疗等方法。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我们学习了用药控制胃酸分泌、改善饮食习惯、手术治疗等方法。
这些治疗原则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而制定的,只有在掌握了疾病的基本知识后才能正确应用。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内科学习的重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内科期末大题总结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积累,内科考试结束了,回想起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考试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学期的内科学习进行一个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学习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我觉得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取得了一些进步。
首先是对内科学科的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努力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练习,我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是对一些重要疾病的了解更加深入。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学习了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拓宽了我的医学知识面。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对一些疑难病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有些病例的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对我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这要求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对这些疾病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
其次是对一些较细节的知识点记忆不够牢固。
内科学科是一个细节非常多的学科,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细节的掌握还欠缺。
这让我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注重知识的整理和总结,提高对细节知识的记忆能力。
另外,我还有时候存在一定的马虎现象,比如看病历、听诊、实验操作等环节中,有时候不够仔细,容易出现疏忽和失误。
这需要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更加细心和耐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鉴于这个学期学习的情况,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内科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所以,我要注重对内科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是要多做思考和问题解答。
通过对经典病例的思考和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我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另外,我还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西医内科考试重点总结西医内科学一、名词解释: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一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主要累计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指慢性肺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室衰竭的心脏病。
3.肺性脑病:指慢性肺、胸疾病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为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4.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
临床常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
5.肺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充血,水肿和渗出性炎症,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6.失代偿性呼吸衰竭:若在呼吸衰竭发病过程中并发呼吸道急性感染或由于其他原因,加重呼吸功能损害,代偿丧失,则称失代偿性呼吸衰竭。
7.心力衰竭:多种原因引发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8.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
9.高血压危象: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以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伴有症状或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
10.心绞痛: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所致,出现以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12.消化性溃疡:形成与胃酸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损伤超过肌层,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
13.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
14.球后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远端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
1.肺气肿时,胸廓形态呈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音。
2.肺炎球菌性肺炎典型的痰液改变为铁锈色3.肺气肿病人家庭氧疗的时间是每天持续吸氧15 小时4.吸入性肺脓肿病原菌多为厌氧菌.5诊断呼吸衰竭的客观指标是PaO2<60mmHg和PaCO2> 50mmHg。
6.呼吸衰竭II型是指Pa02<60mmHg, PaCO2 > 50mmHg7.呼吸衰竭II型吸氧的方法应给予低浓度(1L-2L/min)低流量(25%-29%)持续吸氧。
8.闭式胸腔引流时必须将引流瓶(袋)置于病人胸部以下,严防引流液倒流。
9.确诊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是痰查结核菌阳性。
.10.肺结核早期诊断及分型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1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常见的感染细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12.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活动后心跳气短有关的护理诊断是心输出量减少。
13.左心功能不全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14.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常见于肠道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
1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1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心浊音界呈靴型。
17.典型心绞痛胸痛的时间一般持续3-5min18.类风湿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晨僵。
19.左心衰竭的表现主要与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有关,右心衰竭的表现主要与体循环静脉淤血有关。
20.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是利多卡因。
21.心绞痛的性质主要临床表现是发作性胸痛。
压闷样(或压榨样)22.二尖瓣关闭不全最重要的体征是收缩期吹风样高调杂音。
二尖瓣狭窄最重要的体征是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关闭不全最重要的体征是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中度反流乐音性杂音,重度反流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狭窄重要的体征是收缩期粗糙而响亮的喷射性杂音。
23.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为颊部蝶形红斑24.常有夜间痛的消化性溃疡是十二指肠溃疡。
25.腹腔内空腔器官梗阻时疼痛的性质呈隐痛或钝痛。
内科考试总结—名解及问答第一部分呼吸系统第一章:肺炎名词解释:肺炎(pneumonia):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
过敏及药物所致。
大叶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乃至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性改变。
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小叶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及体质孱弱的患者。
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卡氏肺囊虫引起,累及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性水肿。
呼吸道症状轻,异常体征少,X线表现为肺下部不规则条索状阴影。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医院外罹患感染的非实质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也称医院内肺炎,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入院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问答题:(1)肺炎中可引起肺组织坏死的病菌有哪些?答: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假单胞绿脓杆菌(2)肺炎的诊断标准?答:①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出现浓痰②发热③肺部实变体征及湿性啰音④WBC>10x109/L 或<4x109/L,伴或不伴有核左移。
⑤X 线胸片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改变。
般或不伴有胸腔积液⑥排除其他相似疾病(3)重症肺炎的的判定?答:①意识障碍②呼吸大于30次/分③PaCO 2<60mmHg 、PaO 2/ FiO 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血压<90/60mm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四十八小时病变扩大大于50%⑥少尿:尿量<20ml/h ,或<80ml/4h ,或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内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结随着第一学期的结束,内科课程的期末考试也即将进行,这是一个对我们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检验的时刻。
回顾这一学期,我们通过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内科知识。
接下来,我将结合学习经历和考试复习情况,对第一学期的内科课程进行总结,分析优缺点,为下一学期的学习做出指导性的调整。
第一学期的内科课程主要包括了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学、消化内科学、呼吸内科学、肾内科学、内分泌学等内容。
课程丰富而广泛,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1. 解剖生理学的扎实基础:内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在学习内科知识之前,我花了一些时间系统复习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知识。
这样,对于内科病理的理解和记忆都会更加深刻和准确。
2. 病例学习的重要性:在内科学习中,病例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分析真实病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理生理过程,熟悉诊疗思路和方法,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因此,我积极参加临床查房、病例讨论和实际病例演练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整合课程知识:内科学科内容庞杂,但各个部分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
因此,了解和理解不同部分的联系和整合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主动寻求不同内容的关联点,努力抓住共同特征和规律,帮助自己更好地整合所学知识。
在期末考试的备考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复习方法:1. 制定复习计划:我提前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分配和安排。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学习进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和掌握。
2. 频繁复习和巩固:为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我采用了频繁复习和巩固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复习,让知识变得熟悉和深入,提高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力。
3. 做题巩固知识点: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我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慢性支气管炎:每年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与暴露于有害气体或颗粒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kind of common、can be prevented and treated disease,with the feature of persistent respiratory symptom and limited airflow,it always relate with abnormal airway and alveolar abnormalities caused by significant exposure to harmful particles or gases。
Continuous airflow limitation means FEV1/FVC<70%after inhaling bronchodilator。
COPD的肺功能评估(GOLD分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再依据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50;30)分为轻/中/重/极重度COPD的症状评估(mMRC问卷)0级剧烈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1级平地快步走或爬缓坡后出现呼吸困难2级因呼吸困难走得比同龄人慢或需要停下来休息3级走100米出现呼吸困难4级因呼吸困难不能离开家或穿衣服出现呼吸困难COPD急性加重风险评估低风险:上一年发生急性加重<=1次高风险:上一年发生急性加重>=2次或因急性加重而住院>=1次COPD综合评估A组低风险,mMRC0~1级B组低风险,mMRC2~4级C组高风险,mMRC0~1级D组高风险,mMRC2~4级COPD并发症慢性呼衰;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治疗慢性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患者教育吸氧/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beta激动剂;抗胆碱;茶碱)支气管扩张剂/pǝ'sɪst(ǝ)nt//rɪ'spɪrǝt(ǝ)rɪ//æl'vɪǝlǝ//'pɑrtɪkl/COPD症状(1)慢性咳嗽(2)咳痰(3)⽓短或呼吸困难(4)喘息和胸闷祛痰药物(盐酸氨溴素)抗生素长期家庭氧疗其他(酸碱电解质;祛痰;并发症和并存疾病)康复治疗其他治疗(罗福斯特;大环内酯)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沉默肺(silent lung):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哮喘诊断标准:哮喘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夜间发作或加重)体征(广泛哮鸣音)+肺功能(支气管激发20;支气管舒张12;PEF 日10/周20变异率)+排除其他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咳嗽为唯一症状+肺功能+排除其他哮喘分级:轻度活动时有轻微症状雾化吸入SABA中度稍活动有明显哮喘症状,可有循环系统症状雾化吸入SABA,可联合吸入SAMA 和ICS,也可静注茶碱重度安静有明显哮喘症状,有循环系统症状雾化吸入SABA,联合吸入SAMA 和ICS,静注茶碱,及早静注激素极重度快死了支扩治疗:治疗原发病抗感染治疗改善气流受限清除气道分泌物(体位祛痰;药物-乙酰半胱氨酸)免疫调节剂咯血的治疗(轻度口服卡巴克络等,重度静脉注射AVP 或介入治疗)外科治疗CAP: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也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HAP: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也不处于病原体感染的潜伏期,且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新发生的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refers to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does exist,nor in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infection,and 48hours after admission,by bacteria fungi,mycoplasma,virus and parasite pathogen caused by various types of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 parenchyma.铜绿假单胞菌的⾼危因素:(1)近期住院(2)每年4次以上或近3个⽉内应⽤抗⽣素(3)重度⽓流阻塞(FEV1<30%预计值)(4)最近两周每⽇⼜服泼尼松<10mg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或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type of lung infection that occurs in people who are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reathing machines at least for48hours or tracheal extubation within48hours in hospitals.CAP诊断标准社区发病肺炎相关临床表现: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
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2、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4、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通常急骤起病,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
X线胸片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其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5、严重性呼吸综合征: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特殊肺炎。
6、Koch现象:将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到未感染的豚鼠,10~14d 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形成深的溃疡,不愈合,最后因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全身而死亡,而对3~6周前已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动物,给予同等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2~3d 后局部出现红肿,形成浅表溃烂,继之较快愈合,无淋巴结肿大,无播散和死亡。
这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初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
7、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8、继发性肺结核:分为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复发。
前者是原发性肺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肺结核9、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10、继发性肺脓肿:某些细菌性肺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等,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
11、慢性肺脓肿:如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彻底,或支气管引流不畅,导致大量坏死组织残留脓腔,炎症迁延3个月以上者。
12、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
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肺结核、肺脓肿、心脏病等)13、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可以预防和治疗。
14、肺气肿: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5、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16、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患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7、重症哮喘:指哮喘严重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继续恶化或伴严重并发症者,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中的重度和危重。
18、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可由许多心、肺和肺血管疾病引起。
目前以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 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运动时的mPAP>30mmHg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19、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所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
2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21、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性震颤等。
发生原因: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酸中毒。
22、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肺癌称为~,约占3/4,以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多见。
23、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为~。
约占1/4,以腺癌较为多见。
24、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被附近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起。
表现为头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肿、颈部肿胀、颈静脉扩张,患者常主诉领口进行性变紧。
25、Horre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为肺上沟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和胸壁无汗或少汗。
26、类癌综合征:典型特征是皮肤、心血管、胃肠道和呼吸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面部,上肢躯干的潮红或水肿,胃肠蠕动增强,腹泻,心动过速,喘息,瘙痒和感觉异常。
与肿瘤释放不同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27、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28、I型呼衰:即缺氧性呼衰,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
29、II型呼衰:即高碳酸性呼衰,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30、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气管、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31、心室重塑:在心腔扩大、心室肥厚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变化,也就是心室重塑过程。
32、顽固性心衰:又称为难治性心衰,是指经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
33、急性心衰: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
34、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倒置。
PR间期0.12~0.20s。
35、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率的的频率低于60次/分,常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3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心律失常。
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患者同时有房室传导功能障碍。
37、房性期前收缩: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外心房的任何部位。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并可能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38、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发生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39、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向前和逆向传导,分别产生提前发生的QRS波与逆行P波。
逆行P波可位于QRS 波之前、之中或之后。
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形态可有变化。
4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律的快速心律。
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和心房。
41、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
心电图的预激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体。
发生预计的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
42、室内传导阻滞:又称室内阻滞,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系统由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组成,其病变可波及单支、双支或三支。
右束支阻滞较为常见。
43、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44、胰岛素抵抗:是指必须以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减退。
45、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机症状。
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及相应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46、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部或全身抽搐。
47、顽固性高血压:约10%高血压患者,尽管使用了三种以上合适剂量降压药联合治疗,血压仍未能达到目标水平,称为~48、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
49、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差别主要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
包括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
50、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临川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51、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
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
52、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瓣叶纤维化、僵硬、钙化和挛缩畸形,因而瓣口狭窄,大多伴有关闭不全和二尖瓣损害,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
53、Graham Steell杂音:二尖瓣狭窄,当肺动脉扩张引起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
54、Austin-Flint杂音:见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心尖区舒张中期杂音。
55、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及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56、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伴有心律失常。
57、心肌炎:是指心肌本身的炎症改变,有局灶性或弥漫性,也可分为畸形、亚急性或慢性,总的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58、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59、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60、肥厚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