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3.1酶和ATP
- 格式:ppt
- 大小:5.79 MB
- 文档页数:71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3-1 酶和ATP 【考情分析】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核心素养分析】1.生命观念: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科学思维:根据实验总结酶的化学本质与特性3.科学探究:探究温度、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4.社会责任: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点知识梳理】一、酶的本质和作用1.酶的本质及作用2.变量分析:3.实验成功的3个关键点(1)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2)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3)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中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
4.酶本质的探索5.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二、酶作用相关图像及曲线解读1.酶高效性曲线解读(1)如图表示未加催化剂时,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中绘出加酶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条件时的变化曲线。
(2)由曲线可知: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因此,酶不能(“能”或“不能”)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2.表示酶专一性的图像和曲线解读(1)图像①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酶催化的物质。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讲酶和ATP1.如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解析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答案 B2.地沟油是废弃的动植物油脂,利用生物酶技术可以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蛋白酶B.淀粉酶C.脂肪酶D.解旋酶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脂,故最适用于题中所述过程的酶是脂肪酶。
答案 C3.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
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
答案 C4.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解析酶具有高效性是通过无机催化剂与酶相比较(即2号与3号实验)得出的。
1号和3号实验是两种酶催化一种底物,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号与4号实验对比能说明高温会降低酶的活性。
3号和5号实验的自变量是pH,说明pH会影响酶的活性。
答案 D5.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②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囊状结构到叶绿体基质③洋葱表皮细胞中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④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解析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主要的直接能源物质,而不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知识点专题12 酶和ATP一、基础知识必备1、酶的本质(1)酶的定义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的作用机理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两者的比较如图所示。
(3)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为RNA。
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酶对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一般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由低温恢复到适宜温度时,酶活性可以恢复。
3、ATP的结构和形成(1)ATP的结构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2)ATP去掉2个磷酸基团即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3二、通关秘籍1、酶(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酶可以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3)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
(5)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6)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2、几种化合物中“A”的含义的区别ATP与DNA、RNA、核苷酸的结构中都有“A”,但表示的含义不同,如图所示: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R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核苷酸中的A为腺嘌呤。
可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含有腺嘌呤。
3、生物体内与“能源”相关的物质(1)生物体的三大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作业第6讲酶与ATP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1.(2018北京大兴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但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B.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C.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D.酶不一定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 C 酶具有高效性,但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A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正确;在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发挥催化作用,C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2.如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B.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C.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D.如果C、D表示两个单糖分子,则B表示麦芽糖分子答案 C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在细胞内或外,只要条件适宜,酶都能发挥作用,A错误;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根据题图分析,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C正确;一分子麦芽糖分解,可以产生2分子葡萄糖,图中C、D不同,C、D不能代表2分子葡萄糖,D错误。
3.(2018北京昌平期末)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图中字母和箭头分别表示不同淀粉酶及其作用部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二糖B.G淀粉酶可将淀粉完全水解C.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D.淀粉酶均可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答案 D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β淀粉酶从淀粉链的外侧以两个葡萄糖为单位切割相应的化学键,其产物为二糖,故A正确;G淀粉酶从淀粉链的外侧以单个葡萄糖为单位水解淀粉,其产物应是葡萄糖,故B正确;综上可知,不同的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不同,故C正确,D错误。
题组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曲线分析4.如图为不同pH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碘液来准确测定淀粉分解的量B.pH为4和pH为8时该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pH由13调节到7,淀粉酶的活性迅速升高D.弱酸环境对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弱碱环境的影响答案 D 碘液可定性地检测淀粉存在与否,不可准确测定淀粉分解的量,A错误;由题图不能确定在pH为4和8时该淀粉酶的活性是否相同,B错误;pH达到13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再调至pH=7,酶活性也不能恢复,C错误;pH为5是弱酸环境,pH为9是弱碱环境,由1 h后淀粉的剩余量可知:弱酸环境对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弱碱环境的影响。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7讲酶和ATP[课标要求] 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实验: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通过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学习,认识酶的化学本质,并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出酶的作用,并能设计实验证明酶的作用及化学本质。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2.通过分析与综合,明确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含义,并学会设计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和温度、pH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而明确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基于对细胞生命活动实例的分析,理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并结合ATP的结构特点,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考点1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线)提示:①—f②—a③—c④—d、e⑤—b2.酶的本质和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细胞核(真核细胞)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作用场所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生理功能催化作用3.酶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如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
①无酶催化与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分别是②①。
②ca段与ba段的含义分别是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降低的活化能。
③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过程(2)变量分析二、酶的特性1.酶的催化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课题”教学设计
说明:教师通过视频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体系或技能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酶与ATP的化学本质、作用及特性;理解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相关模型分析;ATP与ADP动态转化模型分析;
3.掌握实验设计思路与实验结果分析的方法,探究酶的三大特性;
4.通过分析酶和ATP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2.学习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教学重点)
1.理解酶的本质与三大特性;
2.通过实验设计分析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分析ATP与ADP动态转化与能量的关系;
(2)学习难点(教学难点)
酶的相关实验设计及曲线分析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
和实验,才对其化学本质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回顾复习酶的本质科学史
通过科学家研究
过程,体会酶的本
质及作用.
一、概念建构1酶的作用、本质及特性
(1)科学史研究连线
(2)通过概念图概括总结酶的两类化学本质及合成场所,证明化学本质的方法
(3)酶的作用原理曲线图分析
(4)作用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2.酶促反应曲线分析:
T、pH、酶浓度、底物浓度
双因素曲线分析方法介绍
3.酶的特性探究实验设计
给出参考试剂和材料,由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组合并完成实验设计
4.ATP基本特征
5.ATP与ADP动态转化。
2021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集训——酶与ATP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D.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解析】酶是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过程,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不变,A错误;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正确;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偏低,胰蛋白酶的则偏高,C错误;酶在细胞外也能起催化作用,如唾液和淀粉在试管中的反应,D错误。
【答案】B2.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腺苷酸激酶催化1分子ATP分解伴随着2分子ADP的生成B.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C.腺苷酸激酶与维持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有关D.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解析】1个ATP分子含3个磷酸基团,1个ADP分子含2个磷酸基团,1个AMP分子含1个磷酸基团,腺苷酸激酶能催化1分子ATP脱掉1个磷酸基团,形成1分子ADP,同时脱掉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MP上,又形成1分子ADP,因此腺苷酸激酶催化1分子ATP分解时会伴随着2分子ADP的生成,A正确;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会释放能量,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B错误;腺苷酸激酶能促进ATP的水解,故腺苷酸激酶与维持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有关,C正确;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答案】B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B.ATP与D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C.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D.动植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源相同【解析】ATP分子由1分子腺嘌呤核苷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ATP与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即核糖,B 错误;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C正确;动植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源不同,动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而绿色植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D错误。
第1讲 酶和ATP [考纲展示]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1.酶的作用和本质(1)酶的本质与合成: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合成原料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主要是细胞核(真核细胞)(2)作用:具有催化作用,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不变。
(3)作用场所及条件:在细胞内、外及离开生物体都可以发挥作用,但需要相对温和的条件。
(4)来源: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
(5)催化机理: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
2.酶的特性(1)高效性①曲线分析:酶对应曲线A ,无机催化剂对应曲线B ,未加催化剂对应曲线C 。
(填字母) ②结论: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专一性①图形分析:a .写出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B ――→A E +F 。
b .图中C 、D 表示不能(填“能”或“不能”)被该酶催化的物质。
②结论: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①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②曲线分析:如图为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Ⅰ.甲、乙两图横坐标分别表示温度、pH,b点表示最适温度,e点表示最适pH。
Ⅱ.甲图中,温度由a变为b时,酶活性升高;由c变为b时,酶活性不变,原因是高温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且不可恢复。
Ⅲ.乙图中,pH由d变为e或由f变为e时,酶活性均不变,原因是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且不可恢复。
③结论:在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4)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甲乙①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②乙图: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讲酶与ATP[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细胞中的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通货”的理解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B.ATP水解形成ADP时产生的能量可转化为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C.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D.ATP和ADP可以相互迅速转化解析:“通货”的正确理解是能循环流通,ATP是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流通货币。
答案:C2.(2010·泰安模拟)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解答此题一定要看准曲线纵、横坐标的含义,横坐标是pH,纵坐标是反应物剩余量,所以,反应物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的活性越低,反之则越高。
答案:B3.(2010·杭州质检)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脂肪水解酶B.淀粉水解酶C.蛋白质水解酶D.DNA水解酶解析:本题审题是关键,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质水解酶。
答案:C4.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
以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下列有关结论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A.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解析:③和④对照说明酶有温和性,高温能使酶因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③和②对照说明酶有高效性。
因为底物只有一种,因此从该实验看不出酶有专一性。
答案:C5.(2010·徐州质检)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解析:酶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讲核心考点·全突破考点一酶的本质与特性1.关于酶的八种说法:项目正确说法错误说法产生场所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化学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蛋白质作用场所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温度影响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作用酶只起催化作用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来源生物体内合成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组成单位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只有氨基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等只有核糖体2.酶的特性:(1)高效性。
②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催化剂的种类。
(2)专一性。
①实验设计思路:或者②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不同底物或者不同种类的酶液。
【高考警示】(1)检验试剂的选择: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酶的催化作用宜选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2)实验材料的选择:①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②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本身分解也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典例】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酶应该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C.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由酶的高效性决定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解析】选D。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少数酶是RNA,不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A错误;酶应该保存在低温下,B 错误;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由酶的专一性决定,C错误;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D正确。
(1)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7 ℃,若将唾液淀粉酶置于从100 ℃逐渐降低到37 ℃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不变(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若pH从7降低到2,酶的活性下降(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第1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一、ATP的结构腺苷=腺嘌呤+核糖腺苷+磷酸=腺嘌呤+核糖+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RNA基本单位之一=AMP1、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结构式可以简写为A—P~P~P。
图中各部分名称:A代表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①代表腺苷,②代表AMP,③代表ADP,④代表ATP,⑤代表高能磷酸键。
2、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3、ATP的结构特点: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建。
①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就转化为ADP。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ATP。
②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或物质上可逆,能量上不可逆)总结: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或物质上可逆,能量上不可逆),其原因是:(1)反应条件不同:酶1是合成酶,酶2是水解酶;(2)反应场所不同:ATP的形成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而ATP的水解发生在活细胞内;(3)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不同:ATP的形成能量来自光能或化学能,去向是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ATP的水解能量来自A 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阶段C02的还原,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2、能源与能源物质(1)能量的根本来源:光能或太阳能;(2)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3)储能物质:植物体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和淀粉;动物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和糖原。
(4)直接能源物质:ATP提醒①细胞中A TP含量很少,A 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及时。
第1讲ATP和酶考纲要求全国卷六年考题统计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试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022·卷ⅠT3,2022·卷ⅡT29,2021·卷ⅠT1A,2021·卷ⅡT1C,2022·卷ⅡT6A,2021·卷ⅡT6,2011·T2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授课提示:对应同学用书第37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A TP的结构与功能(1)组成元素:C、H、O、N、P。
(2)分子结构:①分子结构式:A—P~P~P(简写)。
a.1分子ATP=1分子腺苷(A)+3分子磷酸基团。
b.腺苷=腺嘌呤+核糖。
c.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②特点: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出能量,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
(3)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A TP与ADP的相互转化(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 TP。
(2)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专用于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 TP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链接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教材P89图5-5中左侧能量在根尖细胞中来源于什么过程?提示:细胞呼吸。
(2)教材P89倒数其次自然段,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提示:ATP。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 TP的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线粒体产生ATP:有氧呼吸其次、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2.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的关系分析(1)甲图表示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的关系①A点表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 TP。
专题 3 酶与ATP专题分析➢题型解读该专题是高中阶段首次详细解读实验,高考中常以实验设计的形式(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命题,有一定难度。
➢考向分析围绕自变量、因变量、实验流程和结果分析进行。
➢答题技巧熟悉每一步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牢记实验原则,明确酶的特性。
一、单选题1.(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内,酶与底物结合时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B.bd段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C.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点处酶活性比b点低D.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则b点会向左上方移动2.(2023·北京大兴·校考三模)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pH CaCl2温度(℃)降解率(%)①9 + 90 38②9 + 70 88③9 - 70 0④7 + 70 58⑤ 5 + 40 30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B.在②组基础上增加酶浓度可提高降解率以及产物量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D.①和②组结果对比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3.(2023·湖南·湖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科学家提取到的第一份纯酶结晶是脲酶,与没有催化剂相比,适宜条件下,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通过分泌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脲酶只能够催化尿素分解,说明脲酶具有专一性B.幽门螺杆菌核糖体合成脲酶所需ATP来自细胞质C.与没有催化剂相比,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高效性D.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导致人“口气”重4.(2023·福建宁德·统考模拟预测)一位同学设计以下图装置验证酶的专一性。